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深度烧伤患者在溶期的治疗。方法对24例深度烧伤患者在溶期行削术,其中23例行植皮术。结果22例患者创面一期愈合,1例患者行2次植皮术愈合,1例未植皮患者行换药术愈合。结论削加植皮是治疗溶期深度烧伤患者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深度烧伤 溶痂 削痂术 皮移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的综合保温措施对大面积烧伤切植皮术患者围手术期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大面积烧伤切植皮术患者符合本研究入选标准,对其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当时的保温措施,将2017年1—10月收治的围手术期接受常规保温的20例患者[男14例、女6例,年龄(33.5±5.2)岁]设为常规保温组;将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围手术期接受规范综合保温的30例患者[男23例、女7例,年龄(35.8±1.4)岁]设为综合保温组,主要在从术前重症监护病房(ICU)准备及转运至手术室、术前手术室准备、术中手术室处理、术后手术室转运至ICU 4个环节控制体温。统计2组患者入手术室体温和术中低体温的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苏醒时间,术后寒战、水疱、溃疡发生情况及术后10 d创面愈合率。对数据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1)综合保温组患者入手术室体温为(36.3±0.4)℃,明显高于常规保温组的(35.6±0.4)℃,t=6.658,P<0.01;术中低体温持续时间为(205±38)min,明显短于常规保温组的(234±42)min,t=2.564,P<0.05。(2)综合保温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323±114)mL,明显少于常规保温组的(490±162)mL,t=4.272,P<0.01;术后苏醒时间为(36±8)min,明显短于常规保温组的(49±17)min,t=3.229,P<0.01。(3)综合保温组患者术后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保温组(χ2=28.626, P<0.01),2组患者术后水疱、溃疡发生率相近。(4)术后10 d综合保温组患者创面愈合率为(78.08±0.06)%,明显高于常规保温组的(71.03±0.08)%, t=3.694,P<0.01。结论规范的综合保温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入手术室体温,缩短术中患者低体温持续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苏醒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率。

  • 标签: 烧伤 皮肤移植 体温调节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上对于关节部位三度烧伤患者采用切植皮和削植皮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本院接收的关节部位三度烧伤的患者,从2020.03-2021.03期间入院治疗,其中削植皮的患者为58例,切植皮的患者为55例,随访后对其关节面外观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和正常关节周径相比,切植皮患者的关节周径显著性缩小,削植皮患者的关节周径基本没有变化,但两种治疗方式之间差异较大,P

  • 标签: 关节部分 Ⅲ度烧伤 削痂植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误1周以上伴生成且有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1年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骨科医学中心收治的36例延误1周以上伴生成且有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患者资料。男22例,女14例;年龄为(6.7±2.7)岁,范围值为2.3~12.8岁;骨折均为Gartland Ⅲ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儿分为2组: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CRPP)组15例(单纯采用CRPP治疗)和杠杆组21例(经肘后克氏针撬拨"杠杆技术"辅助CRPP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复位质量和肘关节运动范围恢复时间,末次随访时的肘关节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术后随访(26.2±16.3)个月(范围值为6~96个月),均获可接受的复位,术后4~6周骨折临床愈合。杠杆组手术时间[(28.2±6.8)min]和透视次数[(27.0±6.0)次]均少于CRPP组[(40.8±10.8)min和(43.3±11.4)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RPP组患者术中Baumann角(78.1°±1.6°)、侧位肱头角(58.3°±2.6°)和水平旋转率(109.5%±3.0%)相比较,杠杆组(73.7°±4.1°、49.6°±5.2°、103.2%±4.9%)更优,术中复位质量更接近正常平均值,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肘关节运动范围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杠杆组Baumann角(75.4°±2.8°)和侧位肱头角(53.2°±3.6°)均优于CRPP组(78.3°±1.5°、57.5°±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肘关节活动度、VAS评分、MEP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患者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延误1周以上伴生成且有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实施经肘后克氏针撬拨"杠杆技术"辅助CRPP是一种高效、精准的治疗方法;相较于单纯CRPP,其能获得更满意的复位质量。

  • 标签: 肱骨骨折 儿童 骨痂 肱骨髁上骨折 复位 延误
  • 简介:目的观察椎体压缩性骨折骨密度变化与病程长度的关系,探讨双能X线骨密度仪术前定位陈旧性椎体骨折不愈合的可行性。方法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治疗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均经磁共振成像或SPECT-CT明确诊断)患者66例,年龄60~80岁,均为绝经后女性。按病程长度分为A组(对照组)、B组(新鲜骨折组)、C组(亚急性期骨折组)、D组(陈旧性骨折不愈合组)。运用方差分析观察骨密度比率(腰1椎体骨密度/腰2椎体骨密度×100%)与病程长度的关系。结果各组间年龄、身高、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骨密度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839,P〈0.05),在各组多重比较中,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压缩性骨折骨密度随病程延长而增加,陈旧性骨折不愈合期骨密度较邻近椎体明显增高,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双能X线骨密度仪不失为术前定位"责任椎"的一种好方法。

  • 标签: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陈旧性椎体骨折 骨痂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症及生长情况的影响。方法:分析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24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资料,按照临床于围术期实施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医治组,前者(57例)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后者(67例)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与不同时点生长情况。结果:医治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概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医治组治疗后4w、8w、12w生长评分均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并促进生长,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西结合 术后并发症 老年髋部骨折 骨痂生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皮肤擦伤、划伤、割伤等,是生活中常见的小外伤。如果伤口不发生感染,一般2~3天后,局部会出现一层褐红色的薄,且逐渐增厚变硬,大约再过10天左右,硬逐渐自行脱落,显露出新生的嫩红色皮肤。这种人体修复创面的自然过程,能使皮肤受损之处最终完好如初。但是,有些患者因局部发痒而将伤揭掉,以致本来可以不留下痕迹的小损伤,愈后却形成了疤痕或色素沉着斑,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美容。

  • 标签: 伤痂 家庭保健 色素沉着斑 美容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烧伤患者削植皮。方法采用削植皮的方法对烧伤患者进行治疗。结论削术是在烧伤早期用辊轴取皮刀或其他取皮刀,将深度烧伤的坏死组织削除,使成为健康或近乎健康的创面,然后用皮片覆盖或生物敷料、敷料包扎,达到封闭创面的目的。由于去除了坏死组织,只要运用得当,可以减少或避免创面感染的发生,促进创面愈合。有人认为深Ⅱ度烧伤如果将坏死组织削除至濒死状态的真皮层,并立即覆盖自(异)体皮,则在渗出的血浆营养成分通过濒死真皮组织而弥散于植皮片的同时,可使濒死的真皮层复苏。此外,由于保存了部分真皮组织,使植皮愈合后的瘢痕少,皮肤较柔软,功能较好。

  • 标签: 烧伤 削痂植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祛法在血液透析扣眼穿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6月行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自体对照研究,患者在改良前3个月进行常规祛法,后3个月进行改良祛法。对比改良前、后祛时间、祛疼痛感、祛难易程度、感染的发生率和祛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改良前、后患者均无感染发生。祛时间、祛疼痛感、祛难易程度、祛满意度在改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祛法能明显减少患者祛时的疼痛感,减少护士的操作时间,深受患者及护士的好评。

  • 标签: 扣眼穿刺 改良祛痂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削后在创面上喷EGF联合Meek植皮术修复大面积烧伤的效果。方法选择4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50%<TBSA<85%),其中24例应用切削后在创面上喷EGF联合Meek植皮术作为治疗组,24例应用切削后传统小邮票皮和/或异种皮混合移植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充分利用有限的皮源覆盖了创面,减少了手术操作时间,提高植皮成活率,缩短病程,减少了治疗经费,提高患者的救治生存率,治愈后患者的瘢痕发生及功能障碍的形成明显减少。结论切削后在创面上喷EGF联合Meek植皮术修复大面积烧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切削痂 创面 EGF MEEK植皮术 烧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穿孔介导的局部基因治疗对兔下颌牵引区新生中Wnt3a和β -连环蛋白(catenin)表达的影响。方法2019年9—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友谊整形外科医院实验室进行实验,新西兰大白兔48只分为对照组、基因治疗组、生理盐水组,每组16只。3组动物双侧下颌后4 d以0.8 mm/d速度行下颌牵引,连续牵引7 d进入固定期。对照组只行牵引;基因治疗组在牵引开始时在牵引区局部注射重组质粒pIRES-hBMP2-hVEGF165,并给予电穿孔刺激;生理盐水组在牵引开始时,在牵引区局部注射与基因治疗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后,施加电穿孔刺激。3组分别于牵引结束、固定7、14、28 d取牵引区新生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检查Wnt3a和β-catenin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Wnt3a和β-catenin主要定位于组织的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成骨细胞胞质和胞核中。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检查结果显示,Wnt3a和β-catenin表达在牵引结束时达高峰,随着牵引张力的消失,逐渐降低。经基因治疗干预后,Wnt3a和β-catenin基因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与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基因治疗组在各时点Wnt3a、β-catenin表达量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6.3,P<0.01)。结论基因治疗促进牵引区新生Wnt3a和β-catenin表达,以此调节重建系统的平衡,从而促进牵引区新生成。

  • 标签: 骨痂 基因治疗 牵引成骨 Wnt3a β-连环蛋白
  • 简介:【摘 要】 目的 观察得佑术后冷敷凝胶对大鼠实验性骨折后促进生长的作用, 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将 40 只 3 月龄 SD 雌性大鼠制成左侧胫骨 折模型,并以克氏针固定。造模结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20 只。自术后第 1 天开始,实验组采用得佑术后冷敷凝胶外敷骨折部位,每天 2 次,共 28 d,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分别于术后 7 d、14 d、 21 d 和 28 d 每组各处死 5 只大鼠,取左侧胫骨分别进行 X 线、组织学及 Micro-CT 检查。 结果 实验组体积和密度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得佑术后冷敷凝胶能够促进大 鼠骨折后软骨转化,提高密度及促进生长,促进断骨愈合。

  • 标签: 得佑术后冷敷凝胶 骨痂生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胫腓骨骨折患者治疗中,实施有限切开外固定架固定配合专利中药接骨方的治疗效果。方法:择30例患者,分为常规、观察两组(n=15),前者有限切开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后者有限切开外固定架固定配合专利中药接骨方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前,常规、观察组关节功能相比(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前十字韧带损伤患者MRI上韧带撕裂位置对矢状面上挫伤最大面积的影响。方法对2019年1至6月收治的前十字韧带损伤患者的MRI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前十字韧带撕裂在其远端到近端全长上的位置分为五型:Ⅰ型,>90%;Ⅱ型,75%~90%;Ⅲ型,25%~75%;Ⅳ型,10%~25%;Ⅴ型,<10%。比较五型患者的性别、体重、体质指数、股骨外侧髁切迹凹陷深度、内外侧半月板有无损伤。选取ePDWSPIRCLEAR序列矢状面图像,分别截取股骨、胫骨挫伤面积最大的层面。使用Image J 1.52t软件测量挫伤面积最大层面的最大挫伤面积。结果63例急性前十字韧带损伤中,Ⅰ型撕裂3例(4.8%)、Ⅱ型撕裂14例(22.2%)、Ⅲ型撕裂40例(63.5%)、Ⅳ型撕裂2例(3.2%)、Ⅴ型撕裂4例(6.3%)。其中Ⅰ型和Ⅳ型未发现股骨外侧髁及外侧胫骨平台挫伤。股骨外侧髁挫伤面积Ⅱ型为0(0,64.12)mm2、Ⅲ型为182.34(86.58,334.38)mm2、Ⅴ型为38.64(0,193.36)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1.665,P=0.000);外侧胫骨平台挫伤最大面积Ⅱ型为76.78(28.25,205.57)mm2、Ⅲ型为120.93(51.78,239.37)mm2、Ⅴ型为190.51(80.86,238.75)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1.939,P=0.018)。内侧半月板损伤发生率分别为66.6%(2/3)、35.7%(5/14)、37.5%(15/40)、100% (2/2)、25%(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413,P=0.353);外侧半月板损伤发生率分别为33.3%(1/3)、35.7%(5/14)、77.5%(31/40)、50%(1/2)、2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81,P=0.022)。内侧半月板损伤组外侧胫骨平台最大挫伤面积为48.0(0,105.97)mm2,小于未损伤组的185.67(54.36,257.41)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848,P=0.003);外侧半月板损伤组股骨外侧髁最大挫伤面积为162.19(63.03,301.33)mm2,大于未损伤组的0(0,103.37)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1.554,P=0.001)。结论前十字韧带断裂最常发生在中段,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的概率最大,股骨外侧髁挫伤面积大;发生在最远端的断裂导致外侧胫骨平台挫伤的面积最大,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的概率最低。

  • 标签: 前交叉韧带 膝损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特重度烧伤患者的病死率居高不下,降低病死率是烧伤临床研究的重点.伤后48h内的生理改变以体液渗出为主,患者面临着休克的威胁.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烧伤创面的存在易引发许多严重并发症,如创面脓毒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1],因此必须尽早去除坏死组织.本研究中,笔者就切植皮的手术时机、手术面积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进行了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 标签: 非条件Logistic 重度烧伤休克期 回归模型分析 烧伤患者 切痂植皮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静脉全身麻醉在大面积烧伤病人切植皮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大面积烧伤削植皮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成氯胺酮+生理盐水组(KS组)和氯胺酮+右美托咪定组(KD组),KD组静脉泵注负荷量右美托咪定(0.5μgkg-1,10min)。泵注完成后以0.4μgkg-1h-1维持,KS组泵注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两组负荷剂量完成后都使用氯胺酮静脉麻醉,记录入室(基础值)、注射右美托咪定和生理盐水负荷量后、手术开始、削、取皮、手术结束各时间点病人HR、MAP。记录从停药到意识恢复时间,术中呼吸抑制,术后恶心呕吐及躁动病人的例数。结果与基础值相比,KS组在手术开始,削、取皮时HR有明显增快(P<0.05),MAP明显升高(P<0.05),KD组HR、MAP变化不大。与KS组相比,KD组在削、取皮HR、MAP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的意识恢复时间、术中呼吸抑制无明显差异,但是KD组术后恶心呕吐,躁动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静脉全身麻醉适合于烧伤科大面积烧伤削植皮术。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氯胺酮 烧伤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