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以护理接受无菌手术骨科患者为目的进行探究,并探讨综合护理对患者切口的预防效果。方法:研究起止时间:2020年7月-2020年9月,病例数:26例,患者类型:接受无菌手术骨科患者。随机分组:综合护理组(n=13)和常规护理组(n=13),后对比两组患者经过针对性护理后切口问题的改善效果。结果:完成护理后显示,7.69%和46.15%是综合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的切口发生率,综合护理组的相对更低。同时在VAS疼痛评分的对比方面,综合护理组的(1.16±0.88)分也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51±1.25)分,表明二者之间的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在对接受无菌手术骨科患者进行手术期间的护理工作,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手段,临床效果显著,是降低患者切口发生率的重要手段,对于患者疼痛问题的改善也有着积极的帮助。

  • 标签: 手术室护理干预 无菌手术 切口感染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使用手术室护理配合对骨科切口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100例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护理配合组和常规护理组,各50例。护理配合组在护理过程中采用手术室护理配合,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情况,同时在结束护理后,投放负面情绪自评价表和SF-36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指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配合组术后切口发生率为2%,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的8%,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护理配合组的负面情绪自评价表得分要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定均有一定程度好转,但护理配合组的提升程度明显优于一般护理组(P<0.05)。结论:采用手术室护理配合对于改善骨科手术切口情况有明显的帮助,可以降低切口率。能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同时提升生活质量,建议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骨科切口感染率 手术室护理配合 负面情绪恢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开腹手术患者切口的预测模型,以期降低开腹手术患者的切口率,改善预后。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6月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48例开腹手术患者的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切口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每组124例。使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开腹手术患者切口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危险因素对开腹手术患者切口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BMI、高血压、2型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急诊手术、备皮时间、麻醉方法、手术切口类型、切口长度、血液pH值、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BMI≥28 kg/m2、合并2型糖尿病、备皮时间<10 min、全身麻醉、切口长度≥12 cm、手术时间≥2 h是开腹手术患者切口的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2型糖尿病、备皮时间、全身麻醉、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对开腹手术患者切口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而联合应用对开腹手术患者切口的预测评估价值高于各指标单独应用,ROC曲线下面积为0.887(95%CI:0.804~0.979)。结论年龄≥60岁、BMI≥28 kg/m2、2型糖尿病、备皮时间<10 min、全身麻醉、切口长度≥12 cm、手术时间≥2 h是开腹手术患者切口的危险因素,上述因素构建的联合预测模型对开腹手术患者切口的发生有较佳的预测价值。

  • 标签: 感染 切口 开腹手术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手术切口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手术切口手术室护理管理关系及措施。方法:2020年5月~2021年4月,某院收治手术患者84例,依循双色球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预见性手术室护理干预(研究组)、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照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切口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关节部位外伤行骨科内固定手术切口创面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2014年2月—2019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214例下肢闭合性外伤后患者,其中男143例、女71例,年龄16~65岁。患者均行骨科内固定手术,因术后切口形成髌骨骨折术后创面42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创面30例、跟腱断裂术后创面72 例、跟骨骨折术后创面45例、Pilon骨折术后创面 25例,其中浅表感染31例、深部感染183例。根据术后切口处创面评估情况,进行换药治疗和/或彻底清创(清创后创面面积4 cm×3 cm~11 cm×5 cm)、内固定物处理。针对彻底清创后的创面进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SD),再根据切口及其周围皮肤组织情况、感染情况、缝合张力、内固定物或骨或跟腱组织外露情况,选择直接缝合+VSD治疗或者移植组织瓣修复。以创面部位及损伤情况为依据,组织瓣类型可选择逆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腓肠肌肌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腓骨短肌肌瓣、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或移植断层皮片修复。统计内固定物取出情况、创面修复方式、采用组织瓣类型及大小、组织瓣成活情况、创面愈合情况,随访观察感染是否复发、供受区外观及下肢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髌骨骨折术后创面患者内固定物全部去除,其中36例创面采用逆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6例创面采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创面患者中,内固定物完全保留18例、部分取出6例、完全取出6例,创面直接缝合8例、移植腓肠肌肌皮瓣21例、移植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1例。跟腱断裂术后创面患者中,内固定物完全保留10例、完全取出62例,创面直接缝合10例、移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62例。跟骨骨折术后创面患者中,内固定物完全取出32例、完全保留13例,创面换药愈合5例、直接缝合5例、移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23例、移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腓骨短肌肌瓣12例。Pilon骨折术后创面患者中,内固定物部分取出5 例、完全保留 17例、完全取出3 例,创面直接缝合4例、移植胫后动脉穿支皮瓣18例、移植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3例。皮瓣或肌皮瓣面积为5 cm×3 cm~18 cm×8 cm,肌瓣面积为13.0 cm×1.5 cm~15.0 cm×2.5 cm。直接缝合创面都愈合;5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及1例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远端出现回流障碍,经换药治疗顺利愈合,其余组织瓣完全成活,创面愈合。随访5个月~5年,感染无复发;供瓣区直接缝合处遗留线性瘢痕,植皮处外观良好。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及2例Pilon骨折患者关节活动受限,其余患者关节活动正常;跟腱断裂及跟骨骨折患者正常下地活动。跟骨骨折后创面移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后臃肿且影响穿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创面移植腓肠肌肌皮瓣后臃肿,其余皮瓣修复处外观良好。结论对于下肢关节部位外伤行骨科内固定手术切口创面,应根据感染情况和创面部位进行分类治疗,通过换药治疗、彻底清创、合理处置内固定物、应用VSD后直接缝合以及组织瓣覆盖等处理,既保证感染得到控制、创面封闭,又最大限度恢复下肢功能,使得患者最大化受益。

  • 标签: 下肢 外科手术 伤口愈合 骨科 切口感染创面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患者切口的围术期预防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9年0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的118例四肢骨科手术患者纳入研究,住院期间予抗生素治疗及相应的护理,观察切口发生情况,总结护理措施。结果:118例患者共计发生切口2例(1.69%),其中Ⅰ类切口1例(0.85%),Ⅱ类切口1例(0.85%);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8.23±2.84)d,均达到临床痊愈出院。结论:对四肢骨科手术患者给予积极的围术期预防护理,能够有效控制切口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恢复。

  • 标签: 骨科患者 围术期 切口感染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骨科患者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的预防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 2010 年 10 月至 2012 年 10 月期间,在医院实施骨科手术的患者 252 例,治疗期间给予相应护理干预及抗生素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2 例骨科手术患者,经过相关护理干预后,仅 9 例术后并发切口,好发于术后 5 ~ 7 d,其中Ⅰ类切口 1 例( 感染率为 0. 39% ) 、Ⅱ类切口 3 例( 感染率为1. 19% ) 、Ⅲ类切口 5 例( 感染率为 1. 98% ) ,平均住院 32 d,均治愈出院。结论:对于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给予相应切口的预防护理,合理应用抗生素,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切口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骨科 切口感染 抗生素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切口采用抗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从急诊外科选择84例外科创伤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清创消毒治疗,观察组采用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发生率与伤口愈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切口发生率为4.76%,对照组为23.81%,观察组发生率低于比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Ⅰ级、Ⅱ级愈合率61.9%、35.71%,Ⅲ级愈合率2.38%,对照组Ⅰ级、Ⅱ级愈合率23.57%、45.24%,Ⅲ级愈合率26.19%,观察组Ⅰ级、Ⅲ级愈合优于对照组(P<0.05),Ⅱ级愈合率无差异(P>0.05)。结论:针对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患者而言,抗感染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抗感染治疗 急诊外科 创伤手术 切口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在施行胃肠道手术中强化手术室护理干预所起到的预防切口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胃肠道手术治疗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组,针对对照组(36例,常规护理)与研究组(36例,手术室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切口展开比较。结果:研究组切口愈合呈甲级者高于对照组,切口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呈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肠胃道手术切口施以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术后切口的愈合度,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干预 切口感染 胃肠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应用在骨科无菌手术中的效果及影响切口的因素。方法:对象以200例行骨科无菌手术的患者为例,时间以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为起止,将200例对象经随机法分为2组(各组100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前组上应用手术室护理。比较2组切口率、总满意率,分析切口影响因素。结果:2组对比切口率、总满意率的统计结果表明研究组更优,统计差异满足要求(P3h、非层流室、腰髋部及以下手术、接台手术、急诊手术等(P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骨科无菌手术 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切口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80例手术患者进行对照,以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分为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切口一期愈合率、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切口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组切口一期愈合率高于常规组,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短于常规组,切口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确切,有利于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并减少术后切口的发生,减少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缩短愈合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护理干预 预防 手术切口感染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的预防护理。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预防干预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感染率。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要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性外科 手术创伤 切口感染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手术切口预防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本院2020年5月-2020年 12月期间收治30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5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手术室预见性护理,观察指标:切口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切口率的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手术室预见性护理措施的实施可明显降低手术患者切口率,且其对此护理模式满意度高。

  • 标签: 手术室 切口 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课题主要针对手术治疗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采取无缝隙护理对患者切口的影响进行观察。方法:以入院就诊先后顺序的方式,选取到我院诊治的手术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样本数量为70例。之后将这些患者分成两个组别,一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为常规组,另一组患者采取无缝隙护理设为研究组,每组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配合对骨科切口发生率和护理质量的影响。 方法:本实验研究对象为100例骨科手术患者,该100例患者均为我院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将该100例患者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前者使用手术室常用护理,后者使用采用手术室护理配合。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护理质量。 结果:观察组在开展手术室护理配合后,于护理效果方面相较对照组居更高水平,经对切口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评测,切口率相较于对照组呈更低显示(P

  • 标签: 手术室护理配合 骨科 切口感染发生率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