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危重症患者应用PICCO监测是指导液体复苏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方法选择50例危重症患者,根据PICCO监测数据给予限制性液体管理。结果及时补充血容量不足,无并发症发生,改善了患者的预后。结论通过PICCO监测为危重症患者的液体管理提供了依据,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预后。

  • 标签: PICCO监测 危重症患者 液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搏指标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技术在严重脓毒症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该院接收的严重脓毒症患者30例,记录患者液体复苏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压、心率,分析SI同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观察干预前后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复苏12 h、24 h后的ITBVI、GEDVI、SI、CVP、MAP、HR均低于复苏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I同ITBVI、GEDVI显著相关(P<0.05);患者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O技术可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监测,为液体速度治疗及输液管理提供指导,辅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满意度的提升。

  • 标签: 脓毒症 PICCO 输液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技术对重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治疗中的临床研究方法40例重症休克患者分为PICCO组和常规组,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治疗6h后乳酸<2mmol/L的比例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PICCO组与常规组比较复苏的液体量及多巴胺用量明显减少(P<0.05);肺水肿发生率低;减短呼吸机应用的时间;预后28d内死亡率低,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ICCO为重症休克患者提供了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量化指标,指导液体复苏,使重症休克患者能够及早脱机,并且大大缩短病程时间。

  • 标签: PICCO 重症休克 液体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搏指数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脓毒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及相关护理,提高救治效果。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14例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PiCCO监测,指导实施包括液体复苏在内的早期集束化治疗方案,配合术前术中护理技术以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技术。对比分析救治成功率。结果13例成功救治,痊愈出院,1例死亡,死亡率71%,疗效明显好于文献报道。结论PiCCO准确性高、创伤小、使用方便,是一种较成熟的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配合积极的护理技术,能提高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治愈率。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 脓毒血症 休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严重脓毒性休克患儿实施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样本抽取时间阈值:2022.12-2023.12,构成来源:收治严重脓毒性休克患儿,数量58例,指导分组:数字表随机法,拟定2组:参照组、研究组,各纳入:29例,均展开PICCO监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干预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情况。结果: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总满意度等指标以研究组统计值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水平护理前无区别(P>0.05);护理后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脓毒性休克患儿实施PICCO监测中加强护理干预,可积极改善患儿的血压水平,确保治疗顺利实施,可借鉴。

  • 标签: 严重脓毒性休克 PICCO监测 针对性护理 血压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脓毒症患者在PICCO监测下临床护理方式以及护理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ICU接收脓毒症患者50例开展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PICCO监测条件下,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比患者在接受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在接受PICCO监测基础上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其中患者接受护理后焦虑以及抑郁评分显著低于患者接受护理前,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P<0.05)。结论ICU脓毒症患者在接受PICCO监测的基础上,接受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ICU脓毒症患者 PICCO监测 临床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危重症患者PICCO导管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60例危重症患者,均接受PICCO导管监测,按抽签的方式,将其均分为常规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和集束化护理管理干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价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危重症 PICCO导管管理 集束化护理 满意度 效果
  • 简介:【摘要】 总结一例应用PICCO技术治疗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病情观察、防止非计划性拔管、保持导管连接的通畅、PICCO调零与定标护理、PICCO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预防感染、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经过10天的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各项生理指标都恢复到正常水平,予拔除气管插管,患者顺利转出ICU监护室。

  • 标签: PICCO 消化道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在重度脓毒症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入住ICU的重度脓毒症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男15例,女16例,年龄(45.5±3.5)岁;研究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49.0±1.2)岁。对照组根据中心静脉压(CVP)监测的数值进行液体管理;研究组通过PICCO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进行液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液体复苏效果。结果治疗24 h、48 h、72 h,研究组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分别为(688.59±143.22)ng/L、(433.36±109.75)ng/L、(409.68±127.35)ng/L,乳酸(LAC)水平分别为(3.53±1.07)mmol/L、(2.45±1.18)mmol/L、(1.36±1.08)mmol/L,均低于对照组[(976.36±178.32)ng/L、(863.15±187.38)ng/L、(789.37±224.26)ng/L及(4.38±1.25)mmol/L、(3.37±1.09)mmol/L、(2.08±1.32)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8 h、72 h,研究组氧合指数(PaO2/FiO2)分别为(198.25±41.32)mmHg(1 mmHg=0.133 kPa)、(215.54±40.35)mmHg,均高于对照组[(145.32±40.35)mmHg、(163.28±44.52)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使用呼吸机时间和ICU入住时间分别为(183±54.59)h、(15.79±2.37)d,均短于对照组[(268±73.70)h、(23.38±3.3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CVP监测相比,PICCO监测在重度脓毒症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更优,可使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得到更为有效的改善,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重度脓毒症 液体管理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比较重症超声和PiCCO监测指导感染性休克患儿液体复苏的临床结果。方法在2018年1月到2018年11月期间选出54例感染性休克患儿参与这次实验,实验中54例患儿监测指导患儿液体复苏的方式不同,研究人员因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27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用PiCCO监测;观察组患儿采用重症超声监测,观察患儿在治疗6h、24h后的液体复苏效果、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液体总入量以及一个月病死率。结果经过实验研究知道,观察组患儿在治疗6h的氧合指数、ScVO2、乳酸和液体总入量和对照组患儿相比无明显差异;在治疗24h的氧合指数、ScVO2、乳酸和液体总入量和对照组患儿相比有明显差异。氧合指数和ScVO2发生上升,乳酸发生下降,液体总入量发生下降(P<0.05)。观察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都要短于对照组患儿,30天的病死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对感染性休克患儿使用重症超声监测液体复苏可以明显的改善患儿的血容量,降低患儿的液体总入量,缓解患儿的心肺功能,从而降低患儿的病死率,因此在临床上可以推荐使用重症超声监测感染性休克患儿的液体复苏。

  • 标签: 重症超声 PiCCO 感染性休克 液体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PICCO)监测在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科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40例年龄≥60岁感染性休克患者,分别采用PICCO监测(PICCO组)18例和中心静脉压监测(CVP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2小时后,APACHEⅡ评分、乳酸值及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结果入住ICU治疗时,年龄、APACHEⅡ评分、乳酸值以及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比较,P>0.05;治疗72小时后,两治疗组比较APACHEⅡ评分减少、乳酸值降低及中心静脉血压饱和度上升水平。结论PICCO监测对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且相对CVP监测有更大的优势,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PICCO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O监测技术在肿瘤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50例危重症患者行PICCO监测,做好PICCO导管护理、PICCO校正、预防感染等。结果均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监测时间最短2h,最长8d。监测期间未发生意外拔管和动静脉血栓形成,无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局部渗血、血肿等发生。结论对肿瘤危重症患者进行PICCO监测,做好各项护理,增加治疗的有效性。

  • 标签: PICCO 肿瘤 护理 危重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重症肺炎患者液体管理中使用PICCO技术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就诊的60例重症肺炎患者,根据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0例/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液体管理,给予观察组PICCO技术指导下的液体管理,将两组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液体平衡量、液体总入量、血乳酸、氧合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液体管理中使用PICCO技术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使用与推广。

  • 标签: PICCO 重症肺炎患者 液体管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PICCO监测与常规监测在治疗及护理中的应用,探讨PICCO监测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重要脏器保护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与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ICU科收治的11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根据监测治疗及护理方式不同分为PICCO监测组、常规监测组,观察分析脏器功能转归及病死率的差异。结果PICCO监测组神经系统功能好转率高于常规监测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率、病死率低于常规监测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ICCO监测治疗及护理更有利于脏器功能的保护,对提高神经系统功能恢复及减少病死率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重度颅脑损伤 PICCO 重要脏器功能 病死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PiCCO(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测定)监测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是通过对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5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情况进行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监测组)和对照组(常规监测组),观察组采用PiCCO方式监测,对照组行常规监测,所有患者均留置早期病原学标本,采取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对患者的静脉氧饱和度(Scvo2)、中心静脉压(Cvp)及平均动脉压(Map)三方面数据进行监测,PiCCO组重点将静脉氧饱和度保持在70%以上。对PiCCO组患者的0、6、12、24、48、72小时监测数据及变化情况进行记录,并对两组患者的常规液体摄入量和出现的急性肾损伤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PiCCO组患者在常规液体摄入量方面早期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是72小时内根据CI、GEDI、ELWI、SVRI监测数值早期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和强心药物(米力农)液体摄入量明显减少,能够防止过渡液体复苏治疗的风险,急性肾损伤发生情况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在血气分析及机械通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PiCCO监测脓毒症休克患者,能够实现临床液体复苏治疗的精准指导,同时证明限制性液体复苏能够减少肺水肿发生及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减少急性肾损伤等不良情况的产生,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标签: PiCCO(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测定) 静脉氧饱和度 中心静脉压 平均动脉压 脓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ICCO监测技术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4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中心静脉压监测方式,观察组给予PICCO监测技术指导,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达到早期目标导向治疗的时间及相关指标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的PH值对比并没有明显差异,结果(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率与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ICCO监测技术能更准确的评估患者的容量状态,对患者进行早期导向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PICCO监测技术 感染性休克 液体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