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宫腔操作是妇产科常用的一种诊治手段,包括手术流产、刮宫、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器及宫腔镜诊治手术等。鉴于宫颈组织伸展性较差,宫腔操作前的宫颈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采用药物或机械性方法,可促进宫颈成熟,保证宫腔操作顺利进行,减少手术并发症。为提高宫腔操作的成功率和安全性,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参考多国/机构的最新推荐意见,结合国内临床实际情况和专家意见,编写了本专家共识,详细阐述妊娠期、非妊娠期和育龄期、绝经后等不同时期女性的各自宫颈预处理方法,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指导临床工作。

  • 标签: 宫腔操作 手术流产 宫腔镜 宫内节育器 宫颈预处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联合后处理对老年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80例,年龄65~79岁,身高155~180 cm,体重45~80 kg,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0):对照组(C组)和远隔缺血预处理联合后处理组(R组)。R组分别于单肺通气前30 min和单肺通气结束前30 min在患者右上肢上臂采用水银血压计袖带给予3个循环的5 min缺血(200 mmHg)及5 min再灌注(袖带完全放气)处理。C组将袖带绑于患者右上肢,但不进行充气及放气处理。记录2组患者术后72 h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后1和2 d时采用康复质量评分量表-15 (QoR-15)评估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质量。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和3 d时记录患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记录PA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与C组比较,R组术后72 h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术后1和2 d时QoR-15评分升高,术后1和3 d时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PA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缩短(P<0.05)。结论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联合后处理可降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利于早期康复。

  • 标签: 缺血预处理 缺血后处理 上肢 胸腔镜检查 肺肿瘤 老年人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前,儿童结核病仍是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传染性疾病,抗结核治疗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儿童抗结核治疗的疗程一般较长且需要多种药物联合应用,使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明显升高,因此儿科医师掌握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对于儿童结核病的合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儿童抗结核治疗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皮肤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药物热、球后神经炎。对于不良反应轻、可耐受的患儿,应对症处理并继续抗结核治疗;如不良反应严重或者不能耐受,应及时停药。如不良反应复杂、严重或者罕见,应进行多学科讨论,做出最优的临床决策。

  • 标签: 抗结核药物 药物不良反应 儿童
  • 简介:摘要胰源性门静脉高压(PPH)是由胰腺疾病及其并发症导致的脾静脉阻塞、血液回流障碍而引起的区域性门静脉高压,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预后凶险,应充分了解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对于伴有脾肿大但肝功能正常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考虑PPH的诊断。PPH治疗的关键是处理胰腺原发疾病,内镜介入治疗是可选择的干预措施,脾切除术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高血压,门静脉 急性胰腺炎 消化道出血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肝癌和肝癌破裂发生率差异很大。同肝癌一样,肝癌破裂病死率很高。肝癌破裂的原因,推论很多而且十分具有争议性。肝癌破裂的诊断主要通过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确诊率很高。肝癌破裂的治疗主要分为3个处理阶段:(1)急症阶段。主要通过复苏治疗,稳定病人和停止肝癌破裂出血。停止肝癌破裂出血的方法包括改善病人凝血功能障碍,介入治疗(肝动脉栓塞)和手术治疗(围肝脏纱布填塞、肝动脉结扎、使用能量器械或化学制剂直接止血和急症期肝部分切除术)。(2)评估阶段。病人肝癌破裂停止出血后进行评估,包括病人整体情况、肝功能、肿瘤分期、肝癌(包括肿瘤位置)能否切除、剩余肝脏体积情况、是否伴有肝硬化或门静脉高压症。(3)决定性治疗阶段。该阶段主要分为治愈性和非治愈性。由于肝癌破裂是肝移植的禁忌证,肝部分切除术是唯一治愈性手段。术中使用蒸馏水或5-氟尿嘧啶灌洗腹腔,可有效降低术后肝癌腹膜转移率。肝部分切除术可在急症期(出血期间),延迟早期(肝癌破裂时间≤8 d)或延迟晚期(肝癌破裂时间>8 d)施行。在急症期或延迟早期施行肝部分切除术,术后肝癌腹膜转移率比延迟晚期低。肝癌破裂停止出血后,对于无法施行肝部分切除术的病人,其治疗方法与没有肝癌破裂的病人无较大差别。在可施行肝部分切除术的病人中,手术是最好的治疗手段。肝部分切除术病人的远期生存率高于其他任何非手术治疗(包括经肝动脉栓塞或化疗栓塞)。

  • 标签: 肝肿瘤 肝癌破裂 破裂机制 治疗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 aPLs)持续性阳性情况下,以病理妊娠为主要临床特征,伴或不伴血栓形成者,称为产科抗磷脂综合征(obstetric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OAPS)。OAPS患者再次妊娠不良结局风险显著增加。妥善管理OAPS,可以有效改善妊娠结局。但OAPS的诊断和治疗存在诸多争议,认识不足与过度诊疗现象共存。为规范OAPS的临床管理,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撰写本专家共识。

  • 标签: 抗磷脂综合征 抗体,抗磷脂 妊娠结局 肝素,低分子量
  • 简介:摘要宫腔镜以其经自然腔道施术、在诊断及治疗子宫腔疾病的同时能够保留子宫、保留生育功能,成为子宫腔疾病的首选诊疗方法。由于非妊娠期子宫颈具有坚韧、难以扩张的特殊组织学特点,良好的子宫颈预处理已经成为实施宫腔镜手术减少子宫颈裂伤、空气栓塞及子宫穿孔等并发症的重要步骤和安全保障。目前,虽然国内外对宫腔镜手术子宫颈预处理不乏临床研究报道,但缺乏客观统一的评判标准,且研究观点分散。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内镜学组专家结合国内外子宫颈预处理的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和我国的宫腔镜手术临床实践制定本指南,旨在指导宫腔镜手术子宫颈预处理的临床操作规范,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27例儿童纽扣式电池食管异物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为纽扣式电池食管异物临床处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湖南省儿童医院头颈外科2013年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27例纽扣式电池食管异物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年龄、纽扣式电池嵌顿时间、食管黏膜损伤情况、治疗方法、误诊原因及预后。结果27例均在急诊全身麻醉下行硬质食管镜检查+异物取出术,27例患儿中食管黏膜轻度烧伤4例,黏膜明显烧伤23例。21例痊愈,3例术后出现食管气管瘘,其中2例经胃造瘘及留置空肠管等对症支持治疗6个月,自行愈合,1例经上述保守治疗6个月无效,行手术修补痊愈;2例术后出现食管狭窄,经食管扩张痊愈;1例出现食管穿孔并大出血,家长放弃抢救死亡。结论儿童纽扣式电池食管异物是高危异物,通过X线可快速诊断,尽早手术取出异物是治疗的关键,术后需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密切观察和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定期随访,减少食道狭窄、穿孔、食管气管瘘、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异物 食管 纽扣式电池 儿童
  • 简介:摘要妊娠期机体特殊的生理变化,使妊娠期垂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变得复杂。目前妊娠期垂体疾病的处理措施主要参照非孕期垂体疾病的诊治方法。目前,虽通过规范的管理,越来越多患垂体疾病的孕期女性能够受孕成功、正常妊娠,但相关的诊治经验仍不足。本文现就妊娠期垂体疾病及其诊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垂体疾病 垂体腺瘤 妊娠期 临床处理
  • 简介:摘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指出,可试用磷酸氯喹进行抗病毒治疗。氯喹既往用于疟疾、肠外阿米巴病和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关于其不良反应已有较多报道。本文重点对氯喹相关严重不良反应以及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和处理进行文献回顾,以期为临床安全使用氯喹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氯喹 抗感染药 冠状病毒感染 中毒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波处理肝癌切除断面对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和术后肿瘤复发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86例肝癌行肝切除肿瘤切缘<1 c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患者在肝切除创面常规处理后加用微波烧灼(微波组),另44例肝切除断面仅常规处理(常规组)。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两组术中术后各相关指标用(±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四格表χ2检验;生存曲线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平均失血量,输红细胞的量,肿瘤是否有包膜,侵犯血管的情况,手术方式,术后肝功能恢复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微波组与常规组患者1、3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8.0%、61.4%、23.9%和86.1%、45.9%、19.2% (χ2=1.27, P=0.26);微波组与常规组患者1、3和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8.4%、35.6%、18.5%和50.4%、22.4%、7.6% (χ2=5.13, P=0.02);微波组与常规组术后6个月、1年和3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6.2%、28.1%、56.2和11.4%、34.6%、83.3% (χ2=4.14, P=0.04)。结论肝癌术中应用微波处理<1 cm的肿瘤切缘不影响术后肝功能恢复,可以降低术后肿瘤复发率及提高患者无瘤生存率等方面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癌,肝细胞 肝切除术 微波 消融技术 复发
  • 简介:摘要总结我科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例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的处理情况。8例患者中3例接受手术治疗,5例接受介入治疗。2例行假性动脉瘤修补,1例行自体大隐静脉间置术,5例行覆膜支架置入术。术后随访2~36个月,1例因伤口感染而致间置血管内漏,最终行动脉结扎、截肢,1例发生近端内漏,二次介入治疗,1例发生非假性动脉瘤相关性死亡。7例患者血管通畅良好,无假性动脉瘤复发,无远端缺血等并发症。我们认为对医源性假性动脉瘤进行适时恰当的血管外科处理是避免不良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睑板腺图像深度处理分析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诊断评价研究。采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年龄(40.03±11.46)岁的干眼患者的2 304幅睑板腺图像构建睑板腺图像数据库,由2名临床医师对图像进行标记,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建立模型,检测模型对睑板腺识别及标注的准确性并计算睑板腺缺失率。采用平均精度均值(mAP)及验证集损失值评价模型对特征区域识别的准确性。并随机选取64幅数据库以外的睑板腺图像,由7名受试医师独立评估后与模型评估结果进行统计性t检验。结果模型对睑结膜进行标记的mAP>0.976,验证集损失值<0.35;对睑板腺标记的mAP>0.922,验证集损失值<1.0。模型标记的睑板腺比例为53.24%±11.09%,人工标记为52.13%±13.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35,P>0.05)。模型评价每幅图像仅需0.499 s,而临床医师用时平均超过10 s。结论该睑板腺图像深度处理方法可提高临床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提高诊断效率,可用于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临床辅助诊断和筛查。(中华眼科杂志,2020,56:774-779)

  • 标签: 干眼 睑板腺功能障碍 睑板腺照相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 简介:摘要川崎病休克综合征是川崎病的一种危重临床状态,此类患儿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多不完全,易被误诊为脓毒性休克,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本文就川崎病休克综合征的病因、早期识别及处理原则进行评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从危重患者中及早辨识,避免偏离治疗。

  • 标签: 川崎病休克综合征 评估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病理学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是决定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临床处理和预后最重要的病理因素,规范化处理膀胱癌标本,并在病理报告中准确反映与治疗和预后评估密切相关的病理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泌尿与男性生殖学组(筹)专家委员会召开专家会议,结合美国病理医师学会(CAP)、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国际泌尿疾病协会-欧洲泌尿协会(ICUD-EAU)以及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等对膀胱癌诊断和处理制订的方案和指南,经过广泛的专题研讨和深入交流,最终形成了能基本反映我国现阶段膀胱癌标本处理和病理诊断的专家共识。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