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6 个结果
  • 简介:在《奇思妙想》中,约翰·巴思对当代文学的主题关注至少包括三层含义:首先,他将当代文学主题植入文化史语境中来考察,通过指涉多个文学人物来表达对现代主义鼎盛期的看法,并演示了文化与文学之间的关系,阐明了当代文学的状况.其次,他在虚构关于奖项的镜像模仿中表达了他对文学奖项所持的悲观态度.再次,他用戏仿和自我戏仿来评价自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本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结合评论界对小说的各种评论以及巴思本人的文学理论,进一步论证小说是一部当代文学状况的批评,巴思的当代文学在文本中清晰可见.

  • 标签: 《奇思妙想》 约翰·巴思 当代文学观 文学奖项
  • 简介:游记文学在18世纪到19世纪早期的英国文化中曾享有唯我独尊的特权地位,其流行程度超过了其他任何形式的文体,并且与当时的民族文学和民族身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基于表达事实和虚构的位置感的需要,多数浪漫主义游记文学都包含获得历史可靠性的强烈愿望。在坚持游记文学真实性的同时,浪漫主义作家从不掩饰对其他游记作品和史料的借鉴、吸收和引用。本文以浪漫主义核心游记文学史观为切入点,以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第三章被控剽窃的事实为依据,着重讨论浪漫主义关于“文学式借用”与“有罪式剽窃”观念的形成,以及拜伦剽窃案的文学影响和对后世创作的意义。

  • 标签: 浪漫主义游记文学 拜伦 剽窃 影响
  • 简介:作为1998年中国国际文化交流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俄罗斯作家代表团4月访华,其成员之一斯坦尼斯拉夫·古尼阿耶夫,《我们的同时代人》杂志主编,著名诗人,在与北大师生座谈时说,普希金是无限的。对普希金持这种态度的想必不只某一个具体的俄罗斯人,它属于整个俄罗...

  • 标签: 普希金 陀思妥耶夫斯基 “白银时代” 别尔嘉耶夫 俄罗斯文化 俄罗斯文学
  • 简介:古往今来,在历史的某个节点、时段里,要能涌现一位书、画、印、文俱能兼美,皆属一流的艺术大师绝非易事,然而,韩天衡先生即是这样实至名归的一位。他的篆刻奇崛、瑰丽、多姿:他的书法宽博、堂皇、雄浑:他的国画清奇、洁莹、恣肆:他的文章清新,思辨、深刻。他多才多艺,跨界越疆,四绝~通:有新理念,新技法,新风貌,堪称独具风神、自成一家,是当代中国艺林中的智者。他六十多年如一日地潜心艺事,不张扬,不追名,不逐利,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海内外,他有着广泛的知音和影响力。

  • 标签: 韩天衡 艺术大师 当代中国 影响力 篆刻 书法
  • 简介:雌雄同体(androgyny)这个文学构想是伍尔夫研究,尤其是《一间自己的房间》研究中经常被提及的重要概念之一。本文从三方面讨论柯勒律治对伍尔夫雌雄同体观点的重要影响,指出伍尔夫在对雌雄同体的界定上很大程度受到了柯勒律治的影响,阐释柯勒律治与伍尔夫雌雄同体的基础都是性别与灵魂之间的对应性,但伍尔夫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使其丰富和发展了柯勒律治的雌雄同体,梳理了出现在柯勒律治与伍尔夫作品中具有雌雄同体特质的典范作家,指出伍尔夫在此点上与柯勒律治观点的相似性。

  • 标签: 柯勒律治 伍尔夫 雌雄同体
  • 简介:爱默生和梭罗所奉行的超验主义自然无法完全解释艾米莉·狄金森内心深处对"自然之谜"的疑惑,因她有意识地在诗歌创作中进行了极富独创精神的"再定义":"自然"等同于"知识",为直觉或"超灵"难以洞悉;"自然"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它对人的基本利益漠不关心,两者之间的疏离感无法打破.因为不能体悟"自然"的本质,诗人对"自然"的敬畏感逐渐加深,也构成了她对超验主义自然冷静的质疑.狄金森和爱默生都相信读者应该经由个人的实践去感受和解读"自然之谜",而两者之间最根本的不同在于狄金森最终确定该命题无解.

  • 标签: 艾米莉·狄金森 超验主义 自然观 再定义
  • 简介:近年来,中国科幻“新生代”作家不断壮大且日渐成熟,他们共同缔造了当下中国科幻文学的繁荣。这群作家所带来的完全不一样的科幻观念足以使人侧目,用《科幻世界》主编姚海军的话说:“新生代革新了长期处于科普羽翼下的科幻小说平白呆板的叙述模式,进而将科幻小说引向了一条回归本源的希望之路。”这足以有理由让人相信,中国科幻会给衰落的先锋文学注入某种活力,而科幻文学独一无二的美感也将在“新生代”笔下熠熠生辉。

  • 标签: 科幻小说 故事新编 “新生代”作家 科幻文学 飞氘 《科幻世界》
  • 简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和批评家注意到甫跃辉这个名字,与出版、媒体、影视一体化的市场运作方式不同,甫跃辉的被关注是文学在另一个层面上的薪火传递:文学传统的继承与技艺的研习。甫跃辉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是《山花》上的《少年游》,他以小心翼翼的笔触描摹了一个少年的雾气蒙蒙的心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心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秘密。在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稳妥的概念来指称这一代年轻人的时候,“80后”依然不失为一个有效的词汇,它在最宽松的意义上指向一代人的写作背景,如果说“50后”“60后”避免不了“家国”这个词汇的牵连,“70后”从个人的身影出发,那么“80后”是从“童年”开始书写的。几乎每一个“80后”作家都在童年这个题材上徘徊过,这不是一种简单的题材写作,而是一代人的文学出发点,大相径庭的写作路径,单就起点也可以看得到日后分疏的来由。

  • 标签: 甫跃辉 精神状况 “80后” 《少年游》 札记 阅读
  • 简介:浅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道主义宗教文艺徐雪梅十九世纪俄国著名的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其文学创作极为丰厚。虽然他不是理论家,也没有对自己的文艺观点进行过系统的阐述,但他却对与创作直接有关的艺术理论问题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这些观点都散见于他的作品、文章、...

  • 标签: 陀思妥耶夫斯基 人道主义宗教 《卡拉马佐夫兄弟》 文学创作 人性恶 俄罗斯
  • 简介:体现了但丁的宗教哲学.从本体论看,它与基督教神学是一致的,即一元论的上帝.但从认识论看,它抛弃了基督教原罪中的"罪",而更强调恶,强调恶的主观性、个人性.但丁接受了基督教的末世论及灵魂不灭的学说,但却更强调人的个体人格及主体性.尽管他是在宗教意义上强调主体性与自由意志,但上帝再也不是宇宙的终极本源,而是道德与信仰的最高存在和人的精神之源.

  • 标签: 基督教 宗教哲学 灵魂不灭 末世论 上帝 存在
  • 简介:平安中期,陷于现实政治、理想追求与佛教信仰矛盾深渊中的代表性文人群,把源于白居易的狂言绮语作为重要的思想思潮与文学思潮引入日本,从而使佛教信仰与文学追求统一起来,增强了对文学的信心与勇气,使创作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平安中晚期、镰仓时期和南北朝·室町时期,狂言绮语作为日本重要的文艺思潮,几乎在所有文艺领域发生过巨大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其本身也逐渐从二元论发展到一元论,甚至成为庶民教化的媒介,最后融入整个文艺之中.

  • 标签: 白居易 日本文学史 狂言 佛教信仰 现实政治 理想追求
  • 简介:《麦克白》的悲剧感看似有悖常情,不过我们怜悯的对象并不是作为“恶人”的麦克白,而是他所代表的挣脱了宗教、传统和道德束缚后,陡然迷失在高度张扬的自我之中的人性。这种迷失反映了文艺复兴末期人文主义者的信仰危机。

  • 标签: 《麦克白》 同情 基督教宇宙观 人文主义
  • 简介:在马拉美不多的文学创作中,三部戏剧作品《希罗底》、《牧神》与《依纪杜尔》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马拉美戏剧创作的生命力在于他真诚地吸收了20世纪之前、也许是有史以来最为经典的戏剧创作—莎士比亚的作品,同时又以自己的诗学为出发点,揉以形而上美学的思考,划出了一道以时代为背景、又超出时代维度的流星轨迹。这可以说是其戏剧观之现代性的一个体现。

  • 标签: 马拉美 戏剧 诗学 莎士比亚 张力
  • 简介:美国杰出的文学批评家希利斯·米勒是西方20世纪中后期的一位集大成式的人物。中外学界只注意到了他早期的现象学文学和中期的解构主义文学,很少论及他后期的言语行为理论文学。本文集中分析考察了他后期言语行为理论的文学本质、结构和批评,并阐述了其理论贡献,填补了国内外米勒研究领域里的一个空白点。

  • 标签: 希利斯·米勒 隐喻性 修辞性 阅读的伦理学
  • 简介:极度悲观的诗语表述构成丁尼生文思套路的一个部分,本文仅试图对他的有代表性的此类诗文进行梳理和温习,揭示其内含的思想张力及其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之间所形成的反差,为在当代语境内进一步探讨丁尼生文思的其他侧面做一点铺垫。

  • 标签: 丁尼生 诗语表述 悲观视角
  • 简介:我是侯孝贤电影的粉丝,电影课上讲到台湾篇,总会选侯孝贤,不过,我不太敢用《悲情城市》,虽然我喜欢这部电影。《悲情城市》一直有根刺在我心头。电影中后部,梁朝伟扮演的文清目送同房难友吴继文、蔡东河赴刑场,随后监狱里响起肃穆的送行合唱,听不懂歌词,因为是用日文唱的。对国民党政权感到绝望的左翼青年,选择旧宗主国的流行歌曲来结尾人生.

  • 标签: 《幌马车之歌》 时代需要 蓝博洲 国民党政权 电影课 流行歌曲
  • 简介:本书为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所所长张伯伟教授主编的一部力作,包括正编、附编、附录三部分:正编中按作者时代先后收录《林碧堂遗集》等34种朝鲜女性创作的诗文别集,

  • 标签: 时代女性 朝鲜 诗文集 书架 域外汉籍 南京大学
  • 简介:新媒体时代应该有“新”文学。文学为适应传统媒体而形成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接受(消费)方式必须有所创新,以便在新媒体时代的大潮中谋取生存发展的空间与机遇。文学要真正成为被新媒体所传递的有价值信息,就要坚守文学自身的功能的发挥。

  • 标签: 文学 新媒体 生产方式 传播方式 接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