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陆俊雯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01-11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期
  • 机构: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是于仲嘉教授于1990年研制成功并开始应用于临床,其具有操作方便、力学稳定、功能较全、配套完善等优点。我院自1997年10月至2008年9月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下肢骨折218例,并取得显著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饮食管理的对于患者的影响。 方法 将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5月在我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情况后分为快速康复理念干预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 31例患者采取传统禁食方案 , 快速康复理念干预组 31例患者采用宣教后个性化禁食方案 ,即通过依据患者个人情况和预计手术时间 ,于手术前至少 2小时口服 250毫升 10% 葡萄糖溶液、手术前至少 6 h 进食半流食的饮食方案。 由同一组医生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实际禁食、禁饮时间,术后第 2天白蛋白 ,手术后血红蛋白丢失量手术前相较下降值。 结果 1、传统组术前实际禁食时间长于快速康复理念干预组 ;2、快速康复理念干预组患者术后第 2天白蛋白高于传统组实际禁食组 3、快速康复理念干预组患者血红蛋白丢失量低于传统组实际禁食组 ;4、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手术中误吸。 结论 在快速康复理念的指导下可有效缩短全膝关节置术前禁食禁饮时间 ,更有利于患者术后身体机能恢复 ,且不增加误吸风险的发生。

  • 标签: [ ] 全膝关节置 快速康复 术前禁食时间 围手术期 饮食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髓核摘除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进行总结,探讨内固定的可行。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采用髓核摘除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10例患者。结果经2年随访,患者原有腰腿痛全部缓解,1月后恢复下地行走。术后6月复查腰椎动力位片融合节段椎间隙形变角度小于5°,可见有骨痂形成,符合临床腰椎融合标准。结论采用髓核摘除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微创,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该技术适合于基层医院使用。

  • 标签: 单侧内固定 腰椎退行性疾病 锁扣原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表现为上肢无力的原因。方法根据头颅MRI检查确诊后,对5例首先临床表现为上肢无力的顶叶梗死住院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由于临床仅以上肢无力为表现的中枢性病变不是很常见,首诊医生由于主观的大意或者病史询问抑或查体不详细临床极易误诊,而且顶叶皮层病变容易并发癫痫发作甚而病情恶化故应引起临床重视。结论上肢无力可以由顶叶皮层病变所致,而且容易继发癫痫发作甚至病情恶化。

  • 标签: 单侧上肢 顶叶 梗死 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研究新的修复游离端缺失方法-太极扣弹性附着体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太极扣弹性附着体修复50例游离端缺失患者,随访3~24个月,分别从患者主观感觉、临床检查观察分析其修复效果,并与传统的可摘修复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50件太极扣弹性附着体在美观、适应、稳定性以及咀嚼效率都比传统的修复体有明显的提高。结论太极扣弹性附着体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修复游离端缺失的新方法。

  • 标签: 单侧游离端缺失 活动义齿 太极扣弹性附着体
  • 简介: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介导的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方法采用UUO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姜黄素组。从造模后第2天起,姜黄素组给予100mg·kg^-1·d^-1姜黄素腹腔注射。术后第4周,处死各组大鼠,用HE、Masson染色评定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内TGF-β1、CTGF及Ⅰ型胶原(ColⅠ)的表达部位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BUN水平显著增加(P〈0.01),肾间质纤维组织相对面积显著扩大(P〈0.01),肾组织内TGF-β1、CTGF及ColⅠ蛋白质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或P〈0.05)。姜黄素干预后,上述上调指标都被显著抑制(P〈0.01或P〈0.05)。结论姜黄素具有抗肾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肾组织TGF-β1和CTGF表达有关。

  • 标签: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姜黄素 肾间质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术后内置双J管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评价。方法:对2020 年12月至2021年3月进入我院治疗的6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常规健康指导的基础上给子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干预。 结果:观察组患者膀胱刺激征及发热、血尿情况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及优势。方法:此次研究总共纳入50例研究对象,均是2021.08月至2022.06月到医院诊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利用红绿双色球法分组分为对照组(n=25,传统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研究组(n=25,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长上,两组对比差异不大(P>0.05);在骨水泥注入量及骨水泥渗漏率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显著,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以外展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检查和治疗方法,分析其疾病发生特点。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以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患者48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控制血糖、营养神经及改善血液微循环等,确诊患者的病情,分析治疗方法的有效程度。结果经检查发现所有患者神经麻痹症状均因糖尿病引发,与其他疾病无关;采用的综合治疗方法效果较为显著,总治疗有效率为85.42%。结论以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发病较急,其发病原因可能与糖尿病导致的血液循环障碍有关,因此控制糖尿病基础是改善麻痹症状的基础。

  • 标签: 单侧外展神经麻痹 首发症状 糖尿病 分析总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小切口半椎板切除入路治疗脊髓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的象是根据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就诊的44例脊髓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并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22例)和对照组(22例),试验组采用小切口半椎板切除入路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大切口全椎板切除入路进行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手术一般情况及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为Ⅰ、Ⅱ级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恢复为Ⅲ、Ⅳ级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6%,低于对照组的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50,P=0.0423)。结论小切口半椎板切除入路治疗脊髓肿瘤效果显著,创伤较小,并发症少,安全高,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切口单侧半椎板切除入路 脊髓肿瘤 临床效果 安全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通道内镜下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20例腰椎管狭窄患者,将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10例,采用经通道显微镜双减压技术)和观察组(10例,采用双通道内镜下减压技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ODI评分进行对比。结果:研究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通道内镜下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被推广运用。

  • 标签: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减压 腰椎管狭窄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手术及操作名称、双分类质量原因,提高手术操作分类质量。方法通过统计分析《手术与操作第九版临床修订本ICD-9-CM-32011版》书中各章节分类中需要、双分类的手术操作部位容易出现错误的问题,提出解决的相应措施。结果影响手术操作分类质量的原因主要是手术名称书写不准确,编码员业务能力较低造成。结论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临床医生书写手术名称水平及提高编码员对手术操作分类规则、医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提高手术操作分类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手术及操作名称单 双侧分类 ICD-9CM-3编码 编码质量
  • 简介:目的:评价低领颈部弧形切口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我院40例采用低领颈部弧形切口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的经验。结果:手术安全,临床效果好,切口符合美学标准。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容易掌握,疗效可靠,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外科治疗 手术切口 低领颈部弧形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40例(52椎)应用椎弓根入路PKP治疗。统计手术前后疼痛视觉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评分,测量椎体高度和Cobb角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5~18个月,平均16.5个月。患者疼痛缓解明显,两组VAS评分,椎体Cobb角度、椎体前缘高度的恢复情况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向椎体侧方渗漏2例。结论入路PKP治疗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效果确切,骨水泥渗漏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但发生率小,可以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提高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拔除上颌第二磨牙配合改良摆型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第一磨牙,解除前牙拥挤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面型较好的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畸形,同时伴前牙3~5mm拥挤的患者20例。拔除上颌第二磨牙后,利用摆型矫治器推上颌第一磨牙远移获得间隙排齐前牙。治疗中拔牙的上颌第三磨牙近中迁移代替被拔除的第二磨牙。结果所有病例前牙拥挤解除,磨牙建立中性关系。结论拔除第二磨牙后,摆型矫治器推第一磨牙远移效果快,前牙未发生唇倾。治疗结束时16例年龄较大患者第三磨牙已萌出建牙合。4例未萌出,但第三磨牙已近中移动于第一磨牙颈部位置。

  • 标签: 拥挤 磨牙远移 改良摆型矫治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自体输血技术在初次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的临床价值及相关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1月-2015年8月收治入院的行初次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术前不采自体血,观察组术前采自体血。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手术中及术后的出血和输血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前均未采血,术后39例患者需输血,观察组患者术前自体采血,术后5例患者需输血,两组患者术后输血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液检测结果及凝血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但症状较轻,均自行缓解;对照组术后输血患者有14例出现轻微的输血反应,表现为胸闷、心悸、皮肤瘙痒。结论自体输血技术的应用,能有效减少输异体血发生的输血反应和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同时还能刺激红细胞再生,提高患者造血速度,且术前采集自体血费用低廉,减少住院费用,适合在现血源紧张的医疗环境下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自体输血 膝关节置换 单侧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区域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2月本院8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两组均接受手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40例)采取区域麻醉,对两组麻醉效果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镇痛维持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优,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

  • 标签: 老年单侧下肢骨折 区域麻醉 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球囊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新鲜与陈旧胸腰椎老年骨质疏松压缩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7月-2018年6月本科接诊的胸腰椎老年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病患70例为研究对象,当中,陈旧性骨折者有32例,新鲜骨折者有38例。对两组都施以球囊双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综合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各组的VAS评分等指标作出比较。结果陈旧性骨折组术后3d的VAS评分为(3.45±0.92)分,同新鲜骨折组的(2.98±0.83)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陈旧性骨折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95%,比新鲜骨折组的6.25%高,P<0.05。结论采取球囊双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疗法,对新鲜与陈旧胸腰椎老年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病患进行施治,均能取得比较好的疗效,但新鲜骨折者的临床疗效相对于陈旧性骨折者更好。

  • 标签: 单球囊双侧穿刺 陈旧性骨折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球囊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新鲜与陈旧胸腰椎老年骨质疏松压缩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 2016年 7月 -2018年 6月本科接诊的胸腰椎老年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病患 70例为研究对象,当中,陈旧性骨折者有 32例,新鲜骨折者有 38例。对两组都施以球囊双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综合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各组的 VAS评分等指标作出比较。结果:陈旧性骨折组术后 3d的 VAS评分为( 3.45±0.92)分,同新鲜骨折组的( 2.98±0.83)分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05。 陈旧性骨折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28.95%,比新鲜骨折组的 6.25%高, P< 0.05。结论:采取球囊双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疗法,对新鲜与陈旧胸腰椎老年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病患进行施治,均能取得比较好的疗效,但新鲜骨折者的临床疗效相对于陈旧性骨折者更好。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