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4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囊性肾癌排螺旋 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 2017年 7月 -2018年 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20例囊性肾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所有患者均采取排螺旋 CT诊断,分析患者 CT扫描表现。结果: 20例排螺旋 CT诊断图像均表现为囊性、囊实性肿块,呈规则和不规则形态,径位大小各异,且伴随着囊壁增厚情况,其中 7例表现为壁结节, 4例表现为囊壁钙化、 3例表现为瘤内分割,囊壁分隔和厚度不统一,增强后壁结节、囊壁和囊分隔可见强化,且特征表现为“快进快出”。肿瘤细节和周围组织关系需平面重建图像才能更清晰、直观的表现。结论:囊性肾癌在 CT图像中具有一些典型特征,通过多排螺旋 CT扫描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更清晰、准确的图像,但诊断过程中,需注意与其他囊性病变进行区分。    关键词:囊性肾癌 ;排螺旋 CT;诊断价值    近年来,排螺旋 CT在临床应用日渐广泛,成为肾脏肿瘤最重要的诊断方式 [1]。图像处理技术也转变为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囊性肾癌是常见肾癌,也常被成为肾细胞癌症,起源于肾小管周围细胞。肾癌和肾囊肿在影像学中都有典型表现,但囊性肾癌影像学表现中较为少见,因此,常出现误诊情况。本文旨在探讨囊性肾癌排螺旋 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特对我院 20例囊性肾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回顾,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5年 7月 -2017年 6月期间收治的 20例囊性肾癌患者,其中男性 13例,女性 7例,年龄 22-71岁,平均年龄( 46.5±3.6)岁。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腰背疼痛情况,其中 6例因出现肉眼血尿症状就诊, 4例因出现镜下血尿症状就诊, 2例因出现腹部肿块就诊, 8例无明显症状,经体检查出或因其他疾病行 CT检查时发现并于我院就诊,并采取肾脏切除手术进行治疗。     1.2 仪器与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排螺旋 CT检查,仪器选用 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AS+64排 128层螺旋 CT扫描仪,增强技术为排泄期、皮质期和实质期三期增强扫描。检查时患者保持仰卧位姿势,从患者剑突处扫描至耻骨处。患者扫描前经右侧肘前静脉时,放置留置针并在平扫结束后进行增强扫描。将 70-100mL非离子型对比剂注射至患者体内,注射时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速度为 3mL/s,注射 35s时对患者皮质期进行扫描,注射 80s时对患者实质期进行扫描,注射 5分钟时对患者排泄期进行扫描。扫描时将管电压参数调整为 90-120kV,层数 ×准直器宽度管参数调整为 64×0.75mm,电流 ×时间参数调整为 150-250mAS,螺距参数为 1.0,层厚和层间距为 5mm,矩阵参数为 512×512。在工作站中传输原始图像重建层间距和层厚参数为 1.0mm的薄层图像,并使用 MPR对冠状面、矢状面图像进行获取查看,如有需要可通过容积重建技术和最大密度投影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     1.3 图像分析    对所有患者 MPR矢状面图像、横断面图像、三维重建图像及冠状面重建图像进行分析,观察患者肿瘤所在位置、表现形态、径位大小、实性成分及囊性比例,并着重对患者囊性病变的形态、大小、厚度、壁结节进行观察,分析肿瘤出现增强情况时的强化方式、强化程度以及集合系统之间的关系,最后将所有患者病例结果和手术记录进行比对确认。     2 结果    所有患者囊壁分隔和厚度不统一,增强后壁结节、囊壁和囊分隔可见强化,且特征表现为“快进快出”。肿瘤细节和周围组织关系需平面重建图像才能更清晰、直观的表现。 20例囊性肾癌患者中, 7例右肾出现肿块, 13例左肾出现肿块,且肿块均生长在肾实质内 ;部分患者肿块出现向外生长情况,超出突出于肾轮廓,呈囊性病变或表现为囊性肿块,其中 7例表现为囊, 13例表现为胆囊,最大尺寸在 1.5-11.8cm左右。     3 讨论    由于大多数肾癌肿块均表现为实性密度,囊性肾癌较为少见,加之其恶性程度不明显,预后良好,因此,临床诊断中易与肾脏良性囊性混淆。囊性肾癌主要是指完全囊变的肾癌疾病,如患者肿瘤未出现囊性病变或实质成分较少,均不能称为囊性肾癌。囊性肾癌多发于中年男性群体,一般情况下,囊性肾癌主要分为四类:房囊性肾癌、壁结节囊性肾癌、单房囊性肾癌及完全坏死肾癌,其中房囊性肾癌发病机率最高达到 40%[2]。近年来,随着图像诊断技术不断发展,平面重建、三维重建等图像技术在临床诊断应用日渐广泛。排螺旋 CT和平面重建图像技术结合使用,不仅能准确的显示患者囊性病变位置,还能清晰病变大小、形态、边缘特征、内部结构及周围组织关系,为临床诊断提供更高质量的图像,如患者表现典型可基本确认为囊性肾癌,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有利于患者早期檢查和治疗,但针对表现不典型患者,仍需注意和其他囊性肿瘤区分,必要时可采取活检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    参考文献:     [ 1 ]孙晓忠,刘彩云 .多种病理亚型肾癌的排螺旋 CT、 MRI表现 [J].黑龙江医学, 2017, 41( 6): 548-552.     [ 2 ]石磊,刘福尧 .囊性肾癌的排螺旋 CT影像表现 [J].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6, 24( 6): 986-998.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囊性肾癌排螺旋 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 2017年 7月 -2018年 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20例囊性肾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所有患者均采取排螺旋 CT诊断,分析患者 CT扫描表现。结果: 20例排螺旋 CT诊断图像均表现为囊性、囊实性肿块,呈规则和不规则形态,径位大小各异,且伴随着囊壁增厚情况,其中 7例表现为壁结节, 4例表现为囊壁钙化、 3例表现为瘤内分割,囊壁分隔和厚度不统一,增强后壁结节、囊壁和囊分隔可见强化,且特征表现为“快进快出”。肿瘤细节和周围组织关系需平面重建图像才能更清晰、直观的表现。结论:囊性肾癌在 CT图像中具有一些典型特征,通过多排螺旋 CT扫描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更清晰、准确的图像,但诊断过程中,需注意与其他囊性病变进行区分。    关键词:囊性肾癌 ;排螺旋 CT;诊断价值    近年来,排螺旋 CT在临床应用日渐广泛,成为肾脏肿瘤最重要的诊断方式 [1]。图像处理技术也转变为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囊性肾癌是常见肾癌,也常被成为肾细胞癌症,起源于肾小管周围细胞。肾癌和肾囊肿在影像学中都有典型表现,但囊性肾癌影像学表现中较为少见,因此,常出现误诊情况。本文旨在探讨囊性肾癌排螺旋 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特对我院 20例囊性肾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回顾,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5年 7月 -2017年 6月期间收治的 20例囊性肾癌患者,其中男性 13例,女性 7例,年龄 22-71岁,平均年龄( 46.5±3.6)岁。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腰背疼痛情况,其中 6例因出现肉眼血尿症状就诊, 4例因出现镜下血尿症状就诊, 2例因出现腹部肿块就诊, 8例无明显症状,经体检查出或因其他疾病行 CT检查时发现并于我院就诊,并采取肾脏切除手术进行治疗。     1.2 仪器与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排螺旋 CT检查,仪器选用 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AS+64排 128层螺旋 CT扫描仪,增强技术为排泄期、皮质期和实质期三期增强扫描。检查时患者保持仰卧位姿势,从患者剑突处扫描至耻骨处。患者扫描前经右侧肘前静脉时,放置留置针并在平扫结束后进行增强扫描。将 70-100mL非离子型对比剂注射至患者体内,注射时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速度为 3mL/s,注射 35s时对患者皮质期进行扫描,注射 80s时对患者实质期进行扫描,注射 5分钟时对患者排泄期进行扫描。扫描时将管电压参数调整为 90-120kV,层数 ×准直器宽度管参数调整为 64×0.75mm,电流 ×时间参数调整为 150-250mAS,螺距参数为 1.0,层厚和层间距为 5mm,矩阵参数为 512×512。在工作站中传输原始图像重建层间距和层厚参数为 1.0mm的薄层图像,并使用 MPR对冠状面、矢状面图像进行获取查看,如有需要可通过容积重建技术和最大密度投影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     1.3 图像分析    对所有患者 MPR矢状面图像、横断面图像、三维重建图像及冠状面重建图像进行分析,观察患者肿瘤所在位置、表现形态、径位大小、实性成分及囊性比例,并着重对患者囊性病变的形态、大小、厚度、壁结节进行观察,分析肿瘤出现增强情况时的强化方式、强化程度以及集合系统之间的关系,最后将所有患者病例结果和手术记录进行比对确认。     2 结果    所有患者囊壁分隔和厚度不统一,增强后壁结节、囊壁和囊分隔可见强化,且特征表现为“快进快出”。肿瘤细节和周围组织关系需平面重建图像才能更清晰、直观的表现。 20例囊性肾癌患者中, 7例右肾出现肿块, 13例左肾出现肿块,且肿块均生长在肾实质内 ;部分患者肿块出现向外生长情况,超出突出于肾轮廓,呈囊性病变或表现为囊性肿块,其中 7例表现为囊, 13例表现为胆囊,最大尺寸在 1.5-11.8cm左右。     3 讨论    由于大多数肾癌肿块均表现为实性密度,囊性肾癌较为少见,加之其恶性程度不明显,预后良好,因此,临床诊断中易与肾脏良性囊性混淆。囊性肾癌主要是指完全囊变的肾癌疾病,如患者肿瘤未出现囊性病变或实质成分较少,均不能称为囊性肾癌。囊性肾癌多发于中年男性群体,一般情况下,囊性肾癌主要分为四类:房囊性肾癌、壁结节囊性肾癌、单房囊性肾癌及完全坏死肾癌,其中房囊性肾癌发病机率最高达到 40%[2]。近年来,随着图像诊断技术不断发展,平面重建、三维重建等图像技术在临床诊断应用日渐广泛。排螺旋 CT和平面重建图像技术结合使用,不仅能准确的显示患者囊性病变位置,还能清晰病变大小、形态、边缘特征、内部结构及周围组织关系,为临床诊断提供更高质量的图像,如患者表现典型可基本确认为囊性肾癌,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有利于患者早期檢查和治疗,但针对表现不典型患者,仍需注意和其他囊性肿瘤区分,必要时可采取活检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    参考文献:     [ 1 ]孙晓忠,刘彩云 .多种病理亚型肾癌的排螺旋 CT、 MRI表现 [J].黑龙江医学, 2017, 41( 6): 548-552.     [ 2 ]石磊,刘福尧 .囊性肾癌的排螺旋 CT影像表现 [J].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6, 24( 6): 986-998.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小肝癌诊断中应用MR序列检查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40例患者一般资料,其中18例为小肝癌患者,22例为其他疾病患者,均采用常规CT扫描及MR序列检查,针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在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比较方面,MRI序列检查(87.50%、83.33%、90.91%)高于常规CT检查(45.00%、38.89%、50.00%),P<0.05。结论 在小肝癌诊断中,MR序列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建议临床采纳。

  • 标签: 诊断 小肝癌 CT扫描 MR多序列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形式健康教育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8月收治的40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责任护士以口述形式进行常规健康教育;选取2022年 9月-2023年2月收治的40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程形式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在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多形式健康教育 甲状腺癌 术后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注意缺陷与动障碍儿童(ADHD)的感觉统合训练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0月-2024年3月到本院治疗ADHD50例,数字随机分组法命名为研究组、对照组,单组25例,分析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CRTF高于对照组,CBCL、PSQ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感觉统合训练为注意缺陷与动障碍患儿提供服务,可改善患儿动指数、认知功能以及儿童行为,建议运用。

  • 标签: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感觉统合训练 认知功能 多动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冠心病采取丹参酚酸盐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46例冠心病患者,观察组予以丹参酚酸盐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以舒血宁治疗。结果:在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方面,明显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冠心病采取丹参酚酸盐注射液治疗,取得了理想治疗疗效。

  • 标签: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 冠心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于职业性尘肺病患者中排螺旋CT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对2018年3月到2020年6月的60例疑似职业性尘肺病患者做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排螺旋CT检查、DR检查,比较诊断结果。结果:在60例疑似患者中,经临床确诊有40例患者是职业性尘肺病,5例患者为叁期、14例患者貮期、21例患者为壹期,10例患者并发胸膜肥厚粘连、18例患者并发肺部感染、12例患者并发肺气肿、9例患者并发肺大疱。CT和DR的符合率、特异度、灵敏度间差异都不显著(P>0.05)。CT和DR对于并发症的检查率间差异不显著(P>0.05)。CT和DR的叁期、貮期检出率间差异不显著(P>0.05);CT的壹期检出率高于DR(P<0.05)。结论:于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的诊断中,排螺旋CT应用价值比较高,能灵敏检出职业性尘肺病和并发症,并能鉴别职业性尘肺病的分期。

  • 标签: 职业性尘肺病 多排螺旋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R结合排螺旋CT扫描在胸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共82例胸部创伤患者进行研究,分别采用单纯DR诊断以及DR结合64排螺旋CT扫描进行诊断,对比诊断结果。结果:联合诊断检出率明显高于DR诊断,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结合64排螺旋CT扫描在胸部创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从而制定完善的治疗策略,保证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DR 64排螺旋CT 胸部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和分析雷尼替丁联合潘立酮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效果,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数据对比和分析。方法 于2017年8月~2020年8月,随机选取入我院儿科接受消化不良症状治疗的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均等的分组方式,将100例患儿均等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儿选取雷尼替丁单独治疗,观察组则使用雷尼替丁联合潘立酮治疗模式,临床观察两组患儿消化不良症状的整体疗效及上腹痛、食欲减退改善和腹胀三种症状的消除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症状的消除时间上分析,观察组明显快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雷尼替丁联合潘立酮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效果明显,值得在儿科临床中使用和推广,具有一定的临床治疗应用价值。

  • 标签: 雷尼替丁联合多潘立酮 小儿 消化不良 效果
  • 简介:摘要:儿童注意缺陷动障碍是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相比,明显的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较短暂、活动过度或者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ADHD 是在儿童期很常见的一种精神失调,14 岁以下患病率 7%-9%,男女比例(4—9):1。在现代生活中,儿童注意缺陷动障碍,会给儿童的学习、生活乃至以后的工作,带来了极大和不利的影响,但通过现代的临床观察及各类评估、测试,以及社会面的宣教,父母对孩子心理及学习方面的重视,现已能较早的发现及诊断。在确诊后,通过综合的干预,多能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 标签: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临床表现 评估 测试 综合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运用序列磁共振技术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参与本次研究患者均在发病48h内接受治疗。对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序列扫描,并分析经处理后得到的图形。结果:86例患者就诊后经序列磁共振扫描后,均可将全部病灶反映出来;24h内,T2WI未能检查出全部病灶,但48h内可见;对比患者MRA脑动脉异常率:病灶直径小于15mm患者>15mm以上者;且在MRA显示下:小于15mm病灶直径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也更为严重。结论:采用序列磁共振技术能够较清晰地呈现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全部病灶,对于合理确定临床治疗方案以及判断患者预后价值显著。

  • 标签: 多序列磁共振技术 急性脑梗死 早期诊断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索茶碱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4 月收治的老年支气管哮喘病患者 100 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 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吸氧、抗感染以及糖皮质激素等症状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之运用索茶碱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 50 例患者中治疗有效人数 48 例,治疗有效率为 96% ;对照 50 例患者中治疗有效人数为 42 例,治疗有效率为 84%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索茶碱对于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来说临床效果显著,治疗有效率更高;并且能够减轻患者的肺部压力,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多索茶碱 老年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期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当管电流设定为17mAs时,其他参数变量设置对胸部CT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胸部CT检查的志愿者160名,将管电流设定为17mAs,根据不同管电压(100kv、120kv)和曝光控制设定(自动曝光控制、固定管电流扫描)分为4组,分别进行成像,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分析比较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4组的图像质量及有效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自动曝光控制条件相同情况下,100kv、120kv管电压均可产生较高质量图像(P<0.05),120kv、自动曝光控制扫描组的有效剂量最高,100kv、固定管电流扫描组的有效剂量最低,而100kv、自动曝光控制组和120kv、固定管电流扫描组有效剂量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6)。结论 管电流设定为17mAs时,采用100kv、自动曝光控制扫描方式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图像,同时降低辐射剂量。

  • 标签: 胸部CT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对 2018年 7-11月期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 8例器官功能衰竭患者行持续肾脏替代治疗( CRRT)的回顾性分析,探讨此类患者行 CRRT治疗的护理难点,提出气道管理是器官功能衰竭患行 CRRT治疗的关键,而三级液体管理、抗凝监测是我们在护理此类患者过程中的难点。经过积极治疗后,好转 5例,出院 2例,死亡 1例,抢救成功率 87.5%,提示早期综合积极的护理是救治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重要环节,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多器官功能衰竭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完全管理模式在耐药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择取本院 2018 年 10 月 -2019 年 11 月时段内诊疗的耐药肺结核患者共 40 例,随机划分为参照组( 20 例)和管理组( 20 例)。即参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模式,管理组采用完全管理模式,比较患者痰菌转阴率、生存质量评分。 结果: 参照组痰菌转阴率为 60.00% ,管理组为 90.00% ,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管理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于耐药肺结核患者护理期间,完全管理模式的选择不仅可提高患者痰菌转阴率,还可增强其生存质量,应引起重视。

  • 标签: 完全管理模式 耐多药肺结核 痰菌转阴率 生存质量 价值
  • 简介:【摘要】对 2018年 7-11月期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 8例器官功能衰竭患者行持续肾脏替代治疗( CRRT)的回顾性分析,探讨此类患者行 CRRT治疗的护理难点,提出气道管理是器官功能衰竭患行 CRRT治疗的关键,而三级液体管理、抗凝监测是我们在护理此类患者过程中的难点。经过积极治疗后,好转 5例,出院 2例,死亡 1例,抢救成功率 87.5%,提示早期综合积极的护理是救治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重要环节,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多器官功能衰竭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卷曲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肺结核临床价值。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2017年11月-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耐药肺结核患者,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卷曲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为65.85%、灶吸收率为82.93%、肺部空洞闭合和缩小率为60.96%,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消毒供应室使用酶洗液进行清洗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22年5月~2023年5月消毒供应室处理的各类器械240件作为研究重点对象,分为对照组(120)、观察组(120)两个组别,分别通过传统酶清洗剂、酶洗液进行清洗护理,对比两组器械清洗效果。结果:观察组器械清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显著性(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4.17%)高于对照组(81.67%),差异明显(P<0.05)。结论:使用酶洗液,可有效提高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效果,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多酶洗液 清洗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实验组给予索茶碱治疗,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

  • 标签: 多索茶碱 氨茶碱 支气管哮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治疗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简称PCOS)时采取中西医结合方式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象的选择遵循统一性原则,均出自我院妇科,且治疗时间均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间,共12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采取西医治疗的60例为西医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的60例为中西组,观察疗效。结果 中西组患者治疗后的T、LH 等性激素指标均明显优于西医组(p

  • 标签: 中西医 西医 多囊卵巢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