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镇江新区MSM人群HIV感染状况以及性行为特征。方法2015年在镇江新区通过“滚雪球”方法共招募145名MSM人群。结果MSM人群HIV阳性检测率为10.3%;知识知晓率为95.9%;93.1%的调查对象最近六个月发生过同性肛交性行为,坚持用安全套的比例为44.4%;31.7%的调查对象最近六个月发生异性性行为,23.9%从未使用安全套。结论镇江新区MSM人群中HIV感染率较高,无保护性的同性和异性行为同时存在,HIV存在向普通人群传播的可能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抗抑郁剂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疾病恢复产生的影响,阐明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目标性选择本院抑郁症患者90例,随机分配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就抑郁水平改变情况和睡眠治疗质量改变两个方面,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从睡眠质量和抑郁水平来看,两组患者均有所好转,但是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结论单纯抗抑郁剂治疗效果较好,但是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患者抑郁水平趋向正常值,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明显得到改变等均有赖于联合治疗方案的实施,应用价值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积极推行。

  • 标签: 抗抑郁剂 认知行为治疗 抑郁水平 睡眠质量 效果影响
  • 简介:了解山西省女性吸毒行为的现状,思考有效解决女性吸毒问题的方法,为女性吸毒行为的预防和女性吸毒人员的辅助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采用自编的女性吸毒行为调查问卷对山西省某女子强制隔离戒毒的女性吸毒人员的吸毒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结果表明:1在人口学变量方面:毒害从大城市向中小城镇和农村蔓延;女性吸毒人员大多集中在无业、低文化程度、低经济收入和婚姻不幸福的人群;2在吸毒行为基本情况方面:女性吸毒呈现低龄化发展的趋势;女性吸毒人员的吸毒剂量和吸毒持续时间以及频繁程度都存在增大的趋势;大多数女性吸毒人员初次接触毒品的来源是朋友,对于毒品存在着错误的认知,且在吸毒后情绪和精神状态发生了较大变化;3女性吸毒行为在籍贯、职业和婚姻状况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女性 吸毒行为 调查 现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站护士采血护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相应对策。方法以本中心33名外采护士为研究对象,运用自行设计的护理行为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外采护士护理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与家人一起的时间较少”(3.22±0.77)、“工作量大,连续工作时间长”(3.15±0.83)和“采血工作模式单一(3.12±0.81)”。结论应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外采护士工作热情,保证采血质量。

  • 标签: 血站 护士 护理行为
  • 简介:摘要儿童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类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该病男女患病率差异明显,在我国男女患病率比例为6~911。其主要症状为(1)社会交流障碍,一般表现在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亲朋好友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等。(2)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言语倒退,以及语言缺乏交流性质。(3)重复刻板行为。(4)智力异常,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5)感觉异常,常表现为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者喜好等。(6)其他常见行为包括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这类行为可能与父母缺乏关爱照顾或者教育中较多使用打骂或惩罚有一定关系。

  • 标签: 自闭症 认知障碍 行为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行为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人社会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32例阿尔茨海默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病人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强化行为训练。采用行为量表,分别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强化训练后,行为量表评分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变化。结论通过强化行为训练,阿尔茨海默病人的社会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 标签: 阿尔茨海默 常规护理 强化行为训练
  • 简介:摘要“迷信”行为是竞技运动中的常见现象。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47名运动员和教练员进行的半结构化访谈,归纳了运动员赛前“迷信”行为的具体表现,探讨了迷信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结果表明(1)被访者呈现的“迷信”行为可分为保持获胜细节、携带幸运物、避免不吉利事件的发生和避免使用谐音“输”的物品4个方面。(2)实施迷信行为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有提高自我效能感、提高比赛状态、提高比赛士气、增加心理舒适度和降低心理负担5个方面。本研究发现,运动员利用这些“迷信”行为给予自身积极暗示,有助于比赛发挥;而当不能实施“迷信”行为时则会主动调整自身状态,以便达到较好的赛前心理状态。

  • 标签: 运动&ldquo 迷信&rdquo 行为,竞技运动,自我控制,质性分析,运动员比赛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行为问题患儿与父母酗酒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项目取样呼和浩特市19所中、小学在校蒙古族学生2626名,采用Rutterr氏行为量表筛查出问题儿童75名,对其挨门挨户采集病史,用自拟父母饮酒情况调查表其结果与本市一所普通中学正常儿童100名作对照研究,结果调查发现二者在父母亲在母怀孕期酗酒方面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而行为组父母对照,则显示父亲酗酒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有更大的危害(P<0.05)。结论父母酗酒会对子女的成长造成一定伤害,应戒掉不良嗜好,应当将酒精危害降至最低。

  • 标签: 行为问题儿童 酗酒 孕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对护理行为关怀性评价,为护理人员更好地患者实施关怀提供参考。方法自行设计护理行为关怀性评价调查表,随机抽取180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对善良周到、尊重病人等7类护理行为关怀性评价平均分均高于4分,对护理人员自我介绍、询问患者称呼及家庭等护理行为关怀性评价较低。结论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整体化优质服务模式,如给予患者微笑、尊重、信心建立等护理行为能为患者最大程度的关怀。

  • 标签: 住院患者 护理行为 关怀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给予肝硬化患者心理护理对遵医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接收治疗的肝硬化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各6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性护理干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总依从度为98.4%,明显比对照组的77.8%高,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8%,明显比对照组的79.4%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到肝硬化患者中,能够对患者遵医行为进行有效改善,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得以有效提升。

  • 标签: 肝硬化 心理护理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偏食行为为自闭症幼儿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其对幼儿正常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全面了解导致自闭症幼儿出现偏食行为的主要原因,进而采取针对措施进行积极干预,对患儿偏食行为的矫治和防范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自闭症 偏食行为 食物营养
  • 简介:摘要采用随机抽样法和问卷调查法,探讨了心理特权感对个体不道德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年龄、受教育水平、月工资水平与心理特权感心理、个体不道德行为均无显著相关;(2)男性的心理特权感比女性的要高;(3)心理特权感和个体不道德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4)心理特权感正向预测个体不道德行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轻中度AD和VD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和精神行为症状的特点。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AD组61例,符合NINCDS-ADRDA可能或很可能AD诊断标准;VD组54例,符合NINDS-AIREN可能或很可能VD诊断标准中的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采用MMSE,WHO-UCLAAVLT,CDT,NPI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AD患者较VD患者MMSE量表中的语言能力,WHO-UCLAAVLT测评中的延迟回忆和长时延迟再认减退明显(均P<0.05),VD患者较AD患者MMSE中的注意力减退明显(P<0.05);NPI量表中,AD患者异常运动行为明显多于VD患者(P<0.05),抑郁少于VD患者(P<0.05)。结论AD和VD患者在认知功能损害和精神行为症状方面存在差异,AD患者的语言能力、记忆力较差,临床工作中对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精神行为症状测评有助于AD和VD的鉴别。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 认知功能 精神行为症状 神经心理学量表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民族地区小学生行为特点,为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用表)以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巍山地区某所小学195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现况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7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8%。结果小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5.8%,其中男生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为16%,女生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为15.6%。在各个行为因子分的性别差异比较中交往不良,强迫性和多动呈显著差异(P<0.05)。在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相同因子差异比较中攻击性和违纪呈显著差异(P<0.05)。少数民族与非少数民族儿童行为问题因子差异检验中,少数民族男童与非少数民族男童在体诉和攻击性上有显著差异,少数民族女童与非少数民族女童在社交退缩因子上有显著差异(P<0.05)。男女儿童在年龄差异比较上无显著性(P>0.05)。结论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提示我们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行为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 标签: 少数民族地区 小学生 行为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关爱护理行为在无陪病房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病人共298例,其中1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编号随机分成对照组87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和实验组89例在精神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关爱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人际关系改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全方位的人文关怀,增加病人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和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优质的人性化关爱 无陪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干预用于精神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精神病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对其使用认知行为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患者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均优于干预前。结论认知行为干预用于精神病患者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神病 认知行为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5)及对照组(n=4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率及血糖控制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再次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再次住院率。

  • 标签: 糖尿病 遵医行为 延续性护理
  • 简介:摘要犯罪行为行为人在其心理冲动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该心理冲动是行为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与社会发生冲突产生负面情绪不能得到缓解而产生的心理防卫冲动。与社会发生冲突的原因在于行为人的行为要么超出社会要求而感受到被社会限制,要么没有达到社会要求而感受到被社会抛弃,但都是社会归属感缺乏的表现。这种归属感的缺乏导致行为人产生异常心理防御,即用反向或者投射方式做出危害社会的行为,以满足内心的畸形平衡。因此,探究犯罪行为的心理机制,既有利于犯罪嫌疑人刻画,也有利于犯罪预防。

  • 标签: 犯罪心理 社会归属感 刻画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