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方法应用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5例,手术采用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35例患者均获得6-12个月随访。X线片示桡骨远端骨折均愈合。按Cooney腕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25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8.57%。结论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有利于骨折复位、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在临床上适用于绝大多数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掌侧入路,内固定
  • 简介:目的:研究悬浮培养的小鼠骨间充质干细胞(MSC)对T细胞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低吸附细胞培养皿培养小鼠骨悬浮MSC,采用贴附细胞培养板培养小鼠贴壁MSC。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悬浮MSC的形态并进行成骨和成脂肪诱导分化。应用以流式细胞术检测悬浮MSC的免疫表型。收获悬浮MSC和贴壁MSC的培养上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和CFSE法比较悬浮MSC抑制T细胞增殖的能力。采用定量PCR分析不同培养上清对T细胞表达的免疫因子的影响。采用定量PCR检测悬浮MSC表达的免疫调节因子。结果:悬浮培养的小鼠骨MSC呈现为悬浮球状,具有成骨和成脂肪分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悬浮MSC高表达CD29、CD44、Sca-1和CD105,低表达CD11b、CD45、CD31和Ia。CFSE法结果提示,悬浮MSC培养上清能够抑制T细胞增殖。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悬浮MSC上清能够抑制T细胞表达干扰素γ和白介素17A的表达。进一步分析发现,相对于贴壁MSC,悬浮MSC表达的白介素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水平较高。结论:悬浮法培养获得的MSC能够抑制T细胞增殖,其对T细胞调节作用与贴壁MSC不同。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T细胞 免疫调节
  • 简介:目的探讨佑美托咪啶对胃癌根治术后吗啡静脉自控镇痛(PCIA)患者T免疫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该院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175例,随机分为复合组(n=89)和对照组(n=86),2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麻醉方法,术后行PCIA,复合组患者使用佑美托咪啶1μg/kg-+吗啡0.48mg/kg,对照组应用吗啡0.48mg/kg。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24、48h吗啡用量、有效按压次数、PCIA总次数;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结果复合组患者术后24、48h吗啡用量、有效按压次数、PCIA总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患者术后瘙痒、恶心、呕吐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刻比较,2组患者T1-4时刻CD3^+和CD4^+细胞水平均降低(P〈0.05),且CD4^+/CD8^+比值也降低(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复合组T2-时刻CD3^+和CD4^+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佑美托咪啶联合吗啡应用于胃癌根治术后行PCIA的患者,可有效减少吗啡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镇痛及T细胞免疫。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吗啡 佑美托咪啶 静脉自控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NK细胞和T细胞亚群影响的对比研究。方法25例ESRD患者(GFR<10ml/min)每隔一天行血液维持性透析,腹膜透析组13例,血液透析组12例,研究两组患者对NK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PD组和HD组透析前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CD3+细胞百分比。PD后6个月、12个月分别与透析前相比均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PD后12个月与PD后6个月相比也有升高,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CD4+细胞百分比。PD后6个月、12个月分别与透析前相比均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PD后12个月与PD后6个月相比,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CD8+细胞百分比。PD后6个月与透析前、PD后12个月相比,两两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D4/CD8。PD后6个月、12个月分别与透析前相比均升高,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PD后12个月与PD后6个月相比无变化,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NK细胞百分比。PD后6个月、12个月分别与透析前相比均降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PD后12个月与PD后6个月相比也有降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CD3+细胞百分比。HD后6个月、12个月分别与透析前相比均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HD后12个月与HD后6个月相比下降,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CD4+细胞百分比。HD后6个月、12个月分别与透析前相比均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HD后12个月与HD后6个月相比,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CD8+细胞百分比。PD后6个月与透析前、PD后12个月相比,两两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D4/CD8。HD后6个月、12个月分别与透析前相比均升高,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HD后12个月与HD后6个月相比无变化,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NK细胞百分比。HD后12个月与透析前相比降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HD后12个月与HD后6个月相比也有降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HD后6个月与透析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透析前,PD和HD的指标CD3+、CD4+、CD8+、CD4/CD8、CD16+/CD56+,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前-12个月之差来看,淋巴细胞减少总的差别不大,PDCD4+细胞百分比下降较多,CD8+细胞百分比下降较少,CD4/CD8下降较少,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CD16+/CD56+差别不大,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SRD患者PD治疗对T细胞免疫功能抑制比HD低,NK细胞活性降低无差别。

  • 标签: 终末期肾病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NK细胞 T细胞亚群
  • 简介:目的:评估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半定量分析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MR室2014年7月—2014年11月经肠镜病理证实的27例直肠癌患者影像资料。其中男18例,女9例,年龄45~73岁,此前均未经任何治疗。均于术前行DCE-MRI,用Omni-Kinetics专用灌注软件进行后处理,同时获得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细胞外血管外间隙容积比(Ve)等定量参数,以及达峰时间(TTP)、曲线下面积(AUC)、最大浓度(MaxConc)、最大斜率(MaxSlope)等半定量参数。对正常肠壁与病变段肠壁的定量、半定量参数行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秩和检验比较各定量、半定量参数在直肠癌术后病理T、N分期的差异,判断各参数的诊断价值。应用ROC曲线分析定量参数在T、N分期中的最佳诊断界点及敏感性、特异性。根据TNM对患者进行分期。结果正常肠壁与病变段肠壁的Ktrans值[(0.28±0.14)min-1vs(1.33±0.86)min-1]、Kep值[(1.41±0.67)min-1vs(3.56±0.72)min-1]、MaxConc(0.17±0.02vs0.29±0.09)、AUC(0.11±0.07vs0.23±0.11)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270、-11.359、-2.487、-2.803,P值均〈0.05)。在T分期为T1~2的早期组与T3~4的晚期组间Ktrans值[0.66(0.12~1.35)min-1vs2.15(0.84~2.96)min-1]、Kep值[2.51(0.12~5.65)min-1vs4.05(3.18~6.68)min-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077、-2.281,P值均〈0.05)。N分期中,淋巴结无转移组的Ktrans值(1.01±0.73)、Ve值(0.29±0.18)、TPP(0.93±0.35)均低于转移组(1.75±0.84、0.54±0.29、1.14±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433、-2.832、-2.496,P值均〈0.05)。结论DCE-MRI定量及半定量参数在判断正常肠壁与病变段肠壁、直肠癌的术前T、N分期方面和病理有较高的相关性,对诊

  • 标签: 直肠肿瘤 磁共振成像 灌注成像 动态增强磁共振 肿瘤分期
  • 简介:目的评价BI-RADS系统与Fisher's评分联合在3.0T磁共振下判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72个乳腺病变病灶,双盲法按照BI-RADS系统联合Fisher's评分后进行病理对照分析。结果72个乳腺病变病灶穿刺或手术证实良性病变31个、恶性病变41个。BI-RADS系统与Fischer’s评分联合应用判断良性病变为28个、恶性病变为44个。BI-RADS系统与Fischer’s评分联合应用的敏感性91.23%、特异性86.17%、阳性预测值92.84%、阴性预测值91.45%。BI-RADS系统与Fischer’s评分联合应用与病理结果在肿块形态、肿块边缘及内部强化特点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8.46、21.58、15.74,P均〈0.05)。结论BI-RADS系统与Fischer’s评分联合应用能更客观评价乳腺良恶性病变。

  • 标签: 磁共振 乳腺癌 BI-RADS系统 Fischer'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三叉神经成像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单侧疼痛)患者,均接受Siemens3.0T磁共振三叉神经成像的检查(包括T1-VIBE序列和T2-SPC序列),由两位副高级以上影像医师共同分析病例中三叉神经微血管压迫的影像学征象,并从中归纳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的关系,评价其显示三叉神经脑池段(REZ)与周围血管关系的能力和优势。结果89例患者中,症状侧血管神经Ⅰ型32例,Ⅱ型47例,Ⅲ型10例;而无症状侧Ⅰ型74例,Ⅱ型14例,Ⅲ型1例;双侧压迫程度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而在有血管神经接触、压迫情况下,症状侧57个病例中,小脑上动脉为主要的责任血管(63%)。结论T2-SPC序列能清晰显示三叉神经与周围结构的关系,T1-VIBE序列是三叉神经MR成像常用的补充序列,T2-SPC与T1-VIBE序列相结合能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HIV/AIDS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表面CD28、CD38分子的表达规律,探讨其与艾滋病的相关性。方法58例HIV/AIDS患者和20例健康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CD8+T淋巴细胞表面CD28、CD38分子的表达,通过比较HIV/AIDS患者不同CD4+T淋巴细胞分组CD8+CD28+、CD8+CD38+的表达差异,分析CD8+T淋巴细胞CD28、CD38分子与艾滋病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者比较,HIV/AIDS患者CD8+CD28+T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CD8+CD38+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与百分比明显升高;HIV/AIDS患者根据CD4+T淋巴细胞水平进行分组,组间比较显示,随着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降低,CD8+CD28+T淋巴细胞也逐渐降低,且艾滋病患者(CD4〈200cells/L)明显低于慢性进展者(CD4≥200cells/L);CD8+CD38+T有逐渐升高趋势,且艾滋病患者明显高于慢性进展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V/AIDS患者外周血CD8+CD28+随疾病进展逐渐降低,CD8+CD38+逐渐升高,两者与艾滋病疾病进展均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疾病进展指标。

  • 标签: HIV/AIDS CD8+CD28+ CD8+CD38+ 疾病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对初治涂阳肺结核合并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初治涂阳肺结核合并乙肝病毒携带者为研究资料,以数字随机法分组(46例/组)。对照组常规抗结核联合护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拉米夫定治疗,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ALT、AST、TBIL、HBV-DNA拷贝数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肝损率、痰菌阴转率、病灶显吸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T淋巴细胞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米夫定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合并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 标签: 拉米夫定 初治涂阳肺结核 乙肝病毒携带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睾酮(T)、雌二醇(E2)、脱氢表雄酮(DHEA)等性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60例PCOS患者根据IR指数(HOMA-IR)分为PCOS伴IR组(n=30例)和PCOS不伴IR组(n=30例),同期选择门诊体检的50例育龄妇女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T、E2、DHEA等性激素水平,并分析PCOS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与HOMA-IR的相关性。结果PCOS组血清T、DHEA等性激素水平及HOMA-I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COS伴IR组血清T、DHEA水平及HOMA-IR明显高于PCOS不伴IR组(P<0.05),而血清E2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COS组患者血清T、DHEA水平与IR呈正相关性关系(P<0.05),血清E2水平与IR呈负相关性关系(P>0.05)。结论PCOS伴IR患者血清T、DHEA水平明显升高,检测其表达水平有助于临床诊治PCOS伴IR。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睾酮 雌二醇 脱氢表雄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