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检出率,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12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接受糖尿病社区普查并完成免散瞳眼底照相的居民,按登记序列号顺序抽取糖耐量正常者499例、糖耐量异常者490例、糖尿病病程〈10年者499例、糖尿病病程≥10年者319例,观察各人群视网膜病变的检出率;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社区居民的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血糖、血压、血脂等11项指标与DR的相关性。结果:糖耐量正常组和糖耐量异常组视网膜病变检出率分别为0.40%、0.41%(P〉0.05);糖尿病病程〈10年组DR检出率为7.21%,病程≥10年组为26.65%(P〈0.05)。与非DR人群比较,DR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明显升高,BMI明显降低(均P〈0.05),其中糖尿病病程及HbAlc与DR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糖尿病病程≥10年的患者视网膜病变检出率最高。病程及HbAlc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检出率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60例,将6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高通量透析治疗组和低通量透析治疗组,治疗6个月,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25羟基维生素D3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高通量透析组的磷、钙磷乘积、甲状旁腺素水平分别为(1.52±0.50)mmol/L、(3.05±1.19)pg/L、(368.61±235.32)pg/L,较治疗前((1.78±0.55)mmol/L、(3.94±1.31)pg/L、(427.45±288.93)pg/L)显著下降(P<0.05),钙、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分别为(2.3±0.16)mmol/L、(21.64±8.51)nmol/L,较治疗前((2.12±0.18)mmol/L、(16.77±7.69)nmol/L)显著升高(P<0.05),而低通量透析组治疗前后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25羟基维生素D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低通量透析相比,高通量透析可改善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

  • 标签: 高通量透析 糖尿病肾病 矿物质和骨代谢
  • 简介:目的在CABG手术中浅低温体外循环(ECC)时,给予大剂量丙泊酚或硫贲妥钠,至BIS为0,探讨在BIS不同抑制程度时,其对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27例ECC下行CABG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丙泊酚组和硫贲妥钠组。分别在给药前、后BIS下降到不同程度直到0时,抽取颈内静脉球部血液和桡动脉血液计算COE。结果各组在各个时间点的COE均无差异。结论在低温体外循环中丙泊酚或硫贲妥钠对BIS的抑制程度,与剂量呈正相关;使BIS下降到0的剂量的丙泊酚或硫贲妥钠在浅低温ECC中低温时,没有改变脑氧摄取率(COE);BIS可以反映麻醉药对脑代谢的抑制程度,其精确的相关性,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实验研究。

  • 标签: 丙泊酚 硫贲妥钠 双频指数 脑氧摄取率
  • 简介:目的:了解本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居民糖尿病、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及代谢综合征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新疆克拉玛依市胜利社区抽取40-5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空腹血糖(FPG)、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0.5h(0.5hPG)和2h血糖(2hPG)等。结果:在完成的2000名调查者中,有效调查1991名,其中汉族1214名,维吾尔族777名。①两民族之间年龄、舒张压、总胆固醇没有差异。维吾尔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收缩压、FPG、0.5hPG、2hPG、Hb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高于汉族(均P〈0.01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显著低于汉族60〈0.01)。②维吾尔族脂代谢异常患病率与汉族相比无差异,维吾尔族高血压、超重或肥胖、代谢综合征、糖尿病患病率显著高于汉族(均P〈0.05)。结论:维吾尔族的糖尿病、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等患病情况与汉族不同,其肥胖、高血压、代谢综合征及糖尿病的患病率较高.防控任务更为艰巨。

  • 标签: 维吾尔族 糖尿病 代谢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LSG)对肥胖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代谢紊乱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7年6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行LSG手术的108例重度肥胖伴NAFL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性66例,男性42例,平均年龄(32.5±10.5)岁,术前体质量指数(BMI)39.2±5.2。观察术前和术后1、3、6及12个月的人体各项基础指标、糖代谢指标及胰岛素分泌水平、脂代谢指标、肝脏酶谱及脂肪肝变化。手术前、后临床指标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1~12个月患者的人体测量学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显著降低(均P〈0.05)。术后3个月,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增加,而空腹血糖(FPG)水平显著下降。术后12个月.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术前下降明显(均P〈0.05)。术前肥胖并肝功能异常者63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吖一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术后3个月完全恢复正常。完成1年随访的患者中20例NAFLD患者完全康复,部分患者得到显著改善。结论:LSG在有效减重的同时,能显著改善NAFLD、肝功能异常及糖、脂代谢紊乱

  • 标签: 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 肥胖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功能异常
  • 简介:目的:探讨某高等医学院校教职工代谢综合征(MS)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该群体M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体检和社会人口学相关数据,体检数据包括身高、体质量(BM)、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糖、血脂等内容。结果患MS人数21例,患病率6.5%,低于全国调查结果16.5%。相比非MS者,MS者的BM、BMI、SBP及DBP数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5岁(OR=3.95,P<0.05)和男性(OR=5.47,P<0.05)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防治MS需要多种途径,注重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变化并及时发现和治疗,是较理想的防治方式。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不同诊断标准下上海市奉贤东区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并比较其一致性。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奉贤东区灯民村、洪南村及海港开发区30岁以上居民2107人列入本次分析。采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诊断标准和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诊断标准计算MS的患病率,并进行比较和一致性检验。结果:根据WHO、COS、IDF这3种诊断标准,MS的患病率分别为10.20%、16.66%和27.20%。WHO与CDS诊断标准判断MS患病率的一致性最好,符合率为91.69%;其次为CDS与IDF,符合率为81.78%;而WHO与IDF符合率为77.60%。结论:上海市奉贤东区30岁以上人群MS患病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3种MS诊断标准存在一定的一致性。

  • 标签: 患病率 代谢综合征 诊断标准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型胃癌根治术对胃癌合并T2DM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胃癌合并非肥胖型T2DM患者在实施改良型胃癌根治术后糖代谢相关指标具体变化,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HOMAIR)、空腹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及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GIP)水平变化。结果患者术后第6和12个月FBG、2hPBG、HbA1c、FINS和HOMA-IR分别为(7.54±1.44)mmol/L和(7.17±1.35)mmol/L、(9.97±1.59)mmol/L和(9.47±1.23)mmol/L、(6.46±0.74)%和(6.31±0.97)%、(7.73±0.98)μIU/ml和(7.44±0.96)μIU/ml及1.10±0.15和1.04±0.14,上述指标和术前相比均出现明显改善(P〈0.05)。患者术后第6和12个月空腹GLP-1水平分别为(2.27±0.25)pmol/ml和(2.33±0.27)pmoYml,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反,术后第6和12个月空腹GIP水平较术前出现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6和12个月空腹GIP水平分别为(7.23±1.33)pmol/ml和(6.40±1.20)pmol/ml。结论改良型胃癌根治术可使患者合并的T2DM获得明显改善,甚至可使一部分患者T2DM获得治愈,该手术对患者T2DM的影响可能与术后患者空腹GIP水平降低有关。

  • 标签: 改良型胃癌根治术 胃癌 2型糖尿病 血糖 糖代谢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补肾健脾方对T2DM小鼠脑组织中炎症因子及铁代谢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12周龄雄性C57BL/6小鼠30只按配对比较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5只)和高脂饲料喂养组(25只)。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mg/kg)。1d后取尾静脉血测随机血糖,血糖〉16.7mmol/L即造模成功。血糖不达标者追加1次STZ,继续取尾静脉血测随机血糖。共有19只小鼠造模成功,按配对比较法随机分为糖尿病组(10只)和补肾健脾方组(9只)。补肾健脾方组以7.4g/kg·d灌胃,对照组灌服相同容积生理盐水。8周后取3只小鼠脑组织做病理切片,余小鼠脑组织分大脑、小脑、脑干、海马4部分,用RT—PCR检测炎症因子及铁代谢mRNA的表达。结果①糖尿病组小鼠大脑、海马中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仅(TNF—α)mRNA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铁代谢相关基因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DMT1)mRNA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铁泵蛋白(FPN1)、铜蓝蛋白(CP)mRNA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组织病理切片见神经元丢失、退变及胶质细胞增生。②中药补肾健脾方干预后小鼠大脑、海马中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mRNA表达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T1mRNA表达下降,FPN1、CPmRNA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鼠脑组织切片中神经元丢失、退变及胶质细胞增生现象改善。结论中药补肾健脾方干预可通过调节炎症因子及铁代谢mRNA的表达,改善T2DM小鼠脑组织神经元退变。

  • 标签: T2DM 认知功能损害 补肾健脾方 炎症因子 铁代谢mRNA
  • 简介:2型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严重的慢性并发症,高血糖是产生慢性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20世纪80年代Wilson提出对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可使用胰岛素治疗,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和糖尿病并发症与控制试验(DCCT)均报道严格控制血糖能延缓和减少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为胰岛素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利证据。胰岛素泵治疗又称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continuoussubcutaneousinsulininfusion.CSII),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

  • 标签: 胰岛素泵 2型糖尿病 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
  • 简介:目的探讨并分析代谢综合征(metabolismsyndrome,MS)患者胰岛素抵抗、炎症因子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50例MS患者,根据是否合并MCI分为A1组(n=68)和A2组(n=82),另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B组,比较各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炎症因子水平,以是否出现MCI为因变量,以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sensitivityindex,ISI)、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TNF-α为自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S患者胰岛素抵抗、炎症因子与MCI的关系。结果3组BMI、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10wdensity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HD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3组空腹血糖(fastingblood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A1c,HbA1c)、空腹胰岛素(fastinginsulin,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sensitivityindex,IS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A1组和A2组HbA1c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FBG、FINS呈依次降低趋势,ISI呈依次升高趋势,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清hs—CRP、TNF-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1组血清hs—CRP、TNF-α显著高于A2组和B组(P〈0.05),A2组显著高于B组(P〈0.05);点二列相关分析显示,MS患者出现MCI与FBG、FINS、hs-CRP、TNF.仅呈显著正相关(r=0.219、0.231、0.309、0.287,均P〈0.05),与ISI呈显著负相关(r=0.29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S患者胰岛素抵抗越严重(ISI越低)、炎症因子hs—CRP和TNF—α越高,MCI风险越大。结论MS合并MCI患者胰岛素抵抗和炎症反应较单纯MS患者更明显,胰岛素抵抗和�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炎症因子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脂代谢相关蛋白表达及胆固醇流出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LPS刺激RAW264.7细胞,在不同时间点以Westernblot方法检测脂质代谢相关蛋白ABCA1、ABCG1、SR-B1、PCSK9和LDLR的表达,从而确定LPS最佳作用浓度和时间。Westernblot检测不同浓度阿托伐他汀对50ng/mLLPS诱导的上述脂代谢相关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激光共聚焦观察BODIPY荧光标记的胆固醇流出状况。结果在RAW264.7细胞中,LPS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ABCA1、ABCG1、SR-B1和LDLR蛋白的表达,对PCSK9蛋白表达无显著影响。阿托伐他汀浓度依赖性的上调LPS诱导的ABCA1、ABCG1、SR-B1和LDLR蛋白表达降低,上调PCSK9蛋白的表达,从而增加胆固醇流出,减少细胞内胆固醇聚集。结论阿托伐他汀干预能够改善LPS引起的脂代谢相关蛋白表达并增强胆固醇流出,该作用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之一。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炎症 脂质代谢相关蛋白 胆固醇流出
  • 简介:目的观察血液透析(HD)和腹膜透析(PD)对尿毒症患者营养状况、微炎症状态及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尿毒症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HD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PD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检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血钙磷水平;采用改良定量主观综合营养整体评估表(MQSGA)评估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6、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IL-6、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IL-6、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QSG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MQSGA评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的MQSG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血磷发生率(7.02%)显著低于对照组(2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HD比较,PD可下调尿毒症患者IL-6、hs-CRP水平,较好地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及营养状况,调节钙磷代谢

  • 标签: 尿毒症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营养状况 微炎症状态
  • 简介:目的研究花生四烯酸经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代谢产物-表氧化二十碳三烯酸(epoxyeicosatrienoicacids,EETs)对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bovineaorticendothdialcells,BAECs)凋亡的影响。方法原代分离培养BAECs。分别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8,9-,11,12-,和14,15-EET1h后,用LPS(100ng/ml)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用MTF法检测LPS对BAECs的毒性作用,再通过细胞形态学(吖啶橙/溴化乙锭染色)和流式细胞仪计数检测其凋亡变化。结果LPS对BAECs的毒性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LPS可明显诱导BAECs凋亡,但8,9-,11,12-,和14,15-EET干预的BAECs凋亡细胞数分别为(37.03±3.014)%、(33.45±7.918)%和(35.75±7.858)%明显少于溶媒对照组(47.33±3.154)%。结论这些结果证明了花生四烯酸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代谢产物EETs能明显的抑制LPS诱导的BAECs凋亡。这表明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可能有保护心血管系统,防止其受到炎症损伤和粥样硬化的作用。

  • 标签: 牛主动脉内皮细胞 脂多糖 凋亡 表氧化二十碳三烯酸
  • 简介:目的:依据我国成人体重判定行业标准,评价现行代谢综合征(MS)3种诊断标准在合肥市中老年人群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合肥市某社区内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按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DS)诊断标准、国际糖尿病联盟(IDF)诊断标准和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方案第3次报告(NCEP-ATPⅢ)分别计算MS的患病率,依据我国成人体重判定行业标准,修订现行CDS标准作为参考标准,评价上述3种标准及修订后的IDF和ATPⅢ在实际疾病筛查中的意义。结果:共调查2860名居民,男1093名(占38.22%),女1767名(占61.78%),平均年龄(56.38±10.8)岁。按照CDS、IDF、ATPⅢ和参考标准,调查对象MS患病率分别为23.39%、34.55%、37.20%和26.71%,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2.18%、33.73%、36.28%和25.33%。CDS与参考标准诊断时,男女间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60-69岁年龄段MS患病率最高。IDF与ATPⅢ标准诊断时,50-59岁年龄段MS患病率最高,女性MS患病率高于男性。相同年龄段、相同性别人群均表现出CDS标准诊断MS患病率最低,ATPⅢ标准诊断MS患病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参照参考标准,现行CDS、IDF和ATPⅢ的灵敏度分别为87.57%、80.10%和84.29%,特异度分别为100.00%、82.06%和79.9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61.94%和60.53%。修订后的IDF和ATPⅢ标准MS患病率分别为27.31%和32.76%,特异度分别为88.31%和84.4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8.63%和65.10%。结论:调查对象MS患病率较高,现行3种诊断标准中CDS标准诊断MS患病率最低,ATPⅢ标准诊断最高,参照成人体重判定修订现行标准,可提高CDS标准下MS患病率、IDF和ATPⅢ标准诊断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在实际筛查工作中应结合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诊断标准。

  • 标签: 成人体重判定 代谢综合征 诊断标准 应用
  • 简介:目的比较40mg和10mg阿托伐他汀对ACS合并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基因Akt/Glut4的表达足否存在差异。方法80例ACS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40mg和10mg治疗组,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BG)、血脂等,并应用ELISA双抗体央心法测定血清中Akt/Glut4表达。结果阿托伐他汀10mg组,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AkI和Glut4表达水平筹异均尤统计学意义;40mg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Akt和Glut4的表达均降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8和P=0.033)。而对于FBG的影响:10rag组及40rag组治疗后3个月较治疗前有升高倾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52和0.650)。结论阿托伐他汀40mg的治疗剂量可以下调糖代谢基因Akt/Glut4在ACS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40mg阿托伐他汀对空腹血糖的影响不鼎著.。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糖尿病 阿托伐他汀 蛋白激酶B 葡萄糖转运蛋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