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肿瘤康胶囊联合GP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将8家医院408例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NSCLC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6例)和对照组(102例),均采用GP方案化疗2个周期。GP方案:吉西他滨(GEM)1000mg/m^2第1、8天,DDP30mg/m2第1-3天,21天为1周期。在化疗的基础上试验组服用肿瘤康胶囊6粒/次,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安慰剂6粒/次,每日3次;所有患者均持续服药42天。根据WHO疗效评价及毒副反应分级标准,观察其近期疗效、毒副反应以及生活质量、体重变化等。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瘤体大小改变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体重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P〈0.05);试验组咳嗽、乏力等肿瘤相关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较少出现化疗毒副反应,尤其在消化道反应、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等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康胶囊辅助化疗治疗NSCLC可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Ⅲ期临床研究 肿瘤康胶囊 中医药治疗 化学治疗
  • 简介:长链编码RNA(longnoncodingRNA,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nt且不能编码的蛋白质,但具有生物学功能的RNA分子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研究发现lncRNA与头颈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细胞周期改变、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并且可以改变肿瘤对放疗及化疗敏感性,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头颈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本文就lncRNA在头颈肿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头颈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 基因调控 综述
  • 简介:目的肿瘤淋巴结转移与细胞外基质降解、浸润、迁移及肿瘤血管形成有关。检测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联合检测52例小细胞肺癌组织中uPA、PAI-1、VEGF和MVD的表达水平。结果uPA、PAI-1、VEGF和MVD在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是TNM分期(P〈0.001)、肿瘤侵犯程度(P=0.034)、uPA表达(P=0.048)、VEGF表达(P=0.047)。多因素分析表明VEGF高表达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43)。结论uPA、VEGF高表达与NSCLC.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促进了肿瘤转移。

  • 标签: 肺肿瘤 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Survivin基因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凋亡抑制蛋白,选择性高表达于常见的恶性肿瘤,而在癌旁正常组织和成人分化组织中不表达或低表达。本文就Survivin及其在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在小细胞肺癌诊治中的意义进行综述。

  • 标签: SURVIVIN 凋亡 细胞周期 非小细胞肺癌/诊治
  • 简介:目的:观察国产奈达铂(NDP)联合长春瑞滨(NVB)治疗中晚期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36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NSCLC患者,临床分期IIIB~Ⅳ期,失去手术机会,应用NDP80~100mg/m^2,静脉滴注,d1,NVB25~30mg/m^2,快速静脉滴注,d1、d8,28天为1个周期,用药3个周期后进行评价,并观察同期采用顺铂(PDD)联合NVB化疗的IIIB~Ⅳ期NSCLC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结果:NDP组36例,CR2例,PR14例,NC14例,PD6例,总有效率(CR+PR)为44.4%,PDD组有效率45.O%;中位生存时间NDP组6.5个月,PDD组6.7个月,无明显差异(P〉0.05)。NDP组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率80.6%,III~1V度下降为36.1%,其次是消化道反应,未发现明显的肝肾毒性、周围神经毒性等。结论.围产NDP群会NVB治疗中晚期NSCLC疗效与PDD联合NVB相当,但毒副反应减轻,耐受性好。

  • 标签: 奈达铂 长春瑞滨 非小细胞肺癌 联合化疗
  • 简介:目的检测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水平,探讨SCCA在NSCLC患者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SCLC组)和108例NSCLC患者(NSCLC组)的临床资料。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SCCA水平及不同临床分期NSCLC患者的血清SCCA水平及阳性率,比较SCCA阳性、阴性NSCLC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PS)和3年生存率。结果NSCLC组鳞癌和腺癌患者的SCCA水平均高于SCL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SCLC组鳞癌和腺癌患者的SCC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患者的SCCA水平、阳性率均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CCA阳性患者的平均GPS为(1.62±0.37)分,明显低于SCCA阴性患者的(3.15±0.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CA阳性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23.9%,低于SCCA阴性患者的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患者的SCCA水平高于SCLC患者,且NSCLC患者的SCCA水平与临床分期、生存期有关,可能成为NSCLC患者的预后指标。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鳞状细胞癌抗原 肿瘤标志物 预后
  • 简介:目的:评估VIP方案化疗与放射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方法:观察1997年2月~1999年2月收治的33例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以VIP方案为主,2~4周期后行放射治疗,放疗剂量DT50~70Gy/5~7周。结果:完全缓解(CR)率为15.2%,部分缓解率(PR)为51.5%,总有效率(CR+PR)为66.7%。毒副反应主要为Ⅰ~Ⅱ度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及脱发。结论:VI

  • 标签: VIP方案化疗 放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盖诺(国产去甲长春花碱,NVB)为一种半合成的新型长春碱类抗癌药,是抗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它对微管蛋白具有高度的亲和力,能阻止微管蛋白聚合形成微管,并可以诱导微管的解集,使纺锤体不能形成,细胞分裂停止于有丝分裂中期,从而阻止癌细胞分裂繁殖[1].我科自2001年6月至2003年2月,采用盖诺联合顺铂治疗复治的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36例,现将报告如下:

  • 标签: 盖诺 联合用药 顺铂 药物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毒副反应
  • 简介:目的:研究小细胞肺癌对化疗药物原发敏感情况及药敏试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测定31例小细胞肺癌标本对9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每种药物设3个浓度等级,根据每种药物的抑制率进行分析。结果:31例肺癌标本对9种化疗药物的敏感程度依次为:异长春花硷83.87%、长春新碱77.42%、丝裂霉索74.19%、阿霉素69.72%、卡铂69.72%、顺铂61.29%、足叶乙甙58.06%、氨甲喋呤22.58%、5-氟脲嘧啶19.35%;足叶乙甙和阿霉素对肺鳞癌抑制率明显高于肺腺癌,足叶乙甙和顺铂对低分化肺癌抑制率明显高于中高分化肺癌。结论:体外药敏试验受到多因素影响,药敏结果能够较好指导临床化疗。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足叶乙甙 化疗药物 体外化疗 阿霉素 敏感试验
  • 简介:目的观察半枝莲补肾合剂治疗中晚期小细胞肺癌(NSCLCⅢ—Ⅳ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中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口服半枝莲右归饮合剂;对照组50例行NP方案化疗。结果治疗组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6%、76%、72%、70%,对照组分别为92%、80%、68%、6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期生活质量改善率治疗组为66%,对照组为36%(P〈0.01)。近期疗效有效率治疗组为18%,对照组为60%(P〈0.01);骨髓抑制率治疗组为6%,对照组为48%(P〈0.01);细胞免疫功能CD4^+/CD8^+比值,治疗组为1.46±0.32,对照组为1.12±0.26(P〈0.05);NK细胞活性治疗组为28.6±6.12,对照组为18.24±4.98(P〈0.05)。结论半枝莲右归饮合剂治疗中晚期小细胞肺癌与化疗方案比较,具有生活质量高、毒副反应低的优势。

  • 标签: 半枝莲补肾合剂 肺癌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与诺维本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64例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2例,以诺维本(NVB)25mg/m^2,第1、8天溶于生理盐水100ml中快速静滴。顺铂80mg/m^2静滴,第1天;B组32例,以吉西他滨(GEM)1200mg/m^2静滴,第1、8天,DDP用法同A组。两方案均每3周重复,2周期以上评价疗效。结果:A、B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6.8%(15/32)和53.1%(17/32);B组Ⅲ-Ⅳ度血小板减少高于A组,但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及过敏明显低于A组。结论:A,B两组疗效、MST和1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TTP有显著性差异(P〈0.05)。

  • 标签: 吉西他滨 诺维本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目的探讨长链编码lncRNAHOTAIR在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91例NSCLC患者,取其经手术切除癌组织91例和配对癌旁组织标本62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以上标本的HOTAIR水平,分析NSCLCHOTAIR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性别、年龄、TNM分期、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及CEA水平)的关系,并分析不同HOTAIR水平的预后情况。结果NSCLC组织的HOTAIR相对表达量为6.271±0.884,高于癌旁组织的1.027±0.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组织中HOTAIR表达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病理类型及CEA异常均无关,而与TNM分期、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其中Ⅱ+Ⅲ期、肿瘤大小〉3cm及有淋巴结转移者的HOTAIR表达均高于对应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1例NSCLC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36.4个月,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病理类型及CEA水平无关,但与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HOTAIR表达有关,其中HOTAIR高表达者中位OS为27.8个月,低于低表达者的36.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HOTAIR表达是影响NSCLC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HOTAIR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且与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均有关,可能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组织 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
  • 简介:目的研究广西壮族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情况。方法收集163例广西壮族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采用ARMS(amplificationrefractorymutationsystem,ARMS)法PCR扩增检测EGFR基因外显子18、19、20及21的突变,进一步分析其突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并与文献报道国内8个省、市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163例NSCLC中共检出73例EGFR基因突变,EGFR突变阳性率为44.8%,显著高于文献报道国内8个省市的总体水平(30.0%)(P〈0.05)。其中,外显子19和21突变各占突变总数38.4%。腺癌和腺鳞癌突变发生率占突变总数的80.8%,女性EGFR基因突变率(57.7%)显著高于男性(38.7%)(P〈0.05)。结论广西壮族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显著高于中国8个省、市的总体水平,其中以外显子19和21突变为多见。女性、腺癌和腺鳞癌患者是选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优势人群。

  • 标签: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非小细胞肺癌 基因突变
  • 简介:肿瘤干细胞(tumorstemcell)是目前肿瘤研究的新热点。肿瘤干细胞标志物是研究肿瘤干细胞的窗口。目前,小细胞肺癌肿瘤干细胞标志物尚无明确的定论。本文总结目前研究比较多的几种小细胞肺癌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肿瘤干细胞 干细胞标志物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尽管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已有较大的进展,但总体而言肺癌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个体化治疗能选择最有效的治疗策略使疗效最大化,最大程度降低毒性。对生物因子能否指导治疗决策的预测是个体化治疗的关键,最终将改善患者预后。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针对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分子检测,为每一个患者提供最有效的治疗。尽管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检测技术仍有很大的困难,但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克服这些障碍。

  • 标签: EGFR 生物标志 基因组学 蛋白组学
  • 简介:目的:为了解P53蛋白异常表达与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0例手术切除的NSCLC组织石蜡包埋标本。结果:53.3%(48/90)的标本显示P53蛋白向染色阳性.肺鳞癌和腺癌的阴性率分别为64.3%(36/56)和35%(12/34)。统计学分析显示P53蛋白染色结果与病人年龄、性别及肿瘤分期无显著关系,但与肿瘤组织类型显著相关。P53蛋白染色阳性和阴性组病人中位生存月数分别是24个月和55个月。Kaplan-Meir图显示二组病人术后生存概率有明显差异。逐步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P53蛋白染色阳性与病人术后生存时间呈显著负相关。结论:P53蛋白异常表达是非小细胞肺癌预后不良的独立判断指标。

  • 标签: P53蛋白 异常表达 非小细胞肺癌 病人 阳性 预后
  • 简介:目的分析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radiotherapy,IMRT)过程中肿瘤体积动态变化的情况。方法25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诊断为NSCLC的患者接受IMRT,分别于放疗前、放疗20Gy、30Gy、40Gv、50.5Gy、61Gy时予以螺旋CT模拟定位扫描检查,在各次cT扫描上勾画原发肿瘤(GTV)和纵隔转移淋巴结(GTvnd),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随放疗剂量的增加,GTv和GTvnd的体积逐渐缩小,放疗40Gy后肿瘤缩小的速度逐渐缓慢,选择放疗40Gv时肿瘤体积与放疗前肿瘤体积进行比较,GTV(t=5.019,P=0.ooo)和GTvnd(t=5.267,P=0.000)体积缩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中位值为分界点,GTV≥101.45em3GTV〈101.45cm3、GTVndI〉50.35cm^3和GTVnd〈50.35cm,放疗40Gy后肿瘤体积缩小的速度逐渐缓慢,与放疗前肿瘤体积缩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19,P=0.000;t=6.491,P=0.000;t=5.449,P=0.000;t=7.919,P=-0.000)。大体积肿瘤缩小更快、更明显。结论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肿瘤体积逐渐缩小,放疗40Gy后肿瘤体积缩小的速度逐渐缓慢,大体积肿瘤比小体积肿瘤缩小更快、更明显。

  • 标签: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调强放疗 肿瘤体积 变化
  • 简介:目前手术仍是治疗肝癌最有效的方法,但对不能手术切除及术后肝内复发的患者,手术治疗方法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手段。本文就临床最常用的手术局部损毁肿瘤治疗肝癌的方法作一综述。

  • 标签: 肝癌 非手术方法 局部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