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对称患者单耳助听后双耳言语识别率差别来进一步研究听觉剥夺效应。方法选取右耳助听4~5双耳对称性感音神经患者15名,标准隔声室中,测试其双耳纯音气导和骨导听闻,然后再采用汉语普通话单音节词表分别进行左右裸耳言语识别率测试,并将所得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5名受试者右耳配戴助听器前及配戴4~5两耳间平均听阈无显著差异(P〉0.05);受试者右耳助听前及助听4~5左、右耳平均听阀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右耳助听4~5,受试者左、右耳裸耳言语识别率存在显著差异(t=2.76,P=0.02〈0.05)。结论对称性感音神经患者单耳助听后裸耳平均听阈无显著改变,但非助听耳言语识别能力显著下降

  • 标签: 对称性感音神经性聋 单耳助听 言语识别率
  • 简介:社会及行为科学.乃至于生物学研究领域,针对有机体进行实验研究是一种备受重视研究方法。当实验者把相当多试编成一个或更多集体进行实验及对相关集体之间进行比较研究时,这种类型实验研究手法是集体实验设计(groupexperimentaldesign)。这是一种在教育、心理领域经常采用传统实验统计方法。

  • 标签: 实验研究法 个案 行为科学 实验设计 统计方法 生物学
  • 简介:目的分析重度和极重度非综合征型聋患者常见耳聋基因突变情况,从分子水平了解该人群聋病遗传病因和特点,为临床防聋治聋提供策略、依据.方法应用遗传耳聋基因芯片对179非综合征型聋患者GJB2、GJB3、SLC26A4、线粒体12SrRNA基因中9个热点突变进行检测,同时结合耳聋病因问卷调查、纯音听阈测试、听脑干反应测试、声导抗、颞骨CT检查.结果179患者中,79存在不同程度检测基因位点突变,其中3同时携带二个基因突变:①42存在GJB2基因突变,其中:176del16位点纯合突变1、单杂合突变2;235delC位点纯合突变17、单杂合突变9;299delAT位点纯合突变0、单杂合突变2;235delC/299delAT复合杂合突变7,235delC/176del16复合杂合突变4.②37存在SLC26A4基因突变,其中:2168A〉G位点单杂合突变4;IVS7-2A〉G位点纯合突变13,单杂合突变17;2168A〉G/IVS7-2A〉G复合杂合突变3.③3存在线粒体12SrRNA基因突变,其中21555A〉G位点均质突变,11494C〉T位点均质突变;④无GJB3基因突变.基因水平,明确诊断遗传聋者48,占26.80%,遗传耳聋基因突变携带者31,占17.32%.结论GJB2、SLC26A4突变是安徽地区重度和极重度非综合征型聋患者主要突变形式、其次是线粒体12SrRNA基因突变,通过筛查可以明确部分非综合征型聋病因,可以为患者及其家族成员提供准确遗传咨询和指导,为再次生育家庭提供产前诊断,从而为防聋治聋提供帮助.

  • 标签: 耳聋 GJB2基因 SLC26A4基因 线粒体12SrRNA基因 突变
  • 简介:目的探讨学业不良儿童声调双耳分听能力特征。方法采用自编材料对小学三级学业优良和学业不良儿童声调双耳分听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学业不良儿童双耳声调分听能力显著低于学业优良儿童;②声调分听材料中,有意义材料分听具有右耳、左脑效应,而无意义材料则没有明显半球优势;③学业不良儿童双耳分听无意义材料时,四声最容易,一声、二声其次,三声最难;分听有意义材料时,则一、三、四声较容易,二声最难。结论教师应采用恰当训练措施帮助学业不良儿童提高双耳分听能力,增强其听处理能力,最终提高其学业成绩。

  • 标签: 学业不良儿童 声调 双耳分听
  • 简介:目的分析人工耳蜗救助项目术前筛查现状及存在问题,为继续做好项目受助对象筛选提供参考。方法对广东省1236人工耳蜗救助项目申请对象术前筛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36人工耳蜗救助项目申请对象中农村户籍占55.99%,城镇占44.01%t申报信息主要来源于基层残联机构转介(40.05%)、省中心门诊(31.31%)、网络媒体(20.79%)、电话或传真(7.85%)等4个渠道;家长或监护人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占61.89%,高中或中专占25.08%,大专以上占13.03%,家庭经济来源为务工占49.08%,务农占43.51%,经商占7.41%;术前筛查平均通过率为48.79%;单项不达标项目构成比例分别为听觉言语评估37.16%,听力学评估25.08%,医学影像学评估20.61%,智力及精神行为评估10.39%,其它6.76%。结论人工耳蜗救助项目术前筛查内容多,实施过程复杂,申报信息来源渠道相对较局限,城乡救助比例差别不大,家长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目前筛查机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离项目的整体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 标签: 人工耳蜗植入 救助项目 术前筛查
  • 简介:目的筛查重庆市永川地区非综合征型青少年耳聋患者中我国耳聋基因热点突变,初步了解该地区耳聋基因热点突变谱系及发生频率.方法收集重庆市永川区特殊教育学校永川籍非综合征型青少年耳聋患者60,经监护人知情同意,抽取外周静脉全血并提取基因组DNA,应用晶芯R九项遗传耳聋检测试剂盒(微阵列芯片)检测中国人群中常见4个耳聋基因9个突变位点,包括GJB2(235delC、176del16、299delAT和35delG)、SLC26A4(IVS7-2A〉G、2168A〉G)、线粒体12SrRNA(1494C〉T、1555A〉G)、GJB3(538C〉T).结果60受检者全部为重度或极重度非综合征型耳聋,共检出耳聋基因突变22,其中GJB2235delC纯合突变型2;GJB2235delC/176del16复合杂合突变型1;GJB2235delC/299delAT复合杂合突变型1;GJB2235delC杂合突变型8;GJB2299delAT纯合突变型1;GJB235delG/SLC26A4IVS7-2A〉G复合杂合突变型1;SLC26A4IVS7-2A〉G杂合突变型2;线粒体12SrRNA1555A〉G均质型突变型6.60受检者中47号55号为亲兄妹,后续统计仅纳入先证者,所以只将47号纳入统计,样本总量计为59.59耳聋患者中我国耳聋基因热点突变携带率是37.29%(22/59),其中GJB2基因突变是该人群首要致病因素,携带率为23.73%(14/59),线粒体12SrRNA基因突变检出率为10.17%(6/59),高于SLC26A4基因5.08%(3/59),未检出GJB3基因突变.结论重庆市永川地区非综合征型青少年耳聋患者耳聋基因突变携带率较高,对该地区耳聋患者及高危人群进行耳聋基因突变筛查是防控永川地区遗传耳聋首要步骤,在此基因诊断基础上再结合用药指导、产前诊断、临床干预可有效减少该地区耳聋发生.

  • 标签: 遗传性耳聋 非综合征型耳聋 热点突变 基因诊断 基因芯片
  • 简介:目的研究噪声习服暴露和直接暴露于风洞噪声条件下豚鼠听力损失易感性,和其耳蜗超微结构变化。方法健康成年豚鼠100只随机分为习服暴露组和直接暴露组,暴露于习服噪声和风洞噪声,于实验前、习服、暴露后分别测定听脑干反应阅值。根据其变化筛选噪声听力损失易感和非易感个体,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其耳蜗形态学变化。结果习服暴露组高强度风洞噪声引起听阈升高程度较直接暴露组轻,其耳蜗内、外毛细胞病变较直接暴露组轻,各组内易感个体毛细胞损伤较非易感个体明显严重。结论噪声习服可有效减少风洞噪声暴露引起听力损失和毛细胞损伤,但暴露于相同噪声条件下,其听力损失和毛细胞损伤存在较大个体差异。

  • 标签: 风洞噪声 噪声习服 易感性 听力损失 扫描电镜
  • 简介:儿童分泌中耳炎(secretoryotitismedia,SOM)是以中耳积液、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中耳非化脓性疾病,患病高峰2~5。文献报告:10以下儿童约80%左右至少患过一次SOM,然而非常遗憾事实却是:如此高发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目前观点认为:SOM发生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变应性反应等有关。

  • 标签: SOM 儿童 中耳非化脓性疾病 病因学 咽鼓管功能障碍 分泌性中耳炎
  • 简介:女,32。半年前挖耳时自觉左外耳道内新生物,偶有刺痛感,无其他不适。半年来自觉肿物缓慢生长,伴听力下降。入院查体见左外耳道人口1cm一直径约0.9cm球形新生物占据,其基底位于外耳道后壁,外耳道长轴平行,色暗红,

  • 标签: 外耳道后壁 皮内痣 听力下降 入院查体 新生物 刺痛感
  • 简介:耳聋是最常见感觉性疾病,遗传和多种环境因素都可能是致病原因,其中遗传因素约占50—60%。遗传耳聋遗传方式和临床表型多种多样,目前已鉴定出120多个不同耳聋相关致病基因(http://hereditaryhearingloss.org/)。

  • 标签: 致病基因 新生儿听力 联合筛查 遗传性耳聋 遗传因素 致病原因
  • 简介:目的探索听障初中生数学概念学习策略功效。方法采用促进数学概念学习策略,对12名听障初中生进行为期1学年数学教学干预。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其心理变化,并对比分析其数学期末统考成绩。结果①实验前后听障初中生数学概念学习问卷调查结果有明显变化,实验后心理倾向“有(能)”的人数比实验前有所增加;②实验后学生数学统考选择题、填空题、求解题得分率逐步提高;③实验后学生统考成绩均分显著上升,及格率提高42%保持100%。结论数学概念学习策略让听障初中生对数学概念学习心理倾向产生积极变化,数学成绩显著提高。

  • 标签: 听力障碍 初中生i数学概念 学习策略
  • 简介:目的探讨单纯抑郁症大鼠模型脑干反应(ABR)改变。方法1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正常喂养;模型组(8只):每天随机给予多种低强度刺激,造成动物抑郁状态,持续28天。记录各组大鼠实验前1天、第14、28天行为学,并在造模完成对两组大鼠行ABR检测。结果造模第14、28天,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旷场行为学、体重及摄食量改变、糖水偏爱均有显著差异(p〈0.01);第28天,声强90dBSPL条件下,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Ⅰ波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Ⅱ波波幅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模型大鼠可能存在外周听觉神经至脑干通路存在神经电活动异常。

  • 标签: 抑郁症 慢性应激 听性脑干反应
  • 简介:回顾外科学发展,直到19世纪末期,外科学才从医学中分离并成为一个独立学科。此后,麻醉药物发现(1846)、防腐和无菌观念形成(1870~1880)和外科输血等关键技术突破等为现在外科体系建立奠定了基础。目前外科发展史中,器械不断进步同样做出了不可忽视贡献,如电刀出现,其集切割和止血功能于一体,极大提高了外科效率。最近30中,由于微创外科手术异军突起,催生了许多新手术器械,逐步形成新外科理念科和体系。其中,不断发展完善超声刀技术几乎是伴随着内镜为代表微创外科一起成长,成为最有代表手术器械之一。1超声刀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基本使用要点

  • 标签: 外科手术 微创性(Surgical Procedures Minimally Invasive) 头颈部肿瘤(Head and NECK
  • 简介:目的评价成人人工耳蜗植入者对音乐旋律及音色感知能力。方法对13人工耳蜗植入者(男8,女5,平均年龄26.5±6.9)分别进行音乐聆听行为评估和旋律辨别、乐器辨别测试。实验使用慕尼黑音乐经验问卷MUMU(Munichmusicquestionnaire)和人工耳蜗音乐评估软件Mu.S.I.C(musicalsoundsincochlearimplant)进行评估。对照组为40听力正常受试者(男21,女19,平均年龄26.8±6.7)。结果①人工耳蜗组听力正常组年龄及音乐经验相互匹配。②人工耳蜗组旋律辨别平均正确率为69.3%,乐器辨别平均正确率为51.2%,听力正常组旋律辨别平均正确率为80.4%,乐器辨别平均正确率为85.3%。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成人人工耳蜗植入者旋律感知能力和音色感知能力明显落后于听力正常者。

  • 标签: 人工耳蜗 音乐感知 旋律 音色
  • 简介:目的检测OPG和RANKL大鼠鼓室硬化模型中表达水平,探讨OPG/RANKL系统大鼠鼓室硬化发病机制中作用。方法3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造模组20只大鼠,其右耳鼓室内注射浓度为1×10^8CFU/ml肺炎链球菌液进行造模;对照组10只大鼠,其右耳不干预作为空白对照造模第8周死大鼠,收集造模组大鼠右耳中有鼓室硬化形成听泡标本作为鼓室硬化组和对照组大鼠右耳听泡标本作为对照组,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对照10只大鼠全部存活到造模第8周,右侧10耳均未发生鼓室硬化;造模组共有17只大鼠存活至造模第8周,其右侧17耳中共有13耳发生鼓室硬化。鼓室硬化组鼓室黏膜中OPG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鼓室硬化组鼓室黏膜中OPG/RANKL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OPG/RANKL系统可能在大鼠鼓室硬化发病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OPG/RANKL比值增加可能与大鼠鼓室硬化形成有关。

  • 标签: 鼓室硬化 护骨素 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 简介:目的通过对129极重度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声母、韵母、单音节及双音节词识别能力评估,研究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者听觉康复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用《听力障碍儿童听觉、语言能力评估标准及方法》作为测试材料,分别测试患者声母、韵母、单音节词、双音节词识别率,用各分项评估结果均值代表总体听觉能力,进而研究康复时间、植入年龄、术前配戴助听器经验及性别对听觉能力影响。结果随着康复时间延长,听觉能力各分项得分逐渐提高(P〈0.05)。术前、术后6个及术后1低龄组大龄组间总体听觉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耳蜗植入术前、术后3个、6个1,男、女组之间总体听觉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助听器组未配戴助听器组间总体听觉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耳蜗植入能提高语前聋患者听觉能力。植入时间越长,听觉康复效果越好。植入时年龄越小,术后听觉能力进步越快。大龄语前聋患者植入人工耳蜗听觉能力仍能获得一定改善。术前短时间配戴助听器对于极重度语前聋患者术后听觉能力康复无明显帮助。

  • 标签: 人工耳蜗 语前聋 听觉能力
  • 简介:目的观察以西班牙语为母语墨西哥汉语习得者汉语声调加工脑半球功能和瞬时记忆之间关系,以期为对外汉语声调教学提供认知上理论依据。方法以普通话辅元音节作为实验材料,采用双耳分听技术测试试瞬时记·忆条件下大脑两半球对汉语声调加工情况。结果在瞬时记忆条件下,试对“阳平”辅元音节左耳非即时判断声调识别错误率显著低于左耳即时判断声调识别错误率,右耳非即时判断声调识别错误率低于右耳即时判断声调识别错误率,接近显著水平。“上声”辅元音节左右耳非即时判断声调识别错误率显著高于左右耳即时判断声调识别错误率。在即时判断条件下,“阴平”右耳(大脑左半球)优势接近显著边缘。结论墨西哥汉语习得者瞬时记忆条件下对汉语四声识别汉语声调难易度、普通话四声调型、调类以及瞬时记忆脑神经机制有关。该研究有助于了解墨西哥汉语习得者识别普通话四声大脑机制,进而从认知角度促进对外汉语声调教学。

  • 标签: 双耳分听 声调 脑半球 瞬时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