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根据医院医疗设备的特点,从医疗设备的规划与计划、论证与评价、购置与招标、安装与验收、保养与维修、应用安全与质量控制、计量管理、报废管理与不良事件监测等方面对医院医疗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进行解析,重点对医疗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各个关键环节进行分析研究,探寻各个环节的管理内容和管理方法,明确指出了医疗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

  • 标签: 医疗设备 全寿命周期 规划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站制备的不同规格的红细胞悬液及去白细胞细胞悬液的容量的统计分析,明确制备的红细胞成分的实际容量,满足现行标准要求,同时为本市临床输血患者的液体出入量计算提供依据。方法对本站2012年10月-2013年6月间制备的1单位、1.5单位、2单位的红细胞悬液和去白细胞细胞悬液容量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ml、300ml、400ml全血制备的悬浮红细胞容量范围分别为320.2±31.0ml,230±21.5ml,151±14.9ml,制备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范围分别为282.8±20.5ml,205.3±17.2ml和130.2±11.5ml,各值均与理论容量的上限接近,综合分析理论数据和实测数据,确定各容量标示量分别为310ml、230ml、150ml及280ml、210ml、130ml,血液容量在标示量的±10%内为该质控项目在控。

  • 标签: 悬浮红细胞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容量 标示量 质量要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动员后PBMC治疗糖尿病其下肢动脉缺血性的疾病治疗机制以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1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患者50例(为观察组),另外选取非糖尿病性的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60例(为对照组),接受研究的两组人员都行骨髓干细胞的动员后自体PBMC移植治疗。并计数两组动员之前与之后PBMC数以及CD34+,再观察研究两组治疗之前、治疗之后七天以及治疗之后四个月的临床疗效的评分(组织缺损、冷痛以及无痛行走距离、静息痛)。结果其两组人员治疗之后的四个月其组织缺损、冷痛以及无痛行走距离、静息痛的评分比质量之前更低,P小于0.05;观察组动员前PBMC治疗其糖尿病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其疗效显著。结论其动员后自体单个核细胞的移植对于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的缺血性疾病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 标签: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糖尿病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 分析研究
  • 简介:血管再生和形成对创伤愈合、缺血性疾病治疗及骨缺损修复重建等具有重要作用。小分子RNAf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小的内源性非编码RNA,通过作用于靶mRNA,促进降解或转录,抑制调控基因的表达。目前证明miRNAs在血管再生和血管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IniRNAs在血管形成、聚集,特别是缺血后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希望为临床上miRNAs治疗缺血性疾病和骨修复重建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小分子RNA 血管形成 缺血性疾病 内皮细胞
  • 简介:MicroRNA(miRNA)是一种内源性的单链非编码小RNA。通过与靶mRNA的3’UTR结合,参与调控约30%的基因表达,是重要的转录后水平调控因子。在细胞的增值、分化、凋亡、代谢等生理过程中发挥广泛的作用。研究表明,miRNA与肿瘤、心脏病、糖尿病、帕金森综合症等多种复杂疾病的发生有关,且与多药耐药有关,本文将就miRNA对骨质疏松症的调控等作一综述。

  • 标签: MIRNA 骨质疏松症 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制定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的标准。方法先通过计算拟制定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的理论值范围;再抽取一定数量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进行称重,通过公式计算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的实际值范围;最后对理论值范围与实际值范围综合分析,最终制定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容量标准。结果本站手工制备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标准,来源于400ml全血350ml±40ml;来源于200ml全血170ml±20ml。结论不同地区的血站可根据本地健康人群血细胞比容的参考范围、所用的采血袋、离心条件和分离血浆的方法等因素制定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的标准。

  • 标签: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容量 标准
  • 简介:目的:对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肿瘤细胞和微环境病理学特征进行全面认识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AITL和20例非特殊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NOS)病理学资料,并以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作为对照。运用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分析肿瘤细胞形态学特点、滤泡辅助T细胞(TFH)相关抗原表达情况,观察微环境中血管、滤泡树突状细胞(FDC)、巨噬细胞、B免疫母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的增生情况,同时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EB病毒。结果:19例(95%)AITL和6例(30%)PTCL-NOS肿瘤细胞核多为圆形或卵圆形,1例(5%)AITL和14例PTCL-NOS常见肿瘤细胞核扭曲或折叠;16例(80%)AITL出现透明细胞,所有PTCL-NOS病例未见透明细胞;20例AITL表达CD10、Bcl-6、CXCL13和PD-1分别为11例(55%)、16例(80%)、17例(85%)和20例(100%),共表达≥3项的有90%(18例),共表达≥2项的占100%(20例)。20例PTCL-NOS表达CD10、Bcl-6、CXCL13和PD-1分别为0例、2例(10%)、2例(10%)和4例(20%),共表达≥3项的占5%(1例),共表达≥2项占20%(4例)。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20例AITL和20例PTCT-NOS出现杂乱增生FDC网的分别为19例(95%)和1例(5%);血管内皮肿胀分别为20例(100%)和4例(20%);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分别为15例(75%)和5例(25%);血管密度(MVD)平均值分别为45.93和29.28;肥大细胞平均数分别为14个/10HPF和5个/10HPF;EB病毒(EBV)感染分别为10例(50%)和4例(20%)。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TL肿瘤细胞的免疫表型及微环境各项特征有助于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少数PTCL-NOS表达TFH相关抗原提示TFH肿瘤谱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淋巴瘤 滤泡辅助T细胞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肿瘤微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以周期性麻痹为首诊的甲亢患者的诊治总结,提高对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的认识。方法分析20例以周期性麻痹为首发表现的甲亢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0例均有四肢软瘫和低钾血症,FT3、FT4均高于正常。结论本病青壮年男性多见,易漏诊甲亢,补钾可迅速改善症状。治疗甲亢是控制复发的关键。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联合介入治疗在中晚期肝细胞肝癌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对77例诊断为中晚期肝细胞肝癌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对照组单用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即单介入(TACE)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CIK细胞进行免疫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甲胎蛋白(AFP)以及肝功能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临床缓解率(CR+PR)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IK细胞联合介入治疗有较强的抗癌能力,并且可以有效改善功能,提高临床缓解率以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CIK细胞 中晚期 肝细胞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30例低钾血症周期性患者予及时的补钾处理,同时做好用药注意事项及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结论对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综合护理可促进病人康复,提高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 标签: 低钾性 周期性麻痹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亢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32例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资料。结果男女比例161;32例甲亢周期性麻痹均有不同程度发作性双上下肢及躯干软瘫,以下肢瘫痪更为常见,同时伴血钾降低,FT3、FT4高于正常,TSH降低。结论甲亢性周期性麻痹以年轻男性多发,补钾治疗可迅速改善症状,坚持抗甲亢治疗是控制甲亢性周期性麻痹复发的关键。

  • 标签: 甲亢 周期性麻痹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35例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的临床资料。口服及静脉补钾为主要治疗措施。转归痊愈35例。结论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病因复杂多样,认识原发性及继发性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的临床特征,对诊断、治疗意义重大。

  • 标签: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低钾血症
  • 简介:目的:实现计量器具周期管理预警功能。方法:通过软件对已有的计量器具记录文件进行访问,获取下次检定的日期,并和系统日期进行比较,对即将到期的计量器具进行报警。结果:通过参数的设定,软件能够方便的访问计量器具记录文件,并能够有效的实施预警功能。结论:应用VisualBasic6.0来实现此软件的开发,且方便快捷,软件占用系统资源少,功能强大,有效地防止了计量器具检定周期过期及漏检的情况发生。

  • 标签: VISUAL Basic 6 0软件 EXCEL文件 计量器具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细胞系中是否存在SP细胞及SP细胞的生物学特征。方法采用荧光活化的细胞分选技术(FACS)从胃癌MKN-45细胞株获得SP细胞,进而分析这些SP细胞有无肿瘤干细胞特性;采用实时定量的RT-PCR检测5个干性相关基因OCT-4,SOX-2,NANOG,CD44和ABCG-2的mRNA在SP和MP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差异分析。结果发现二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进一步使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定性分析发现:5个干性相关基因在SP和MP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水平亦有差异;体内实验结果显示,当SP细胞和MP细胞注射非糖尿病联合重度免疫缺陷(NOD/SCID)的小鼠,SP细胞较MP细胞具有更强的成瘤性。结论综合分析本实验相关结果,可以推测SP细胞具有肿瘤干细胞特性,由MKN-45分选获得的SP细胞是具有干细胞特性的胃癌干样细胞。SP细胞较主群细胞(MP)具有较高的克隆形成率。

  • 标签: ATP结合转运盒 侧群细胞 苯咪唑类(Hoe33342) 胃癌 干细胞
  • 简介: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lymphohistocytosis,HLH)又称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syndrome,HS),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导致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系统异常激活、增殖。分泌大量炎性细胞因子引起的严重甚至致命的炎症状态。其本身并非独立的疾病,而是并发于各种基础疾病.表现为同一高炎症反应的表型.

  • 标签: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炎症反应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患者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临床病理特点。方法组织学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支持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诊断,患者经随访预后良好。结论高龄患者可以发生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其形态学特点与年轻发病者有所不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及预后与年轻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患者相同。

  • 标签: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高龄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观察血压调控对急性期预后的影响,从而验证指导急性期血压处理原则。方法选择65例脑梗塞病例,随即分组,分为药物降压组和不主动降压组,观察两组患者一周内血压变化及一周后预后改善情况。结论从疗效观察结果中发现,不主动降压组有效以上病例31例,有效率93.94%,药物主动降压组有效以上病例22例,有效率68.75%。经X2检验P<0.01。通过我院病例来看,不主动降压组在发病第二、第三天血压自动下降至140/90mmHg以下者14例,这14例临床疗效均为显效或基本痊愈。也验证支持早期血压增高为保护性良性血压,可有效的保证脑灌注。通过实验病例证实脑缺血急性期(7天内)不建议降压。

  • 标签: 脑梗塞 急性期 血压调控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