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 分析用荧光染色光学法纠正在血常规检测中出现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诱导血小板聚集导致血小板假性减低(EDTA-PTCP)的现象   方法 :对我院2022年出现的32例EDTA-PTCP病例进行分析,用EDTA-K2抗凝剂光学法(PLT-O)、EDTA-K2抗凝剂电阻抗法(PLT-I)、枸橼酸钠抗凝剂法、手工法分别进行检测分析。前三种方法均结合推片染色进行分析。以手工法为标准评价其他三种方法的准确性。结果:EDTA-K2抗凝剂电阻抗法(PLT-I)与手工法比较,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枸橼酸钠抗凝剂检测血小板结果乘以1.1与手工法比较,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枸橼酸钠抗凝剂法偶尔会出现多抗凝剂诱导血小板假性减低的现象。结论:荧光染色光学法PLT-O检测能较快速、准确、简便的纠正EDTA-PTCP的现象。

  • 标签: EDTA -K2  血小板假性减低   聚集   荧光染色光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联合心理诱导对烧伤患者心理护理效果。方法: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62例烧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中是否开展人性化护理联合心理诱导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1例:人性化护理联合心理诱导),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正性与负性情绪量表(PA-NAS)中正性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护理后PA-NAS量表负性因子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6.45%)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心理诱导 烧伤 心理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麻诱导期间利用不同麻醉药剂预防和抑制芬太尼呛咳反应的效果。方法:在选择于我院接受全麻手术的研究对象时,将时间范围规定为2021年12月-2023年12月,在确定本研究对象的主要例数时,将96例作为总例数,在确定本研究对象的分组方式时,将电脑随机法作为主要方式,48例为两组平均例数,利多卡因及右美托咪啶为两组患者需要使用的麻醉药剂,观察两组的呛咳发生率情况。结果:在比对上述指标中,试验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全麻诱导期间,右美托咪啶预防及抑制芬太尼呛咳反应的效果明显优于利多卡因。

  • 标签: 全麻诱导期间 利多卡因 右美托咪啶 芬太尼 呛咳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exosome, iPSC-Exo)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刺激的小胶质细胞释放炎症因子的作用。方法将本实验室冻存的脓毒症患者尿液细胞来源iPSC复苏并培养,低温超速离心法分离iPSC-Exo,透射电子显微镜、免疫印迹试验和超高灵敏流式检测技术(high sensitivity flow cytometry, HSFCM)验证提取物为外泌体。LPS(100 ng/mL)刺激人小胶质细胞系HMO6细胞建立炎症反应模型,根据外泌体浓度梯度分为4组,即LPS+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 PBS)组、LPS+iPSC-Exo 105组、LPS+iPSC-Exo 106组、LPS+iPSC-Exo 107组,对照组将LPS等量替换为PBS。培养24 h后检测细胞内丙二醛(propylene glycol, MDA)浓度,RT-qPCR检测细胞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 2, MIP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 IL)-1β和IL-6的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上清液中上述炎症因子蛋白浓度。相同外泌体浓度下,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NK-q检验。结果提取物经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为球形膜结构,HSFCM示提取物平均直径为(74.66±15.60) nm,浓度约为2.98×1010/mL,免疫印迹试验示外泌体标志物CD63、Alix和TSG101高表达,不表达GM130。与对照组比较,LPS+PBS组细胞内MDA浓度、炎症因子(MIP2、TNF-α、IL-1β和IL-6)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浓度均明显升高(均P<0.01)。随iPSC-Exo浓度增加,细胞内MDA浓度逐渐降低(P<0.01),细胞内各炎症因子mRNA表达呈逐渐下降趋势(均P<0.05),炎症因子蛋白浓度的变化趋势与相应炎症因子mRNA基本一致。对照组炎症指标不随iPSC-Exo浓度增加而变化。结论脓毒症患者尿液细胞来源iPSC-Exo可下调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氧化应激及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并且抑制作用呈剂量效应性增强。

  • 标签: 外泌体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小胶质细胞 脓毒症脑损伤 脂多糖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然周期使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导排卵日卵泡大小对冻融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冻融单囊胚移植患者,采用hCG诱导排卵的自然周期方案共427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hCG诱导排卵日最大卵泡直径分为15~16 mm组(≥15且≤16 mm,n=66),16~17 mm组(>16且≤17 mm,n=101),17~18 mm组(>17且≤18 mm,n=125),18~20 mm组(>18且≤20 mm,n=109),>20 mm组(>20 mm,n=26),比较各组的hCG诱导排卵日雌二醇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并对比各组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结果hCG诱导排卵日雌二醇及LH水平5组患者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组(15~16 mm组至>20 mm组)hCG诱导排卵日雌二醇水平逐渐升高;15~16 mm组雌二醇水平(中位数为1 002.3 pmol/L)明显低于17~18 mm组、18~20 mm组、>20 mm组(中位数分别为1 103.3、1 171.2、1 539.0 pmol/L),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4、P<0.001、P=0.002)。5组(15~16 mm组至>20 mm组)hCG诱导排卵日LH水平呈降低趋势;15~16 mm组LH水平(中位数为37.73 U/L)明显高于17~18 mm组、>20 mm组(中位数分别为28.24、24.11 U/L),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7、P=0.006)。5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冻融胚胎单囊胚移植,使用hCG诱导排卵的自然周期方案中,小卵泡排卵者能够得到与正常大小卵泡者相似的临床结局。

  • 标签: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排卵诱导 卵泡 胚胎移植 低温保存 妊娠结局 子宫内膜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比评价不同诱导方法应用于老年麻醉气管插管中的安全性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同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应用静脉快速诱导法,实验组应用健忘镇痛慢诱导法,观察两种诱导方法下患者的镇静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实验组在镇静效果的对比上,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

  • 标签: 不同诱导方法 老年麻醉气管插管 安全性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高糖状态下大鼠胃平滑肌细胞自噬对早期凋亡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原代大鼠胃平滑肌细胞,分为Con组,HG组,Con+3-MA组,HG +3-MA组,Con+雷帕霉素组,HG +雷帕霉素组,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ELISA法检测细胞ATP含量。结果   细胞早期凋亡率Con+雷帕霉素(48h)组低于HG+雷帕霉素(48h)组p﹤0.05;Con+3-MA(48h)组高于Con+3-MA(24h)组p﹤0.05,HG+3-MA(48h)组低于HG+3-MA(24h)组p﹤0.01,HG+3-MA(48h)组低于Con+3-MA(48h)组p﹤0.01;ATP含量HG(24h)组高于Con(24h)组p﹤0.05。结论   高糖状态下大鼠胃平滑肌细胞自噬通过保障能量供应促进早期凋亡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并评价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妇科手术诱导期镇痛、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 在同意参与研究标准下,以64例行妇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单双号法分组,各32例;参照组行生理盐水+舒芬太尼麻醉诱导,研究组行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麻醉诱导;观察、比较2组镇痛、镇静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0年6年-2021年6月。结果 ①2组NTI值从T1至T4时刻逐渐降低,组间T2时刻NTI值对比,研究组显著更低;组间NTI下降最低值时间对比,研究组明显较快(P〈0.05)。②对比T1时刻,2组PPT、PTO值均明显升高;组间T1、T4时刻PPT、PTO差值对比,研究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 应用舒芬太尼辅助妇科手术时,加用右美托咪定可显著提升手术麻醉有效镇静、镇痛效果。

  • 标签: 妇科手术麻醉 舒芬太尼 右美托咪定 镇静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体外诱导分化为胰系细胞过程中的潜在成瘤性以及体内移植后的潜在致瘤性。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购自中科院上海动物实验中心),分离大鼠BMSCs进行体外培养及传代,选取生长良好的第2代细胞进行诱导,检测胰腺特征性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端粒酶活性,c-myc和p16基因的表达;随后将经或未经诱导的第2代BMSCs制成单细胞悬液,调整浓度至3.0×1010/L,采用随机数字法将SD大鼠分为3组,每组30只,分别为:BMSCs细胞组(注射未经诱导的BMSC细胞悬液0.2 ml),诱导BMSC细胞组(注射诱导后的BMSC细胞悬液0.2 ml),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含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0.2 ml),6个月后留取活检组织,检测端粒酶活性,c-myc和p16基因的表达。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数据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诱导后可见胰腺特征性蛋白α-淀粉酶、细胞因子-7、C-肽、胎肝激酶-1的表达。随着BMSCs在体外传代、诱导分化及体内移植,端粒酶以及c-myc基因活性逐渐降低,体内移植后,BMSCs细胞组端粒酶活性低于空白对照组(0.45±0.12比1.32±0.41,P<0.05),诱导BMSCs细胞组端粒酶活性低于空白对照组(0.13±0.04比1.32±0.41,P<0.05),诱导BMSCs细胞组端粒酶活性低于BMSCs细胞组(0.13±0.04比1.32±0.41,P<0.05);同样,体内移植后,BMSCs细胞组c-myc活性低于空白对照组(3.26±1.33比5.85±1.42,P<0.05),诱导BMSCs细胞组c-myc活性低于空白对照组(1.42±1.15比5.85±1.42,P<0.05),而诱导BMSCs细胞组c-myc活性低于BMSCs细胞组(1.42±1.15比3.26±1.33,P<0.05);p16在各阶段基因功能正常,无突变及缺失。结论BMSCs在体外培养生长状态良好,细胞纯度高,可定向诱导能分化为胰系细胞,体外无成瘤性,植入动物体内后无致瘤性。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胰系细胞 成瘤性 致瘤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糖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基因表达水平和信号通路改变,初步探讨转胶蛋白-2 (TAGLN2)调控细胞炎症反应和代谢进程的机制。方法基础研究。BV2细胞分为甘露醇(Man)组、葡萄糖(Glu)组、过表达对照(Con)Glu组、过表达TAGLN2 Glu组、沉默Con Glu (shCon Glu)组、沉默TAGLN2 Glu (shTAGLN2 Glu)组。Man组细胞置于含25 mmol/L Man、25 mmol/L Glu的改良Eagle培养基(DMEM培养基)中培养;Glu组、Con Glu组、TAGLN2 Glu组、shCon Glu组、shTAGLN2 Glu组细胞置于含50 mmol/L葡萄糖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培养24 h后,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各组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显著差异表达基因(DEG)。DEG筛选标准为|log2(差异表达倍数)|≥1且P≤0.05。对筛选得到的DEG进行基因注释(GO)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的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和蛋白-蛋白互作网络分析。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DEG mRNA相对表达量。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与Man组比较,Glu组共筛选出517个DEG,其中上调、下调基因分别为277、240个。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上调的DEG显著富集在核因子(NF)-κB和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等免疫系统进程;下调的DEG显著富集在糖胺多聚糖的降解和甘油酯等代谢进程。与Con Glu组比较,TAGLN2 Glu组共筛选出480个DEG,其中上调、下调基因分别为147、333个。上调的DEG显著富集在脂肪酸、甘油脂和丙酮酸等代谢进程;下调的DEG显著富集在NF-κB、Jak-STAT和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等免疫系统进程。与shCon Glu组比较,shTAGLN2 Glu组共筛选出582个DEG,其中上调、下调基因分别为423、159个。上调的DEG显著富集在TNF、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等免疫系统进程;下调的DEG基因主要富集在模式识别受体信号通路。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Con Glu组比较,TAGLN2 Glu组细胞中Card11 (t= 13.530)、Icos (t=3.482)、Chst3 (t=6.949)、Kynu (t=5.399 )、白细胞介素(IL)-1β (t=2.960)、TNF-α(t=5.800)、IL-6 (t=3.130)、干扰素-γ (t=7.690)、IL-17 (t=6.530)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AGLN2可能通过NF-κB和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高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Card11、Icos、Chst3、Kynu在TAGLN2抗炎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转胶蛋白2 视网膜小胶质细胞 转录组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主动免疫兔模型中探讨桥粒重塑在β1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β1ARAbs)诱导的室性心律失常(VA)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18只新西兰大白兔(体重2.5~3.5 kg)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模型组(β1ARAbs组,6只)、干预组(Meto组,6只)和对照组(Con组,6只)。经背部多点注射β1肾上腺素能受体胞外第二环抗原肽(2 mg/只)建立动物模型。0、2、4、6和8周时测定抗体水平,8周时记录并比较各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VA负荷及心室有效不应期(VERP),检测桥粒结构和桥粒重塑相关蛋白水平。结果与Con组和Meto组比,β1ARAbs组VA发生次数增加[(397.67±50.81)次对(32.67±3.76)次对(96.33±8.25)次,P均<0.001],VA持续时间延长[(164.13±10.79) s对(14.95±1.05) s对(57.61±5.27) s,P均<0.001],LVEF水平(55.97%±2.82%对76.44%±2.00%对70.58%±0.55%,与Con组比较,P<0.001;与Meto组比较,P=0.002)和VA诱发率(75%对6%对8%,P均<0.001)升高;VERP缩短[(115.92±2.24) ms对(136.33±5.80) ms对(131.90±4.38) ms,与Con组比较,P=0.005;与Meto组比较,P=0.025]。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β1ARAbs组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水平升高(2.30±0.16对0.18±0.08对1.43±0.20,与Con组比,P<0.001;与Meto组比,P<0.007)。结论β1ARAbs增加VA负荷和持续时间,加重心室重构和VA易感性,潜在机制与ERK信号介导的心肌细胞间桥粒重塑增强有关。

  • 标签: 桥粒 室性心律失常 β1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 缝隙连接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阿霉素(ADR)诱导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小鼠模型,探究足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取24只8周龄雄性BALB/c小鼠分为生理盐水组(对照组,n=6)和FSGS模型组(ADR组,n=18),分别按照10 mg/kg的剂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和ADR,采集注射ADR后的7、14、28 d小鼠以及注射生理盐水后的28 d小鼠的血液、尿液和肾组织,检测血液和尿液中血肌酐﹑尿肌酐﹑尿蛋白含量,将肾组织进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其形态变化,然后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皮质组织中Synaptopodin和Rho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注射ADR 7 d后,ADR组小鼠的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升高,血肌酐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注射ADR 7 d后,与对照组比较,ADR组小鼠的肾皮质组织中Synaptopodin 、RhoA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注射ADR 28 d后,ADR组小鼠出现肾小球硬化程度恶化、肾小管损伤和间质病变纤维化,表现为严重的肾脏损伤。结论ADR可成功诱导小鼠FSGS,Synaptopodin和RhoA的表达下调可能导致足细胞损伤,进而促进小鼠形成FSGS。

  • 标签: 肾小球硬化症,局灶节段性 足细胞 小鼠 模型,动物 阿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病人在进行腰硬联合麻醉诱导期心率变异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6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时间2020年04月-2021年04月,令选取同期65例血压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分析两组诱导期心率变异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前高频、低频和麻醉后5分钟低频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后5分钟的高频基本一致(P>0.05)。 结论 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腰硬联合麻醉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患者心率,需要加强干预措施,提升患者安全性。

  • 标签: 老年患者 高血压 腰硬联合麻醉 诱导期 心率 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在烧伤病人临床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与心理诱导相结合的方式,根据患者情况了解其应用效果。方法:以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为时间范围,选择我院收治的70位烧伤病人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心理诱导相结合的方式,实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与心理诱导相结合的方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情况优于对照组,且P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心理诱导 烧伤病人
  • 简介:[摘要]目的:为有效治疗阿霉素(DOX)引起的心肌损伤提供理论依据,并探讨氧化铈(CeO2)纳米颗粒对DOX损伤诱导的心肌细胞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H9C2大鼠心肌细胞,将其分为五组:正常组,模型组(阿霉素组),纳米氧化铈组,纳米氧化铈+阿霉素组,右丙亚胺+阿霉素处理组。制备DOX损伤大鼠心肌细胞模型,以探讨和分析CeO2对于DOX损伤的心肌细胞是否有抗氧化作用。结果:DOX处理组的 ROS 水平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升高(p

  • 标签: []纳米氧化铈 阿霉素 活性氧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前瞻性评估了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诱导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区组随机分组法,将110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研究组患者接受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2mg/kg进行麻醉诱导,对照组则接受安慰剂。全凭静脉麻醉诱导中使用了依托咪酯、舒芬太尼和罗库溴铵。结果:两组患者在入室(T0)、气管插管后(T2)及气腹后(T3)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没有显著差异。然而,研究组在麻醉诱导给药后(T1)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手术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没有显著差异,但研究组的麻醉苏醒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0.5、2、6h的Ramas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术后0.5、2、6h的疼痛数字等级评分(NRS)则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亚麻醉剂量的艾司氯胺酮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诱导中可减轻术后疼痛,但会延迟麻醉苏醒,使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且安全性较高。这些发现对于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亚剂量艾司 麻醉诱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美学区种植二期修复中,采用临时冠诱导牙龈成形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美学区种植二期修复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收治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1月,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常规组42例,只安装愈合基台过渡,进行二期修复,实验组42例,采用采用临时冠诱导牙龈成形,进行二期修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修复体周围红色美学指标以及美观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验组相关指标明显好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美学区种植二期修复中,采用临时冠诱导牙龈成形干预,对改善患者修复体周围红色美学结构具有重要帮助,还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美学满意度,应用价值突出,值得推广。

  • 标签: 美学区种植二期修复 临时冠诱导牙龈成形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术前羟乙基淀粉胶体液治疗影响麻醉诱导期间的血流动力学水平。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腹部与盆腔大手术病患共计66例,时间纳入段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依照随机数字表法科学分组,参照组除去麻醉诱导时控制相同胶体输注100毫升,不再输注任何液体,纳入33例,实验组进入手术室后输注羟乙基淀粉胶体液,纳入33例,对两组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麻醉诱导后,实验组平均动脉压,与参照组相较之较高,差异对比P<0.05。参照组麻醉诱导后平均动脉压,与进入手术室检测值相较之偏低,差异对比P<0.05。结论:在术前实施羟乙基淀粉胶体液治疗,能够改善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水平。

  • 标签: 羟乙基淀粉胶体液 麻醉诱导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牙齿外伤诊疗中运用心理诱导+循序渐进法护理对改善患儿负性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牙齿外伤患儿,纳入区间段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通过计算机随机抽样分组,参照组执行常规护理,纳入30例,实验组执行心理诱导+循序渐进法护理,纳入30例,对两组干预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在心理状态评估方面,实验组与参照组相互比较,前者干预后的心理状态评估水平优越性明显,差异对比P<0.05;在治疗依从性评估方面,实验组与参照组相互比较,前者的治疗依从性评估结果优越性明显,差异对比P<0.05。结论:在儿童牙齿外伤诊疗中,运用心理诱导+循序渐进法护理,能够消除患儿的不良情绪,使患儿的治疗依从性进一步提升。

  • 标签: 心理诱导 循序渐进法 牙齿外伤 负性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