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普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医院普外科的60名护理人员,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实施护理培训,对照组未实施护理培训,比较两组护理不良行为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在护理不良行为发生率上低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上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普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作出有效分析,并实施相关护理培训[1],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知识,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和质量,减少医疗纠纷。

  • 标签: 普外科护理 不安全因素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急性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管理效果分析 方法:选用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高热惊厥患儿40名,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名,实验组采用优质的护理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高热时间和平均出院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有效率。结果:实验组的平均退热时间为(30.2±2.9),平均出院时间为(3.2±0.8)。对照组的平均退热时间为(65.3±1.4),平均出院时间为(7.2±1.5)。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满意度为85%,对照组的满意度为50%,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有效率度为9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5%,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年龄,遗传,免疫力低下,高热等因素是小儿多发高热惊厥的原因,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告诉小儿家属注意事项,尽量做到少复发。并且做到根据实际情况出发,对症下药。由此有利于提高患者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小儿急性高热惊厥 危险因素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副卵巢是罕见的卵巢发育异常,发生率仅为1/93000,因副卵巢发生率低,一般无明显临床表现,所以其诊断困难,易误诊。本文通过分析一例副卵巢患者的病例,查询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探讨副卵巢的诊断及治疗方案,为临床诊治副卵巢提供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临床沟通教育在现在的医学教育中还是相对欠缺,且主要来源于临床教师的碎片化讲解。30多年来,由于各种社会、政治和政策因素的推动,由于种种原因,临床沟通已经与医学教育的分离,往往被定位在医德教育中,而学生在临床工作场所和与患者合作的经验有限。临床沟通的教师,无论是医学院还是临床医学院,都不可能共享该学科的学习目标,因此,这可能会为学生提供一种分裂的学习体验。

  • 标签: 临床环境 实习医生 沟通 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唇腭裂整复术后复裂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小儿唇腭裂整复术后复裂患者为对象,共16例患者,研究时间为2018年2月-2020年2月,分析复裂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方案。结果:16例患者的复裂原因如下:其中腭裂:营养不良5例(31.25.00%),感染4例(25.00%),生物线异常反应4例(25.00%),剧烈哭闹2例(12.50%),唇裂:外伤1例(6.25%)。结论:小儿唇腭裂整复术后复裂的原因包括营养不良、感染等,需加强饮食指导,依照无菌管理严格执行有关操作,做好患儿护理,预防术后复裂,促进疾病的治疗。

  • 标签: 小儿唇腭裂整复 术后复裂 原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无论医学研究本身的样本量大小与变量多少,规范、科学地呈现统计结果对于正确解读研究结果都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一篇医学研究论文会围绕一个核心研究问题呈现统计分析结果。在采用图表呈现统计分析结果时,图表之间应体现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并不是图表越多越好。本文根据研究设计类型阐述了相应统计分析流程,并介绍了常用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及可参考的统计报告规范。本文就医学研究统计分析框架及常用统计方法进行归纳举例,以帮助研究者合理分析数据,提高医学研究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 标签: 医学研究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口服中药汤剂后常见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对策。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抽取于我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6月期间口服中药汤剂所产生不良反应的106例患者,对出现的不良反应的种类、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结果:据统计后,严重不良反应中及一般不良反应中占比最大的药物种类为植物类;患者口服中药制剂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原因可能包括配伍、炮制方法、服用时间、用法的不合理,药物诱因、剂量不当、误服其他制剂及个体差异,其中药物诱因的占比最高,高达30.19%。结论:对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原因进行分析后,根据病情、个人体质、时间、过敏史等进行个性化药物及药量的开具,交代好煎煮方案、时间、用法及用量,规范炮制药物毒性,均可降低所出现的不良反应。

  • 标签: 中药汤剂 常见临床不良反应 对策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配差错事故的主要事故原因,并根据相关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3月,本院住院药房出现的59例药品调配差错事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记录造成此事故的主要因素,分析相关因素对药品调配的影响,并制定防范对策。结果:对比59例药品调配差错事故的发生情况,在差错类型方面,数量差错占比最大,达47.46%,其次为规格差错,占比18.65%,药品发放差错占比最小,仅1.69%。发生时间方面,10:00-13:00这一时间段的药品调配差错发生几率最大,达50.85%,13:00-17:00这一时间段的药品调配差错发生几率最小,仅13.56%。结论:药品包装、名称相似,药师未严格核对相关信息等因素均会增加药品调配差错事故的发生几率,因此本研究主要提出了加强药师专业技能培训、加强药品管理、科学排班这三项防范对策,以降低住院药房药品调配差错的发生几率,提升患者用药安全度。

  • 标签:
  • 简介:摘 要:乡镇卫生院作为城镇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护理工作质量上一直不理想,护理安全隐患广泛存在且影响因素多样,这对乡镇卫生院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较大挑战。本研究尝试分析乡镇卫生院护理安全隐患及其预防措施,旨在提高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护理安全隐患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性瘫痪头颅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05例脑性瘫痪患儿,行CT检查和TCD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TCD检查方式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略高于CT检查,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CT检查,发现34例脑发育迟缓,占比40.48%,23例脑萎缩,占比27.38%,9例脑软化,占比10.71%,12例脑室扩大,占比14.29%,6例蛛网膜下腔变宽,占比7.14%。结论:CT检查可作为脑性瘫痪重要的检查方式,可以和其他诊断方式联合使用。

  • 标签: 脑性瘫痪 CT检查 TCD检查 检查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学校卫生工作中少儿现状及其应对措施。方法:选取本市某中学2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身高和体重,进而对其营养状况进行评估。结果:全校2100名学生中,营养状况正常学生1577名,占比75.10%;275名学生表现为超重,占比13.10%;肥胖的学生195名,占比9.29%;营养不良学生53名,占比2.51%。结论:少儿阶段仍有一定程度的营养问题存在,学校卫生工作或其相关部门应该重视起来,积极制定解决方案,与家长建立有效配合,纠正少儿挑食等错误饮食习惯,保证足量的微量元素供给,帮助其健康、均衡膳食,促进少儿健康成长。

  • 标签: 学校卫生 少儿营养 现状 措施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分析儿童预防接种常见不良反应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2018年4月-2021年4月为研究时间区间跨度,样本共45例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儿童,分析其不良反应类型及原因,并研究有效的干预措施。结果:45例儿童中一般性不良反应31例,异常反应10例,偶合反应4例,引发不良反应原因包括接种操作不当、接种环境、接种时间、儿童体质、接种后剧烈运动等。结论:预防接种可诱发多种不良反应,为此需针对引发不良反应的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儿童预防接种 不良反应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在分析前的相关影响因素及管理措施。方法:入选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中心机构接受血液生化检验的20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200例患者根据检验质量管理实施前后划分为两组。常规组不采取特殊管理措施。实验组根据分析前的常见问题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对比两组检验指标合格率。结果:实验组检验合格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检验分析前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于标本采集、送检、管理制度以及检验与医师之间的沟通,临床中需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强化分析前管理工作,保障检验可靠性,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生化检验标本 分析前 检验结果 准确性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学校卫生工作中的少儿营养状况及建议。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我中心体检学生2400名为研究对象,所有学生均需测量体重、身高,评估其营养状况,并依据营养状况提出干预措施。结果 不同性别学生超重、肥胖以及营养不良状况发生率并无较大差异(P>0.05);多数学生营养达标,但肥胖和超重问题依然严重;各年龄段肥胖以及超重、营养不良问题发生率差异小(P>0.05)。结论 现阶段我市学生存在严重的肥胖和营养超标问题,偏食问题严重,需要家属、学校共同制定营养干预方案,帮助学生提升体质,促进其健康成长。

  • 标签: 学校卫生 少儿营养 肥胖问题 营养超标
  • 简介:摘要: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是患儿救治的最后一道关卡,其内部收治的是危重症的患儿,生命体征不稳定且很容易出现各种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在重症监护病房的管理中,应当做好各项护理安全风险的规避,并有效落实风险管理工作,提升整体的管理工作效能,做好工作方法优化、做好工作规范,给患儿合理、完善的康复保障。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实际情况分析,并对实际的工作开展提供一定的心得体会。

  • 标签: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 儿科护理 安全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麻气管插管术麻醉护理对策,优质护理对术后呼吸道感染率的影响作用。方法:随机取114例观察样本(即:2019.07-2020.09我院收治的全麻气管插管手术患者),以每组57例为准则,双盲法分组,行优质麻醉护理(观察组)和常规麻醉护理(对照组),对比苏醒时间、呼吸道感染率、患者满意度、VAS、躁动评分。结果:观察组有7.02%(4/57)术后出现呼吸道感染,比对照组21.05%(12/57)的占比低,同时,观察组躁动评分、VAS评分比对照组低,满意度(93.27±4.53)分,比对照组(86.42±4.25)分高,苏醒用时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针对全麻气管插管手术患者,优质麻醉护理不仅有助于减小其术中躁动程度,缩短苏醒用时,还可降低其术后呼吸道感染率和疼痛度,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对策 麻醉护理 呼吸道感染 全麻气管插管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麻气管插管术的呼吸道感染因素以及麻醉护理的对策。方法:筛选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急诊科室收治的全麻气管插管术治疗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探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探究组3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急诊护理,探究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术后呼吸道感染发生状况和住院时间。结果:数据分析结果:探究组术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也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麻气管插管术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式,可以显著降低术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同时可减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临床中的整体运用价值较高,应依据患者的需求予以推广。

  • 标签: 全麻气管插管术 呼吸道感染因素 麻醉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