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射血分数保留的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室心肌间质纤维化与左心房增大及左心房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9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59例射血分数保留的HCM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增大30例,LAVImax正常29例,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8名(对照组)。心脏MR定量成像技术包括心脏电影、钆延迟增强和T1 mapping。分析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定量心肌纤维化指标与左心房相关指标的关系。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Bonferroni校正)或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对照组、LAVImax正常组和LAVImax增大组连续变量的差异。分类变量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earson或Spearma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LAVImax增大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左心室收缩末容积指数、左心室心输出量、LVMI显著高于LAVImax正常组和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LVMI与LAVImax(r=0.780,P<0.001)、左心房最小容积指数(LAVImin)(r=0.816,P<0.001)呈正相关,心肌细胞外容积与LAVImax(r=0.462,P<0.001)、LAVImin(r=0.483,P<0.001)呈正相关,延迟强化心肌质量占左心室心肌质量比与LAVImax(r=0.311,P<0.05)、LAVImin(r=0.327,P<0.05)呈正相关,心肌间质容积指数分别与左心房储存期射血分数(r=-0.669,P<0.001)、导管期射血分数(r=-0.472,P<0.001)、泵血期射血分数(r=-0.518,P<0.001)、左心房扩张指数(r=-0.626,P<0.001)呈负相关。结论射血分数保留的HCM患者LVMI、心肌纤维化与左心房扩张及左心房各时相功能障碍有关。

  • 标签: 心肌病,肥厚性 磁共振成像 左心房功能障碍 心肌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达格列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医学样本勘验法,随机对我院2020年1月-6月收治的9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实验对比分析,按照研究需要,从中遴选36例作为受试对象,按照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就诊前后相关治疗药物选择差异,等分对照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列,分别施以常规治疗和达格列净联合常规治疗,随访1月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左心室功能影响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临床疗效上数值对比为100%(18/18)和77.78(14/18),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达格列净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 左心室 舒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米力农联合合贝爽在肺心病并发快心室率房颤的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21年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因肺心病并发快心室率房颤的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期患者共计4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抛球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0),研究组(n=20)。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米力农联合合贝爽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房颤心室率控制情况、心衰指标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米力农联合合贝爽在肺心病并发快心室率房颤的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期的整体疗效较好,患者心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且疗效提升,可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帮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米力农 合贝爽 肺心病并发快心室率房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左心室压力-应变环(PSL)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并探讨其对心肌灌注的评估情况。方法选择2020年8-12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已完成PCI治疗的AMI患者47例,于术后72 h内(T1期)行心肌声学造影(MCE)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于3个月以后(T2期)复查。获取左心室各节段心肌灌注评分(MPS),计算整体心肌灌注评分指数(PSI),并根据PSI将患者分为灌注良好组与灌注不良组;获取常规超声参数、二维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2D-GLS)及心肌做功参数: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有用功(GCW)、整体无用功(GWW)、整体做功效率(GWE)。比较术后两组间各参数间的差异,以及同一组各参数在T1、T2期的差异,并用ROC曲线分析应变和心肌做功参数对灌注不良的诊断价值。结果灌注良好组与不良组间常规超声参数在T1、T2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D-GLS和心肌做功参数(除T2期G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2期两组2D-GLS和心肌做功参数(除GWW)较T1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GW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良好组GWW T2期较T1期降低,灌注不良组则相反。ROC曲线分析显示2D-GLS、GWI、GCW、GWE均有较高的曲线下面积。结论PSL为AMI患者PCI术后心功能的评估提供了新的敏感方法,且有望成为初步评估AMI患者微循环的新指标。

  • 标签: 压力-应变环 心肌做功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慢性射血分数降低心衰患者治疗中运用达格列净,对其心室重塑与心功能的改善意义。方法:试验者是2020.01至2022.01在医院治疗的心衰伴射血分数降低患者60例,以数字奇偶法均分2组,治疗方案为常规疗法与联用达格列净,比对不同治疗方案下各项指标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心室重构及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达格列净进行治疗,利于改善患者心室重构的同时,还能起到改善其心功能作用,整体疗效确切,建议推广。

  • 标签: 心室重塑 心功能 慢性射血分数降低 达格列净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心脏磁共振四维血流(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four-dimensional flow, CMR 4D Flow)序列对舒张功能障碍的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患者左心室血流进行测量,探究采用左心室血流动力学特点评价舒张功能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45例HCM患者和31例健康对照者,两组人群均进行了3.0 T磁共振稳态自由进动序列及CMR 4D Flow序列扫描。采用CVI42后处理软件测量两组人群左心室基本功能参数及左心室流入流出道层面舒张早期(左心室抽吸)及晚期(左心房主动收缩)的二尖瓣水平平均血流速度(cm/s)。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对两组受试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参数进行比较;并对舒张早期平均血流速度(E)与左心室质量(left ventricular mass, LVmass)、舒张期整体室壁峰值厚度(global peak wall thickness, GPWT)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HCM组LVmass及GPWT相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大[LVmass:(163.70±52.18)vs.(87.27±21.01),单位:g;GPWT:(19.64±3.85)vs.(9.99±2.00),单位:mm;HCM组 vs. 健康对照组,P<0.001];对于二尖瓣水平舒张期平均血流速度:HCM组舒张早期平均血流速度峰值(E峰)小于健康对照组[29.70(17.90)vs. 50.50(16.90),单位:cm/s;HCM组 vs. 健康对照组,P<0.001];HCM组舒张晚期平均血流速度峰值(A峰)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M组E/A值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减低[(1.26±0.70)vs.(1.80±0.85),P=0.003]。结论采用CMR 4D Flow序列能够对左心室内血流进行可视化,能够准确区分心脏在舒张早期及晚期心室内血流运动轨迹,并且二尖瓣水平舒张早期平均血流速度峰值(E峰)及E/A值降低有助于定量评价HCM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为患者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肥厚型心肌病 舒张功能 四维血流 左心室 心脏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心房大小对瓣膜置换联合左心房后壁"X"型射频消融术后消融疗效,心脏形态及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二尖瓣病损合并心房颤动患者416例,按左心房大小(前后径60 mm为标准)分组,行瓣膜置换联合左心房后壁"X"型射频消融术,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中除房颤类型、性别、住院时长及并发症外,其余临床资料、手术及围手术期各指标小左心房组均优于大左心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射血分数,小左心房组均高于大左心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左心房组术后各时间点的窦性心律转复率,左心房前后径变化率均高于大左心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半年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各时间点,小左心房组B型脑钠肽、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值均低于大左心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左心房会降低瓣膜置换联合心内直视射频消融患者术后的窦性转复及维持率,有更差的心室重构及心脏功能恢复,术前充分评估左心房大小有助于判断预后。

  • 标签: 左心房 瓣膜置换 心房颤动 "X"型射频消融 转复率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小型猪冠状动脉慢性进行性心肌缺血模型,动态评估血管进行性狭窄至闭塞过程中左心室(LV)整体功能心室重构、心肌灌注和存活性的变化特点。方法中华小型猪8头(雄性5头,雌性3头;10月龄),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第1对角支分叉处以下1 cm处放置Ameroid环,建立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在不同时间点(术前及术后1、4和8周)分别行门控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 SPECT/CT显像、门控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冠状动脉造影(CAG),动态评价LV射血分数(LVEF)、LV舒张末期容积(LVEDV)、L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室壁运动异常总积分(SMS)、室壁增厚率异常总积分(STS)、心肌总灌注缺损程度(TPD)、存活心肌面积(HM)的变化。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检验和Bonferroni校正法分析数据。结果8头中华小型猪建模成功,7头完成术前及术后1、4和8周显像。显像示TPD进行性增大,在术前及术后1、4和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2.0%(0,33.0%)、(41.1±23.7)%、(49.3±24.5)%;H=17.03,P=0.001];HM在术前为100%,在术后1周[21.0%(6.0%,100%)]至4周[18.0%(3.0%,33.0%)]逐渐减少,8周[(23.0±15.4)%]较4周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3.09,P=0.004),但术后1与4周、4与8周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onferroni校正法)];LVEF逐渐降低,在术前及术后1、4和8周分别为(73.7±8.4)%、(63.7±19.1)%、(53.7±14.6)%、(49.9±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2,P=0.004);LVEDV[9.0(6.0,21.0)、(31.4±16.3)、(32.9±17.4)和(36.4±17.5) ml]和LVESV[(3.8±3.2)、(15.9±15.3)、12.0(10.0,17.0)和(19.3±10.9) ml]均随时间逐渐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值:8.58、10.51,P值:0.035、0.015);SMS及STS随时间均逐渐增加,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H值:16.49、13.33,P值:0.001、0.004)。结论在冠状动脉慢性狭窄过程中,心肌灌注受损范围和程度逐渐加重,HM逐渐减少,相应的LV功能心室重构逐渐恶化;之后,在血管慢性闭塞后心肌血流灌注有所改善,HM有所增加。

  • 标签: 冠状动脉闭塞 心肌灌注显像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氟脱氧葡萄糖F18
  • 简介:摘要:当代购物中心不仅是消费的场所,还承担了交往、交流、休闲、会客、体验等功能。室内公共区域作为购物中心的核心和人员密集场所发挥了城市客厅的作用。在商业空间同质化和严控成本的大形势下,如何打造这个核心是值得审慎思考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实践经验,拆解购物中心室内公区总体规划、重点控制两个方面需要关注的内容。

  • 标签: 室内公区 总体规划 重点控制 主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心房容积、心肌应变、应变率在评价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右心房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6例,其中男66例,女60例,年龄18~83(48±15)岁。根据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将其分为左心室壁无增厚组66例、左心室壁增厚组60例。选取体检正常者83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2名,女41名,年龄14~88(48±16)岁。运用右心房容积法分别测量受试者的右心房最大排空分数、右心房被动收缩排空分数和右心房主动收缩排空分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右心房心肌应变(存储功能应变、通道功能应变和泵功能应变)和应变率(存储功能应变率、通道功能应变率和泵功能应变率),其中右心房存储功能指标为最大排空分数、存储功能应变和存储功能应变率,右心房通道功能指标为被动收缩排空分数、通道功能应变和通道功能应变率,右心房泵功能指标为主动收缩排空分数、泵功能应变和泵功能应变率。分别比较原发性高血压组与对照组两组间,以及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壁无增厚组、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壁增厚组及对照组三组间存储功能、通道功能及泵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主动收缩排空分数低于对照组(40.1%±10.5%比45.4%±11.1%,P=0.001);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无增厚组、左心室壁增厚组及对照组三组间的被动收缩排空分数及主动收缩排空分数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被动收缩排空分数:40.2%±9.3%比36.4%±10.7%比36.5%±9.4%,P=0.038;主动收缩排空分数:39.8%±10.6%比40.4%±10.4%比45.4%±11.1%,P=0.002)。原发性高血压组的存储功能应变、通道功能应变、泵功能应变、存储功能应变率、通道功能应变率和泵功能应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存储功能应变:34.8%±13.7%比45.0%±13.3%,通道功能应变:18.3%±9.4%比26.5%±9.6%,泵功能应变:16.4%±7.3%比18.6%±7.1%,存储功能应变率:(1.6±0.6)/s比(2.0±0.6)/s,通道功能应变率:(-1.2±0.5)/s比(-1.6±0.6)/s,泵功能应变率:(-1.7±0.6)/s比(-2.3±0.6)/s;均P<0.05]。趋势检验显示存储功能应变、通道功能应变、存储功能应变率、通道功能应变率和泵功能应变率三组间数值绝对值的趋势关系为:对照组>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壁无增厚组>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壁增厚组(均P<0.001)。结论同时运用右心房容积、右心房应变、应变率可以全面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右心房存储、通道及泵功能的受损,且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壁增厚组的右心房通道功能受损更为明显。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右心房 容积 应变 应变率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究对2型糖尿病合并气虚血瘀型慢性心衰患者采取益气活血方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对其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改善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气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合并心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数据对比四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其他三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气虚血瘀型慢性心衰进行治疗时,在给予益气活血方改善心功能的同时,配合使用达格列净,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

  • 标签: 2型糖尿病 气虚血瘀型慢性心衰 益气活血方 达格列净 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善 分析对比
  • 简介:摘要心室辅助装置置入后泵血栓形成是其长期应用的主要限制因素,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治疗泵血栓并发症对置入术后效果至关重要。本文旨在综述心室辅助装置置入术后泵血栓形成的预测因子和危险因素,探讨泵血栓形成的临床监测指标。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和进步,传统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消费结构逐渐现代化。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它也能够反映购物中心服务需求的转变。在现代消费中,它不再局限于物质消费的需要,而是逐渐扩大了研究的精神层面。人们希望在工作的闲暇时间能够放松,在购物时享受一个愉快舒适的购物环境。因此,为了充分满足现代消费的人来说,有必要引入概念设计现代时尚购物中心的设计中,密切相关的工业技术和先进理念,集中采购,作为娱乐、休闲、购物场所之一。

  • 标签: 大型购物中心 室内装饰 施工图设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脓毒症心肌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并基于左心室整体纵轴应变(LV GLS)建立其预测模型。方法将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且排除既往心功能障碍患者纳入研究。共纳入124例患者,其中男86例,女38例,年龄(66.3±12.8)岁。患者在72 h内行LV GLS测量,将患者分为脓毒症心肌病组(LV GLS>-17%,n=51)和心功能正常组(LV GLS≤-17%,n=73)。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有差异变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单个因素预测价值和寻找预测脓毒症心肌病最佳截断值,并根据最佳截断值将连续性变量转换为二分类变量后进行脓毒症心肌病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建立脓毒症心肌病预测模型。通过ROC曲线和Bootstrap自抽样法评估模型预测价值,并绘制列线图。结果脓毒症心肌病组超敏肌钙蛋白I(Hs-TnI)、降钙素原(PCT)、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乳酸(Lac)、血管活性药物强度(VDI)、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高于心功能正常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TnI≥0.131 μg/L(OR=6.71,95%CI:2.67~16.88,P<0.001)、PCT≥40 μg/L(OR=3.08,95%CI:1.10~8.59,P=0.032)、Lac≥4.2 mmol/L(OR=2.80,95%CI:1.02~7.69,P=0.045)、NT-proBNP≥ 3 270 ng/L(OR=2.67,95%CI:1.06~6.74,P=0.038)是脓毒症心肌病危险因素。基于以上4项危险因素构建脓毒症心肌病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38(95%CI:0.766~0.910)。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并绘制列线图,内部验证显示预测发生率与实际发生率基本一致,C指数(C-index)为0.822(95%CI:0.750~0.894)。结论Hs-TnI≥0.131 μg/L、PCT≥40 μg/L、Lac≥4.2 mmol/L、NT-proBNP≥3 270 ng/L是脓毒症心肌病的危险因素,且其构建脓毒症心肌病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较好。

  • 标签: 脓毒症 脓毒症心肌病 超声心动图 预测模型 左心室整体纵轴应变 诊断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孕妇的临床特征和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例妊娠合并LVNC孕妇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症状首发孕周、LVNC病史、症状、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检查、血脑钠肽(BNP)、治疗及母儿结局。结果7例妊娠合并LVNC孕妇中,妊娠前诊断LVNC 5例,其中药物治疗3例;妊娠当月诊断1例;妊娠36周诊断1例。妊娠前或妊娠早期心功能Ⅰ级4例,Ⅱ级3例;超声心动图检查5例,其中左心功能不全1例,轻度左心功能障碍3例,左心功能正常1例。妊娠至中晚期者5例,其中心功能Ⅳ级1例,Ⅲ级1例,Ⅱ~Ⅲ级2例,Ⅱ级1例;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功能不全3例,左心功能正常2例;4例妊娠15~24周出现心脏症状,予药物治疗;血BNP水平升高3例,妊娠期最高水平为214~1 197 ng/L,终止妊娠后89.0~106.0 ng/L;终止妊娠前伴心律失常4例。7例LVNC孕妇中,终止妊娠指征为LVNC并发心力衰竭2例,LVNC并心功能减低、早产临产1例,妊娠合并LVNC足月2例,妊娠早期LVNC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1例,合并左心功能不全1例;妊娠晚期剖宫产术4例,妊娠中期剖宫取胎术1例,妊娠早期钳刮术2例;获新生儿4例,其中足月儿2例,早产儿2例,均未发现LVNC改变。结论妊娠前诊断LVNC且左心室射血分数低的妇女,更易早期出现心功能减低。妊娠风险评估与分层、多学科协作诊治管理,有利于获得更好的妊娠结局。

  • 标签: 妊娠并发症,心血管 孤立性心室肌致密化不全 心力衰竭 妊娠结局 多学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时间延误的影响。方法:该院60 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时间延误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调查患者及家属对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调查急诊及心血管内科临床护士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认知程度。结果:60 例患者进门- 心电图平均时间(9.2±0.5)min,再灌注决定延迟平均时间(43.6±2.5)min,进门-球囊扩张平均时间(135.6±2.5)min。患者及家属对心梗后再灌注治疗的认知程度调查得分为(65.2±1.6)分,护士对心肌梗死后再灌注治疗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调查得分为(80.5±2.5)分。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时间延误的影响因素很多,要加强宣教,提高医患双方的时间观念,让患者更多受益。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介入治疗 心室重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心室辅助装置对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2020 年12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抽签法平均分为双室组和左室组,每组35例,双室组采用双室辅助装置治疗模式,及左室组采取左心室辅助装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中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左心室辅助装置 双室辅助装置治疗 终末期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