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作为美国总统罗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战胜德、意、日法西斯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文就其历史作用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法西斯战争 反法西斯联盟
  • 简介:中学历史教学中《罗斯新政》一课两个隐性的教学难点一是罗斯新政与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关系,二是罗斯新政与凯恩斯主义的关系,应充分认识胡佛崇信自由放任主义,罗斯践行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罗斯新政与凯恩斯主义二者共同构筑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石。

  • 标签: 历史教学 罗斯福新政 胡佛反危机 凯恩斯主义 关系
  • 简介:贵刊1999年第4期刊载拙文《我与王莹写〈两种美国人〉、〈在美国监狱里〉的历史追忆》中,由于我的偶然疏忽,将王莹在白宫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的“1945年”误写为“1954年”,特此更正。我曾清楚地记得,演出时罗斯总统在台下坐轮椅观看,演出完毕由罗斯夫人代表他上台献花并与王莹合影留念。此帧照片,由于稿件太挤而未能同时刊出罗斯夫妇在白宫观看王莹演出的时间及其他@谢和赓

  • 标签: 罗斯福总统 下坐 期刊 监狱 误写 轮椅
  • 简介:<正>在人们心目中,埃莉诺·罗斯不愧为本世纪最杰出女人。她是人道主义者,政治家,社会改革家,演说家和新闻记者。同时,她还是一位拿薪电台播音员,这一点,几乎被所有的人忽视了。本文将尽力描述她作为第一夫人时的电台生涯,如实记录她对发展商业性广播所做的贡献,以求补上历史空白。但由于她后来成为联邦众议员之后,广播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我们只能对她白宫年代(1933—1945)的电台工作,做一些浮浅的研究。罗斯夫人并不是第一位女播音员,然而是这一领域第一位重要的女人。三十年代,尽管许多妇女进入广播领域,但她们大多数只能主持一些与家务有关的节目。罗斯夫人被编

  • 标签: 播音员 三十年代 电台 社会工作 罗斯福 慈善机关
  • 简介:自从1814年美英战争结束后,独特的地理环境因素使得美国享有天然的安全。这种安全感使得美国人可以舒服地躺在孤立主义的温床上享受繁荣与优越。然而,到了20世纪30年代,这个温床受到了纳粹德国的挑战。作为美国的最高决策者,为了应对这个挑战,摆脱传统孤立主义的束缚,参与反法西斯战争,罗斯的狐狸性格表现得是那样突出与优秀。他精心设计了一个陷阱,等待着猎物掉进来。

  • 标签: 罗斯福政府 孤立主义 珍珠港事件 反法西斯战争 美国人 美国政府
  • 简介: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美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面对危机,胡佛总统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结果使得危机有增无减。在这种情况下,罗斯以"新政"为口号参加竞选,以绝对的优势击败了胡佛,当选为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上台后,大刀阔斧地在金融、工业、农业等领域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罗斯"新政"。在罗斯"新政"的一系列措施中,其中对工业的调整被认为是"新政"的中心措施,这是为何呢?

  • 标签: 中心措施 国家工业 工业调整
  • 简介: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是高考命题的一贯思路,教材既是命题的依据,也是复习备考的依据。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教材深挖掘、细分析,吃透知识点,然后纵横扩展、追本溯源,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超越、甚至跳出教材,站在学科的高度统领知识。

  • 标签: 高考复习 罗斯福新政 立足教材 拓宽视野
  • 简介: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学历史教育研究领域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共识:能够在课堂上讲出有思想性课程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创设主体化教学,这个主体化教学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教学立意。《大萧条与罗斯新政》的设计者明确提出该课的教学立意是“从自由主义到国家干预”。并围绕这个教学立意,从三个子目呈现美国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经历的从自由主义经济到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历程。

  • 标签: 学生主体 学科特征 价值分析
  • 简介:一、课程标准4-4列举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了解它(他)们是如何影响当代中国和世界面貌的。4-5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二、教学分析1.课程定位本课是初三第一轮复习课,不同于新课教学。

  • 标签: 复习课 罗斯福新政 教学设计 初三 反思 改革
  • 简介:摘要我很重视心理学前沿理论应用研究,因势利导,催生孩子炽热的感情体验。部编历史教材的教学推进,我们认为问题越教越多的课,那就是一节好课。在教学中,我们很注重营造历史问题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拓宽思维,各抒己见,不断深化学生对所学历史问题的认知,围绕《部编版历史教材中“罗斯的主要活动”引发的问题研究》展开探讨,学生“捣鼓”出来的“东西”,可能存在着“瑕疵”,但只要能得到教师的“扶正”和“提携”,教学相长,收到奇效。

  • 标签: 问题建模 合作探讨 结论创新。
  • 简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中学历史课程的人文价值看,就事论事地把学生的认知定位于教材内容的复述,则无疑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不利的。

  • 标签: 人文素养培养 罗斯福新政 历史教学 历史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 教育功能
  • 简介:太平洋战争期间,印度支那一直是美国与英法两国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它们在战后如何处置这块殖民地的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可以说,它们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各自在处置殖民地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本文仅就这一时期罗斯对印度支那战后前途的设想作点尝试性的分析,以加深对罗斯的所谓“反殖民主义”的认识。

  • 标签: 殖民地经济 国际托管 自由法国 反殖民主义 战争爆发 战后世界
  • 简介:既能体现公平又能促进效率、既能提高社保水平又能不增加政府负担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并不断发展变化,70年代后期由于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欧美国家面临着福利的需求和供给的矛盾,传统的社会保障模式亟待改变。近年来,奥巴马以医改为突破口,力图完善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然而受金融危机后遗症的制约,面对社会保障水平提高与削减政府开支这对矛盾,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 标签: 美国 社会保障 奥巴马医改
  • 简介:摘要:尝试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本,以自学为中心,以练习为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尝试、探索、自主学习来掌握基本知识,发挥其主导地位。这一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尝试精神和创新精神。

  • 标签: 尝试教学 自主学习 学生主体 先练后讲 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