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6 个结果
  • 简介: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体育活动而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不仅给学生和家长带来痛苦,更给学校体育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本文针对学校体育中的安全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套加强学校体育安全的相关措施,以促进“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学校体育活动中的贯彻实施。

  • 标签: 学校体育 安全教育 运动损伤 活动过程 意外伤害事故 “健康第一”
  • 简介:通过给受试者进行一个月高温预处理,研究血清中CK和LDH的活性变化,探讨在递增负荷运动中,长期高温预处理对机体运动能力和抗损伤能力的影响。发现长期高温预处理能提高机体运动能力,减轻自由基所致损伤,对急性运动所致机体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长期高温预处理 运动能力 肌酸激酶 乳酸脱氢酶 血乳酸
  • 简介: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以湖南五所高校的323名爱好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女大学生损伤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状况差和严重犯规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建议尽快强化学生预防损伤的意识并加强体育保健指导,帮助学生尽快减少和避免损伤.

  • 标签: 女大学生 体育运动 运动损伤 原因
  • 简介:通过对福州高校足球队员在参加各种规模的正规足球比赛中损伤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和探讨,归纳出损伤的原因及常出现的区域和部位,以便今后教学训练、比赛中引起各队教练的重视和借鉴.

  • 标签: 禁区 对抗 损伤 竞赛损伤 急性损伤 自我保护
  • 简介:研究目的:分析河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运动损伤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以河北省体育运动学校和石家庄市体育运动学校在校的9个项目489名专业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运动员损伤后采用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结果:在所调查的运动项目中损伤频次最高的是踝关节,其次是腰部和膝关节。踝关节损伤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冷敷,其次是针灸和加压包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7%。膝关节损伤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针灸,其次是冷敷和按摩,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5.3%。腰部损伤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针灸,其次是按摩和理疗。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7.6%。结论:踝关节、腰部和膝关节是运动损伤中最常见的几个部位。早期的处理时间及方法尤为重要,并关系到其治疗效果和预后。针灸、按摩等中医方法的运用比较普遍,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运动损伤 治疗方法
  • 简介:膝关节功能是一个人走、跑、跳的基础,在多项运动中膝关节功能的好坏将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本文通过对广东女子曲棍球队中膝关节损伤的统计分析得出其多发类型是髌骨软骨病,并探讨其发病机理,总结本人对本病的诊断、非手术治疗经验及预防方法,对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曲棍球运动员 膝关节损伤 多发类型 膑骨软骨病 非手术疗法 防治
  • 简介:通过对重庆市七所高校排球队的120名优秀男、女排球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男子运动损伤发生率为68.09%,女子运动损伤发生率为46.15%,缺乏科学的训练、准备活动不充分等因素是导致运动损伤的原因,并由此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提出了预防建议。

  • 标签: 高排 排球运动员 运动损伤
  • 简介:通过对西安体院跆拳道队22名运动员的伤病调查及伤病治疗,我们对跆拳道运动员髌下脂肪垫损伤的发生有了较深的认识,并从伤病学、训练学、解剖学等角度,探讨该病的防治措施。

  • 标签: 跆拳道 运动员 髌下脂肪垫损伤 防治方法
  • 简介: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方法对70名我国优秀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其发生损伤的原因及特点,提出对策和建议。调查结果表明:优秀男子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高,损伤程度也较为严重;发生损伤较多的部位分别为踝关节、膝关节、大腿和足部;几种主要的损伤类型分别为扭伤、拉伤和挫伤;导致运动损伤的几种主要原因依次是直接激烈对抗、运动负荷过大和场地等环境因素,准备活动不足和自我保护缺乏也引起了较多的运动损伤;运动损伤后未治愈的比例较高,有少数运动员没有经过损伤后的正规治疗。最后依据调查结果对防治运动损伤提出对策建议。

  • 标签: 青少年运动员 男子足球 运动损伤 对策
  • 简介:篮球运动是高校学生体育活动中较为普及的一项运动,同时也是发生运动伤病的多发项目之一。通过对沈阳部分普通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运用数理统计法,对部分高校学生在篮球活动中的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在总发病率、伤病的种类、损伤的部位、损伤的季节以及场地、器材、着装、预防与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沈阳普通高校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损伤情况较为普遍,并且在自我保护、损伤恢复和预防等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更新对运动损伤的观念,提高预防、自我保护意识,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减少和降低在篮球运动中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时为今后的教学、训练、课外活动以及提高全民健身的普及提供一定的基础。

  • 标签: 普通高校学生 篮球运动 损伤
  • 简介:[目的]了解广东省男子、女子柔道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特征,并对损伤模式进行比较。[方法]从2010至2013年对柔道运动员(23名男子、24名女子)膝关节运动损伤特征进行纵向跟踪调查。记录所有影响训练的膝伤及训练状况。所有膝伤由队医和骨科专家诊断。[结果]23名男子柔道运动员期间有15人患有49个膝伤,其中32个急性创伤,26个旧伤,12个劳损,损伤结构主要为12个内侧副韧带损伤、8个膝后外侧结构损伤、15个半月板损伤、7个髌股劳损;24名女子柔道运动员期间有15人患有78个膝伤,其中54个急性创伤,32个旧伤,21个劳损,损伤结构主要为18个内侧副韧带损伤、14个膝后外侧结构损伤、18个半月板损伤、13个髌股劳损、6个膝交叉韧损伤。男女膝创伤发病率(每1000小时)分别为0.34‰(95%CI:0.17‰-0.51‰)和0.67‰(95%CI:0.46‰-0.86‰),女子柔道运动员膝创伤发病率是男子的1.97倍(P〈0.01)。[结论]柔道运动员膝损伤中内侧副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和后外侧角损伤相对比较常见,且女性膝创伤发病率是男子的近2倍。

  • 标签: 柔道 膝关节损伤 流行病学 发病率
  • 简介:为了解普通高校大学生在业余足球活动中运动损伤现状,对衡阳市三所大学非足球专业的2015级和2016级学生进行运动损伤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一般大学生在进行足球活动时发生受伤的几率很高,以擦伤为主,其中小腿和膝关节是最易受伤部位,一般受伤发生时间在课堂外或是在自发进行的比赛中.

  • 标签: 大学生 足球 运动损伤
  • 简介: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湖北省部分高校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在校生受伤情况调查,分析得出技术动作不合理和准备活动不充分等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并预防损伤的建议。

  • 标签: 体育教育专业 大学生 运动损伤 对策
  • 简介:通过对贵阳市高校篮球专选班学生进行调查,教学和训练中因各种主、客观因素发生的运动损伤相对较多,它很大程度的影响了学生的正常上课和训练。针对在篮球学习、训练和比赛中出现的较普遍的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如何预防和减少篮球中运动损伤提出建议。

  • 标签: 高校 篮球专选班 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扭伤后本体感觉恢复的康复训练方法。方法:将膝关节侧副韧带扭伤者21例分为本体感觉强化组(11例)和对照组(10例),本体感觉强化组应用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对照组应用一般康复训练方法;实验前后膝关节位置觉测定。结果:在再成角测试中,实验前两组位置觉偏差基本一致,伤膝平均偏差(4.32°±2.17°)、健膝(2.70°±1.53°),伤膝大于健膝(P〈0.05):伤膝各角度之间平均偏差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后本体感觉强化组伤膝的平均偏差为(2.52°±1.51°),对照组为(3.01°±1.51°);两组之间平均偏差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本体感觉强化的康复训练使膝关节功能恢复,损伤组织愈合,位置觉偏差正常。

  • 标签: 膝关节侧副韧带 本体感觉 训练
  • 简介:根据对我省四十六名体操运动员共九十二例肘关节骨骺的临床观察和其中十八名运动员二十六例肘关节的损伤骺的症状追踪与X片随访,发现体操运动员的肘骺损伤较为普遍。临床资料在四十六名观察对象中,有三十四人发生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骺损伤,受伤人数达74%左右,受伤肘51例,占总肘数的55%左右。损伤部位以肱骨滑车骺最高,占其它部位骺损伤的28.3%左右,损伤性质多为碎裂、缺损、断裂;其次是挠骨小头骺,其损

  • 标签: 肱骨滑车 生物力学分析 体操运动员 尺骨半月切迹 外翻角 前臂骨间膜
  • 简介:许多运动员经常问我:什么时候才能增加我的训练量?我的回答是在训练之前首先减少运动量,大多数人曾认为减少运动量是非常奇怪的,因而听到我的回答,他们往往带着吃惊和困惑的表情看着我。

  • 标签: 运动员 训练量 周期性训练 运动强度 训练方法
  • 简介:人民群众在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不仅能实现传统体育、现代体育与当前群众自创体育方式的有机结合,还能大力推动全民健身的健体、健心、健美与社会和谐目标的科学统一,为提高国民素质和创造健康文明生活做出贡献。

  • 标签: 体育管理 群众体育 终身体育
  • 简介:篮球运动中的持球动作,都是以手对球的控制、支配为主,同时配合脚步的移动来完成的,熟悉球是掌握和提高篮球技术的基础和有效方法。提出了球练习的方法,并指出练习时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篮球 球性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