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4 个结果
  • 简介:<正>(一)本书的撰著缘起《安南志》是越南人黎■于十四世纪在中国撰著的一部越南史志。黎(?)字景高,号东山,约生于十三世纪六十年代,约卒于十四世纪四十年代。他自谓:“■,安南人,东晋交州刺史阮敷后也。”(《卷十九·叙事》)幼过继给舅父黎璋为子,因改黎姓。早时仕越南陈圣宗侄彰宪侯静海军节度使陈键为幕僚。键部奉命与元军

  • 标签: 安南人 志略 越南人 校注 四十年代 六十年代
  • 简介:西汉大儒家孔安国在他著的《尚书孔氏传》里对《尚书·顾命》一文中“河图在东序”一句这样解释:“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以画八卦,谓之河图。”以后刘歆也说:“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见《汉书·五行志》)到了东汉,王充在他著的《论衡.正说》一文中也说:“伏羲王,河图从河水出,易卦是也。”总之,他们都认为易卦是伏羲氏作王以后,按照从黄河中跃出的龙马身上驮的河图图象而演化成了八卦。

  • 标签: 河图 易卦 伏羲氏 八卦 大儒 儒家
  • 简介:<正>“壮”作为汉字,凝势定位为一个人类共同体的名称,肇于一九六五年。它是由“僮”转化而来的,是“僮”的同音假借字;而“僮”作为族称,源自南宋时见之载籍的“撞”。以“僮”代“撞”,就汉字而论本为会意,非袭音声,因“僮”字古今仅止toη~2一音,没有“oη~6”读者,平空赋以oη~6音,人多一如既往,不管是“僮族”还是“僮僕”,均以“toη~2”律之,从而惹生了一些不必要的误会。今以“壮”代“僮”,则免了可能出现的是非。“撞”,是南宋时书载对广西某一人类群团的称谓,元蒙明初仍一以贯之,随着它

  • 标签: 广西地区 壮族人 古越人 柳宗元 壮语 范成大
  • 简介:常德善,1912年出生在山东省峄县(今枣庄市峄城区)顾柴庄村一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常学芝,是个老实巴交、勤劳善作的农民,父母以给地主当长工和卖豆腐来维持全家生活,备尝艰辛。常德善两岁时,父母双

  • 标签: 司令员 部队 八路军总部 贺龙 警卫员 军队
  • 简介:张承志的学术路子非常广阔,先后投身于考古学、蒙古史、中亚探查、回族与伊斯兰等分野,尤在“后《心灵史》”阶段,他用具有个人风格的文学散文、学术论文及学术随笔等文体,将学术与人生结合起来。本文尝试从北方民族史及文化研究、回族与伊斯兰研究、考古学及古代交通史、学术思想史研究等几个方面,对张承志的学术思想作一大的述评,以期引起更多研究者及读者的关注。

  • 标签: 张承志 学术思想 北方民族史 回族研究 考古学 古代交通史
  • 简介:郭希仁(1881~1923),临潼人,陕西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国同盟会陕西分会会长。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他和众友东游日本。此次游学,对郭希仁一生影响甚大,他在遗著《从戌记》一书中,开首即为“余之革命思想,自丁未东游归而益笃。”本文就郭希仁游日情况作以记

  • 标签: 郭希仁 日记 中国同盟会 辛亥革命 革命思想 领导人
  • 简介:铜鼓纹饰立体蛙说李文铜鼓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出现,是从炊器演变过来的①,源于云南②。除我国的西南诸省区发现有出土外,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均有出土,但以我国出土的为多。开启鼓面边沿饰蛙先河的是云南晋宁石寨山西汉中期...

  • 标签: 铜鼓纹饰 青蛙 灵山型 广西南部地区 古代铜鼓 冷水冲型
  • 简介:洛阳,地处中原。中原是华夏族的发祥地。历史上有千余年,洛阳是夏、商、周、东汉等十三个王朝建都之地,是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华夏族在中原地区碰撞、融合、壮大和发展逐渐形成了我国人口最多的汉族。因此,对洛阳民族和宗教的研究不仅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而且对增强我国民族凝聚力也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台湾同胞到洛阳寻根问祖,就是一个生动的事例。笔者仅就有关洛阳古代民族史的一些史料进行爬梳整理,综合归纳,撰成此文。

  • 标签: 洛阳 中原 古代民族 华夏族 国人 建都
  • 简介:建构厦门艺术之城的目标,指向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地域特点、开放性、现代化的特区文化。这明确的价值取向,前三个“特”属于原生型的因素,它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坚实的基础,自然也是发展厦门特区文化的前提条件。后一“性”一“化”,即属于新生型的指标。此间,我认为“现代化”是关键指数,它融聚着原生、新生质素的内在实值,也即是到达目标、实现理想的价值规范和实值函数。

  • 标签: 厦门市 文化价值取向 中国 福建 时代特征 民族特色
  • 简介:汉代称'文法吏'为'文史法律之吏'或简称'文吏',是与儒生相对而称的。如《汉书·儿宽传》:时张汤为廷尉,廷尉府尽用文史法律之吏,而宽以儒生在其间,见谓不习事,不署曹。颜师古注:'史谓善史书者。'何谓'史书'?应劭认为史书即大篆~①,

  • 标签: 史书本义 本义考
  • 简介:黄仁宇先生以"大历史"(Marcohistory)史观在国际史学界自成一家之言,主张在长时期远视界的眼光之下拼合前因后果,使许多看来不合理的事物的内在逻辑规律得以彰现.黄先生在一书中曾言及明人有所谓"烧荒"之举,使农耕和游牧民族均损失惨重,令人黯然神伤.①黄先生以研究明史著称,其寥寥片言只语所提及的明代"烧荒"这一现象不为普通人所知,即便历史专业研究人员亦莫究其详,然而古语云:读书得间.这种细枝末节的小问题若在学如积薪的过程被我们时刻关注而加以考据,则会饶有趣味地发现其间的历史大节目.

  • 标签: 清代 “烧荒” 中国 历史研究 游牧民族
  • 简介:“三吴”为六朝以来典籍中常见的地区名,可具体指什么地方,长期来众说纷纭,迄今未有定论。历史上大致有五说:《水经注》(北魏时)中的“三吴”指吴郡、吴兴郡、会稽郡;《通典》、《元和郡国志》(唐时)指吴郡、吴兴郡、丹阳郡;《十道四蕃志》(唐时)指吴郡、吴兴郡、义兴郡;《历代地理指掌图》(宋时)指苏州、常州、湖州;《名义》(明时)指苏州(东吴)、润州(中吴)、湖州(西吴)。《辞海》(1989年版)认为《水经注》和《通典》、《元和郡国志》二说较合原意,然亦未作结论。

  • 标签: 《水经注》 元和 东吴 北魏 《通典》 会稽
  • 简介:“头段”一词是宋金时期的汉语词汇,应释为“重要”、“紧要”之意。“陵”为“段”字的俗体,“头陵”即是“头段”,与“头下”一词毫不相干。金朝既无头下制度,亦无头下这一概念。

  • 标签: 汉语词汇 宋金时期 金朝
  • 简介:苏州地处低洼平坦的太湖平原,湖泊众多,池沼遍布,东部和南部更是水乡泽国,莲荷广植。农历六月廿四去荷花荡观荷纳凉,是明清直至民国几百年中苏州市民的习俗。《辞源》对“荷花生日”的解释是:“是日(农历六月廿四)又为荷花生日。旧俗,画船箫鼓,竞于葑门外荷花荡,观荷纳凉。”描述了苏州人在城东葑门外荷花荡观荷纳凉的情景。在湖沼面积大为减少的今天,苏州的荷花还很多,夏日观荷依然是赏心悦目的雅事。只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荷花生日的习俗早已消亡,且苏州也已经没有名为荷花荡的湖沼了。

  • 标签: 荷花 《辞源》 苏州 农历 习俗 生日
  • 简介:本文以明清南城地方史志诗文、清宫秘档朝章以及天地会簿等为中心,对"洪门"起源及其相关问题作了详尽的考证,得出明清鼎革之际反清复明宗社党秘密组织"洪门"始作俑于江西建昌府南城县明益藩"洪门"墓城祖茔的结论.

  • 标签: 洪门 秘密社会 南城明益藩 洪学 考证
  • 简介:在今河南省上蔡县境内,曾有一个古老的诸侯国存世。它兴于西周,亡于战国,历时近600年,这就是载于史册的西周封国之一———蔡国。其都城就在今上蔡县城关,至今遗迹尚存。物换星移,沧海桑田,古蔡国虽然早已成为历史的沉迹,但透过历史的迷雾,人们依然能够窥视其昔日的概貌。蔡国,姬姓,侯爵。有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新蔡(今河南省新蔡县)、下蔡(今安徽省凤台)、高蔡(今湖北省襄阳西南)和望蔡(今江西省上高县)。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奴隶制国家———西周。为了有效地统治新征服的地区,武王采纳周公旦的建议,封商纣王之子武庚于商都(今安阳),另封叔鲜于管、叔处于霍、叔度于蔡。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三人,史称“三监”,共同监视武庚。武王克殷后两年因病去世,子诵继位,是为成王。成王年幼,由周公旦摄理政事,史称“周公辅政”。周公摄政引起“三监”的疑虑和不满,于是,“三监”联合武庚及东方一些诸侯国起兵反叛。周公奉成王之命率军东征。经过三年战争,终于平息叛乱,杀掉武庚和管叔鲜,“而放蔡叔,迁之,与车十乘,徒七十人从。”①...

  • 标签: 国史考 蔡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