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6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奥拉西坦与吡拉西坦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80例 2017年 6月至 2019年 6月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治疗,研究组应用奥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 MoCA、 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奥拉西坦的认知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吡拉西坦,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奥拉西坦 认知功能 吡拉西坦 药理作用 临床效果
  • 简介:六味地黄丸出自宋代医家钱仲阳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一书,由《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减肉桂、附子而成。原方用于小儿五迟(发育不良)症,方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6味药材组成。因其具有滋补肾阴之功,后常作为治疗肾阴不足病症的基本方。近年来,中医药专家通过临床医学和药效学实验,发现六味地黄丸作为治疗药与辅助治疗药,在现代医学中的新功效。

  • 标签: 六味地黄丸 临床应用 《小儿药证直诀》 药理 《金匮要略》 药效学实验
  • 简介:红花为活血化瘀的经典中药之一,其供药记载最早见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等疾病。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红花及其主要成分红花黄色素、羟基红花黄色素A等在抗脑缺血、抗心肌损伤、抗血栓、抗氧化、抗细胞凋亡、抗炎、抗肿瘤等方面的药理效应和作用机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为红花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红花及其主要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科研工作者的理论研究、药物的临床应用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 标签: 红花 红花黄色素 羟基红花黄色素A 药理作用 心脑血管疾病
  • 简介:目的:通过对蒙古黄芪的根部与茎叶中多糖、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比较,评价两种部位的药用价值。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黄芪根及其茎叶中多糖的含量;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黄芪根及其茎叶中水解氨基酸的含量;采用ICPE-9000型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半定量测定黄芪根及其茎叶中微量元素。结果:黄芪茎叶中多糖含量少于黄芪根,但氨基酸种类和含量与黄芪根相近,而微量元素种类大致相同,半定量结果差异也不大。结论:黄芪茎叶中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和黄芪根相比较,除多糖含量差异较大,含量较低外,其余均差异较小,其药理活性差异尚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黄芪茎叶 多糖 氨基酸 微量元素 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药理作用和临床效果。方法  本文研究将从2019年12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我院胃溃疡患者中回顾性选取研究对象病例。根据选取和排除标准共纳入100例研究对象,并根据予以用药方案的差异进行区别,予以分别对比,每组患者数量:50例。常规组采用雷贝拉唑治疗。研究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最后收集并分析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胃功能水平等数据。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奥美拉唑 胃溃疡 药理作用 临床效果
  • 简介:以实际教学经验为基础,分析病理学的课程特点,认为在病理学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该注重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讲授法、启发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式促进病理学教学发展。

  • 标签: 病理学 教学 体会
  • 简介: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精神低落为特征的精神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严重者可有自杀倾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大约有3.4亿抑郁症患者,到2020年,抑郁症将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疾病[1]。目前,抑郁症的治疗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以药物治疗为主。西药主要针对抑郁症"单胺类递质假说"的机制进行研发,目前主要抗抑郁药物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四环类抗抑郁药,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 标签: 疏肝 中药复方 抑郁症 药理机制
  • 简介: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是熊胆中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与胆汁酸代谢异常相关的疾病。目前,市场上提供熊胆制品的唯一渠道是通过引流取胆法,但是该法目前受到相关条例的限制,因此有必要找到新的获取熊胆制品的方法。综述TUDCA的药理研究进展及人工合成TUDCA的方法尤其是生物合成法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牛磺熊去氧胆酸 7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 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 生物转化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药理,大剂量大黄煎剂对肝胆总管结石并感染性休克;老年前列腺重度肥大并感染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大黄为君药的复方煎剂,1天2次口服。结果:中药煎剂治愈2例危重疑难病证,有效率100%。结论:纯中药煎剂抢救危重病,治疗疑难病证疗效满意。

  • 标签: 危重疑难病证 大黄药理 临床治验
  • 简介:【摘要】:现对中药金银花的有关资料、文献、报道进行收集,对中药金银花的主要药物成分进行分析,并依照其分析药理作用。中药金银花主要成分包含有机酸类化合物、三萜皂苷类物质、无机元素类物质、挥发油以及黄酮类化合物等,主要药理效果包含抗病毒、抗菌、解热消炎、保肝利胆以及止血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用前景较优。

  • 标签: 中药 金银花 药用成分 临床药理
  • 简介:目的:分析归肺经中药的药性、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以探讨药性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之间的相关性,为归肺经中药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中国药典》所载归肺经中药进行统计,从四气、五味、归经、功效、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250味归肺经中药中寒凉性药物占50.4%,温热性占28.4%;五味中以苦味居多,其次是甘味和辛味;功效以清热、祛湿、化痰为主;化学成分以苷类最多,其次是黄酮类、糖类、挥发油类;药理作用主要是抗菌、抗病毒、祛痰、镇咳、平喘。结论:归肺经中药多苦寒、含苷类成分,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抗菌、抗病毒作用。

  • 标签: 中药归经 药性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