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合格送检标本进行统计分析,探讨相应对策,提高检验标本质量,减少不合格标本的送检率,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6月本院住院部送检的4957例不合格标本根据临床实验室质量指标2检验前质量指标中标本标签不合格率、标本类型错误率、标本容器错误率、标本量不正确率、血培养污染率、标本运输丢失率、抗凝标本凝集率、标本溶血率、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对不合格标本按照每季度进行分类调查。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不同时间段和各指标的变化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准确可靠检验报告充分依赖完善的分析前阶段的质量控制体系。分析前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基础和保证,做好分析前质量控制,就能从根本上杜绝差错的出现,提高实验室的医疗质量,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 标签: 检验 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院感科主导下携手护理消毒隔离小组对院感质量督查的模式及其督查前后的质量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6月之前的由院感染科、护理部单独进行质量督查质量结果为督查前组,另外抽取在2017年6月之后开始由院感科主导下携手护理消毒隔离小组联合质量督查的质量结果为督查后组。同时制定统一的质量督查标准,比较两组质量督查模式以及质量督查的优劣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与督查后相比,医院督查前的17个病区的总评分较督查后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比较督查前后,医院的感染管理质量有了一定的提升,该种模式能使医院感染管理超着更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 标签: 质量督查 消毒隔离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布病检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结果质量控制。方法通过血清学诊断里面的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来检测。结果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主要通过室内、室间质量控制来保证。室内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人员、环境、仪器设施、方法和标准等方面的控制;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主要通过能力验证来实现。结论布病检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对其结果的影响非常大。

  • 标签: 质量控制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试管凝集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西药房调剂质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的264例西药处方,依照处方开具的时间进行分组,2018年1-12月应用西药房调剂质量管理(实验组)进行干预,2017年1-12月常规西药房调剂方式(对照组)进行干预,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西药处方在应用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西药房进行调剂质量管理,能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西药房 调剂质量 不良反应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宁夏六盘山地区人工栽培赤芍的质量进行考察。方法对人工种植的赤芍的质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薄层色谱及色谱柱等方法进行考察,检测项目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赤芍项下的检测项目。结果本次研究共对10批赤芍进行检测,受检的所有批次赤芍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均符合药典规定,芍药苷平均含量11.5%。结论宁夏六盘山地区栽培赤芍外形好,产量大,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均符合药典规定,芍药苷含量高于药典规定,可考虑规范化种植。

  • 标签: 六盘山 栽培赤芍 质量考察 规范化种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外科临床护理中出现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并根据各种因素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方法2018年3月—11月在临床收治的24名骨科临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性的数据分析与统计。结果经过详细分析和调查,发现导致骨科临床护理不安全因素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患者自身的不安全,占58.3%和护理人员不安全,占33.3%。结论骨外科临床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主要为患者自身因素和护理人员因素两个方面,在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加强对这两者的重视和科学管理,将有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

  • 标签: 骨外科 临床护理 不安全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外科临床护理中出现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并根据各种因素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方法2018年3月—11月在临床收治的24名骨科临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性的数据分析与统计。结果经过详细分析和调查,发现导致骨科临床护理不安全因素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患者自身的不安全,占58.3%和护理人员不安全,占33.3%。结论骨外科临床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主要为患者自身因素和护理人员因素两个方面,在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加强对这两者的重视和科学管理,将有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

  • 标签: 骨外科 临床护理 不安全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SA管理模式对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运用PDC&SA管理模式对护理安全指标及其住院患者满意度进行管理。结果实施PDC&SA管理模式使护理安全管理合格率由94.83%上升至97.38%,住院患者满意度94.83%提升至96.16%。结论运用PDC&SA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同时对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护理安全 PDC& SA管理模式 敏感指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磁共振成像设备越来越普及,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诊断手段。但由于设备故障、网络故障等问题,设备在运行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导致图像质量不佳,影响对疾病判断的准确性。现就针对磁共振成像设备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业界标准以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标准 诊断 质量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院前急救调度质量管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120指挥中心接受的200例急救报警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急救调度质量管理措施前后各100例。对院前急救调度质量管理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管理措施。结果实施院前急救调度质量管理措施后,平均摘机时间、受理派车时间、院内反应时间与实施前比,均得到了显著缩短,且有效提高了报警人员满意度。结论在院前急救调度管理中实施科学的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院前急救调度质量和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院前急救 调度质量 相关因素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在医学临床当中对血液质量具有很严格的标准要求,血液质量的好坏关乎每一位患者生命的安危,加强护理操作质量管理有利于控制血液质量,能够提升对献血者护理质量的水平,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因而血站护理操作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采供血护理质量是衡量采供血质量管理水平以及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提高血站服务水平,确保血液质量安全,宣传、招募更多的无偿献血志愿者。

  • 标签: 提高 采供血 无偿献血志愿者 血液质量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取不同尿液检验法效果差别。方法根据研究要求选择200例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尿液检验法,研究组行针对性管理方法,对比患者尿液检验所需要时间、实际接收次数、缺陷标本数目以及尿检之前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皆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采取针对性管理方法行尿液检查效果较好。

  • 标签: 尿液检验 针对性管理 质量影响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改进消毒供应中心和临床科室工作的配合,有助于保证患者的诊疗安全,提高我院医疗服务水平。方法通过到临床科室和临床护理人员面对面沟通、在回收和运送医疗器材时征求护理人员意见、每半年和临床科室召开质量持续改进会议等方式收集信息,及时了解临床科室的需求,为临床一线提供良好的保障。结果消毒供应中心运用新型的管理办法提高工作质量,为临床高效优质提供合格的物品,保障医疗安全

  • 标签: 供应中心 临床科室 质量持续改进 方法 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院供应室进行质量控制对于降低患者院内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实施供应室质量管理前后,各取25例住院部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管理前后各科室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进行对比,评价可行性和效果。结果管理前组患者的院内感染率为28.0%,管理后组的感染率为4.0%,进行供应室质量控制后,患者的院内感染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医院的供应室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科学的质量控制可以保证消毒的效果,降低患者在医院内发生感染的几率,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

  • 标签: 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 院内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在采血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在血站各采血车(采血屋)发放480份《献血者满意程度调查情况表》,收回有效表单472份,总收回率是98.3%.观察护理效果。结果采血技术护理满意度(99%)较高,护理效果显著。结论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利于提高采血护理工作质量,献血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应用。

  • 标签: 采血 常规护理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病案首页作为整本病历的精华部分,对于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很多医院对于住院病案首页填写及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视力度不够,使得病案首页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本文针对住院病案首页填写及质量管理现状以及改进措施进行探究。

  • 标签: 住院病案首页 质量控制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中医是我国特有的医疗手段,长期以来依靠经验传承,缺乏科学的研究记录,而中药制剂的质量问题是中医疗效与安全性的关键因素。然而实际上我国对于中药制作的各项标准形同虚设,对于中药质量的控制效果远低于预期效果。本文从目前我国的质量标准与质量控制现状入手,探究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切实可行的对策。

  • 标签: 中药制剂 质量控制 现状分析 改进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就帕金森(PD)患者生活质量与非运动症状(NMS)间的关系展开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40例PD患者组成实验组,并将同年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采用相关量表评定两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显著焦虑、抑郁倾向,伴有智能障碍,睡眠质量与记忆力差,日常生活能力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NMS的早期鉴别及相应治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遏制病情发展速度,利于预后。

  • 标签: 帕金森 非运动症状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本组共纳入2015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胃癌根治手术治疗78例老年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均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除堵管、脱管发生率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外,观察组中反流误吸、腹泻、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和糖代谢异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过程中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疗效满意,能明显降低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如病例样本数不足、缺乏多中心研究、存在统计偏倚等。

  • 标签: 护理干预 老年 胃癌术后 肠道营养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施予人尿激肽原酶治疗的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诊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为A1和A2,每组各两例,分别施予常规治疗和人尿激肽原酶治疗。结果A2组患者的NIHSS评分改善优于A1组,差异显著(P>0.05);A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依次为88.3%高于A1组的73.3%,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人尿激肽原酶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人尿激肽原酶 有效性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