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总管取(laparoscopiccommonbileductexploration,LCBDE)一期缝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322例胆总管取一期缝合的临床资料,LCBDE组133例,开腹组189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6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结果2组手术均获成功,无术中并发症发生,LCBDE组无中转开腹。与开腹组相比,LCBDE组术中出血少[(33.9±18.3)mlvs.(72.6±38.5)ml,t=-10.755,P=0.000],术后疼痛轻[(3.8±1.6)分vs.(5.3±1.2)分,t=-9.610,P=0.000],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早[(9.2±2.1)hvs.(14.3±2.7)h,t=-18.242,P=0.000],住院费用少[(3.03±0.50)万元vs.(3.50±0.68)万元,t=-6.864,P=0.000],住院时间短[(12.0±2.1)dvs.(15.0±4.4)d,t=-7.596,P=0.000],2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腹胆总管取术后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均安全、有效,LCBDE具有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一期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输尿管镜碎石取术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临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提供更多理论与数据支持输尿管镜碎石取术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以我院泌尿外科2010年3月-2015年3月接收的511例行输尿管镜碎石取术患者临床资料为对象,对患者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临床指标进行分析,对导致输尿管镜碎石取术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确定。结果511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为62例,发病率为12.13%。通过积极治疗,所有患者最后均痊愈出院。在多因素分析结果中,输尿管镜碎石取术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与患者年龄、血常规、术中灌注液体量及尿常规关联较大(P>0.05)。结论年龄、术中灌注液体量以及血常规、尿常规都是导致患者发生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对这些临床危险因素加以了解,对患者输尿管镜碎石取术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预防与及时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 尿源性脓毒血症 临床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护理路径在内镜微创保胆取手术中护理配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内镜微创保胆取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手术护理配合模式。观察组采用护理程序为指导,循证护理为基础,制定手术护理路径表并实施,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两者的手术护理服务满意度,来观察手术护理路径表在内镜微创保胆取手术配合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缩短(P<0.0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减少(P<0.05)。护理服务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结论手术护理路径应用于内镜微创保胆取手术配合护理当中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同时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手术护理 路径保胆取石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各种病也显现出来,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输尿管下段结石,患有该病的患者,不仅要承受巨大的痛苦,同时也影响了其基本的生活质量,因此本文就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治疗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对患者的生活有所提高,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琥珀消石颗粒 坦索罗辛 输尿管下段结石 临床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碎石术结合棱术排颗粒治疗泌尿系结石及预防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泌尿系结石患者,根据随机平均分组原则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1例,均采用ESWL,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以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口服棱术排颗粒。结果观察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棱术排颗粒能有效提高体外碎石术后的结石排出率,有效预防术后感染等不良反应。

  • 标签: 体外碎石术 棱术排石颗粒 泌尿性感染
  • 简介:背景:部裂性滑脱与退变性滑脱的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两者在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各参数及生活质量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目前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退变性滑脱症与成人腰椎部裂性滑脱症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及生活质量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5年2月就诊且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退变性滑脱症与成人腰椎部裂性滑脱症患者共169例,其中退变性滑脱(退变组)83例,部裂性滑脱(部裂组)86例。在站立位全脊柱侧位片上测量两组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学指标,包括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矢状面平衡、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同时测量两组病例的腰椎滑脱角、滑脱率以及滑脱距离,运用SF-36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结论:①退变组患者腰椎前凸角、胸椎后凸角及滑脱角明显低于部裂组(P〈0.05-0.01);退变组患者矢状面平衡明显高于部裂组(P〈0.01);②就SF-36量表各维度而言,退变组身体功能维度得分、社会功能维度得分低于部裂组(P〈0.01);③两组患者在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滑脱率及滑脱距离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结果提示,退变性滑脱症与成人腰椎部裂性滑脱症患者具有相似的骨盆矢状而形态,但部裂性滑脱症患者较退变性滑脱症患者表现为更大的胸椎后凸、腰椎前凸以及滑脱角。此外,退变性滑脱症患者身体功能、社会功能维度受到明显的损害。

  • 标签: 腰椎 脊椎滑脱 骨盆 生活质量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