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学检验是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采集样本的不准确或不规范可能会导致检验结果的误差,从而对临床决策产生负面影响。本论文旨在通过对检验样本采集对医学检验分析结果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建议来改善样本采集质量,从而提高医学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标签: 检验样本采集 医学检验分析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临床检验中标本采集因素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进一步为临床检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我院检验科生化室接收的血液生化检验样本105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样本进行详细回顾性分析,探讨标本采集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记录不合格标本。结果患者采集部位、采集方法、抗凝剂的使用、送检时间及保存条件均对检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检验出90例不合格标本,28例为血液采集部位不当、22例为血液采集方法不当、24例为采集后保存方法不当、9例为采集后送检时间过长、7例为抗凝管抗凝剂超标。结论从结果可知,生化检验中误差主要在采集过程中产生,只有详细抓住检验的各个环节才能有效的降低临床生化检验中的误差,提高检验质量,有助于对患者疾病的判断,对临床疗效判断和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尿液检验 临床检验 影响因素 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机采血小板采集失败原因,并制定相应改进手段。方法收集改进前机采血小板数据、改进后机采血小板数据。汇总失败案例,探究原因。结果(1)机采血小板采集失败因素有血肿、穿刺失败、血常规计数异常、献血不良反应、乳糜血及其其他,机采血小板采集失败率是0.9%。(2)实施改进措施后,较比改进前,血常规计数异常、血肿及其乳糜血显著改善,组间比较统计学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而剩余的各项因素,较比改进前,组间比较统计学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导致机采血小板采集失败的因素往往与献血者和操作人员息息相关。因此,强化对献血者和操作人员的管理,可有效规避采集失败的发生。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改进措施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检验受到标本采集的影响和干预措施。 方法: 选取我院 118 例需进行血液检验患者。常规组:对患者实施采血护理。研究组:对患者实施针对性采血护理。 结果 :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96.61% 高于常规组的 74.58% ,两组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之间有一定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标本采集需要医务人员之间密切的配合,提高工作效率,在血液检验过程中实施针对性采血护理,可确保检测结果的安全性,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标本采集 血液检验 影响和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是保证微生物检验工作质量的基础,也是影响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分析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随后探讨保存原则与方法,以期能够改善结果准确性,为微生物研究工作提供良好的依据。

  • 标签: 食品微生物 样品采集 保存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血站血液采集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相关问题,并提出完善的建立方法,以期提升血站血液采集质量管理效果。 方法 本次将我血站血站血液采集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前后的各 10000 份成分制备血液样本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血站血液采集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相关问题,提出完善的建立方法,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及可行,降低血液报废率。 结果 建立血站血液采集质量体系后,血液报废率的 0.84% ,明显低于建立前的 3.28% ,前后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 P < 0.05 )。 结论 针对血站血液采集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前面临的血液报废问题、组织管理松散、血站工作人员素质等问题,建立时需加强组织管理、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做好血站工作人员的培训等工作,以期提高血站血液采集质量管理的效果,降低血液报废率。

  • 标签: 血站 血液采集 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问题 建立方法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观察标本采集细节 对医院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对我院 2016 年 06 月到 2016 年 10 月的 70 份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在标本溶血、不同 标本送检时间对医院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血液检验 中,标本溶血以及 标本送检时间都会影响到检验结果,与正常标本参考值比较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临床中,为提高医院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该严格控制在采集标本上的误差,加强细节管理, 值得在实际中推广。

  • 标签:  血液 检验 标本采集 细节管理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00例血液生化检查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液样本进行演策,并对采集部位、采集时机、标本溶血、送检时间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空腹采集血液者的准确率高于其他时间采集血液检查的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采集部位、溶血、不同送检时间的检查结果存在显著的差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的采集部位、采集时间、标本溶血、送检时间均会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血液标本 采集 生化检验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血液采集中心护理过程中的效果评价。方法血液采集中心的日常血液采集护理过程,随机抽取血液采集中心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在另一个时期作为观察组,其持续的质量改进,并随机抽取20例血液采集中心的患者为观察组。结果对照组17例患者对血液采集中心血液采集护理过程满意,占8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20例患者对采血中心血液采集护理过程满意度为1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与采血中心患者的血液采集护理过程满意度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血中心的血液采集护理过程,应实施持续的质量改进,建立质量控制管理团队,加强质量控制,相关知识和技能,定期培训团队成员,有效提高采血中心的护理管理质量,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血液采集中心 血液采集护理过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方法按照MCS+型机采血小板的操作规程,对我站捐献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303例进行采集,每次采前输入献血者性别,身高,体重,血小板,血细胞比容等参数。其他参数设置机器默认。结果采前血小板计数与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中的循环数、循环血量、抗凝剂使用量、血小板收集量之间均P<0.01。它们之间的直线相关关系存在,并且关系密切。结论机采血小板因临床输注效果好,输注不良反应和经输血传播的疾病发生率低,故被临床普遍应用。

  • 标签: 机采 血小板 影响因素 护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092-021 对象与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临床检验标本采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病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建议对策,从而不断的提高送检标本的合格率。方法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不断提高护士的静脉穿刺能力,正确的指导交代患者如何正确的留取标本。结果提高了患者的标本的质量,能够提高临床医生对患者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问题与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标本采集方法不同对细菌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疾控中心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进行细菌检验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计算机随机分组研究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标本采集,研究组实施规范化标本采集,对比两组标本质量合格率、细菌阳性检出率以及标本污染率。结果:研究组标本采集合格率96.00%高于对照组标本采集合格率80.00%(=6.061,P<0.05);研究组标本阳性检出率72.00%高于对照组50.00%;研究组标本污染率2.00%低于对照组14.00%(=5.086/4.891,P<0.05)。结论:使用规范化标本采集方式能够从整体上提升细菌阳性检出率,同时还能够使检验标本更加合格,避免标本采集过程中标本污染情况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 标签: 标本采集 细菌检验 标本合格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血站在实际为献血者进行血小板采集的过程中,探讨整体护理方式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血站接收的120例血小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献血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献血者采用整体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献血者来说,观察组献血者在接受血小板采集之后发生不良反应问题的概率整体更低。结论:血站在对献血者实施血小板采集的过程中,整体护理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献血者在接受血小板采集过程中不良反应问题的发生概率,提升血小板采集过程的安全性。

  • 标签: 整体护理 血站血小板采集 应用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COM. TEC与 CoBE Spectra 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效果,保障临床移植要求提高移植成功率。 方法 对本院50名使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的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健康供者采集效果入组进行研究,其中COM. TEC血细胞分离机采集25例,共循环27次,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采集25例,共循环28次,重复采集者前后使用同一台机器。比较两组产品中白细胞总数、单个核细胞比例、RBC、Hct、 Plt以及MNC细胞数、CD34+ 细胞数和产品体积。结果 两种机器的产品中白细胞总数、 RBC、Hct和产品的体积有统计学差异;而Plt、单个核细胞比例、产品MNC细胞数和CD34+ 细胞数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两种血细胞分离机均能采集有效的MNC细胞数和CD34+ 细胞数,满足临床移植需求,但是CoBE Spectra 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的产品中RBC的污染率更低,特别适用于主要ABO血型不合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者;而COM. TEC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的产品体积小,适用于干细胞需要超低温冷冻保存的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者。

  • 标签: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血细胞分离机 采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低氧处理对脐带血中有核细胞(total nucleated cell, TNC)、干细胞及T淋巴细胞等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集脐带血10份,每份分为2组即空气氧组与低氧组,检测每个样本的白细胞数并作为TNC数,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干细胞(CD34+细胞)、T淋巴细胞(CD3+细胞)占CD45+细胞的比例,计算出干细胞与T淋巴细胞的数值。应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分别比较空气氧组与低氧组在TNC数、干细胞比例、T淋巴细胞比例、干细胞数、T淋巴细胞数方面的差别。结果 1. 空气氧组、低氧组TNC数分别为(13.12±1.89)×109/L、(12.57±1.63)×109/L,低氧组TNC数低于空气氧组(P =0.001)。2. 两组在干细胞比例、T细胞比例、干细胞数、T细胞数方面均无差异(P >0.05)。结论 空气氧处理有利于提高脐带血中的TNC数,而不会改变干细胞与T淋巴细胞数。

  • 标签: [] 空气氧 低氧 有核细胞 干细胞 T淋巴细胞
  • 简介:【摘要】现阶段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在实际开展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期间,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采集和保存工作非常重要,主要就是因为这两个环节的工作状况,会对最终检验结果真实有效性造成影响,甚至还能真实的反应出食物中微生物的具体状况。食品安全与人们生命健康具有紧密关联,在日常生活中要预防和降低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防止对食品造成破坏。通过做好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及保存工作的方式,提升食品安全质量。

  • 标签: 食品安全 微生物 检验样品 采集 保存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到本院48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析不同采血位置以及标本溶血对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结果:从采集部位角度分析,输液手臂与非输液手臂相比,P<0.05;从标本溶血角度分析,标本相关指标相比,P<0.05。结论:在实施生化检验方式对血液标本中,会受到采集部位、标本溶血的影响,使得检验结果有误差。但需重视操作规范,保障检验的准确性。

  • 标签: 生化检验 血液标本采集 检验结果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