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我国中医护理发展现状和不足,为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核心期刊关于中医护理学理论运用和理论创新的文献和学位论文,应用文献计量法分析文献的主题、年代、作者和期刊分布,以及科研基金资助情况、科研论文数量和质量、中医护理理论应用和创新情况、中医护理学位论文现状.结果共纳入文献164篇,其中硕士论文20篇,博士论文2篇,期刊论文142篇.中医护理科研合著率较低、基金赞助较少,无专业中医护理学学术期刊,科研论文比例少,研究质量有待提高,中医护理理论缺乏创新.结论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需要拓展科研深度和广度,加强中医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研基金投入,创办专业学术期刊,完善中医护理理论,加强中医护理临床实践.

  • 标签: 中医护理学 文献计量学 理论研究
  • 简介: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11月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1357例患者,其中5例患者发生导管体内破损或断裂,分析原因可能有:穿刺时未使用导针器、穿刺时肢体外旋、穿刺的血管位置深、肘关节长期反复伸屈、导管批号、输入药液刺激性大.经临床观察总结,提出提高置管的规范操作、保证后期的规范维护及使用、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指导和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及应急能力等护理对策.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模式在伤口护理会诊实践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试验方法进行验证,对照组48例85处压疮采用传统护理会诊方法;实验组45例76处压疮实施品管圈模式下的伤口护理会诊。比较2组患者的压疮转归、品管圈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压疮防治知识知晓率及措施落实率。结果实验组压疮的治愈率(93.42%)好于对照组(82.35%);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理人员对压疮防治知识知晓率及措施落实率显著提高。结论品管圈模式下的伤口护理会诊可以更好地改善压疮的转归,提高护理人员对压疮防治知识知晓率及措施落实率。

  • 标签: 护理会诊 压疮 品管圈
  • 简介:目的评价Braden压疮预防措施钟表在压疮风险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012年10月~2013年9月在我院住院期间压疮Braden评分≤16分的成人压疮风险患者682例进行观察,2012年10月~2013年3月30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照《基础护理学》第四版为指导对压疮预防实施常规护理;2013年4月~9月38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以《成人压疮预测和预防实践指南》为依据制作的Braden压疮预防措施钟表实施护理。比较两组压疮风险患者压疮发生率。结果Braden压疮预防措施钟表实施后,压疮风险患者院内获得性压疮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Braden压疮预防措施钟表的应用,可有效降低院内压疮发生率,规范了护士对不同分值压疮风险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该表内容简洁、使用方便,可应用于临床护理。

  • 标签: 压力性溃疡 预防和控制 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
  • 简介:总结超声引导结合微插管鞘技术在上臂置入PICC1次置管失败的原因和处理方法。120例置管患者中1次置管成功87例(72.5%),2次置管成功12例(10.0%),3次置管成功7例(5.8%),3次以上穿刺成功10例(8.4%),穿刺失败4例(3.3%);1次置管失败原因包括:穿刺针未1次置入血管,导丝送入困难,导管置入困难,穿刺鞘未置入血管,导管异位,认为在置管前利用血管超声仪充分评估血管的条件;置管时运用娴熟的操作技术,有效地处理置管时出现的问题;置管后及时胸片检查定位,可提高置管成功率。

  • 标签: 超声引导 微插管鞘技术 PICC 置管失败
  • 简介:目的:了解ICU护理人员床头抬高30°依从性的执行现状,探讨影响护理人员抬高床头依从性的因素。方法应用床头抬高依从性调查工具表,对3个班次3个不同时间点床头抬高依从性进行连续12周的调查。结果8:00-15:00班、15:00-22:00班、22:00-8:00班护理人员床头抬高30°依从率分别为59.4%、61.5%、52.7%。护士的依从率为35.0%,护师为65.5%。结论ICU护理人员对重症患者床头抬高30°的依从性普遍较低,主要影响因素是护理人员的认识不足、责任心不强等,管理者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及指导,以提高依从效果。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人员 体位 依从性
  • 简介:目的探讨按分钟通气量计算的湿化液滴注速度对机械通气患者痰液黏稠度和气道湿化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130例容量控制模式的机械通气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前30例患者按分钟通气量分成A(6~8L/min)、B(8~10L/min)两组进行湿化液滴注速度的计算;然后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按照计算的速度进行湿化液滴注,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湿化液滴注。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在1h、2h、3h3个时间点湿化液水平线与湿化罐基线间的距离,用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痰液黏稠度,用行×列卡方检验比较气道湿化效果。结果A组湿化液滴注速度为(27.4±1.54)mL/h,B组湿化液滴注速度为(30.7±1.73)ml/h。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不同湿化液滴注速度下1h、2h、3h时,湿化罐内湿化液水平线与湿化罐基线间距离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痰液黏稠度和气道湿化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设定为容量控制条件下,分钟通气量为6~8L/min时,湿化液滴注速度设为27~28mL/h,分钟通气量为8~10L/min时,湿化液滴注速度设为29~31mL/h。按分钟通气量计算出的湿化液滴注速度可改善容量控制模式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

  • 标签: 湿化液滴注速度 机械通气 气道湿化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中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和自我效能量表,对103例颈椎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颈椎病患者总的运动锻炼时间为(272.04±183.42)min/周,最常见的运动锻炼方式是散步。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平均得分为(1.51±0.90)分,即当患者出现颈痛或其他不适时,“偶尔会/有时会”运用认知性症状管理技巧。与医生的沟通平均得分为(1.83±1.07)分,即当患者见医生时,“偶尔会/有时会”与医生有效沟通疾病相关问题。患者自我效能的平均得分为(6.61±1.88)分。颈椎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与其自我效能呈正相关(r=0.366,P<0.01)。结论颈椎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仍不够满意,主要体现在运动锻炼方式较为单一,认知性症状管理技巧运用较少,与医生沟通的频率和内容不足。颈椎病患者的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颈椎病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越高,其自我管理行为越好。

  • 标签: 颈椎病 自我管理行为 自我效能
  • 简介:分析28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直接拔除气管套管后再次置管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再次置管的原因为拔管评估不准确、拔管时机选择不当、气管内肉芽组织增生、环状软骨塌陷、颈部短粗、套管留置时间过长.严格掌握直接拔管指征并权衡拔管风险,考虑置管并发症及基础疾病控制情况、选择适宜的拔管时机,用小号套管过渡拔管,以防止直接拔管后再次置管.

  • 标签: 昏迷 气管套管 拔管 置管 原因
  • 简介:目的规范3级及以上输液性静脉炎的管理,从而达到减少医疗护理的风险。方法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3级以上输液性静脉炎的管理流程进行分析,找出潜在失效模式并分析其原因,根据发生频度、失效检验难度及严重程度3个因子计算危急值,对危机值数值大,排在前7位的失效模式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结果3级输液性静脉炎在72h内治疗有效率由67.12%提高至95.65%;4级输液性静脉炎在72h内治疗有效率由63.33%提高至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能降低3级以上输液性静脉炎的风险。

  • 标签: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3级及以上输液性静脉炎 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