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同期双侧肾盂癌临床诊治要点和问题。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至2011年我院收治7例同期双侧。肾盂癌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7例患者由术前影像学和细胞学检查初步诊断为同期双侧肾盂癌,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条件综合考虑,6例行侧肾盂癌根治,对侧肿瘤段肾盂壁切除、残端肾盂输尿管吻合术,1例行腔内微创手术。术后7例患者均未出现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患者恢复良好,出院后辅助全身化疗和规律膀胱灌注,中位随访时间2年,开放手术患者均未出现尿路上皮癌复发。结论双侧肾盂癌患者行侧肾盂癌根治,对侧局部肿瘤切除术,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术后辅助化疗,效果可靠。

  • 标签: 肾盂癌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筛选和鉴定新前列腺癌相关基因,探讨在前列腺癌中表达情况,为研究其仵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生物学信息筛选,RT—PCR验证,确定前列腺癌相关新基因PCAG1。然后提取14例配对前列腺癌及癌旁组织标本中总RNA,经逆转录获得cDNA,应用RTPCR检测标本中PCAG1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CAG138例前列腺癌组织及配对邻近正常组织中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确定PCAG1蛋白亚细胞定位,并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PCAG1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关系。结果RT—PCR及免疫组化显示PCAG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且只少数几种正常组织中低表达,多数正常组织中无表达,呈现明显前列腺癌特异高表达特性;免疫荧光确定PCAG1蛋自主要定位于线粒体中。结论PCAG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高表达,提示可能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相关。PCAG1独特转录调控模式预示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癌相关基因 PCAG1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3期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肾脏病及相关危险因素关系。方法对178例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血尿酸水平,将其分为高尿酸组和尿酸正常组,分析蛋白尿、肾功能及相关危险因素差异。结果178例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中发生高尿酸血症137例(高尿酸组),发生率为76.9%;尿酸正常者41例(尿酸正常组)。女性患者高尿酸发生率为85.6%,较男性患者高尿酸发病率高,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组与尿酸正常组蛋白尿、肾功能、血压、血脂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中发生率高,但高尿酸血症肾功能受损患者中致病性有待进步研究。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肾功能不全 慢性 回顾性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行后腹腔镜输尿管离断成形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诊断及治疗经过,男性4例,女性2例。所有患者均经B超、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CTU或MRU检查诊断为右侧腔静脉后输尿管,均伴有右肾积水和上段输尿管扩张。所有患者均行后腹腔镜输尿管离断成形术。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术后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出现。术后1月拔除双J管,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平均随访18月,显示右肾积水显著减少。结论本组6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行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离断成形术均获成功,该手术安全性高、疗效肯定、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进步推广。

  • 标签: 腔静脉后输尿管 后腹腔镜 输尿管离断成形术
  • 简介: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1],目前随着PSA等筛查方法应用,发病率我国有逐年递增趋势。近年来随着各种肿瘤治疗技术开发和新型抗肿瘤药物应用,前列腺癌治疗又有综合性手段。本院2007年7月至2012年8月对12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采取间歇性内分泌治疗(intermittenthormonaltherapy,IHT),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晚期前列腺癌 内分泌治疗 间歇性 临床观察 前列腺癌患者 恶性肿瘤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我科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白蛋白(albumin,Alb)及波动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关系。方法纳入符合条件129例血液透析患者,以住院或死亡定义为不良事件。以该研究人群平均血浆白蛋白(meanserulserumin,Albmean)水平为标准,计算患者单次血浆白蛋白水平相对Albmean变化值即波动。以标准差SDAIbmean=√∑(xi—Albmean)。/N-1表示。使用卡方检验,Kaplan-Meier法及COX比例风险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Alb—mean≤40g/L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40g/L组(P:0.037)。(2)SDA1bmean≤3.0g/L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3.0g/L组(P=0.01)。(3)将患者分为4组,Alb≤40g/L+SDAlbmean〉3.0g/L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08)。与Alb〉40g/L+SDAlbmean≤3.0g/L组比较,Alb≤40g/L+SDAlbmean〉3.0g/L组患者3.2倍高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结论Albmean及SDAlbmean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相关。当血液透析患者Albmean〉40g/L及SDAIbmean≤3.0g/L时可能有利于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肾透析 死亡 白蛋白
  • 简介: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伴肾功能不全患者临床特征,探索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5月10日住院患者共80例,将其分为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功能不全组和非肾功能不全组,进行两组间临床资料比较。结果80例患者中,31例合并肾功能不全,占38.9%;分型以轻链型最多见,占48.4%;kA型占25.8%,IgG型占25.8%。非肾功能不全组以IgG型多见,占61.2%;轻链型占14.3%,IgA型占18.4%,其他类型6.1%。两组资料对比显示,肾功能不全组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肾功能不全组,部分患者经过积极治疗,肾功能可恢复正常。结论肾功能不全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最为常见也是最为严重并发症之。免疫分型、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是多发性骨髓瘤并发肾功能不全重要影响因素。肾功能不全发生使患者治疗更为复杂,疾病更易发生进展,如能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及其肾损害,则有望逆转肾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肾功能不全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复方金钱草对小鼠草酸钙结晶肾损伤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24只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单纯结晶组(B组)、复方金钱草干预组(C组),每组8只.B组:给予100mg/kg乙醛酸盐;C组:给予100mg/kg乙醛酸盐+20ml/kg复方金钱草浸膏;A组:给予100mg/kg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d后,检测各组小鼠血生化指标,肾组织钙含量水平,光镜观察各组小鼠肾组织切片中草酸钙结晶体分布及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染色对TRPV5、Calbindin-D28进行定位分析,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肾组织中TRPV5、Calbindin-D28k含量.结果:与单纯结晶组相比,复方金钱草干预组小鼠血清尿素氮(BUN)及肌酐(Scr)水平、肾组织钙含量显著下降(P〈0.05),肾组织草酸钙结晶沉积及肾脏病理组织损伤均显著减轻(P〈0.05),但肾脏TRPV5及Calbindin-D28k表达量均强于单纯结晶组(P〈0.05).结论:复方金钱草可能通过上调肾脏TRPV5及Calbindin-D28k表达量从而减少了肾小管内钙盐结晶体形成,起到了保护肾脏作用.

  • 标签: 复方金钱草 钙转运蛋白 草酸钙结晶
  • 简介: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找到有效恶性肿瘤预后指标对于临床工作意义重大。广为人知对恶性肿瘤预后影响较大指标有临床病理分期、术后并发症等,而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炎性改变与肿瘤有着紧密联系。

  • 标签: 恶性肿瘤 肿瘤预后 泌尿系 NLR 临床病理分期 术后并发症
  • 简介:镉是生殖毒物,能够诱导睾丸生殖细胞凋亡。最新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参与镉诱导睾丸生殖细胞凋亡。本研究采用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探讨对镉诱导睾丸内质网应激与生殖细胞凋亡影响。研究结果显示NAC预处理能明显减轻镉诱导睾丸生殖细胞凋亡。糖调节蛋白78(GRP78)是重要内质网特异性分子伴侣,NAC显著下调镉诱导GRP78表达。翻译起始因子(elF2ct)是内质网应激PERK信号通路下游靶分子,而NAC预处理明显降低镉诱导elF2ct蛋白磷酸化。此外,NACre,阻断镉诱导x盒结合蛋白1(XBP1)mRNA激活。上述结果提示抗氧化剂NAC减轻镉诱导睾丸内质网应激和非折叠蛋白反应。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与C/EBP同源蛋白(CHOP)是内质网应激介导凋亡信号通路两个重要分子,NAC几乎完全阻断镉诱导JNK蛋白磷酸化与CHOP表达,提示NAC预处理能够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保护镉诱导睾丸生殖细胞凋亡。

  • 标签: NAC 睾丸 凋亡 内质网应激 非折叠蛋白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直立体位超声检查对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SVC)诊断价值。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35例SVC患者,记录精索静脉平静呼吸时最大内径及站立位时内径,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测量不同体位精索内动脉血流峰值速度。结果35例SVC患者,站立位后精索静脉内经(2.5mm)高于平卧位内径(1.7mm),差异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站立位诊断阳性率(95.0%)高于平卧位诊断阳性率(65.0%),差异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精索内动脉血流峰值速度平卧位与站立位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站立位超声检查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诊断阳性率高于平卧位,对于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宜采用站立位检查。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精索精脉曲张 直立体位
  • 简介:目的:细胞极性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发挥生理功能结构基础。本研究目的是明确成体大鼠肾小管坏死后修复过程中与胚胎大鼠肾小管发育过程中细胞极性形成过程致性。方法:通过皮下注射硫酸庆大霉素制作出生后8周雄性Wistar大鼠急性肾小管坏死后自然修复动物模型,分别在注射庆大霉素后第7天(用药5d,停药2d)、第14天和第28天采集肾脏标本;另外采集妊娠20d大鼠胚胎肾脏标本。观察成体大鼠肾小管坏死后修复再生过程中与胚胎大鼠肾小管发育过程中肾小管形态学变化;以Na^+-K^+-ATP酶作为细胞极性标志物,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比观察成体大鼠肾小管坏死后修复再生过程中与胚胎大鼠肾小管发育过程中细胞极性形成过程。结果:(1)成体大鼠注射庆大霉素后第7天,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肾小管基底膜裸露,管腔内有大量脱落上皮细胞碎片;第14天,肾小管基底膜出现新再生肾小管上皮细胞;第28天,大多肾小管结构基本恢复正常。(2)成体大鼠注射庆大霉素后第7天,裸露肾小管基底膜没有Na^+-K^+-ATP酶表达;第14天,新再生肾小管上皮细胞Na^+-K^+-ATP酶表达,但此时Na^+-K^+-ATP酶没有明显极性分布,胞膜和胞浆均有表达;第28天,Na^+-K^+-ATP酶呈极性分布,主要表达肾小管上皮细胞侧基底膜。(3)胚胎大鼠肾小管发育过程是从S形体发育成为不成熟肾小管,再发育成为成熟肾小管。(4)胚胎大鼠肾小管发育过程中,Na^+-K^+-ATP酶表达从没有极性到有极性分布,即Na^+-K^+-ATP酶从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膜和胞浆均有表达到只局限侧基底膜表达。结论:成体大鼠肾小管坏死后修复过程中细胞极性形成过程与胚胎大鼠肾小管发育过程中细胞极性形成过程是,提示大鼠肾小管坏死后修复再

  • 标签: 肾小管发育 损伤与修复 细胞极性 NA+-K+-ATP酶
  • 简介: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热休克蛋白70(HSP70)检测与炎症状态关系。方法将MHD患者92例根据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为2组:非炎症组(hs-CRP〈3mg/L)58例;炎症组(hs-CRP≥3mg/L)34例。检测2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血白蛋白(Alb)、hs-CRP、血红蛋白(Hb)、HSP70、铁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结果尿毒症患者血清HSP70与hs-CRP、IL-6、TNF-α、铁蛋白等炎症指标无明显相关性;与Hb、Alb、总胆固醇等营养指标也无相关性。非炎症组透析前HSP70水平较低,透析后迅速升高(P=0.013);而炎症组透析前后HSP7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1)。结论炎症状态可能是导致炎症组HSP70升高原因;但HSP70不能反映MHD患者是否存在慢性炎症状况,也不能反映蛋白质营养状态。透析前、后HSP70水平检测可反映机体抗应激反应能力。

  • 标签: 尿毒症 肾透析 HSP70热休克蛋白质 炎症
  • 简介:目的探讨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合并急性腰椎骨折时应采取护理措施和应注意护理要点。方法回顾1例急性腰椎骨折病例护理过程,总结护理相关经验。结果患者住院期间出现严重自杀倾向,对临床护理带来重要挑战。经安全护理、心理疏导和疼痛护理,患者重建生活信心出院。结论转移性前列腺癌出现急性骨折可能带来患者巨大精神创伤,严密安全护理、有效心理疏导和疼痛护理,有助于患者重建生活信心。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肿瘤转移 护理
  • 简介:目的调查糖尿病肾脏病患者饮食相关知识、行为及社会支持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调查2009年6月至2012年8月123例广东省中医院总院及各分院内分泌科、肾病科住院及门诊就诊非透析期2型糖尿病肾脏病患者。结果调查显示,控制饮食完全可以延缓病情进展患者占47.2%。大多患者认为患病后饮食中蛋白质含量应减少,但仅有半能够正确选出含优质蛋白食物。多数患者可以正确选择血糖指数较低水果,但对水果食用时间并不明确。半数以上患者能明确高胆固醇食物、高脂肪食物、高钠盐食物,并限制食用,而极少数患者能每天会制定饮食计划。结论糖尿病肾脏病患者对饮食认识,饮食行为尚合理,但对于饮食中蛋白质摄入及食用水果时间以及哪些为高胆固醇食物、高脂肪食物、高钠盐食物等问题认识较为不足。仍有部分患者未能很好地执行糖尿病肾脏病饮食要求,因此应注意纠正患者饮食中不良行为。

  • 标签: 血糖 胆固醇 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窄带显像膀胱镜能否减少膀胱肿瘤手术前后病理核分级差异.方法采用WHO/ISUP2004病理分级标准并结合临床情况,对205例膀胱肿瘤术前活检病理、术后病理分级等进行分析.对接受保留膀胱手术患者进行随访并观察膀胱肿瘤复发情况.结果白光膀胱镜组109例,术前G023例,G160例,G222例,G34例;术后G015例,G141例,G231例,G322例;活检低估51例(46.8%),高估7例(6.4%),致51例(46.8%).窄带显像膀胱镜组96例,术前G015例,G145例,G230例,G36例;术后G014例,G121例,G246例,G315例;活检低估45例(46.9%),高估14例(14.6%),致37例(38.5%),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单独观察G1亚组,窄带显像膀胱镜G1组低估率高于白光膀胱镜G1组(62.2%vs41.7%),窄带显像膀胱镜G1组致率低于白光膀胱镜G1组(24.4%vs50.0%),两组差异统计学意义(χ2=7.067,P=0.029).行白光膀胱镜者平均随访33个月(4~62个月),复发38例;行窄带显像膀胱镜者平均随访15个月(3~32个月),复发9例,两组差异统计学意义(χ2=5.25,P=0.02).结论窄带显像膀胱镜不能减少膀胱肿瘤术前活检分级低估现象.

  • 标签: 膀胱肿瘤 窄带显像 膀胱镜 病理分级
  • 简介:前列腺癌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进程中可经历激素依赖和激素非依赖阶段,转变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多种信号传导通路可能参与其中。近年来随着MAPK信号通路研究深入,

  • 标签: MAPK信号通路 前列腺癌 DD3基因 相关性 RAS 信号传导通路
  • 简介:目的探讨淋巴结外侵犯(extranodalextension,ENE)对阴茎癌患者生存影响,并对可能影响ENE患者生存预后因子进行分析。方法回顾31例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且病理证实ENE阴茎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未行辅助治疗,术后均给予辅助放疗。应用显徽标尺测量淋巴结包膜至肿瘤外侵最大距离,如果肿瘤破坏淋巴结包膜≥1/3,则认为该患者ENE距离不可测量。研究终点为总体生存期,生存分析数据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计算,并用Log-rank法对生存率进行比较,进步对有意义因子行Cox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患者中ENE发生率为51.8%。ENE患者中位总体生存期为18个月(95%CI14.4~21.6个月),5年生存率为23%。ENE淋巴结数目≥3、ENE不可测量以及盆腔淋巴结转移对此类患者预后影响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仅ENE不可测量(HR:4.24)对总体生存期统计学意义。结论阴茎癌伴有腹股沟ENE时5年生存率较差,ENE距离是影响此类患者总体生存期重要因子,当ENE距离不可测量时,患者中位生存期仅为7.5个月。

  • 标签: 阴茎肿瘤 淋巴结外侵犯 预后
  • 简介:目的探究阴茎部分切除患者性功能下降与焦虑、抑郁关系。方法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行阴茎部分切除阴茎鳞状细胞癌患者共46例,通过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调查问卷(IIEF-15)、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分别在术前及术后3、6、9、12个月评估患者性功能、焦虑和抑郁情况,进步分析性功能下降与焦虑、抑郁关系。结果患者术后勃起功能、性高潮、性欲、性生活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较术前均显著下降,焦虑及抑郁程度较术前显著上升,而且患者术后性功能下降与焦虑、抑郁呈负相关。结论阴茎部分切除患者术后性功能下降与焦虑、抑郁症状加重呈显著相关。

  • 标签: 阴茎癌 阴茎部分切除 焦虑 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