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20 个结果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27岁。主因左侧头皮、面颈部起皮损并逐渐增大27年,于2015年1月20日就诊。患者出生不久于左侧耳前出现绿豆大小黑色丘疹,表面光滑,无破溃、糜烂及渗出,于当地医院切除皮损且行组织病理检查提示"良性梭形色素痣";数月后左侧头皮、面部、耳部、颈部逐渐出现散在针尖至花生米大小淡褐色至黑色丘疹,表面较光滑,周围皮肤出现淡褐色斑。

  • 标签: 皮脂腺痣综合征
  • 简介:目的:研究雌激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5月共120例于我院就诊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将其半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雌激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雌激素补充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胰岛素变化、空腹血糖、血浆性激素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FIN、FBS在治疗3个月后均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浆性激素T、LH、FSH、LH/FSH在治疗3个月后均有下降,且研究组下降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雌激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可有效降低雄激素水平,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卵巢功能、临床症状,效果满意。

  • 标签: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 二甲双胍 雌激素 胰岛素抵抗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47岁。主因双手角化性丘疹1个月,于2015年3月12日就诊。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双手大小鱼际边缘出现数个米粒大小肤色角化性丘疹,其后皮损逐渐增大、增多,并向上逐渐延及双手大拇指桡侧及小指尺侧。自诉遇水皮损更明显,无自觉症状。否认有外伤史,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般情况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各系统检查无异常。

  • 标签: 类弹性纤维病 角化性 肢端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58岁。主因左耳背部红褐色斑块8年余,于2014年9月8日就诊。8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左耳后出现红褐色斑块,无明显自觉不适,皮损逐渐增大,1个月前于当地医院行组织病理检查示鲍恩病。考虑手术后左耳无法完全保留,患者拒绝接受手术切除。既往史和过敏史无特殊。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 标签: 鲍恩病 光动力疗法
  • 简介:目的:分析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方法:将8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异维A酸软胶囊口服,晚上外擦阿达帕林凝胶,白天外擦盐酸克林霉素凝胶;观察组在对照组外用药基础上再加以艾拉光动力治疗仪(ALA-PDT)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后进行疗效判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3,P〈0.05)。结论: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痤疮 光动力疗法
  • 简介:目的观察十味平痤方及其加减治疗痤疮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59例,采用十味平痤方及其加减治疗;对照组141例,采用维胺脂治疗.4周判断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进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检测.结果①治疗组有效率为78.62%,对照组有效率59.5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轻度痤疮患者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效果更好(P<0.05),而中度和重度痤疮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治疗组治疗血清TNF-α、IL-8降低(P<0.05),对照组无明显改变.结论十味消痤方治疗痤疮安全、有效,尤其对轻度痤疮疗效较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TNF-α、IL-8水平有关.

  • 标签: 十味平痤方 痤疮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8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59岁,农民。面颈部斑块、结节、溃疡伴疼痛,间断发热2个月,于2015年6月就诊。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左侧面颊部出现散在黄豆大小红色结节,皮损不断增多、增大形成斑块,并逐渐蔓延至右侧面颈部,部分皮损破渍形成溃疡伴疼痛。在当地医院按湿疹给予药物治疗(具体不详),

  • 标签: 淋巴瘤 T细胞 原发性
  • 简介:目的:分析浅表脂肪瘤样痣患者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和治疗情况,提高对本病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3例浅表脂肪瘤样痣患者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点及治疗情况,并温习相关文献,对本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浅表脂肪瘤样痣临床分多发(经典型)和单发两种类型,组织病理提示真皮中上层见无包膜且分化良好脂肪细胞团块,与下方皮下脂肪不相连。弹力纤维染色显示弹力纤维有不同程度减少,破碎和断裂。结论:浅表脂肪瘤样痣是以真皮异位成熟脂肪细胞为特征良性错构瘤。临床上,多发型易误诊为结缔组织痣或神经纤维瘤,单发型易误诊为软纤维瘤。

  • 标签: 浅表脂肪瘤样痣 组织病理
  • 简介:目的:分析栅栏状有包膜神经瘤临床和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对我科诊断6例栅栏状有包膜神经瘤临床和组织病理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结果栅栏状有包膜神经瘤临床表现为孤立性肤色丘疹。组织病理学表现为真皮界限清楚以施旺细胞束增生为主良性肿瘤,肿瘤组织间伴有明显裂隙,瘤细胞无异形性。免疫组化检查肿瘤细胞S-100蛋白阳性,神经束膜细胞EMA阳性。讨论栅栏状有包膜神经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多样性造成临床诊断困难,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为本病确诊提供主要依据。

  • 标签: 神经瘤 栅栏状 包膜 组织病理 施旺细胞 S-100蛋白
  • 简介:目的:进步认识2型糖尿病合并皮肤病变类型及特点,以早期发现及诊断糖尿病,减少漏诊。方法:对我院门诊2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皮肤病变调查,对其中162例合并皮肤病变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中合并皮肤病变者占64.8%,其中感染性皮肤病居首位,各种皮肤病变中位居前三为甲真菌病38.9%,湿疹19.7%,瘙痒14.8%。42.5%患者合并多种皮肤病变。结论:糖尿病患者发生合并皮肤病变。经久不愈、反复发作皮肤病患者应注意监测血糖,做到对糖尿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2型糖尿病 皮肤病 真菌感染 临床分析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26岁,程序员。主因反复面部结节囊肿性皮损5年余,于2015年1月12日就诊。患者5年前出现以下颌部为主面部散在结节、囊肿,于外院诊断为重度痤疮,使用多种治疗(异维A酸胶囊、克拉霉素缓释片等口服,各种维A酸制剂及抗生素乳膏外用,中药内服等),效果欠佳,反复发作,近期皮损再次加重。患者既往体健。皮肤科情况:面部、颈部散在炎性丘疹,下颌及周围散在黄豆至花生粒大小红色结节及囊肿,部分融合,触之囊实性,浸润感明显(图1)。实验室检查无特殊。

  • 标签: 痤疮 重度 点阵激光 ALA-PDT
  • 简介:目的:探讨甲硝唑联合雌三醇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老年性阴道炎妇女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均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硝唑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甲硝唑与雌激素联合治疗,最后分析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实验组患者阴道炎症评分、健康状况评分、pH值及患者临床表现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雌激素可以明显提高抗生素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患者疗效。

  • 标签: 雌激素 老年性阴道炎 应用效果 甲硝唑
  • 简介:目的:探讨2μm激光治疗长期口服抗凝药物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8例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2μm激光“刀削面”式汽化切除术。结果:手术时间为30~70min,平均时间(45±13)min;术后持续膀胱冲洗1~3d;留置尿2~6d,膀胱造瘘管于拔出尿次日拔出;术后住院时间4~7d。术后随访3~6个月,术前与术后6个月平均IPSS分别为:(22.7±4.5)分、(6.8±3.5)分;QOL分别为:(5.2±0.4)分、(2.2±1.2)分;Qmax分别为:(6.4±1.5)mL/s、(18.8±3.2)mL/s,上述三项指标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经过严格术前评估与恰当处理,2μm激光治疗长期口服抗凝药物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安全有效。

  • 标签: 2μm 激光 前列腺增生 抗凝药物
  • 简介:包皮过长是男性外生殖器常见病,长期以来,临床上传统治疗方法首推包皮环切手术.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我科对包皮过长患者采用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环切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般资料根据自愿选择术式原则,将180例患者分为2组,其中吻合器组100例,年龄7~40岁,平均23.5岁;传统组80例,年龄6~45岁,平均25.5岁.2组病例均有典型包皮过长,在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包皮环吻合器 包皮过长 包皮环切术
  • 简介:目的观察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卡泊三醇软膏及消银颗粒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9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均给予消银颗粒口服,并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同时予NB-UVB照射联合卡泊三醇软膏外用;对照1组和对照2组分别予NB-UVB照射和卡泊三醇软膏外用。3组均在治疗8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0.0%。对照1组和对照2组有效率分别为36.7%和40.0%;与治疗组有效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少见且患者均可耐受。结论NB-UVB联合卡泊三醇软膏及消银颗粒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寻常性银屑病 中波紫外线 卡泊三醇软膏 消银颗粒
  • 简介:黄褐斑是最常见色素紊乱性皮肤病之,在亚洲女性和肤色人种中(FitzpatrickⅢ-Ⅵ型)更常见。组织表现为表皮基底层和棘层黑素增加,黑素细胞功能活跃,黑素小体转移至角质形成细胞数量增多,但无黑素细胞增多。目前关于黄褐斑治疗方案较多,综合治疗是趋势,以外用药物治疗为基础,联合用抗氧化剂、氨甲环酸、中药等,中重度可选择化学剥脱或激光、强脉冲光等。但目前皮肤美容激光治疗黄褐斑有效机制、适应证、风险以及防范对策等仍缺乏大样本临床研究,临床选择时需慎重。

  • 标签: 黄褐斑 黑素细胞 综合治疗 抗氧化剂 美容激光
  • 简介: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sclerosis,SSc)是慢性多系统结缔组织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能检测硬皮病发展,常需要多个临床科室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揭示硬皮病发病机制涉及多种细胞和分子因素,这就为未来产生新治疗方法提供可能。该文主要对目前治疗方法和最新进展进行综述。这些治疗方法根据他们不同作用机制,如免疫调节、抗纤维化及血管扩张剂等进行分类,同时对每种治疗方法进行分析讨论。

  • 标签: 硬皮病 系统性 治疗
  • 简介:目的:评估梅毒控制规划实施以来广州市普及大众梅毒防治知识成效。方法:2012年用全国梅毒知晓率调查问卷对梅毒防治干预试点区之荔湾区岭南街、非试点区之白云区黄石街分别进行居民梅毒防治知识专题调查,在此基础上,2013年对全市(不管试点区与否)大众就梅毒防治知识知晓水平进行分层整群抽样横断面调查,并与2011年基线比较。对问卷中8个问题准确应答6个定义为知晓。结果:共调查5824人(其中2012年专题调查523人),梅毒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3.9%,较2011年上升了26%。其中,纳入梅毒控制试点干预社区,居民梅毒知识知晓率为80.9%,高于非试点区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OR=1.46,95%CI1.09-1.97)。8人群间对梅毒防治知识8个知识点应答准确率均分别存在明显差异,FSWs总体知晓率高于其他人群。年龄及文化水平越低、获取梅毒防治知识途径越少,则知晓率则越低。本市不同行政区县域受访者、年龄等均影响梅毒知识知晓水平。结论:我市大众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逐步提高。基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平台,结合外展干预可提高大众梅毒防治知识水平,以社区为平台干预模式值得在梅毒防治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梅毒 STI 知晓 大众
  • 简介:1980年笔者在临床上接触到第例尖锐湿疣,到现在诊治近5000例尖锐湿疣病人,其中最难解决问题是复发。外观上无论用何种方法清除了疣体,往往不到3个月或半年,有的甚至不到半个月又出现,有时比原来更多。防治尖锐湿疣复发比治疗尖锐湿疣本身更重要、更艰难。

  • 标签: 尖锐湿疣
  • 简介:太阳辐射是影响人类皮肤最主要环境因素,特别是光谱中紫外线,紫外线分为UVA、UVB和UVC,其中UVC在进入大气层过程中大部分被臭氧层所吸收,所以对人体影响很小。另外,红外辐射也能导致在生物体生物学变化。由于能量大小与波长成反比,故UVB能比UVA提供更多能量,但UVA具有更好穿透率,能达到表皮最深层,相对,UVB则主要作用于表皮全层和真皮乳头层。UVB对生物组织有害,它能造成核酸和蛋白质等分子直接损伤;人们对UVA作用了解相对较少。目前认为,UVA参与氧化应激反应并产生活性氧以破坏多种细胞成分结构。

  • 标签: 人表皮 活性成分 光老化 氧化应激反应 UVA UV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