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研究生殖器溃疡患者临床特点和发病情况,我们于19965~19985对本院60生殖器溃疡患者进行观察和记录。现将临床结果报告如下。一、调查对象和方法1.调查对象60患者全部来自我院性病科门诊,均以生殖器溃疡为主诉而就诊。其中男42,女18,男女之比为2.33:1;年龄25-43,平均年龄35。病程20天-2,平均为1。已婚者50,

  • 标签: 生殖器溃疡 临床分析 诊断
  • 简介:背景:Efalizumab(抗-CD11a)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它可阻断银屑病发病机制中涉及多种T细胞依赖作用,这些作用包括T细胞活化、向皮肤迁移、银屑病皮肤中再活化以及角质形成细胞相互作用。目的:这项多国、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组试验旨在评价安慰剂组相比,efalizumab1.0mg/kg,1次/周,皮下给药治疗12安全和有效。受试对象为至少对两种系统治疗因无效、无法耐受或有禁忌证不适用有高度需要银屑病患者。病例/方法:患者有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受累面积≥10%体表面积,银屑病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12.0]按21比例随机分为efalizumab治疗组和安慰剂组。主要有效终点为治疗12周时意向性处理人群中PASI改善比率≥75%(PASI-75反应)患者比例。次要终点包括PASI改变、稳定医师全面评估指标(PGA)、PGA相对于基线改变和受累体表面积百分比。结果:纳入793患者(其中529接受efalizumab治疗,264用安慰剂),其中包括526高度需要治疗患者(其中342接受efalizumab治疗,184用安慰剂)。治疗12高度需要治疗患者中efalizumab组PASI.75为29.5%,安慰剂组为2.7%(P〈0.0001);全部研究人群中efalizumab组PASI-75率31.4%,安慰剂组为4.2%(P〈0.0001)。次要终点结果显示高度需要治疗患者和全部人群中,efalizumab组疗效均优于安慰剂组。本研究证实efalizumab是一种安全疗法,高度需要治疗组和全部研究组都未证实有系统毒性。结论:高度需要治疗和更广泛中重度银屑病患者中efalizumab疗效和安全性相当。考虑到该药已证实有效和安全,efalizumab成为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成年患者包括高度需要治疗患者有效疗法。

  • 标签: 安慰剂对照 斑块型银屑病 银屑病患者 Ⅲ期试验 中重度 EFALIZUMAB
  • 简介:目的观察补气祛风法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方法将120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采用补气祛风方(组成:黄芪、白术、防风、刺蒺藜、浮小麦、五味子)治疗对照组40,予以皿治林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3%,对照组为8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随访半年,痊愈率治疗组为57.5.%,对照组为32.5%,复发率治疗组为17.3%,对照组为5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血清IgE水平明显降低。结论采用补气祛风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满意。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补气祛风法 复发率
  • 简介:陈学荣教授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术委员会咨询顾问委员,80代师从著名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专家张志礼教授,治疗皮肤性病方面临床经验丰富。尤擅长于治疗斑秃和雄激素性脱发。故总结如下

  • 标签: 脱发 中医疗法 陈学荣
  • 简介:目的首次报道3大观霉素治疗淋病失败病例,对其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方法以氧化酶试验和糖发酵试验鉴定3株淋球菌,用琼脂稀释法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3株菌均氧化酶阳性,糖发酵试验仅分解葡萄糖,鉴定为淋球菌。药物敏感性试验3株淋球菌均对头孢曲松敏感,对环内沙星耐药;2株淋球菌为耐大观霉素淋球菌,其中1株亦为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第3株淋球菌为大观霉素敏感菌株,但为PPNG及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病史提示第3患者是因为药物注射不当或吸收剂量不足治疗失败。结论大观霉素治疗淋病失败原因有耐药问题,还有注射不当。

  • 标签: 大观霉素 淋病 药物敏感性 淋球菌
  • 简介: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非淋菌尿道炎效果.方法:135病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中药清淋汤口服、阿奇霉素注射液静点及中西药联合用药治疗.结果:中西药联合组治愈率高达95.6%,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非淋菌尿道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非淋菌性尿道炎 治疗
  • 简介:背景:家族圆柱瘤是一类罕见遗传病,是皮肤附属器产生赘生物。近来发现圆柱瘤抑制基因丢失引起一种具有抗凋亡活性转录因子NF-kB激活。这可能解释圆柱瘤增长失调。细胞水平试验中,水杨酸能阻止圆柱瘤抑制基因丢失引起NF-kB活化,提示水杨酸可能是圆柱瘤有效疗法。目的:评价局部应用水杨酸治疗家族圆柱瘤效果。方法:来自4个不同圆柱瘤家系5患者局部应用水杨酸治疗2次/d,随后1次/d。临床反应用连续肿瘤测量来确定。结果:5患者共有17个圆柱瘤:12个为目标损害,5个为对照损害。圆柱瘤大小M=1.0cm(极差0.6~2.8)。12个圆柱瘤中2个完全消退。另外8个皮损有一些反应,但未达到局部消退标准。对照皮损保持稳定或增大。结论:水杨酸治疗圆柱瘤耐受,是一种新有效疗法。

  • 标签: 局部应用 圆柱瘤 水杨酸 家族性 治疗 疗效评估
  • 简介:目的了解梅毒多变临床特点,进一步认识该疾病。方法对125梅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梅毒硬下疳可多发,少数可以留疤,除生殖器外还可以发生在乳房。病例中一患者乳房赘生物并逐渐破溃而就诊,临床拟诊寻常疣、湿疹、帕哲特病待排,病理诊断为亚急性炎症,然患者血清学检查显示RPR1:64(+)及TPPA阳性。二期梅毒疹可表现为银屑病样疹、环形红斑、脓疱、扁平湿疣等,其发疹部位可在躯干、掌跖部,也可在头面部。皮疹可硬下疳重叠出现(13.2%)。结论梅毒临床表现多样化,因此须多加注意。

  • 标签: 梅毒 多样性 临床分析
  • 简介:调查黑素细胞痣BRAF基因突变频率(V-raf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系物B1)是否与日光暴露方式相关,作者检查了120从不同解剖部位,包括平滑皮肤切取获得黑素细胞痣以及62先天性痣,作者应用一种名为Mutector新型突变检测系统,该系统可行终点移动鉴定,能够检测样本中仅有5%杂合突变细胞,作者检测到突变在获得痣中为105/120(87.5%),在先天性痣为43/62(69.4%),特别是作者发现标本中获得突变中有35/43(81.4%)来自于从平滑皮肤和外生殖器采集标本这些结果强烈提示UV光并不是BRAF突变高发必要因素,UV非诱导机体黑素细胞瘤细胞突变效果在痣发生中可能更重要,另外作者通过激光解剖法结合直接测序证明先天性痣皮损内存在BRAF突变细胞异质分布,最后,作者发现在中等大小先天性痣中存在低频BRAF突变(6/20,30.0%),多数有野生型BRAF痣者存在痣母细胞ras病毒癌基因同系物突变(9/14,64.3%),提示中等大小先天性痣获得痣和小先天性痣发病机制不同。获得痣和小先天性痣显示BRAFV600E高频突变中等大小先天性痣显示低频突变@...

  • 标签:
  • 简介:笔者于20052-200511采用院内制剂中药疏肝活血颗粒联合大椎穴放血治疗寻常痤疮46,取得较好效果,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方法1.1临床资料98均为门诊确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药组46,男19,女27年龄16-32,平均23.7;病程10个-12.3,平均2.4;按照Pillsbury分型标准其中Ⅰ度10,Ⅱ度21,Ⅲ度9,Ⅳ度6。中药组52,男22,女30年龄12-37;病程6个-10,平均2.7

  • 标签: 痤疮 药物治疗 针刺
  • 简介:背景:皮肤恶性肿瘤占皮肤科医师工作量主要部分。临床诊断是决定鳞癌(SCC)和恶性黑素瘤是否尽快切除重要因素。目的:分析NHS教学医院诊治恶性皮肤肿瘤数量和类型,并评估诊断准确。方法:收集每一个经组织病理证实、6个以上病程恶性皮损相关数据。结果:1195恶性皮肤肿瘤确诊,其中78%为基底细胞癌、14%为SCC、6%为恶性黑素瘤、其余2%包括Merkel细胞癌、恶性附属器癌和恶性雀斑样痣。81%肿瘤患者接受皮肤科医师治疗。84%患者经二级医疗机构医师正确诊断,但仍有32%鳞癌误诊。1195肿瘤中916(77%)首选切除,其中92%(843/916)彻底切除。结论:大部分皮肤恶性肿瘤(968/1195,81%)经皮肤科医师治疗治疗首选切除,其中91%(767/916)病例肿瘤彻底切除。84%肿瘤临床诊断正确,但32%鳞癌在外科手术前未被正确诊断。

  • 标签: 皮肤恶性肿瘤 临床诊断 治疗 MERKEL细胞癌 恶性皮肤肿瘤 皮肤科医师
  • 简介:作者自20021至20033用盐酸曲唑酮、西地那非加心理治疗体能训练治疗早泄40,方法为同房前2小时口服盐酸曲唑酮50mg,前1小时口服西地那非50mg,结果治愈28,改善8,无效4,治愈率达61%,取得了较为满意疗效.

  • 标签: 盐酸曲唑酮 西地那非 治疗 早泄 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