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200 个结果
  • 简介:男性61岁患者,因头颈部、双上肢红斑丘疹7+,加重伴水疱2周就诊.日晒后瘙痒加重.皮肤检查:头颈部密集分布大小不等红斑、丘疹,大部分红斑肥厚,部分红斑上可见黄豆大小窦道,窦道可挤出白色豆渣样分泌物,红斑间散结节、囊肿;双上肢散红斑、丘疹,右手可见数个水疱.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表皮下水疱,真皮浅层小血管周围稀疏淋巴细胞浸润.尿总卟啉1599.90μg/24h,24h尿液Wood灯照射检查下呈珊瑚红色.诊断:迟发性皮肤卟啉病.治疗: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ml、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20ml每日1静脉滴注,硫酸羟氯喹片100mg每周2口服,10d后,患者水疱消退,无新发皮损,随访半年病情无复发.

  • 标签: 卟啉病 迟发性 皮肤
  • 简介:男性15患者。阴囊肿大5、出现赘生物1就诊。皮肤情况:阴囊弥漫性肿胀增大,无压痛,表面少量清亮液体渗出,阴囊皮肤可见大量簇集或孤立分布绿豆大小淡红色球形赘生物;20指(趾)甲板均呈灰黄色,肥厚、向下弯曲,甲半月消失。结合临床及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黄甲综合征。经中医推拿按摩阴囊及针灸疏通经络穴位治疗2,阴囊体积较前明显减小40%,阴囊表面赘生物完全消退。

  • 标签: 黄甲综合征 淋巴水肿 胸腔积液 阴囊
  • 简介:34岁男性患者,右大腿出现无痛性结节1余。皮肤检查:右侧大腿前方可见绿豆大小红色圆顶丘疹,其上及其周边可见薄层细小鳞屑附着,无触痛。皮损组织病理示: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增厚,表皮突延长,增生棘细胞胞质淡染,与周围细胞分界清楚。诊断:透明细胞棘皮瘤。手术完整切除后随访半年无复发。

  • 标签: 透明细胞棘皮瘤
  • 简介:红斑狼疮患者皮损发生率高,很多患者以皮损为首发表现。识别皮损皮肤组织病理检查是皮肤红斑狼疮鉴别诊断重要方面。本文从红斑狼疮皮肤组织病理特异性皮损类别,即慢性皮肤型红斑狼疮(CCLE)、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ACLE)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四方面对红斑狼疮鉴别诊断进行述,通篇体现了皮肤红斑狼疮鉴别诊断方面的独到之处。

  • 标签: 红斑狼疮 鉴别诊断 皮肤疾病 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妊娠梅毒危险因素及不同治疗时机对妊娠结局影响。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皮肤性病20143至20163就诊妊娠合并梅毒病例62进行观察,回顾本组患者病例资料,其中38妊娠≤12周予以青霉素抗梅毒治疗(A组)、24妊娠〉12周行抗梅毒治疗(B组)。分析两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并分析不良妊娠结局危险因素。结果:A组孕妇足月分娩率为89.47%,高于B组(66.67%),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较B组低(10.53%vs33.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86.84%)正常新生儿率高于B组(57.89%);且A组(2.63%)先天梅毒儿发生率明显较B组(21.05%)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文化程度低、抗梅毒治疗时间高RPR滴度均是导致妊娠梅毒不良妊娠结局危险因素。结论:妊娠梅毒不良妊娠结局危险因素主要有文化程度低、抗梅毒治疗时间高RPR滴度等。早期足量规则抗梅毒治疗能有效避免不良妊娠结局,提高新生儿存活率,避免先天梅毒儿。

  • 标签: 妊娠期梅毒 妊娠结局 治疗时机 危险因素
  • 简介:银屑病是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现阶段实现彻底治愈具有很大挑战性。随着对银屑病发病机理深入研究,系列新治疗靶点不断涌现。研究提示小分子生物制剂(Janus激酶抑制剂、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蛋白激酶C抑制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神经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等)有望为银屑病药物治疗提供更多选择。目前大部分小分子抑制剂还处于临床Ⅱ或Ⅲ研究阶段,其疗效安全性等方面还需要研究。

  • 标签: 银屑病 Janus激酶抑制剂 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 蛋白激酶C抑制剂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 简介:先天性血管瘤(congenitalhemangiomas,CH)是罕见良性血管肿瘤,出生时即存在并完全长成。根据其自然病程,分为两种主要亚型即快速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RICH)、非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NICH)中间亚型即部分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PICH)。RICHNICH临床特点相似,无性别差异。皮损好发于头颈、四肢躯干,常表现为单发紫红色或紫蓝色皮肤肿物,周边可见白色晕圈,表面可见毛细血管扩张。NICH皮损较RICH平坦。RICH通常在出生后数日至数周开始消退,大多在6—14时全部消退。NICH不会自行消退,与儿童成长成比例生长。PICH则表现出RICHNICH重叠特征。CH主要依据临床诊断,未能确诊或疑为其他肿瘤,则需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MRI)、动脉造影/或组织病理学检查。RICH可自行消退,般无需治疗,除非有并发症,皮损完全消退前应定期临床监测。NICH不会消退,如皮损保持无症状且不影响患者,则没有必要治疗,较大、明显增厚或有症状皮损,首选手术切除并建议在学龄期前进行

  • 标签: 先天性血管瘤 临床表现 治疗
  • 简介:目的:探究与分析上皮性卵巢癌组织miR-26b、CD146TfR1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1572017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78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设为观察组、78卵巢良性疾病患者设为对照组,检测与比较两组患者组织miR-26b、CD146TfR1表达情况,并比较观察组不同FIGO分期与病理患者表达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上述指标与上皮性卵巢癌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组织miR-26b、CD146TfR1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观察组FIGO分期较高者阳性率高于分期较低者(P〈0.05),低分化患者则高于高分化中分化患者(P〈0.05),中分化患者高于高分化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述指标均与上皮性卵巢癌有密切关系。结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miR-26b、CD146TfR1呈现高表达状态,不同FIGO分期与病理患者表达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其对于疾病诊断FIGO分期、病理了解具有较高临床意义。

  • 标签: 上皮性卵巢癌 组织 miR-26b CD146 TfR1
  • 简介:30岁未婚男性患者,全身多发大小不等性溃疡3。实验室检查: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阳性,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1:128;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初筛及确证试验均为阳性。组织病理检查:棘层水肿、不规则增厚,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可见浆细胞、淋巴细胞及少量嗜酸粒细胞浸润,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红细胞外溢。诊断:恶性梅毒并发艾滋病。治疗4周后,复查RPR1:8,溃疡全部愈合,遗留暗红色瘢痕。

  • 标签: 梅毒 恶性 艾滋病 溃疡
  • 简介:男性10岁患儿,颈部、腋窝、腹股沟反复红斑、丘疹、鳞屑1。皮肤情况:颈周及腋窝散鳞屑性红色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双侧腹股沟区可见境界相对清楚大片红斑,表面相对湿润,鳞屑不明显,其中腹股沟内侧皱褶处局部浸渍,腹股沟区红斑周围、股内侧散鳞屑性红色丘疹;头皮、躯干及四肢无类似皮损;指(趾)甲未见异常。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可见Munro微脓肿,棘层肥厚,表皮突向下延伸,真皮乳头处小血管增生,部分区域充血,真皮上部血管周围单核细胞浸润。最后诊断:屈侧银屑病。

  • 标签: 银屑病 屈侧 儿童
  • 简介:银屑病是种遗传相关免疫介导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通过与其细胞核受体即维生素D受体结合调控靶基因转录,不仅能够调节钙、磷代谢,还能够作用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发挥抗炎免疫调节效应;抑制角质细胞增殖并诱导分化从而有效地治疗银屑病。近30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银屑病方面的基础临床研究不断深入,从系统补充维生素D对银屑病有效偶然发现到目前已成广泛应用线外用治疗药物。现在市场上主要有卡泊醇、骨化醇、他卡西醇、马沙骨化醇等品种,并具备软膏、霜剂、凝胶、泡沫剂等多种剂型,激素等外用药物、光疗、生物制剂、中药等系统治疗联合,提高了银屑病治疗效果。

  • 标签: 银屑病 维生素D 外用治疗
  • 简介:报告ALK阴性系统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累及皮肤1患者男,38岁。因全身丘疹、结节4,加重伴发热7天就诊。皮肤专科检查:面颈部、躯干及四肢见散分布数个紫红色丘疹、结节,大小不等,最大直径3cm,边界清,部分丘疹破溃后溢脓,愈后遗留色素减退性疤痕。右颏下、锁骨上、双侧腹股沟可触及多发性皮下包块,最大直径3cm,界尚清,无压痛,活动度可。全身PET-CT示:全身多处局部皮肤增厚代谢活跃,多发淋巴结代谢活跃,广泛骨病灶代谢活跃,考虑恶性病变。左颈部皮损病理检查:真皮血管,汗腺小皮神经周围淋巴组织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白细胞浸润,少许细胞有异型性,抗酸染色(-),PAS(-)。免疫组化:CD30、CD3、CD4均(+),TIA-1、CD8、CD20均(+-),CD79a、CD56、ALK均(-)。左颈部淋巴结病理检查:镜下见多形大细胞与大量炎症细胞混杂浸润,细胞体积较大,具有明显异型性。免疫组化:CD30、CD2、CD43均(+),CD20、CD3、CD15、CK、ALK均(-),Ki-67(+30%~40%)。病理诊断:ALK阴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诊断:ALK阴性系统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ⅢB型(累及皮肤)。

  • 标签: ALK阴性 系统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 简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拮抗剂是较早用于银屑病治疗类生物制剂,通过中和TNF-α,阻断其银屑病发病机制作用发挥疗效。TNF-α拮抗剂分子结构上有受体融合蛋白单克隆抗体两大类,前者主要有依那西普(etanercept)及其生物类似物益赛普(yisaipu)等,后者则包括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戈利木单抗(golimumab)、赛妥珠单抗(certolizumab)等。临床研究应用,TNF-α拮抗剂显示出对银屑病具有明显疗效,不同制剂使用方法、起效速度、总体疗效、安全性等方面则各有差异。TNF-α拮抗剂主要副作用包括过敏反应、各种感染特别是结核病乙肝激活,以及潜在诱发自身免疫病肿瘤等风险,用药前需进行认真的筛查,用药过程需密切监视,以确保患者安全。

  • 标签: 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 银屑病 依那西普 英夫利昔单抗 阿达木单抗 益赛普
  • 简介:6岁女性患儿,全身丘疹伴轻痒1周余,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可见灶状角栓,轻度角化过度,表皮轻度增生,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量单核细胞浸润,可见少量噬色素细胞。诊断:幼年型毛发红糠疹。

  • 标签: 毛发红糠疹 幼年型 早期
  • 简介:银屑病是种免疫介导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该病也是种系统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近年来研究证明:白介素-17(IL-17)与银屑病免疫学发病机制密切相关,银屑病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具有选择性靶向IL-17A及其受体生物制剂已开始应用于临床,并显示了良好疗效与安全性,为银屑病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 标签: 银屑病 白细胞介素17 白介素-17拮抗剂
  • 简介:31岁男性患者,全身反复出现红斑、结节伴肢端麻木感8。体格检查:全身皮肤散直径1~5cm淡红至紫红色斑片结节。双侧颈部及腹股沟可触及数个直径<1cm淋巴结。双手尺侧及双足深浅感觉减退,双下肢腱反射减弱。四肢肌电图检查示:获得性多灶性感觉运动神经病。PET-CT提示淋巴瘤。右肘尺神经组织病理示:弥漫增生淋巴样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示:肿瘤细胞CD3、CD5、TIA-1均阳性,Ki-6740%~70%阳性。TCR克隆性基因重排阳性。左小腿皮肤结节组织病理:表皮真皮浅层、皮肤附属器及部分血管周围较多异形淋巴样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示:CD3、CD5、GrB、TIA-1均阳性,Ki-6740%阳性。诊断为:(1)非霍奇金淋巴瘤IVB;(2)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3)神经淋巴瘤病。治疗:先后采取吉西他滨+培门冬酶、DICE、CHOP、EPOCH+那度胺、BECOP+西达苯胺等化疗方案,目前口服西达苯胺治疗,原皮损逐渐消退,但双小腿仍有新发结节,总体病程缓慢进展。

  • 标签: 淋巴瘤 非霍奇金 T细胞 神经淋巴瘤病
  • 简介:目的:了解广东省江门市2010-2016收集淋球菌流行株对5种抗生素耐药性变化及质粒介导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四环素高度耐药淋球菌(TRNG)流行趋势。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淋球菌对5种抗生素最小抑菌浓度(MIC);纸片酸度法测定PPNG菌株。结果:7监测326株淋球菌,检出PPNG106株(32.5%)、TRNG156株(47.9%);青霉素、四环素及环丙沙星平均耐药率分别为62.9%、87.7%97.2%。大观霉素与头孢曲松未检出耐药菌株。四环素耐药率及PPNG、TRNG流行率变化均不明显(2值分别为0.00、0.42、0.00,P值均>0.05);青霉素耐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且变化明显(2=6.25,P<0.05)。环丙沙星耐药率维持较高水平(94.9%~100%),变化不明显(2=0.75,P>0.05)。头孢曲松敏感率呈上升趋势(77.5%~100%)且变化明显(2=9.91,P<0.01)。结论:江门市淋球菌对头孢曲松大观霉素敏感,可作为淋病治疗首选药物。

  • 标签: 淋球菌 抗生素 耐药监测 PPNG TRNG
  • 简介:目的:分析重症多形红斑(SJS)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致病因素、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治疗方法差异。方法:对20131-20181本院收治52SJS14TEN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SJSTEN可疑致敏药物以抗生素为主。发热、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是SJSTEN最常见并发症。SJSTEN患者共有65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35使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24使用环孢素治疗。SCORTEN评分超过3有114死亡。结论:抗生素是SJSTEN最常见致敏药物,肝肾损伤及发热是最常见临床并发症。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孢素,早期予以IVIG可能是治疗SJSTEN有效手段。

  • 标签: 重症多形红斑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临床特征 治疗
  • 简介:建立皮肤镜-显微镜工作平台,将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治疗等环节有机整合,是皮肤疾病精准诊疗关键。“精准皮肤诊疗室”将诊断室、病原体检查室、病理室等相关功能集中、浓缩与结合,体化同步完成,主要设备为皮肤镜显微镜,初衷最终目的是建立支学习性临床研究团队。“精准皮肤诊疗室”从概念到实践不断完善其内涵。

  • 标签: 精准治疗 皮肤镜 显微镜 荧光染色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 简介:38岁女性患者因面部银屑病给予吡美莫司外用,连续外用2并停药1d后,面部出现湿疹,给予常规抗组胺药物、甲氨蝶呤抗炎治疗无效,改用环孢素75mg/,2/d口服,治疗2d后湿疹好转,24d后皮疹消退出院

  • 标签: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吡美莫司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