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0.5%碘伏溶液湿敷治疗带状疱疹感染皮损疗效。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感染皮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0.5%碘伏溶液湿敷治疗创面,对照组30例采用3%硼酸溶液湿敷治疗创面,均临床观察7天,记录两组患者感染皮损糜烂面渗液、干燥结痂或痂皮脱落情况,判断疗效。结果:7天治疗后,观察组≥90%糜烂面渗液不明显或已结痂干涸,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7,P<0.05)。结论:0.5%碘伏溶液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并感染皮损较传统方法3%硼酸溶液湿敷有较好疗效。

  • 标签: 带状疱疹 感染 碘伏溶液
  • 简介:梅毒血清学固定是梅毒治疗后一种特殊状态,是临床上研究热点,其机理尚不明确。现有研究表明NK细胞数量降低、CD4+T细胞/CD8+T细胞比例失衡、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升高、Th1型Th2型细胞因子分泌紊乱均与梅毒血清学固定有关。

  • 标签: 梅毒 细胞免疫 血清学固定
  • 简介:甲真菌病是指皮肤癣菌、酵母菌及非皮肤癣菌霉菌等引起甲板或甲下组织感染,主要表现为甲外形损害色泽改变。其治疗方案与非真菌性甲病治疗方案迥异。如对非真菌性甲病认识不足,则容易简单地将甲损害等同于甲真菌病从而导致误诊,因此鉴别两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两者诊断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甲真菌病 非真菌性甲病 诊断
  • 简介:目的:评价2940nm点阵铒激光治疗面部痤疮疤痕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应用2940nm点阵铒激光70例痤疮疤痕患者进行治疗,分别用疗效判定标准ECCA权重评分对治疗前后照片分析统计。结果:疗效判定标准显示,用2940nm点阵铒激光治疗后平均有效率为91%,ECCA权重评分显示,面部凹陷性痤疮疤痕治疗前平均权重分值49.5减低为28.4,减少约43%(T=3372.50,P<0.05)。结论:2940nm点阵铒激光治疗面部痤疮疤痕疗效确切,安全且副作用小,术后恢复快。

  • 标签: 点阵铒激光 痤疮疤痕 疗效
  • 简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vera,PV)是一种少见克隆性以红细胞增多为主慢性骨髓增生性血液病。不同程度瘙痒是本病一个常见且具有特征性症状。PV患者首发瘙痒,就诊皮肤科,常因其皮肤临床表现而掩盖或忽视其原发病,造成漏诊或误诊,关于本病皮肤临床表现国内外报道较少。本院最近诊治1例以瘙痒为首发症状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抗瘙痒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瘙痒 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73岁。主因四肢、躯干水疱伴微痒3d,于201231日就诊。患者3d前无明显诱因躯干、四肢出现散在大小不等水疱,伴微痒,未予重视。此后皮损逐渐增多,门诊以大疱性类天疱疮收入院。既往史:肾移植术后11,长期服用吗替麦考酚酯胶囊(早晨服750mg,晚上服500mg)、他克莫司胶囊(0.5mg每日2)及泼尼松片(5mg每日1)。高血压病病史20余年,规律口服降压药物,血压控制良好。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四肢、躯干数十个黄豆大小水疱,疱壁紧张,部分为出血性,尼氏征阴性(图1a-1c)。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中WBC3.3×109/L[正常值(4~1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9.1%(50%~70%),淋巴细胞百分比15.8%(20%~40%)。

  • 标签: 带状疱疹 类天疱疮
  • 简介:目的:评价依巴斯汀片联合中药玉屏风散合桂枝汤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将14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组53例口服依巴斯汀片,每天1,每次10mg,同时口服中药玉屏风散合桂枝汤,每日一剂,每剂水煎2;对照1组50例口服依巴斯汀片,每天1,每次10mg;对照2组45例口服中药玉屏风散合桂枝汤,每日一剂,每剂水煎2。三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为一疗程,观察并比较各组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有效率为90.57%,对照1组有效率为74.00%,对照2组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90,P=0.027;χ^2=5.04,P=0.025);对照1组与对照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941)。结论:依巴斯汀联合中药玉屏风散合桂枝汤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依巴斯汀片 玉屏风散 桂枝汤
  • 简介:报告3例以生殖器疱疹为首症艾滋病。例1,女,35岁,外阴溃疡伴疼痛2余;例2,女,27岁,外阴肛周溃疡反复4,伴发热咳嗽气促、体重下降;例3,男,37岁,尿道口反复糜烂1,龟头包皮阴茎多处糜烂4天。3例患者均表现为多发严重难以愈合糜烂溃疡,经免疫印迹确诊HIV-1抗体阳性,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下降,HSV-Ⅱ-DNA定量检测阳性。提示以多发难以愈合溃疡为表现生殖器疱疹患者,应仔细询问病史并进行必要检查以排除艾滋病。

  • 标签: 生殖器疱疹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 简介: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He-Ne激光治疗冻疮疗效.方法我院皮肤科门诊确诊为冻疮95例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1例,口服当归四逆汤并照射He-Ne激光,外涂维生素E霜;对照组44例只照射He-Ne激光,外涂维生素E霜,总疗程均为10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48/5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45%(31/4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25,P<0.01).结论当归四逆汤联合He-Ne激光照射治疗冻疮疗效明显优于单独He-Ne激光照射治疗,且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当归四逆汤 HE-NE激光 冻疮
  • 简介: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263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1]主要用于治疗阳明病表邪未尽湿热发黄证.我们根据湿疹发病机制与此方组方原理,将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化裁后用于治疗湿疹,取得良好疗效.现将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湿疹新思路临床应用体会简要总结,供同道参考。

  • 标签: 加减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湿疹 临床体会
  • 简介:目的观察玉泽皮肤屏障修护剂在儿童特应性皮炎治疗中作用.方法将67例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34例,外涂糠酸莫米松乳膏1/d,2周后隔日1,治疗4周,观察8周;治疗组33例,同时将玉泽皮肤屏障修护剂涂于患处及皮肤特别干燥部位2/d,连用8周.分别于治疗后第1、2、48周患儿进行随访.结果第1周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4周,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皮肤干燥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与对照组各时间段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复诊时,2组临床治愈患者治疗组7例复发,对照组10例复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玉泽皮肤屏障修护剂在儿童特应性皮炎治疗中明显改善皮肤屏障功能,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 标签: 皮肤屏障 特应性皮炎 糠酸莫米松 干预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外用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外用0.03%他克莫司软膏赋形剂,每天1,疗程为3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他克莫司软膏组外用赋形剂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5.7%3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8,P<0.05)。治疗组中7.14%患者局部有刺激反应,症状于1周后消失。结论:他克莫司软膏用于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疗效明显,个别病例出现局部瘙痒不良反应。

  • 标签: 皮炎 特应性 儿童 他克莫司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0岁,未婚。主因右上腹疼痛伴发热2d,于201269日就诊于普外科门诊。就诊当日患者急性痛苦面容,体温39.2℃,心率100/min,右上腹压痛,莫菲征(+)。腹部彩超示:胆囊炎,胆结石。

  • 标签: 梅毒 胆囊炎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简介:临床思维能力是临床医生透过疾病现象揭示疾病本质理性认识过程,科学临床思维方法是临床医师成长成功关键。在皮肤科实习医生中开展临床思维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式重大改革。该文立足基础知识掌握,拓宽知识面,通过去伪存真,把握疾病要点,培养多向性临床思维,皮肤科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开展启发式教学查房等多方面、多角度培养。

  • 标签: 皮肤科教学 教学实践 临床思维
  •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采集器诊断不孕患者子宫内膜病变临床情况,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1至2013170例不孕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采集子宫内膜组织,将获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细胞涂片并浸入10%甲醛液中固定,其中出现颗粒状成形成分进行石蜡切片组织学分析,同时所有患者进行诊断性刮宫,以其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子宫内膜采集器细胞涂片、有形成分石蜡切片两组结合方法在诊断率上符合程度、敏感性特异性情况加以分析.结果:子宫内膜采集器细胞涂片子宫内膜采集器有形细胞成分石蜡涂片符合率分别为84.3%、94.7%,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而两者结合有形细胞成分石蜡涂片符合率分别为95.2%、94.7%,两者比较元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子宫内膜采集器不仅可以用于涂片进行细胞学诊断,也可对子宫内膜有形成分进行石蜡切片组织学诊断,这样会提高诊断符合率.

  • 标签: 子宫内膜采集器 不孕 子宫内膜病变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阿维A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中重度寻常型痤疮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8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4例对照组89例,治疗组给予阿维A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治疗,对照组仅口服阿维A胶囊。2周为1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以及患者满意度评价,并随访3个。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X^2=11.40,P〈0.05)。治疗后2、4、6周,治疗组患者满意度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随访3个,治疗组复发率为6.0%,与对照组28.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8.15,P〈0.01)。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X^2=2.36,P〉0.05)。结论:阿维A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中重度痤疮效果优于单一用药,且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痤疮 中重度 阿维A 甘草酸苷
  • 简介:目的探讨Chemerin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Chemerin浓度.另取30例正常人血清作为对照组.结果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中Chemerin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hemerin水平与寻常性银屑病分期有关,其中进行期患者组显著高于静止期患者组(P<0.05),且Chemerin血清浓度变化与寻常性银屑病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呈正相关性(r=0.521,P<0.05).结论Chemerin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中显著增高,并与寻常性银屑病分期相关,提示Chemerin在寻常性银屑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银屑病 PASI评分
  • 简介:目的:探讨阴茎背神经选择性离断术治疗原发性早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院20091至201312期间门诊原发性早泄患者通过阴茎震动感觉阈值检查(VPT)定为龟头表面过度敏感,并自愿同意接受手术治疗患者324例,行阴茎背神经选择性离断术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及随访分析。结果:经过阴茎背神经选择性离断术治疗原发性早泄患者,手术效果满意,总有效率达94.8%,随访观察时间0.5~5,无手术并发症。结论:阴茎背神经选择性离断治疗原发性早泄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 标签: 原发性早泄 阴茎背神经选择性离断术 阴道内射精潜伏时间 性满意度
  • 简介:目的观察痤疮专用锋钩针联合丹参酮治疗寻常性痤疮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寻常性痤疮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及联合组,治疗组采用痤疮专用锋钩针挑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丹参酮口服治疗,联合组采用丹参酮口服联合痤疮专用锋钩针挑刺治疗,分别于治疗2周、4周其炎性皮损、非炎性皮损及综合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痤疮专用锋钩针组炎性皮损改善情况在治疗2周及4周后与丹参酮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炎性皮损改善情况优于丹参酮组(P<0.05);联合组炎性皮损、非炎性皮损改善情况以及综合疗效均优于丹参酮组.结论痤疮专用锋钩针治疗寻常性痤疮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与丹参酮联合可起到事半功倍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锋钩针 寻常性痤疮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比较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疗法联合皮肤微创清除术与单纯皮肤微创清除术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疗效复发率。方法:将40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0例采用5%ALA-PDT联合皮肤微创清除术治疗,每周1,共治疗1-2;对照组200例采用单纯皮肤微创清除术治疗,每周1,共治疗2-4。治疗后2、4、8周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并记录治疗后不良反应。结果:2、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72.5%90.5%,对照组分别为22.5%41.0%;8周随访时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3.5%37.5%。2、4、8周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Х^2值分别为100.25、108.81、88.55,P值均〈0.01)。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ALA-PDT联合皮肤微创清除术治疗寻常痤疮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光动力 皮肤微创清除术 寻常痤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