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哲学专业和文学熏陶中走向电影的朴赞郁(ParkChanWook),是韩国电影界比较难得的横跨创作界和评论界、兼具感性和理性的人才。1992年在片场锻炼中渐渐熟悉了电影制作的朴赞郁,导演了处女作《月亮——太阳的梦想》;1996年,他又推出了第二部作品《三人组》。虽然这两部影片题材独特、风格新颖,但遗憾的是因为另类而在当时不被观众和业界所看好。此后朴赞郁重新专注于电影评论,期间在众多佳片赏析和劣片批评的推动下创作热情再度高涨,2000年编导了影片《JSA共同警备区》。在1999年以后韩国电影复兴的环境中,这部叙事精湛、内涵深刻、影像独特的电影获得了巨大成功,不仅艺术水准颇受业界和各类奖项的认可,而且一举成为当年度的韩国票房冠军影片。2002年以后,朴赞郁个性化的电影创作空前张扬,

  • 标签: 电影界 韩国 恶之花 电影评论 创作热情 哲学专业
  • 简介:媒介是艺术划分的内在依据,电影艺术概念的界定同样依赖于其媒介。新的电影媒介不断发展,改变着电影的内涵和外延,但是VR(虚拟现实)作为一种媒介技术与影视的结合,使电影的创作方式和观影体验发生了质的变化,已超出了传统电影的范畴。本文将比较电影与VR影视的区别,以探索电影媒介与电影边界的关系。

  • 标签: 电影媒介 电影边界 VR媒介技术
  • 简介: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故事电影从主题呈现和创作者叙述角度上,分为三个层面进行讨论,即控诉、救赎和反思。从国内的电影创作或学术领域来看,对于大屠杀或者抗战题材的影片的讨论,显然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发展思路或脉络,即关注的焦点已然从陈述和控诉"大屠杀"的层面上升到反思历史、反思人性的阶梯。

  • 标签: 南京大屠杀 战争控诉 生命救赎 文化反思
  • 简介:1945—1949年上海电影市场上好莱坞电影的放映情况在众多论文、专著甚至《上海电影志》中都有数据记录和陈述。但一如战后的上海多种势力的盘根错节一样,电影市场也不像影史书写的数据显示的那样是静态、固定的量化性所在:战后的上海电影既是“一城电影”又是“多城故事”(重庆、美国、孤岛上海、香港、战后上海)。若在开放、动态的视阈中呈现战后上海国片公司的崛起,则更能显影战后上海电影业的细节。

  • 标签: 数据逻辑 动态电影史 多城故事
  • 简介:《反电影》是法国思想家利奥塔最重要的电影美学篇章,利奥塔认为实验电影和地下电影中出现的"反电影"倾向,呈现为影像运动的两极状态,即绝对静止与急速运动,这构成了对"再现叙事电影"代表的力比多经济学的反抗。

  • 标签: 电影美学 利奥塔 思想家 经济学 力比多 运动
  • 简介:舞台上方的字牌上写着“第二摄影棚”。这里是电影制片厂摄影棚的一角。“打灯光”意味着点亮弧光灯。摄影师的脸紧贴着摄像机。镜头前站着一位电影演员。稍远处是群众演员:长须老者和引人注目的金发女郎。在演戏过程中老者尖刻地冷笑,金发女郎总想不知不觉靠镜头近一点儿。

  • 标签: 《拍电影》 艾德瓦尔德·拉齐斯基 戏剧剧本 俄罗斯
  • 简介:又到了专栏交稿的日子,仔细回顾了我和电影的关系,这才猛然发现,多少年来,除了少数出差离家生活不规律的日子,我一直是以每天看两部电影的频率活过来的。想想真是相当震惊:每天都用生命中的三个小时看电影,这个世界上,能有几个像我这样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人在这样做?

  • 标签: 电影业 电影制片 导演 演员
  • 简介:<正>电影改编类型乱弹《电影文学》1983年第12期,发表了肖尹宽同志的《电影改编类型乱弹》一文。本文作者分三种类型谈了电影改编的类型。“取材”改编——理论上的犹大“取材”改编这种类型,自它出现以来,一直不为理论界所侧目。因为,虽则改编者可以进行“再创作”,并且在“再创作”中如同列宁所说也可以“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但在某些同志看来它离开了对原著进行“描红”这种传统改编理论,所以便视这种改编类型为理论上的犹大,很少予以认真研究。“根据”改编——实践中的骄子在电影改编作品中,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的成果属于“根据”改编这种类型。就象演员必须在一个特定的舞台上演戏一样,改编者在“根据”改编这种类型下最大限度地施展自己的艺术才能,写出了一部部或威武雄壮或缠绵悱侧的话剧。它的艺术成就常常是国际性的以及各个国家电影评奖中的优胜者。“根据”改编这种

  • 标签: 再创作 电影改编 改编作品 电影观念 改编者 三种类型
  • 简介:作为研究范围涵盖文学批评、社会学、政治学、戏剧学、传播学等多个领域的学者,雷蒙·威廉斯将电影视为分析社会文化的重要媒介,撰写了《电影作为教程》(FilmasasaTutorialSubject,1993)、《为电影辩护》(InDefenceofMovie,1940)等文章,并作为编剧参与电影创作,作品有《观看之舞》(ADanceofSeeing)、《传奇》(Legend)等。本文写作时,他正在向英国电影学院申请拍摄资金。他对电影的“序言”——戏剧的传统进行了回顾,并初次提出了思想体系中最为著名的“情感结构”概念。情感结构作为社会总体生活体验之中不可分离的部分,只能通过艺术被认知,而电影作为戏剧媒介在传达情感体验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因此,他呼吁电影超越传统,创造新的表达方式与美学。

  • 标签: 电影表演 戏剧传统 情感结构
  • 简介:海扁王在美国破落郊区长大的孩子戴夫·莱泽斯基,他的生活普通而又平凡,对于戴天来说,唯一一件不寻常的事情则是大约一年前他的母亲去世了,但不知何故,青春期的躁动以及遭遇恶棍频繁痛揍所激怒的情绪,使得戴夫决定成为一名超级英雄,

  • 标签: 电影 《钢铁侠2》 内容介绍 影视评论
  • 简介:剪辑艺术的出现使电影创作者意识到影像时空具有多种可能性,从而摆脱了现实时空对影像情节叙事的束缚.它使电影区别于其他种类的艺术,具备了自己独立的艺术属性.文章在对电影中时间和空间进行分类与组合的基础上,对剪辑产生的新电影时空关系以及剪辑所导致的特殊艺术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和分析.

  • 标签: 电影剪辑 时空关系
  • 简介:90/10,还是保底70%?刚刚过去的2014年,北美电影市场寒意阵阵,年票房103.54亿美元,是最近六年里第二低的,而12.75亿的观众总数是20年来首次跌破13亿,比创纪录的2002年足足少了3亿人次。从103.54亿美元里去掉加拿大的部分,美国票房是90亿美元出头,已经不到中国的两倍,遥不可及已经变为一步之遥。

  • 标签: 电影市场 好莱坞 美元 加拿大 票房
  • 简介:这个课程所研修的是第三电影的定义,探讨其作为一种电影实践的形式是否有效,以及在非洲和中东的电影制作和展映的具体事例中,有无可能被有效地加以运用.所以,文章的标题强调的是质询第三电影.课程由三个部分组成:(a)介绍关于第三电影的争论;在接下来的两个部分提供一系列互为参照或彼此协调的选择性个案研究,它们来自(b)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c)北非和中东.这些理论性的论争,重点在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电影电影运动和电影人,同时也对这些相异的文本提出具体的问题.

  • 标签: 电影制作 形式 具体 分组 理论性 争论
  • 简介:托尼·雷恩(TonyRayns)是英国久负盛名的影评人、电影节策展人及作家,是最早将中国及亚洲电影介绍到西方的人士之一,温哥华电影节龙虎单元和釜山电影节初创者,素有"亚洲电影教父和伯乐"之称,发觉和推介了众多亚洲优秀导演,如北野武、李沧东、洪尚秀、陈凯歌、蔡明亮、

  • 标签: 亚洲电影 托尼 电影介绍 蔡明亮 北野武 影评人
  • 简介: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以《建党伟业》为代表的一批"红色题材"电影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取得了票房佳绩;《惊沙》、《秋之白华》等众多具有鲜明风格特征的影片也引起了业界与观众的格外关注。在商业氛围浓郁的市场经济中,"红色题材"电影如何创新、如何占领市场,赢得观众,

  • 标签: 市场策略 艺术创新 电影 本体 回归 红色题材
  • 简介:由国家广电总局和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举办的“2007年青年导演电影论坛”1月13日落下了帷幕。今年参加的影片和去年的第一届八部影片相比多了两部,分别是贾樟柯的《三峡好人》,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刘杰的《马背上的法庭》,高群书的《东京审判》,哈斯朝鲁的剃头匠》,陈大明的《鸡犬不宁》,庄宇新的爱情的牙齿》,张一白的《好奇害死猫》,胡庶的《开水要烫,姑娘要壮》,刘君一的《留守孩子》。

  • 标签: 电影学 青年 导演 东京审判 中国传媒 三峡
  • 简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文化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重要的学术方法。在此背景下,海外电影研究很少局限于文本的艺术性,而越来越强调电影作为社会文本、文化文本的属性,重新回到了宏观的外围研究。侯孝贤电影因敏感的政治议题、突出的美学形式,成为文化研究的最佳文本之一。

  • 标签: 电影研究 世界范围 台湾经验 詹姆斯 中国性 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