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3 个结果
  • 简介:山西运城北周刻石释张荣强《文物》1995年第12期曾刊登《山西运城发现北周刻石题记》一文(以下简称《题记》),对运城中条山发现的两处北周摩崖刻石作了简要报道,刊有第一块题记的录文,并附有图版。这个《题记》对研究周隋之际的盐业及盐政极有价值,笔者读后...

  • 标签: 山西运城 北周 《隋书》 盐池 大夫 《北史》
  • 简介:本文对中山王詈墓出土的斧钺铭文“怨”予以考释,推翻了“丸”不见于出土先秦古文字的说法,也为器主的确认提供了依据;同时对圆壶铭文“烫上”、“氏”、“隹”等字词作了改读,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文意。

  • 标签: 中山王器 铭文 易常 谪民 有不辜
  • 简介:本文就《文学遗产》和《文物春秋》发表的两篇文章对《真定路学乐户记》碑文的释读、句读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从真定路学的建制和规模所体现的元代当政皇帝的治政措施、真定路学礼乐生员的分布与真定的历史文化氛围等方面,指出了该碑的史料价值。

  • 标签: 元代 《真定路学乐户记》碑 礼乐户 史料价值
  • 简介:郭店楚简《忠信之道》简2"化物而不■"末一字读为"废",简3"■而者尚"读为"大故而主常",简4"大忠不兑"、"不兑而足养者,地也"的"兑"读为"脱"。简文讨论的忠信观念要求治民者对待民众像土地化物一样无偏私且无废弃,像四时轮回一样守信必至且没有终止,教养民众不能半途而废,践行忠信之道应该不变不渝,不因任何变故而中断。这种观念可以与《左传》、《礼记》、《荀子》、《管子》等传世文献的记载进行比较。竹书将忠信视为仁义的基础,对儒家政治伦理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整合,这一点在先秦儒学思想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郭店竹简 忠信之道 儒家思想
  • 简介:毛公鼎是西周晚期的重器,其铭文长达将近五百字,不但字数居全部西周青铜器铭文之冠,而且内容也很重要。自从清代道光末年出土以来,毛公鼎铭文历经诸多前贤和当代学者的考释,已能基本通读,但仍留下一些疑难字句,有待继续探究。本文仅对其中的一个疑难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略作讨论。

  • 标签: 青铜器铭文 毛公鼎 补释 西周晚期 疑难字 字数
  • 简介:2005年12月,《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五册正式出版,其中包括了《姑成家父》一文,该篇共有十支简,总计466字,本无篇题,篇名为整理者取首简前四字所加。《姑成家父》主记述了春秋中期晋国发生的“三邰之难”的历史史实,与《左传》、《:国语》等传世典籍的记载有所差异,具有重的学术价值。经由整理者及学界专家的共同努力,该篇简文已大致可以通读,

  • 标签: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 上博简 补释 历史史实 春秋中期 《左传》
  • 简介:党怀兴、刘斌二位先生点校的《六书故》,以清李鼎元刊本为底本,参校元残本、明影抄元本、明张萱刻本、四库全书本。然百密一疏,脱漏亦复不少,笔者择有据可徵者58例,条列排比,据其致误之由,分六类加以引证:一、《六书故》引《说文》字形分析讹误;二、语音讹误;三、点校本标点讹误;四、释义讹误;五、《六书故》引用典籍讹误;六、异体、俗体讹误。

  • 标签: 《六书故》 校补 讹误
  • 简介:《安徽钱币》2003年2期发表一篇《安徽发现新的楚布》,介绍了近年安徽固镇附近发现的一种新的楚布。第3期刊载了拙文《关于安徽固镇新见楚布的一点意见》,提到这种布币,此前已见于《开元泉社》网站(http://main.kaiyuanquanshe.com)中的《钱币论坛》,为

  • 标签: 安徽 固镇 楚布 古钱币 历史文化
  • 简介:《续资治通监长编》卷五00元符元年七月辛亥条(页11901)云:御史台言:“元丰官制朝参班序,有日参、六参、望参、朔参,已着为令。元佑五年改朔参官兼赴六参,有失先朝分别等差之意,请止依元丰仪令。”从之。

  • 标签: 资治 御史台 历史 古籍
  • 简介:山西省灵石县王家大院,是20世纪90年代新发现的清代完全封闭的城堡式的民居建筑群.经过整修已向游人开放的高家崖、红门堡、孝义祠堂三大建筑群,分别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建筑总面积达45000平方米,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其建筑特点是:负阴抱阳,背山面水,依势重叠,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沿袭了自西周起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寝建筑风格.石雕、木雕、砖雕装饰艺术,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刀法娴熟,技艺精湛,集民俗民艺于一体,是清代中期建筑装饰风格的典范.这里就王家大院石雕、砖雕影壁所拥有的艺术价值和审美心理作一探讨,就教于专家学者.

  • 标签: 王家大院 山西 灵石县 影壁 建筑艺术 民族文化
  • 简介:<正>(一)《河西人物志》当属甘肃省下唐赵彦昭撰《河西人物志》十卷,见于《旧唐书》卷九二本传记载,张国淦先生以为“河西泛指黄河以西之地”,故系此书于陕西省下。今案唐人所谓河西实多指陇右,无庸举证。《旧唐书》本传云“赵彦昭者,甘州张掖人也”,弘扬乡里先贤正是当时通习,可证《河西人物志》当系于

  • 标签: 古方志 《旧唐书》 人物志 甘肃省 六合县 黄河
  • 简介:《明史·艺文志》集部云“各藩及宗室自著诗文集,已见本传,不载”,然考之本传,几无所录,故《明史》传、志之间在内容编排上有较大的疏漏之处。而其他文献资料所载明代宗室集部著述凡196种,可《明史·艺文志》集部之缺。

  • 标签: 《明史》 艺文志 明代亲藩 宗室文化
  • 简介:赵平安先生《汉印复姓的考辨与统计》与吴良宝先生《〈汉印复姓的考辨与统计〉补正》二文,曾对汉印中的复姓材料进行搜集考证。我们近年在使用《玺印姓氏徵》、《汉印文字徵》及其《补遗》和翻阅新旧印谱时,发现其中还有不少复姓可以增补。本文就是在上面二位先生研究的基础上,对以上三书和新旧印谱中所收汉印复姓的补充搜集与考证。

  • 标签: 汉印 复姓
  • 简介:昌平君是战国末年的一位神秘的历史人物。以母系而论,昌平君出身于秦国的王族,曾经受命平定缪毒之乱,辅佐秦王赢政顺利亲政,事后出任丞相,长期主持秦国政务。以父系而论,昌平君出身于楚国的王族,秦灭楚时,他被迁徙到郢陈,不久易帜反秦,大破攻楚秦军,被楚军大将项燕拥立,成为最后一代楚王。

  • 标签: 《史记》 楚王 钩沉 史迹 历史人物 秦国
  • 简介:竹枝词原是巴东(今重庆、湖北)沿江一带极具地方特色、乡土风味浓郁、情韵绵邈悠长的民歌,后经唐代刘禹锡、白居易、顾况等著名诗人的仿作和推广,流传到荆楚、吴越、两广乃至全国,到清代而登峰造极,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枝奇葩。

  • 标签: 竹枝词 辑补 西部 历代 中国古代诗歌 地方特色
  • 简介:以前国内钱币爱好者在收藏新疆唐代钱币时,只见有“大历、建中、中字、元字“等钱币,随着近几年红铜质”乾元重宝“铜钱的披露,许多未见过实物的泉友对新疆曾铸“乾元重宝”钱将信将疑,由于此钱的地域性很强,所以获得者极少。笔者收藏红铜质“开元”和“乾元”钱20余品,也曾写过拙文专门介绍过,但因自己的学识水平低及参考资料匮乏,虽拥有实物却总不能说明白,对一些问题分析的还不够透彻,总是挂一漏万。近在闲暇之余,又从余品中发现三枚红铜质唐钱,现借此机会再谈些自己对该类钱币的认识。

  • 标签: 唐代 西域 补说 乾元重宝 参考资料 学识水平
  • 简介:清代科举中的“殿试”,是指会试中式者未参加当年殿试,而参加以后科年的殿试,但雍正《山西通志》在著录山西“殿试”进士时,仍按会试科年来著录,且未作任何标注,著录标准和通行的进士题名录不同,容易误导后世使用者。结合进士题名碑录等文献,通过十例,揭示其中问题,以期引起研究者重视。

  • 标签: 《山西通志》 科举考试 补殿试 考证
  • 简介:近年福建霞浦所发见的民间科仪抄本,包括一些汉字对音诗偈,殆可从摩尼教中古波斯语和帕提亚语文献中找到对应词语,故简称其为夷偈。本文考察个中题为《四寂赞》的两个文本。其文本照片一个已在数年前刊布,日本学者从纯语言学的角度,认定其音译自帕提亚语摩尼教诗偈,并加解读英译。本文则从历史文献学的角度,认为霞浦抄本的夷偈并非严格意义的音译作品,而当源於唐代来华摩尼僧的口授,历经多代口口相传後,始被不谙夷语者形诸近音汉字。文章就《四寂赞》两个文本进行参校、释读,印证这一总体看法;更从华夏摩尼教传播史的角度,藉助这一新资料,就“四寂”一词内涵的演变,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申论。

  • 标签: 霞浦 摩尼教 四寂 清净光明 大力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