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预测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刺突蛋白的抗原表,分析刺突蛋白的变异规律。方法从基因库(GenBank)和全球共享禽流感数据倡议组织数据库下载2019-nCoV的基因序列(截至2020年3月4日)。应用ClustalW、MEGA 7.0、免疫表位数据库等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刺突蛋白潜在的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表,分析比较刺突蛋白的变异在表区与非表区的特点。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刺突蛋白有130个潜在表,包括25个线性B淋巴细胞表、18个非线性B淋巴细胞表、71个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Ⅰ类限制性T淋巴细胞表和16个HLA Ⅱ类限制性T淋巴细胞表。S404-426肽段有较高的抗原性,且在中国的人群覆盖率达73.4%。与1月31日之前的2019-nCoV刺突蛋白相比,其在1月31日之后的变异频率在非表区(15.4%比21.7%)和表区(6.2%比8.7%)都有所增加,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2019-nCoV刺突蛋白有多个抗原表,为2019-nCoV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刺突蛋白的变异有增加趋势,需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 标签: 冠状病毒 2019新型冠状病毒 表位 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特定时间段( 2017年 2月至 2018年 1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接收的 88例 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临床护理办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 前护理。结果:在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前护理之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患者的护理中前护理,能够很好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降低住院时间和住院花费;值得医护人员在临床中推广并使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前位护理 效果观察
  • 作者: 李成章 邓少林 尚姝环 金颖 张珍 龚俊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01期
  • 机构: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基础医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口腔生物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30079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基础医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口腔生物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30079(现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口腔科 430014)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重度牙周炎经牙周非手术治疗后病理性移位牙齿自发回的病例,该病例按牙周炎新分类为Ⅳ期C级。疾病特点是患者存在明显的咬合紊乱并构成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多种临床表现的内在因素。治疗特点是针对内外病因,对咀嚼肌紊乱和干扰进行个性化干预治疗,采用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消除炎症,均衡咬合取代局部过大的咬合应力;牙槽骨再生阻断上颌窦的牙源性感染;恢复中性区平衡促进牙间隙的减小关闭和病理性移位牙齿的自发回。该病例未进行拔牙或其他任何治疗,提示针对咬合开展个性化治疗可获得更全面的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下肢股浅动脉转动静脉内瘘具有成熟率高、远期通畅率高、感染率低的特点。在上肢静脉耗竭或中心静脉闭塞的患者中,有理由将股浅静脉转作为下肢通路的首选方案。但国内报道罕见。本文报道一例全长使用股浅静脉及腘静脉构建下肢自体动静脉内瘘用于长期维持稳定透析的病例,并做相关文献的回顾总结。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在前肛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于德州市肛肠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前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行传统肛瘘切除术,51例),观察组(行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69例),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肛门失禁Wexner评分、肛门直肠测压变化、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3、7 d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Wexner评分低于对照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高于对照组,直肠静息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可缓解前肛瘘患者疼痛程度,降低Wexner评分,控制肛门直肠测压变化,同时预后情况良好,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前位肛瘘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疼痛程度 肛门失禁Wexner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仰卧散瞳药滴眼的散瞳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老年性白内障手术204例(204眼),随机分为仰卧组和坐位组,每组102例。仰卧组患者采取仰卧滴散瞳药,坐位组患者采取坐位头尽量往后仰滴散瞳药。分别于散瞳前、首次滴眼散瞳后30分钟和晶状体植入前对瞳孔直径进行测量,记录两组患者散瞳前后瞳孔直径之差,比较两组患者散瞳达标率。结果仰卧组患者首次滴眼散瞳后30分钟和晶状体植入前瞳孔直径分别为(8.07±0.71)mm和(8.25±0.70)mm,散瞳前后直径之差为(4.51±0.78)mm,均大于坐位组(均P<0.05);仰卧组患者达标率和基本达标率分别为76.9%和23.1%,与坐位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仰卧散瞳药滴眼可提高散瞳效果,增加术前散瞳达标率。

  • 标签: 白内障,老年性 滴眼,散瞳药 仰卧位
  • 简介:摘要胎头位置异常是造成难产的重要原因之一。持续性枕后(POPP),是产程中最常见胎头位置异常,并且对其诊断极其具有挑战性,该异常与孕妇及新生儿相关疾病发病率有关。目前,用于POPP孕妇产程旋转胎头的方法包括3种:徒手旋转、器械助产旋转和孕妇体位干预。徒手和器械助产旋转,均可能对母儿产生潜在危害,而孕妇体位干预作为一种无创方法,成为目前国内外产科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临床较常用的POPP孕妇产程体位干预措施,主要包括手膝卧、侧俯卧(LAD)及系列性体位干预。笔者拟对POPP的定义及其发生率、高危因素、对母儿的危害及其产程处理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体位,母体 持续性枕后位 产程,第一 倒转术,胎位 产式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 :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过程中采用 闭合复 经皮穿会针治疗,观察该种治疗方法的效果。 方法 :将我院在 2017 年 1 月到 2019 年 1 月收治的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为观察对象,并且回顾资料分析,获得治疗效果情况。 结果 :对患者资料分析后获得,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 125.35±34.24 分,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在 3.24±1.47 天,患者手术后住院期间没有并发症情况发生。患者手术后 17 个月开展回访获得,患者 31 例在 3 月左右恢复正 常,有 8 例患者 6 个月后恢复正常,患者手术成功率 100% 。 结论 :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过程中采用 闭合复 经皮穿会针治疗效果明显,该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荐使用。

  • 标签: 肱骨髁上骨折 小儿 穿会针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 针对 ICU 重症监护室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俯卧通气治疗,分析护理的临床效用。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科室检查进入 ICU 病房,且确认为呼吸衰竭。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硬币随机法,对 60 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俯卧通气护理,分析护理效果。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在呼吸指标、心理指标以及气血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 96.67% ( 29/30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90.0% ( 27/3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针对 ICU 病房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俯卧通气护理,有助于改善临床治疗指标,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呼吸衰竭患者 ICU 俯卧位通气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三全育人”思想赋予了当代大学生新的时代内涵,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不应拘泥于文化知识,身心健康的发展也是重要的评价标准,而这一标准不仅需要学校引导,还需家庭和社区共同努力。因此,本文就体育教育家庭、学校、社区“三一体化”发展模式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 标签: 体育教育 三位一体化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眼眶减压术对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术后眼保护的作用。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将2008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接受眼眶减压术的TAO患者96例136眼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成2个组,其中改良眼眶减压术组患者70例100眼,传统眼眶减压术组患者26例36眼。改良眼眶减压术组术中在眼眶尖部作减压骨窗,传统眼眶减压术组术中采用传统的方法在眼眶中前部作减压骨窗。比较2个组手术1个月后最佳矫正视力、睑裂大小、眼球突出度、斜视、眼球位置、CT影像等情况。结果改良眼眶减压术组100眼中术后斜视改善者10例14眼,无变化者52例75眼,轻度加重者8例11眼,无明显加重者;传统眼眶减压术组36眼中术后无斜视改善者,轻度加重者4例6眼,明显加重者22例30眼。改良眼眶减压术组100眼中术后眼球移位均无明显改善,无变化者64例91眼,轻度加重者6例9眼,无明显加重者;传统眼眶减压术组36眼中术后眼球移位均未改善,轻度加重者10例15眼,明显加重者16例21眼。2个组间不同斜视和眼球移位变化的眼数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9.634、-10.278,均P<0.01)。改良眼眶减压术组和传统眼眶减压术组术眼术后眼球突出度值分别为(14.36±2.03)mm和(14.17±1.03)mm,明显低于术前的(20.47±1.92)mm和(20.28±2.0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CT影像显示,改良眼眶减压术组术眼眶尖部减压骨窗清晰,传统眼眶减压术组术眼减压骨窗位于眼眶中前部。随访期内改良眼眶减压术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改良眼眶减压术减少了传统眼眶减压手术加重患者眼偏斜程度的并发症,对TAO术后的眼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甲状腺相关眼病/手术 眼眶减压术,改良/方法 眼位偏斜/并发症 眼位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徒手旋转在头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间收治的难产产妇64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平均分组,其中32例接受常规助产护理,其余32例接徒手旋转助产护理,并分别命名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的产程时间,实验组均短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徒手旋转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导致危重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俯卧通气是ARDS的有效治疗方式之一,但目前临床实施率不高,主要是由于实施过程中容易发生气管导管和静脉管路脱管、压疮、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严重并发症,且需要一定的人力和配合度,实施难度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设计了一种可以帮助危重患者轻松完成俯卧通气时体位转换的支架,解决了上述难题,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7 2 1847759.9)。该支架设计简单,由支架、转轴、绷带构成,可靠性强,易于操作,可明显降低俯卧通气的实施难度,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负荷,提高患者的救治质量。

  • 标签: 俯卧位通气 翻身支架 搬运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俯卧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仰卧通气)和观察组(俯卧通气),比较两组不同时段氧合指数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T4时期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T1、T2、T3时期氧合指数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俯卧通气治疗可改善其氧合指数,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通气 氧合指数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双管硬膜外分段注射利多卡因镇痛对活跃期停滞枕后或枕横产妇的分娩结局及母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0月青岛市市立医院阴道试产的单胎、足月、头的初产妇,孕周为37~42周,年龄为22~35岁,在活跃期(新产程标准:宫口开大≥6 cm)充分试产,≥2 h胎头下降延缓或停滞,经阴道检查及超声检查诊断为枕后或枕横。共有216例孕妇符合上述标准纳入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双管硬膜外阻滞组108例、单管硬膜外阻滞组108例,硬膜外阻滞均使用1%利多卡因进行分娩镇痛,由高年资助产士或产科医师执行新产程标准,在超声引导下指导产妇进行体位管理并适时向上推动或旋转胎头等。比较两组产妇的一般情况、非药物镇痛措施的使用情况、阴道分娩产妇的镇痛相关情况及疼痛评分、分娩相关指标、剖宫产术指征、麻醉相关指标及母儿并发症。结果(1)一般情况:两组产妇的年龄、体重、身高、孕周、持续性枕横与枕后的比例、头盆评分、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非药物镇痛措施的使用情况:两组产妇的拉玛泽呼吸法、导乐分娩陪伴、经皮穴位电刺激、其他措施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阴道分娩产妇的镇痛相关情况及疼痛评分:与单管硬膜外阻滞组(40例)比较,双管硬膜外阻滞组(59例)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显著缩短[(124±44)、(86±33) min,P<0.01],镇痛30 min后[(4.4±0.5)、(0.9±0.5)分]、第二产程用力分娩时[(5.7±0.6)、(1.3±0.4)分]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显著降低(P<0.01)。(4)分娩相关指标:与单管硬膜外阻滞组比较,双管硬膜外阻滞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21.3%、49.1%)、分娩体验满意率(51.9%、98.1%)显著升高(P<0.01),剖宫产率(63.0%、45.4%)、阴道手术助产率(15.7%、5.6%)显著降低(P<0.05)。(5)剖宫产指征:与单管硬膜外阻滞组比较,双管硬膜外阻滞组产妇的产程延长或停滞所致的剖宫产率显著降低(38.0%、22.2%,P<0.05);而两组的胎儿窘迫、宫内感染、社会因素所致的剖宫产率分别比较,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麻醉相关指标:双管硬膜外阻滞组产妇上管药后阻滞平面多为胸7(T7)、T8、T9~腰2(L2)、L3水平,单管硬膜外阻滞组阻滞平面多为T10、T11~骶1(S1)、S2、S3水平,改良Bromage评分均为0分。(7)母儿并发症:与单管硬膜外阻滞组比较,双管硬膜外阻滞组产后出血率(18.5%、7.4%)、会阴侧切率(20.4%、5.6%)、新生儿窒息率(12.0%、3.7%)、转新生儿ICU率(13.9%、4.6%)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产妇的软产道损伤率、产褥病率及新生儿产伤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管硬膜外分段注射利多卡因镇痛可增加活跃期停滞枕后或枕横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及阴道手术助产率,并可减少母儿并发症。

  • 标签: 镇痛,硬膜外 镇痛,产科 利多卡因 剖宫产术 分娩发动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单胎头脐带绕颈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取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4月我院经阴道试产的脐带绕颈病例 162例为实验组,剖宫产妇 9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分析绕颈周数与窘迫率、窒息率、阴道助产率及急诊剖宫产率的关系。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胎儿窘迫率及新生儿窒息率上差异不显著( P>0.05),窘迫率、窒息率、阴道助产率及急诊剖宫产率与绕颈周数呈正相关 。结论 单抬头脐带绕颈孕妇如无其他产科并发症,可以进行阴道试产,试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密切监护,但是对三周及以上的脐带绕颈的产妇为防止意外应对剖宫产指证进行放宽。

  • 标签: 单胎头位 脐带绕颈 阴道分娩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光辅助轴透视经皮螺钉固定治疗髋臼前柱骨折的可行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激光辅助轴透视经皮螺钉固定治疗的髋臼前柱骨折患者20例(22髋),男11例,女9例;年龄(42.1±3.2)岁(范围,24~68岁)。单侧髋臼前柱骨折7例,双侧髋臼前柱骨折2例(4髋),髋臼前柱合并同侧骶骨骨折7例,髋臼前柱合并骶髂关节损伤4例。髋臼前柱骨折Nakatani分区:Ⅰ区3髋,Ⅱ区6髋,Ⅲ区13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5 d(范围,3~11 d)。髋臼前柱骨折均采用激光辅助轴透视经皮螺钉固定,合并骶骨骨折或骶髂关节损伤患者采用Starr架辅助复位后以经皮骶髂螺钉固定。记录患者髋臼前柱螺钉置入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及术中出血量。术后采用Matta评分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erle D' Aubigné and Postel评分系统评定髋关节功能。结果22髋的前柱螺钉置入手术时间为(22±10)min(范围,20~40 min),术中透视次数(30±8)次(范围,21~45次),术中出血量(20±5)ml(范围,10~40 ml)。20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3.1)个月(范围,12~18个月)。骨折复位质量:解剖复位18髋,满意复位2髋,不满意复位2髋,优良率为91%(20/22)。骨折愈合时间为(13±2.2)周(范围,11~16周)。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优18髋,良3髋,可1髋,优良率为95%(21/22)。1例术后前柱螺钉皮肤切口出现渗出,1例术中损伤臀上动脉分支导致术后臀部皮下瘀斑及血肿。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或骨折再次移位等并发症。结论采用激光辅助轴透视经皮螺钉固定治疗髋臼前柱骨折,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不易损伤重要血管及神经,术中出血量少,近期疗效满意。

  • 标签: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