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自制骨盆固定带在外伤骨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 于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选取 30 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三角巾进行骨盆固定;于 2019 年 7 月— 2019 年 11 月选取相同数量的患者设为研究组,采用自制盆骨固定带进行骨盆固定, 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自制骨盆固定带在外伤骨盆患者护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自制骨盆固定带 外伤 骨盆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主要针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临床中采取依达拉奉治疗的效果开展分析。方法:研究开始时间为 2019年 6月,结束时间为 2020年 6月,研究对象是我院接收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 88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差异来开展分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的患者划分为常规组,采取依达拉奉治疗的患者划分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 S-100β与 NSE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清 S-100β与 NSE水平均要优于常规组, 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临床中采取合适的依达拉奉治疗,能够增强治疗预后效果。

  • 标签: 重型颅脑外伤 依达拉奉 常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人性化护理在脑外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脑外伤患者 86例进行研究,其入院时间在 2018年 2月至 2020年 2月。按照其入院顺序来进行分析,入院在前的 43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对照组;入院在后的 43例,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并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在脑外伤护理中,引入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脑外伤护理 生活质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非外伤性纵隔气肿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至2019年我院收治的经胸部CT诊断纵隔气肿患儿的临床资料,除外新生儿及外伤患儿,分析其病因、病原及发病机制,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共86例纵隔气肿患儿,平均年龄(50.3±35.2)个月,男49例,女37例。主要病因包括肺部感染38例(44.2%),支气管异物25例(29.1%),间质性肺疾病5例(5.8%),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异常5例(5.85%),支气管哮喘4例(4.7%)等。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为:肺炎支原体11例和流感病毒12例。支气管异物合并纵隔气肿的25例患儿中有20例伴有呼吸困难,属于危重症,应尽早行纤维支气管镜取出异物。间质性肺疾病合并纵隔气肿的患儿有2例误诊为感染,延误治疗,应引起呼吸科医师重视。结论纵隔气肿可由多种疾病引起,治疗关键在于积极寻找病因,因病施治。

  • 标签: 纵隔气肿 病因 病原 儿童
  • 简介:摘要: 针对外伤后骨折情况的鉴定,鉴定者需要从法理临床学出发,依靠自身工作经验,并通过三维重建、 CT 方式来对病人在外伤后有没有发生骨状况进行判断,但是病人发生外伤后其眼眶和胸腰椎在外力作用下极易发生骨折情况,同时老年人的骨质密度降低,其受到轻微外力冲击后极易发生骨折情况,故而必须特别重视对其胸腰椎和眼眶的保护。本文主要分析法医临床学鉴定外伤后骨折的具体应用。

  • 标签: 法医临床学鉴定 外伤性骨折 眼眶 胸腰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外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探究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 2月 ~2020年 6月,从我院选取腹部外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共计 8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 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和急救措施,观察行针对性护理措施和急救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住院时间、感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较高,感染率较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住院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观察组显著较高,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腹部外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接受针对性的急救治疗和护理有效提升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降低了感染率,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建议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腹部外伤 失血性休克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普通外科腹部外伤的急救与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腹部外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的急救方法一致,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病情评估时间、转运时间、急救时间分别为(3.12±0.15)、(5.44±0.27)、(41.59±2.57)min,对照组分别为(5.62±0.31)、(7.84±0.61)、(63.92±3.09)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7.56%,对照组为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2.44%,对照组为19.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4%,对照组为21.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心理、用药、病情观察、环境干预及健康教育满意度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普通外科腹部外伤患者的急救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急救效率及抢救成功率。

  • 标签: 腹部外伤 急救 普通外科 综合护理干预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补片修补在外伤性肾破裂治疗中发挥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 6例外伤性肾破裂 患者进行治疗研究,均采用肾破裂并出血补片修补和肾周引流术进行治疗,进行为期 1~5 年随访,观察长期康复效果。结果: 患者顺利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无不良并发症,术后 10d 后拔出肾周引流管;对患者进行随访,患者肾脏形态均恢复正常,肾功能正常,尿常规检验指标均正常。结论:对外伤性肾破裂实施补片修补术治疗可保留患者肾功能,操作简单易行, 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外伤性肾破裂 肾修补
  • 简介:摘要功能性鼻整形是通过调整鼻部的解剖结构来改善鼻通气功能,同步改善外鼻的面部表情及美观功能的手术技术。本文围绕"鼻外伤畸形"这一专病,结合大量的国内外文献,阐述了功能性鼻整形术的各种要点,详细叙述了鼻骨骨折、鼻眶筛骨折、鼻中隔骨折和偏曲、外伤后鼻畸形和鼻瓣区畸形5种疾病,同时介绍了在行功能性鼻整形术前后的主观性和客观性评估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型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积水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2019年2月收治的重症颅脑外伤术后并发症脑积水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2组患者均接受侧脑室腹腔分流术,A组另辅以五苓散治疗。术后1个月观察效果,包括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94.29%,高于B组的68.57%,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2.86%,低于B组的22.86%,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积水中采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辅以五苓散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重型颅脑外伤术 脑积水 并发症 侧脑室腹腔分流术 五苓散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外伤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对患者的功能障碍进行深入性研究。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到 2020 年 1 月入住我院的脑外伤功能障碍患者,并从该时间段中抽取 50 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目标,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 62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选择早期康复护理),根据护理评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Barthel 评分、 Fugl-Meyer 评分进行评定。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护理前, Barthel 评分、 Fugl-Meyer 评分比较差异不存在显著特征( P > 0.05 );护理后, Barthel 评分、 Fugl-Meyer 评分比较差异,观察组高于 对照组 ( P<0.05 ) 。 结论: 选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其预后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 生活能力,躯体运动能力, 同时还可以促进患者病情早日看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脑外伤 功能障碍
  • 简介:【 摘要】目的 优质护理在脑外伤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 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我院于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间收治的 92 例脑外伤患者划分为 2 组,比较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干预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 44 例 (95.65%) ,高于 对照组 33 例 (71.74%) , P <0.05 ;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3 例 (6.52%) ;低于对照组 9 例 (19.57%) , P <0.05 。 结论 脑外伤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优质护理 脑外伤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杭州整形医院急诊面部外伤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调查分析杭州整形医院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急诊治疗的9 002例0~15岁面部外伤患儿的资料。统计性别、年龄、受伤时间、受伤后就诊时长、致伤原因、伤口部位、伤口类型、伤口长度、伤口深度、麻醉方式、术后抗瘢痕措施、术后瘢痕评估等情况,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分析计数资料。结果本组9 002例患儿中,男5 593例,女3 409例,男女比例约1.64∶1;年龄(4.6±2.9)岁,最小为出生后1个月。将患儿分为5个年龄段:≤1岁、>1岁且≤3岁、>3岁且≤6岁、>6岁且≤12岁、>12岁且≤15岁,其中>1岁且≤3岁的患儿最多,共4 505例(50.00%);从1岁至15岁患儿数量依次呈递减趋势,年龄段越大,男性患儿比例越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12,P<0.001)。患儿受伤时间主要集中在9:00-12:00和16:00-21:00,最容易受伤的时间段是19:00-20:00。从全年来看,12月份患儿受伤人数最多,共1 002例(11.13%)。患儿大多于伤后6 h内就诊,共8 846例(98.27%)。主要致伤原因为撞伤(摔伤),共7 786例(86.49%)。最容易受伤的部位主要是额部,在≤3岁、>3岁且≤6岁、>6岁且≤15岁3组中,额部所占比例依次减小,受伤部位构成比之间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1.22,P<0.001)。主要受伤类型为挫裂伤,共8 081例(89.77%)。受伤深度主要为中层(脂肪层、肌肉层),共5 262例(58.45%);其次为深层(软骨层、骨膜层),共3 601例(40.00%)。伤口总长度为(1.9±1.0) cm(0.2~15.0 cm)。麻醉方式主要是局部麻醉,部分采用静脉麻醉或全麻插管麻醉,共8 757例(97.28%)。术后随访7 465例,所有随访患儿应用整形美容技术一期或分期治疗,术后采用一种或联合多种抗瘢痕措施治疗。随访时间3个月至2年,术后感染8例,主要发生在动物抓咬伤、唇部贯通伤及被牙齿磕伤患儿,瘢痕增生28例,其余患儿均效果满意,瘢痕不明显。结论儿童面部外伤有特定的发病规律,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其发生。儿童面部外伤后应及时到整形外科就诊,联合多种抗瘢痕治疗措施,将术后瘢痕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 标签: 儿童 急诊处理 面部损伤 瘢痕 流行病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外伤后各种类型的伴指骨外露的甲床缺损。方法自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我们共收治15例甲床缺损伴指骨外露患者。6例指骨外露面积小于5 mm×5 mm,行断层甲床移植或指骨钻孔后断层甲床移植。9例指骨外露面积大于5 mm×5 mm,行邻指筋膜瓣复合断层甲床移植。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甲床成功重建。其中11例指甲无畸形,4例指甲轻度畸形。所有指甲再生无疼痛发生。供区无感觉功能障碍、外观异常。结论运用单纯断层甲床移植或结合邻指筋膜蒂瓣可有效治疗伴指骨外露的各类型甲床缺损。

  • 标签: 指损伤 治疗结果 指骨外露 断层甲床移植 邻指筋膜瓣
  • 简介:摘要:目的 : 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早期进入 ICU 的治疗效果。 方法: 在本院 2019 年 2 月— 2020 年 2 月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选择 86 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入住 ICU 的时间作为分组依据将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3 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 ICU 监护,观察组给予患者重症监护,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疗效。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 P < 0.05 ),观察组患者的预后疗效优于对照组( P < 0.05 ),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早期进入 ICU 的治疗效果显著,降低患者伤残率和死亡率的同时可以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ICU 重型颅脑外伤 并发症发生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的原因以及治疗,以期为继发性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 60例 2018年 6月 -2019年 12月期间 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因眼外伤导致的继发性青光眼的患者,对其导致眼部受伤的原因、患者受伤之后的临床症状以及治疗的方法和治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60名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之后发现,导致患者继发性青光眼的眼外伤有钝挫伤、穿通伤、化学性外伤,临床症状有前房的积血、炎症性的粘连、晶状体的异位,治疗的方法有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治疗的效果较好, 60名患者中有 56例患者的眼压恢复正常,眼压未完全恢复正常但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的有 4例。 视力显著提高52名, 4名有所提高, 3名无明显提高 ,1名视力下降。 结论:眼外伤所致的青光眼具有多种原因,但是多是由眼部外伤导致患者的眼内积导致眼压的升高,但是经过药物和手术治疗,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期间进行积极处理,能较好的恢复患者的功能。

  • 标签: 眼外伤 继发性青光眼 原因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