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该文就外伤性騍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该院在 2018年 1月一- 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 56例外伤性踝关节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 28例。对实验组患者施以内固定手术治疗,对参照组患者施以石膏外固定治疗,对比不同疗法下的骨折愈合优良率、并发症及康复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更短( P< 0.05)。结论:应用内固定手术治疗外伤踝关节骨折效果理想,对提高骨折愈合效果、减少并发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外伤 踩关节骨折 手术治疗 内固定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我国眼外伤专业在几代眼外伤人的不懈努力下,在救治技术、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人才队伍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回顾70年发展历程,希望以此缅怀前辈,激励后来人继续为中国眼外伤事业的进步努力进取。谨以此文祝贺《中华眼科杂志》创刊70周年。(中华眼科杂志,2020,56:801-804)

  • 标签: 眼外伤 眼外科手术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临床治疗中亚低温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接受治疗的 48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为主,收治时间为 2018年 4月 -2019年 10月,将其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亚低温护理两种干预手段,分别作用于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总体满意度为 95.83%,与对照组( 83.33%)相比较,组间差值具有可比性( P<0.05)。结论:将亚低温护理应用于重症脑卒中外伤患者临床治疗中,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 标签: 重症颅脑外伤 亚低温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治疗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本院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10月期间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 45例,行脾切除治疗,对患者术前、术后观察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做好饮食和心理护理,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45例外伤性脾破裂经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均获得治愈,发生术后并发症 1例,无死亡 ,护理满意度为 95.56%。结论: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临床密切观察,手术前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治疗效果和舒适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脾破裂 外伤性 手术期 临床观察 护理 效果
  • 简介:  摘要:目的 对脑外伤手术后持续昏迷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从2018年9月~2020年4月我院选择60例脑外伤术后持续昏迷的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护理干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生活自理能力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的总有效率(93.33%)比对照组(80%)高(P

  • 标签:   脑外伤术后昏迷 护理干预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碱性眼外伤患者全视野视网膜电图(FERG)的表现,明确FERG检查在碱性眼外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就诊的化学性眼外伤及眼表热烧伤的患者22例(27只眼),其中男性20例(25只眼),女性2例(2只眼);年龄19~60岁(中位数为41岁)。碱性眼外伤17只眼、热烧伤7只眼、酸性眼外伤3只眼;另纳入单眼机械性眼外伤患者的17只健康眼。选取碱性眼外伤患眼中有视力记录的14只眼按视力损伤程度进一步观察。所有受试者均依据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标准在不同闪光强度的光刺激下行双眼明、暗适应FERG,比较其波形特征。不同类型患者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NK-q检验,不同视力的碱性眼外伤检查结果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碱性眼外伤、热烧伤、酸性眼外伤患眼及健康眼在0.01 cd·s·m-2光刺激下暗适应FERG b波振幅分别为(135±85)、(169±55)、(112±43)及(341±53)μV,与健康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1.38;q=8.94,5.70,5.45;P均<0.01)。碱性眼外伤、热烧伤、酸性眼外伤患眼及健康眼在3.00 cd·s·m-2光刺激下暗适应FERG a波振幅分别为(178±78)、(172±35)、(99±53)及(334±60)μV,与健康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33;q=7.04,5.60,5.80;P均<0.01)。碱性眼外伤、热烧伤、酸性眼外伤患眼及健康眼在3.00 cd·s·m-2光刺激下暗适应FERG b波振幅分别为(354±79)、(342±77)、(352±201)及(600±78)μV,与健康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7.68;q=8.11,6.51,4.48;P均<0.01)。碱性眼外伤、热烧伤、酸性眼外伤患眼及健康眼在3.00 cd·s·m-2光刺激下暗适应FERG振荡电位振幅分别为(97±54)、(107±41)、(45±22)及(206±32)μV,与健康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5.03;q=7.36,5.13,5.96;P均<0.01)。碱性眼外伤后,视力≥0.2和视力<0.2的患者FERG 6项反应振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碱性眼外伤FERG 6项参数的波形振幅普遍下降,提示碱性眼外伤可造成视网膜视杆系统和视锥系统损伤。FERG可客观判断碱性眼外伤患者的视网膜功能状态。(中华眼科杂志,2020,56:514-518)

  • 标签: 眼烧伤 烧伤 化学 视网膜电描记术
  • 简介:摘要: 脾脏在人体起着关键的功能作用,然而受到外力作用后往往会出现脾破裂情况,有的病人外伤后可发生脾破裂,这类病人的法医学鉴定比较简单,然而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外伤延迟性脾破裂,往往无法及时发现,造成错诊或是漏诊情况。近年来,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率不断增多,加上运动过程中意外情况的发生,促使当前患上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的人群呈上升趋势,大大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与健康。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伤害和法医临床鉴定方法,明确医临床鉴定的具体价值。

  • 标签: 外伤性延迟性 脾破裂 法医临床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普通外科腹部外伤的急救与护理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择取我院普通外科收治的50例腹部外伤患者,均实施急救与护理,分析临床效果。结果:50例腹部外伤患者经急救与护理48例抢救成功,2例抢救失败患者是因伤势过重,且未能及时就医治疗,错失最佳救治时机,导致大量失血而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6.0%,死亡率为4.0%,抢救成功率高于抢救失败率,P

  • 标签: 普通外科 腹部外伤 急救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 足外伤是医学临床常见的外伤之一,足外伤会对人体的生活早成很严重的影响。这是由于足在人的生产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不仅要承担人体的全部重量,还要行走,维持身体的平衡、吸收震荡。足部一旦受伤,轻者可能造成患者疼痛和行走不便,严重时会对患者的生活带来痛苦和不安。因此正确对足外伤患者实施 合理 治疗以及精心细致的护理是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我院在上一年度总共收治了 312 名足外伤患者,对其采用多种治疗方案的相互结合,同时还伴有相匹配的护理工作,患者的康复状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足外伤 治疗处理 康复处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的外伤性脑梗死患儿的治疗方案,结合文献探讨其发病机制,以提高其治愈率,降低致残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2例外伤性脑梗死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头颅CT扫描和MRI诊断儿童外伤性脑梗死,根据不同病情将儿童外伤性脑梗死进行诊断分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腔隙性脑梗死患儿给予钙拮抗剂和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并辅以高压氧、运动康复治疗;局灶型脑梗死、混合型脑梗死患儿除应用钙拮抗剂和神经营养药外,还应用小剂量脱水剂和小剂量激素,并随病情演变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大面积脑梗死的患儿,急诊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给予降颅压、预防并发症等综合治疗。观察患儿的治疗结果及恢复情况。结果42例外伤性脑梗死患儿中,恢复良好35例(83.3%),中残4例(9.5%),重残2例(4.8%),死亡1例(2.4%),无植物生存。腔隙性脑梗死的恢复良好率为100%,局灶型脑梗死的恢复良好率为62.5%,混合型脑梗死的恢复良好率为60%,大面积脑梗死的恢复良好率为50%。结论针对不同类型的脑梗死患儿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提高儿童外伤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 标签: 颅脑损伤 脑梗死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在外伤性路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 选取 2019 年 8 月 ~12 月我院 80 例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以数字法为基准,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分别给予优质护理干预与普通护理,评估 2 组不同时期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临床满意状况。 结果 2 组相较而言,试验组实施干预之后心理状态更好( p<0.05 );试验组生活质量更高( p<0.05 );试验组临床满意状况更高( 90.00%vs.82.50% )( p<0.05 )。 结论 在外伤性脑损伤临床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对提高临床满意状况,减轻患者负面心理情绪,提升生存质量都有良好的辅助作用,临床应用效果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大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外伤性颅脑损伤 优质护理 临床实施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外伤性青光眼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14岁425例儿童眼外伤中继发性青光眼共67例(67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闭合性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组52例(52只眼),开放性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组15例(15只眼)。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其效果。随访时间1个月~2年。结果425例儿童眼外伤中有251例闭合性眼外伤和174例开放性眼外伤。闭合性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发生率(20.72%,52/251),高于开放性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发生率(8.62%,15/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23,P=0.001)。闭合性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发病时间早于开放性眼外伤继发青光眼。前房积血是闭合性眼外伤青光眼的主要病因(40.38%,21/52),混合型机制是开放性眼外伤青光眼的主要病因(73.33%,11/15)。患者均经常规药物治疗,眼压不能控制者闭合性眼外伤青光眼组有22例行手术治疗(42.31%,22/52),开放性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组有3例(20.00%,3/15),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χ2=2.477,P=0.116)。末次随访闭合性眼外伤青光眼组患者的平均眼压高于开放性眼外伤青光眼组(t=2.828,P=0.006)。两组患者末次随访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4,P=0.218)。结论闭合性眼外伤继发青光眼较开放性眼外伤继发青光眼常见。前房积血和混合型机制分别是闭合性眼外伤继发青光眼和开放性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常见发病原因。药物治疗仍是首选,但滤过手术是控制闭合性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有效途径。

  • 标签: 青光眼,外伤性,儿童 外伤,眼,闭合性 外伤,眼,开放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急诊手外伤的发生原因及护理措施。 方法 选取本院急诊 201 9 年 4 月到 20 20 年 4 月接收的手外伤患者 3 00 例,回顾分析患者手外伤造成的原因,并对急性手外伤患者病历康复情况进行资料分析。 结果 急诊手部外伤的病患中男性患者居多,造成的原因多样,主要的是由于手受到切割或压砸,患者通过清洁护理后效果较好、伤口的愈合时间较快。 结论 处理急性手外伤的重点在于清理创口、复位,避免发生并发症,同时医院也需要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工作,督促患者的手部恢复功能的锻炼。

  • 标签: 急诊手外伤 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颅骨修补在脑外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8月接受的56例脑外伤案例为对象,所有患者实施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以数字化电脑塑形肽网颅骨修补术为主,对治疗结果分析。结果:对比分析所有案例的NIHSS评分和GOS评分,治疗后的NIHSS评分低,GOS评分高。分析和研究所有案例的并发症情况,治疗前的并发症例数是5例,治疗后的并发症例数是3例,并发症几率对比,治疗后的低。结论:针对脑外伤案例早期采取数字化电脑塑形肽网颅骨修补术方式之后,有突出的效果,有效的促进患者恢复,降低并发症,因此值得借鉴和实施。

  • 标签: 早期颅骨修补术 脑外伤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在腹部外伤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手段,通过总结护理体会,并且提升服务质量,以促进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加快。方法:在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间因腹部外伤入院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选 100例,按照科学的分组原则,将他们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然后实施普通护理及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统计他们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的综合评分指标优于对照组的患者;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很低。结论:循证护理手段的应用、护理干预效果的优化,更利于腹部外伤患者临床治疗质量的提升。形成了和谐的护患关系,在此基础上有序推进诊疗工作,对于医院良好社会形象的建立而言非常有利。

  • 标签: 循证护理 腹部外伤 护理分析 临床应用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