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治疗室性早搏的目的是改善症状和改善病人的长期预后及预防心脏性猝死,应遵循受益原则。笔者通过口服参松养心胶囊和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得出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总有效率为78.4%,稍次于胺碘酮(82.1%),但参松养心胶囊无不良反应,也没有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是一种新型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中成药,是老年患者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新的选择。

  • 标签: 室性早搏 参松养心胶囊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室乳头肌起源的室性早搏的体表心电图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特点。方法总结13例左室乳头肌室性早搏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在三维电解剖系统(CartoXP)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以室早时局部心内标测电位提早最多、起搏时能得到12/12导联一致的QRS形态以及放电20秒内室早逐渐减少和消失作为理想靶点标准。在理想靶点确认后,经胸超声导管确认消融导管在左心室内的确切位置。记录和分析其体表心电图特征,并总结导管操作技术要点,为以后此类心律失常的标测和消融提供指导意见。结果乳头肌室性早搏体表心电图QRS波形有一定特征,左室前组室性早搏QRS波形以下壁导联qR型、电轴右偏、右束支传导阻滞、胸前导联单相R波或qR型以及V1导联降支存在切迹为特征,左室后组乳头肌室性早搏QRS波形表现为下壁导联呈rS型或QS型、电轴左偏、右束支传导阻滞、胸导联单相R波或qR型以及V1导联降支有切迹为主要特征。乳头肌室性早搏射频消融导管操作有一定难度,经动脉逆行途径适合左室前组乳头肌消融,穿间隔途径适合后组乳头肌室性早搏导管消融。结论通过体表心电图的特征分析,可以初步了解起源于左室乳头肌室性早搏的定位。在消融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及大致确定标测区域。根据前后组乳头肌起源点不同,选择合适的导管以及消融途径,必要时配合使用心脏超声,了解导管头端贴靠情况,以增加手术成功率。

  • 标签: 心腔内超声心动图 后乳头肌 室性早搏 射频消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我科门诊和住院部诊断为频发室性早搏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治疗组)和治疗组(基础治疗+美托洛尔组),每组40例,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监测动态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治疗频发室性早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 标签: 美托洛尔 频发室性早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良性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的1月~2017年的7月前来我科就诊的73例良性频发性室性早搏病患,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配合度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提示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良性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治疗过程实施优质护理,能在护理质量提升的同时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及治疗效率,促进其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

  • 标签: 良性频发性室性早搏 优质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心律平治疗小儿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4例室性早搏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予口服稳心颗粒及心律平治疗,对照组42例单服心律平治疗,疗程为4周,比较观察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两组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17,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4.29%,对照组为9.52%,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5,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心律平治疗小儿室性早搏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 标签: 稳心颗粒 心律平 室性早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室性早搏动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我院在2019年9月-2020年10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61例老年室性早搏患者为例,将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检查下阳性检出水平以及诊断指标发生率情况。结果:动态心电图诊断阳性例数为60例,占比98.36%>常规心电图阳性检出例数53例,占比86.88%且动态心电图疾病诊断水平高于常规心电图,数据差异显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心室晚电位检查对室性早搏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入选671例室性早搏患者,分别行心室晚电位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阳性组(n=63)和阴性组(n=608)。所有患者均根据其实际基础疾病用药。此外,再根据患者早搏症状严重程度选择美托洛尔,如早搏症状较轻则不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所有患者随访一年,记录随访期间发生的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房颤、室颤、室速、室扑、心源性猝死、心力衰竭引起的住院)。结果阳性组与阴性组两组间患者的基础疾病存在明显差异P<0.05。阳性组患者随访期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4.8%,阴性组为0,差异很明显,有P<0.05。结论心室晚电位阳性的室性早搏患者,应积极治疗以预防心血管事件,而阴性患者,心血管风险较低,故心室晚电位检查对室性早搏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室性早搏 心室晚电位 冠心病 房颤 心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组,每组5O例,I组倍他乐克组.II组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联合用药组。观察临床疗效、动态心电图的变化及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I组与II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0%、9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组相比,II组治疗后,动态心电图发作性S-T改变平均发作频次下降,平均总持续时间和平均最长持续时间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与II组不良发应发生率分别为12.0%、14.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疗效确切,效果优于单独应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

  • 标签: 稳心颗粒 &beta 受体阻滞剂 室性早搏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的心理及安全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20例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所有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联合安全护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早搏消失率、住院总耗时、死亡率存在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安全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中效果显著。

  • 标签: 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 心理护理 安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室性早搏的原因和相关护理对策。方法:2020.1~2020-12.从我院选取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室性早搏患者共计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回顾性分析,总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室性早搏的原因,并探究相关护理措施。结果:相较于夜间(20:00~2:00)和凌晨(2:00~8:00),日间(8:00~20:00)室性早搏的发生率显著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1天和2天,凌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冠心病(CHD)室性早搏(PVB)、心肌缺血(MI)诊断中动态心电图(ECG)的价值。方法:本次所选均为CHD患者,总共抽取160例,选自2020.01~2021.01之间,回顾性分析其相关资料。所有对象均实施常规及动态ECG诊断。分析对比2种方式对PVB、MI阳性及早搏部位等检出情况。结果:2种方式统计处理检出PVB二三联律、成对、早发及MI阳性率等指标数据后,得出结论最优的为动态ECG,表明本次研究达统计要求(P<0.05)。2种方式统计处理不同早搏部位的检出率等指标数据后,得出结论最优的为动态ECG,表明本次研究达统计要求(P<0.05)。结论:在CHD患者MI、PVB诊断中动态ECG的价值较高,可提升阳性检出率,可对早搏起源予以评估,可做进一步推广研究。

  • 标签: 冠心病 室性早搏 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室性早搏患者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的调查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65例/组。分析患者发生室性早搏的原因,同时提出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上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预见性护理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加用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发生室性早搏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我院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早搏 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ST段压低伴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心电图示ST段压低伴室性早搏患者10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冠心病常规抗血小板、调脂、改善心室重构等治疗方案加倍他乐克治疗,治疗组50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步长稳心颗粒,连续用药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00%,对照组总有效率74.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步长稳心颗粒治疗ST段压低伴室性早搏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步长稳心颗粒 ST段压低伴室性早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良性频发性室性早搏患病者在人性化护理后所取得的价值。方法:按照本院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所收诊入院的80例患有良性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办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按40例抽取。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执行干预,观察组开展人性化护理执行干预,对不同护理方式的落实下,患者心态变化和满意度情况,做出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人分别在推行干预政策前,选择汉密尔顿焦虑与抑郁自评量表展开分值预估,所得结果两组并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推行政策后,两组预估分值降低,观察组为更低的情况(P

  • 标签: 良性频发性室性早搏 人性化护理 心理状态 满意度
  • 简介:1关于PVC诱发的TCM的临床报道2007年,Taieb等报道了6例扩张型心肌病频发PVC的射频消融结果。4例PVC起源于右室,2例起源于左室。RFCA前,5例心功能Ⅰ级(NYHA分级),1例Ⅱ级。消融后,24hPVC从(17717±7100)个降至(268±366)个(P=0.006),LVEF从(0.42±0.03)%增至(0.57±0.03)%(P=0.0001),左室舒张未期内径从(60.0+3.5)mm降至(54.0±3.7)mm(P=0.009),患者临床症状正常化。

  • 标签: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室性早搏 诱发 扩张型心肌病 NYHA分级 左室舒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