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宫颈上皮肿瘤的病理诊断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宫颈上皮肿瘤患者共60例,60例患者均实施宫颈活组织检验、宫颈液将基细胞学检查。对60例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30/60)例患者为宫颈上皮变Ⅰ级,20(20/60)例患者为宫颈上皮变Ⅱ级,10(10/60)例患者为宫颈上皮变Ⅲ级。结论 宫颈液将基细胞学检查容易导致漏诊的发生,所以可联合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的方法,以降低漏诊、误诊发生的概率。

  • 标签: 宫颈鳞状上皮肿瘤 病理诊断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反复子宫脱垂患者子宫颈上皮病变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江苏大学附属金坛医院收治的2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Ⅲ、Ⅳ度反复子宫脱垂患者,接受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病理结果,观察子宫颈上皮病变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子宫颈上皮病变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00例Ⅲ、Ⅳ度反复子宫脱垂患者中合并子宫颈上皮病变20例(10.0%),其中低级别上皮病变17例,高级别上皮病变3例。合并子宫颈上皮病变的子宫脱垂患者年龄、子宫脱垂病程、产次、肿瘤家族史、子宫颈炎、高危人乳头病毒(HPV)感染、子宫脱垂分级、丈夫性生活前进行冲洗比例与无子宫颈上皮病变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子宫脱垂病程(OR=2.381,95% CI 1.337~9.050,P=0.002)、子宫颈炎(OR=1.242,95% CI 1.113~3.015,P=0.032)、高危HPV感染(OR=1.425,95% CI 1.124~6.234,P=0.020)、子宫脱垂分级(OR=1.632,95% CI 1.204~7.624,P=0.015)是反复子宫脱垂患者发生子宫颈上皮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反复子宫脱垂患者子宫颈上皮病变的发生率较高,且子宫脱垂病程>10年Ⅳ度子宫脱垂患者发生子宫颈上皮病变的风险增加。

  • 标签: 子宫脱垂 宫颈疾病 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发病率
  • 简介:目的研究宫颈上皮变(CIN)患者行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残留复发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CIN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宫颈锥切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观察术后病变残留复发情况,对相关影响因素(年龄、孕次、产次、颈管腺体累及、术后病理切缘阳性、术后HPV持续感染)行单因素分析,并行进一步多因素分析。结果60例患者随访期间出现病变残留3例(5%);复发6例(10%)。单因素分析显示,CIN患者术后病变残留复发与产次、颈管腺体累及、术后病理切缘阳性、术后HPV持续感染因素存在相关性(均P〈0.05);而与年龄、孕次因素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次、颈管腺体累及、术后病理切缘阳性、术后HPV持续感染均不属于CIN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残留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行宫颈锥切术的CIN患者出现术后病变残留复发的因素多样,临床可行针对性干预,降低术后病变残留率及复发率,促使患者预后改善。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锥切术 病变残留 复发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宫颈高级别上皮病变患者应用LEEP手术和CKC手术两种不同宫颈锥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9年9月期间于河南科技大学附属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病理确诊的HSIL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LEEP组48例接受环形电切术,另外48例为CKC组接受冷刀锥切术,比较不同治疗方案下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较CKC治疗组,LEEP组患者临床指标均明显更优(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LEEP组发生率较低(p<0.05),说明LEEP手术方式对患者有一定的安全性但也都有发生并发症的风险。结论:对宫颈高级别上皮病变患者应用环形电切术较冷刀锥切术效果更明显,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更短,切口面积更小,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LEEP锥切术 CKC锥切术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宫颈冷刀锥切术在治疗宫颈高级别上皮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宫颈高级别上皮病变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50例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组),50例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CKC组)。比较两组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LEEP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均优于CK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LEEP组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也明显低于CKC组,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高级别上皮病变的手术方式中,LEEP相较于CKC具有手术时间短、成本低、术中出血量少,且伤口愈合速度快以及术后并发症发作概率小等明显优势。

  • 标签: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环形电切术 冷刀锥切术 妇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宫颈上皮肿瘤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6例宫颈上皮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56例患者进行宫颈组织活检,应用HE染色常规病理分析。对不同级别宫颈上皮肿瘤HE染色特点进行分析。同时对患者在病理组织活检前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以LEEP手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判断活检HE染色及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HE染色分析未见上皮细胞病变及恶性病变宫颈组织(NILM)15例,CINⅠ13例,CINⅡ24例,CINⅢ4例。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56例,诊断准确28例,HE染色诊断准确5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理学诊断对宫颈上皮肿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宫颈鳞状上皮肿瘤 病理诊断 HE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收治宫颈上皮肉瘤患者应用冷刀锥切术、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月经本院诊疗并确认为宫颈上皮肉瘤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并给予不同治疗干预,接受冷刀锥切术治疗患者设为冷刀组,接受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患者设为电切组,n=30。对两组术式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电切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冷刀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冷刀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切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冷刀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组间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收治宫颈上皮肉瘤病变患者应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无论对患者机体影响或者术后预后质量对于冷刀锥切术有显著优势,更有利于病情控制及术后康复。

  • 标签: 冷刀锥切术 宫颈环形电切术 宫颈鳞状上皮肉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糜烂程度与宫颈上皮变(CIN)和宫颈癌变的关系。方法将本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300例不同程度的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变程度分为轻度糜烂、中度糜烂和重度糜烂三组。同时选取同期宫颈光滑妇女100例作为对照组。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子宫颈癌、宫颈上皮病变的表达,比较各组CIN宫颈癌的疾病构成比。结果各组无病变CINⅠ、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的疾病构成比分别为对照组(宫颈光滑组)86.0%、6.00%、5.00%、2.00%、1.00;轻度糜烂组81.63%、7.15%、6.12%、4.08%、1.02%;中度糜烂组83.33%、5.88%、4.90%、3.92%、1.96;重度糜烂组84.00%、7.00%、4.00%、4.00%、1.00%。轻重中各组之间的疾病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糜烂CIN宫颈癌的构成比明显高于糜烂组。结论与宫颈糜烂相比,CIN的发生并未增加宫颈癌的发病率,糜烂程度与癌变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不能作为诊断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和标准。

  • 标签: 宫颈糜烂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宫颈高度上皮病变患者应用LEEP(宫颈环形电切术)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9月15日—2017年09月15日于我院治疗的宫颈高度上皮病变患者的50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常规组25例患者进行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疗法,观察组25例患者行LEEP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有效率分析之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宫颈高度上皮病变患者的治疗之中应用LEEP术进行治疗,可有效的保障患者近期确切疗效,手术期间并未出现严重不可逆损伤,值得推广。

  • 标签: LEEP术 宫颈上皮 治疗效果 瘤样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即刻行全子宫切除术,与先行快速冰冻病理,待常规病理结果回示病变未升级后行全子宫切除术对高级别宫颈上皮病变(HSIL)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诊断为HSIL且有切除子宫意愿的患者84例,根据患者手术方案意愿分为两组,每组42例。一步法手术组采用宫颈锥切术送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若提示病变未升级则直接行全子宫切除术;两步法手术组采用先行诊断性宫颈锥切术,术中送快速冰冻病理,待常规病理结果回示病变未升级后行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焦虑程度以及不恰当子宫切除率等。结果相比两步法手术组,一步法手术组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患者焦虑程度低、肛门排气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步法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3%(6/42),一步法手术组术后未发生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步法手术组中度和重度焦虑发生率为71.4%(30/42),高于一步法手术组的31.0%(13/42),P<0.05。一步法手术组不恰当子宫切除1例,二步法手术组未见不恰当子宫切除患者,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IL患者行宫颈锥切术后直接行全子宫切除术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验准确性的限制,需重视不恰当子宫切除的风险。需要进一步研究寻找HSIL患者宫颈病变升级的高危因素,以指导临床工作者制定对患者最为有利的手术方案。

  • 标签: 子宫切除术 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锥切术 快速冰冻病理 常规石蜡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高级别上皮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HSIL)在妊娠期的进展、转归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门诊建卡并分娩的合并HSIL的孕妇85例(病例组),并按11配对选择无宫颈病变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病例组HSIL的进展与转归情况及分娩方式对其的影响,比较2组妊娠结局和妊娠并发症的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转归率为29%(25/85),转归为宫颈低级别上皮病变/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上皮细胞10例,转归为慢性炎15例;持续率为64%(54/85);进展率为7%(6/85),均活产分娩,产后进展为浸润癌1例,进展为HSIL伴微小浸润性癌5例。阴道分娩者与剖宫产者比较,进展率[7%(4/60)与8%(2/25)]、转归率[32%(19/60)与24%(6/25)]和持续率[62%(37/60)与68%(17/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509,P=0.775)。病例组早产率高于对照组[9%(8/85)与1%(1/85),Fisher精确概率法,P=0.017],其他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如胎死宫内、未足月胎膜早破、低置胎盘、羊水Ⅱ~Ⅲ度胎粪污染、胎盘早剥、羊水过少和分娩期胎儿窘迫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妊娠期HSIL进展率低,在除外浸润癌的情况下,孕期可密切随访,产后根据病理结果处理。妊娠合并HSIL可增加早产风险,但并非剖宫产指征。

  • 标签: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妊娠并发症,肿瘤 宫颈肿瘤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宫颈MRI图像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建立随机森林模型识别ⅠA期宫颈癌与高级别上皮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ⅠA期宫颈癌患者与51例HSIL患者,按照4∶1的比例设置训练集(ⅠA=34,HSIL=41)与测试集(ⅠA=9,HSIL=10)。收集其术前MRI图像,经预处理后上传至影像组学云平台,分别在OSag-T2WI、OAx-T1WI以及OAx-T2FS上逐层手动勾画宫颈,获得宫颈三维容积感兴趣区(volume of interest,VOI),提取组学特征。采用方差阈值分析法(Variance Threshold)、单变量特征选择法(SelectKBest)以及最小绝对值收缩和选择法(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进行数据降维、特征选择。采用随机森林模型进行机器学习,绘制ROC曲线,分析不同序列组学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基于OSag-T2WI、OAx-T1WI、OAx-T2FS以及OSag-T2WI联合OAx-T2FS分别得到8个、10个、6个以及9个有效特征。以OSag-T2WI联合OAx-T2FS的组学特征值建立的随机森林模型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89 [95% CI (0.74~1.00)];基于OAx-T1WI的模型诊断效能最低,AUC为0.51 [95% CI (0.23~0.78)]。结论基于MRI的影像组学随机森林模型可以较好地在没有明确病灶的情况下区分ⅠA期宫颈癌与HSIL,对于术前减少侵入性检查与指导术式有着重大的意义。

  • 标签: 宫颈癌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对高级别上皮病变(HSIL)的治疗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改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妇科2020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110例HSIL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宫颈冷刀锥切术(CKC),观察组实施LEEP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切缘阳性率与病变残留率略高于对照组,剖宫产、胎膜早破、早产、出生低体重儿及流产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治疗HSIL疗效确切,可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 标签: 宫颈环形电切术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临床效果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宫颈冷刀锥切术和LEEP刀锥切术治疗宫颈高级别上皮病变的效果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2021年1月-2022年3月收入的宫颈高级别上皮病变患者中随机抽取7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宫颈冷刀锥切术)和观察组(LEEP刀锥切术)两组。结果:对比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2例(5.56%),对照组不良反应8例(22.22%),(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对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宫颈高级别上皮病变患者手术治疗中,LEEP刀锥切术的手术效果比宫颈冷刀锥切术更好,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低,可推广。

  • 标签: 宫颈冷刀锥切术 LEEP刀锥切术 治疗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热凝治疗对我国女性人乳头病毒(HPV)感染及宫颈上皮病变CIN)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17—2018年在我国农村地区(内蒙古鄂托克县、山西省襄垣县和阳城县)和城市地区(深圳)建立宫颈癌筛查队列中符合标准的20~65岁女性为研究对象,对其中HPV阳性且接受热凝治疗(166例)未接受任何治疗(2 716例)对象进行随访评估。针对热凝治疗患者,采用HPV检测和细胞学检查在其治疗后6个月更长时间进行随访;针对未接受治疗患者,采用HPV检测进行每年随访,对所有随访过程中HPV和()细胞学阳性的女性进行阴道镜检查和()活检。比较评估接受热凝治疗组与未接受治疗组对象随访过程中的HPV清除率及热凝治疗对CIN病变的治愈率。结果分别有152例接受热凝治疗对象和2 539例未接受治疗对象接受了随访评估,年龄M(Q1,Q3)分别为42(36,48)和47(41,54)岁,中位随访时间M(Q1,Q3)分别为23.4(12.4,24.5)和23.5(12.4,24.0)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接受热凝治疗组的HPV清除率(73.0%,111例)高于未治疗组(46.1%,1 171例)(P<0.001)。与未治疗组相比,热凝治疗清除HPV16的OR(95%CI)值为2.8(1.3~6.1),HPV52为3.2(1.3~7.9),HPV58为5.8(2.1~15.6)。接受热凝治疗组中基线病理诊断为CIN者的治愈率为77.4%(72例),其中轻度宫颈上皮病变CIN1)和中度及以上宫颈上皮病变CIN2+)的患者其治愈率分别为81.0%(47例)和71.4%(25例)。结论热凝治疗是清除HPV感染和治疗CIN病变的有效方法。特别是针对我国致宫颈癌及癌前病变风险较高的HPV型别,清除率高于未治疗人群。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人乳头瘤病毒 热凝 治愈 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宫颈上皮病变患者84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后,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冷刀宫颈锥切术,实验组则采取宫颈环形点切术进行对比试验分析,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切口愈合时间,并比较其治疗结果。结果经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相当,而手术时间以及切口愈合时间,实验组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经比较手术各项检测指标,P<0.05,表明本次研究结果,符合统计学研究意义。在临床中,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情况,经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对于患者的术后随访8周观察,患者术后的细胞学指标等,患者病症得到了控制,且病情得到好转。

  • 标签:
  • 简介:摘要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focusedultrasound,HIFU)属于一种无创性的物理治疗,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技术,并成为目前治疗效果最好的方法。目的讨论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病变患者护理。方法对患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病变患者进行护理。结论治疗前常规了解重要器官的功能状况,如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凝血象、血糖及心电图等,并行常规白带检查,排除各种急性阴道炎。聚焦超声治疗后即刻会出现外阴充血水肿,24小时后达高峰,3天后水肿逐渐减轻,1周左右消退。

  • 标签: 聚焦超声 治疗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