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病人心理问题的一般规律并提出心理护理的方法。方法通过选取自2015年以来各院收录的100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情况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大部分,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而实验组则在采取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肺结核病人在患病程度上并无显著差异,对照组和实验组都持续5个疗程,在实验过程中,同时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心理变化情况,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做到及时记录和分析。

  • 标签: 肺结核病,心理问题,心理分析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141-0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阐述老年病人的特点,提出心理护理对策。应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的培训,加强对老年病人的健康教育,宣传社会及家庭支持的重要性,发展老年心理护理教育。

  • 标签: 老年病人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作者通过介绍老年病人特点,以实际经验为材料提出心理问题及护理原则,并给出了老年病人护理的创新性研究——有效沟通,解决了老年病人心理问题,从而得知有效沟通是整体护理的关键。

  • 标签: 老年病人心理特点 心理问题 护理
  • 简介:摘要结核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克服种种生理、心理困惑,才能在6-8个月治疗中规律用药,完成疗程,在治疗过程患者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了重视。结核病防治人员如何去研究结核病人,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结核病健康教育的一个重点问题,掌握患者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使患者树立治愈结核病信心,以保证患者不间断服药,完成疗程是结核病治疗中的重要工作。

  • 标签: 结核病患者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维持性透析病人进行心理分析,并针对心理问题的原因给予相应的对策。方法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自1993年开展以来,已经为610名慢性肾衰患者进行了维持性透析治疗。本组为2010年1月至2010年7月随机挑选的40例患者。其中男性22人,女性18人,年龄19-73岁,平均年龄44.5岁,透析时间为6个月-14年。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理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病人干预模式的探讨与实践。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患有肿瘤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心理干预模式,评价其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比于对照组来说显著较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心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可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可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肿瘤病人 心理干预模式 实践
  • 简介:[目的]分析脑血管意外复发病人心理状况,探讨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分析72例复发性脑血管意外病人心理状态。[结果]多种心理刺激均与脑血管意外复发有关。[结论]对复发性脑血管意外病人应加强心理辅导,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从而减少脑血管意外的复发。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复发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门诊换药存在的心理问题对伤口愈合的影响,我们针对病人焦虑、恐惧、悲观、对疾病知识缺乏等进行沟通,结果消除了病人负性心里,缩短了换药疗程,加进了护患感情,提高了服务质量,收到良好的效果。

  • 标签: 门诊病人 换药 沟通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心脏手术病人在机械通气过程中的心理不适,观察心理干预对消除心理不适的效果。方法将400例符合入选条件的病人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心理护理方案,观察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生理指标和心理差异。结果对研究组病人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后,其心理不适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与病人的沟通,提高医护服务质量,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心脏术后病人机械通气时的心理不适。

  • 标签: 心脏手术 机械通气 心理不适 护理
  • 简介:摘要老年人由于退休、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的改变及家庭关系因素,是老年人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而抑郁质的老年人又有主观感受性高却耐受性低,顾虑偏多,感情不易外露、敏感多疑等心理特征。如患有心肌梗塞时,由于体质弱、抵抗力差、病情凶险、生活不能自理等特征,易产生孤独,焦虑,悲观,绝望等心理。而这些不良心理可以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心脏负荷加重,加重病情,影响预后。我们针对患者的不同心态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临床观,察效果满意。

  • 标签: 老年人 抑郁质 心肌梗塞 心理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危重症医学的发展,各种手术患者或病情危重患者收治于ICU,对于患者来说病情危重,各种感觉过量或不足、多种高精尖的监护仪器、设备的广泛应用、密切加强全方位的监护、紧张的客观环境等因素都给患者造成一系列心理反应,甚至造成机体的持续应激状态。因此ICU护士应具有准确判断病人异常心理反应的能力,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心理支持及稳定的情绪,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保障医疗、护理有条不紊地开展,促进患者自身康复。

  • 标签: 重症监护病人 心理护理 研究进展
  • 作者: 闫利涛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1-03-13
  • 出处:《中国健康月刊》 2011年第3期
  • 机构:闫利涛【中图分类号】R4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079-01随着护理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实施,住院病人的心理护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ICU患者因为其承受着病痛和难以解脱的压力,使之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根据Roy的适应模式,机体为了保持系统的平衡,对刺激进行适应性反映和无效性反应,护理的目的是系统地评估机体的应激源及适应水平,在此基础上促进其适应性反应[1]。所以作为ICU护士,必须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以提高疾病的预后。我们以ICU3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探讨其心理状况及相关需求,并针对心理需求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提高化疗期间恶性肿瘤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方法对化疗期间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和临床表现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等进行了探讨。结果对化疗期间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是有效的。结论重视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了解和掌握化疗期间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是恶性肿瘤患者得到治疗保障。

  • 标签: 心理护理 化疗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化疗期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对接受化疗的111例早、中、晚期肿瘤患者进行围化疗期的心理健康评估,针对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106例顺利完成化疗,2例患者因心理承受能力差、依从性差、缺乏家人关爱,第一疗程后就放弃化疗。3例晚期癌症患者因病情恶化,死亡。结论对围化疗期肿瘤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后再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使化疗顺利进行,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围化疗期 心理分析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