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能快速准确检测发热病人咽拭子样本中2013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四重RT—PCR方法。方法针对甲型流感病毒的M基因设计通用引物,针对2013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HA和N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选择人源看家基因beta—aetin设计质控引物,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建立一步法四重RT—PCR反应体系。与商品化实时荧光RT—PCR试剂盒进行方法比对。结果成功建立四重一步法RT—PCR筛查2013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检测技术。结论该方法简便、实用、成本低廉,适用于2013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快速检测。

  • 标签: 多重RT—PCR 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 甲型流感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增城区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年农贸市场中禽流感病毒的污染特征,分析新冠疫情暴发对禽流感病毒市场污染的影响。方法在增城区各街镇农贸市场中抽检禽流感病毒核酸,A型流感病毒阳性的再进行H5、H7、H9分型,采用SPSS26.0进行统计描述。结果共检测了1 978份环境样本,A型流感病毒阳性率为31.24%(618/1 978),其中H9亚型占92.07%(569/618);2019年与2020年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x2=0.052,P=0.082);不同类型样本中脱毛机内壁的阳性率最高(44.08%),冰柜(箱)内壁最低(13.33%)。结论污染增城区农贸市场的禽流感病毒优势亚型为H9,与活禽直接接触的样本更易检出禽流感病毒。新冠肺炎暴发后环境禽流感病毒阳性率与疫情暴发前没有差异,建议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监管力度。

  • 标签: 农贸市场 禽流感病毒 监测
  • 简介:2013年5月24日消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发生以来,全国各级兽医部门按照农业部动物H7N9禽流感紧急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要求积极开展监测工作,目前监测采样和实验室检测工作已基本完成。监测结果显示,各地没有从家禽养殖场分离到H7N9禽流感病毒,也未发现猪感染该病毒。据农业部23日发布的数据,截至22日全国各级兽医实验室共检测完成899758份样品,其中血清学样品702369份,

  • 标签: 禽流感病毒 农业部 养殖场 实验室检测 监测工作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A(H1N1)pdm09流感病毒对同型流感病毒感染过的人群是否同样构成威胁,是否与同型季节性流感病毒存在血清交叉反应。方法2008—2009年北方流感冬季流行季之后,建立北京健康人群随访队列,于2009年9月首次调查并采集血清样本。随后,在2010年1月初,A(H1N1)pdm09流感病毒大流行高峰期后,对该队列进行流感样症状(influenza-like illness,ILI)的随访调查。研究季节性流感毒株血凝素抑制抗体、微量中和抗体、IgG1和IgG2抗体反应对ILI发生的影响。结果年龄大于20岁的人ILI的风险显著降低(OR=0.299,95%CI:0.101~0.897,P=0.04)。单因素分析中,2009年流感大流行期间ILI患者血清样本与A(H1N1)亚型流感病毒存在一些交叉反应,但去除2009年A(H1N1)pdm09流感疫苗接种史的混杂因素后,交叉反应无统计学意义(OR=0.324,95%CI:0.124~0.987,P=0.06)。结论从实际的人群中观察到,同型季节性流感毒株可能不会通过体液免疫诱导对A(H1N1)pdm09流感病毒的交叉反应。针对大流行流感病毒的特异性疫苗对疾病保护至关重要。

  • 标签: 大流行性流感 交叉防护 季节性流感 人群 抗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表达甲型H5N1禽流感病毒(H5N1 avian influenza A virus,H5N1 AIAV)NIBRG14株结构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为研制新型人用流感疫苗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反转录PCR扩增H5N1 AIAV NIBRG14株的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编码基因,并将改造的HA、NA基因克隆至痘苗病毒穿梭质粒pSCCK。在重组质粒与痘苗病毒天坛株(vaccinia virus Tiantan,VTT)于Vero细胞中发生同源重组后,筛选同时表达HA和NA的重组痘苗病毒(rVTT-HA/NA),并对其进行鉴定。结果反转录PCR扩增的HA和NA基因大小约分别为1 700和1 400 bp,与预期相同。DNA测序证实,改造的HA和NA序列正确。对获得的rVTT-HA/NA进行PCR及测序表明,HA和NA基因正确插入VTT。蛋白质印迹显示,rVTT-HA/NA感染的Vero细胞表达的HA和NA能与相应的抗体发生反应。表达的HA具有血凝活性,血凝滴度为1∶32。结论重组痘苗病毒rVTT-HA/NA可稳定表达H5N1 AIAV NIBRG14株的HA和NA。

  • 标签: 正黏病毒科 血凝素类,病毒 神经氨酸酶 痘苗病毒 疫苗,合成
  • 简介:猪唾液样本一般用来检测猪繁殖与呼吸衰竭综合征病毒和2型猪圈环病毒。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流感病毒是否存在于猪的唾液中.能否达到检测水平,验证一个从猪唾液检测流感病毒的标准分子诊断。

  • 标签: A型流感病毒 样品检测 猪圈 唾液 呼吸衰竭 分子诊断
  • 简介:摘要流感病毒是重要的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可引起季节性流感流行和全球性流感大暴发,对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威胁。流感病毒对宿主的致病性取决于病毒毒力及其对宿主的免疫逃逸,本文概述了流感病毒逃避宿主先天免疫反应和适应性免疫反应的各种策略,以及相关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对流感病毒免疫逃逸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了解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阐明流感病毒致病机制,为抗流感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策略。

  • 标签: 流感病毒 免疫逃逸 先天性免疫 适应性免疫
  • 简介:目的观察槲皮素体内抗病毒作用及诱生干扰素的水平.方法以病毒滴鼻感染小鼠,观察肺指数、病毒致小鼠死亡率等的影响;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研究诱生干扰素水平.结果槲皮素可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死亡率和肺指数.同时可抑制病毒的复制,减轻肺部的炎症,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有治疗保护作用.而血清IFN水平槲皮素虽较病毒模型组有所提升,但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可能病毒诱生IFN作用与药物的作用存在交叉关系.结论槲皮素有在整体水平上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有保护作用.

  • 标签: 槲皮素 甲型流感病毒 实验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见流感病毒的发病机制及防治要点,从而为需要者提供参考减少发病。方法通过对常见的流行性感冒的部分特征和传播途径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其防治要点、治疗原则。结果可采取减少人群密集活动,尽量戴口罩等方式预防疾病的出现。管理好传播源,对病原采取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总结流感一般来说都是可以自愈的,药物治疗仅仅是辅助,所以关键在于患者加强自身免疫能力,在患者无法自愈的情况下,再给予药物辅助。

  • 标签:
  • 简介:摘要:流感作为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具有传染性强、流行面广、发病率高等特点。近年来,该疾病病毒变异性逐渐增强,产生了具有较高致病性的新变种病毒。目前医疗医学上针对抗流感病毒,主要采取药物治疗以及疫苗接种治疗,其中疫苗接种无法对老年患者、儿童等人群形成有效免疫,同时不能为机体提供持久防护,因此药物治疗是目前控制流感病毒传播的重要手段。本文将对抗流感病毒药物的应用研究展开分析。

  • 标签: 抗流感病毒 药物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人口数量在不断递增,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再加之人们环保意识不强,导致环境状况越来越差,人们也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也就更易被流感病毒侵袭。所以,患流感人数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多人使用中药进行抗流感病毒治疗。基于此,下文阐述中药抗流感病毒作用的研究进展,以便让大家远离流感的困扰。

  • 标签: 中药 抗流感病毒 作用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自然环境不断出现异常变化,导致流行性感冒发生率在逐渐上升,这在一定程流感病毒会引起流行性感冒,其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属于呼吸道传染病,和心血管疾病相比,流行性感冒虽具有较高传染性,患病周期比较长,但患者并不会出现生命危险。一般情况下,患者习惯使用西药进行治疗,虽然此类药物效果较快,但存在副作用,且治疗同时还会损伤器官。中药属于天然药物,其中含有多糖、生物碱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可发挥合成物质难以达到的药效,具有毒副作用小、抗病毒谱广、无环境污染等优点,且中草药中含有天然的矿物质、维生素、位置营养物质等,具有治疗、预防、营养等多种效果。为此,在进行抗流感病毒治疗期间应寻求新方法中药治疗。

  • 标签: 中药 抗流感病毒 作用分析 进展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3—2020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密码子使用偏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NCBI数据库获得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使用CodonW、EMBOSS、R、Origin 9.0、SPSS 20.0等软件分析病毒的碱基构成、密码子偏好性参数等。结果H7N9病毒全基因组AU含量高于GC,且AU多出现在密码子末位。2013—2020年AU含量逐渐升高,而GC含量逐渐降低。病毒有效密码子数在48.71~56.17之间,提示病毒密码子使用偏性总体较弱。有效密码子数绘图和密码子适应指数分析显示病毒密码子使用偏好受自然选择和突变压力双重影响,自然选择因素更为明显。结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密码子使用偏好仍处在不断适应人类宿主的演化过程中,第五波疫情及后续毒株与既往毒株相比存在更加适应宿主的变化。

  • 标签: 禽流感 流感病毒 密码子偏爱性 聚类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贵阳市活禽市场外环境禽流感病毒H5、H7、H9亚型污染状况,评估贵阳市市民发生人禽流感的风险。方法2010、2011、2012和2013年在全市活禽宰杀销售市场外环境采集笼具擦拭、粪便和污水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禽流感病毒FluA、H5、H7、H9核酸。结果2010年采集活禽市场外环境标本607份,FluA阳性179,阳性率为29.49%;2011年采集活禽市场外环境标本368份,FluA阳性82份,阳性率为22.28%;2012年采集活禽市场外环境标本468份,FluA阳性163份,阳性率为34.83%;2013年采集活禽市场外环境标本921份,FluA阳性82份,阳性率为8.90%。3种类型的标本中,污水的阳性率最高,其次是笼具擦拭标本,粪便的阳性率较低;各年各季节间标本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年活禽市场外环境禽流感病毒检测均未检测出H7亚型。结论H5和H9亚型是主要的病原体,冬春季节是禽流感病毒的高检出季节,贵阳市活禽市场环境普遍存在高致病性禽流毒的污染,存在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风险,应做好人禽流感的预防和应对。

  • 标签: 禽流感病毒 活禽市场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温度、紫外线以及3种消毒剂对人感染H9N2禽流感病毒的灭活效果,确定H9N2病毒的灭活条件。方法含有1010.67TCID50/ml病毒悬液分别在50 ℃、56 ℃、60 ℃、65 ℃温度下作用10~60 min;紫外线(UV)照射从10 min至80 min,每间隔10 min取样。物理条件作用的病毒残留活性在MDCK细胞上测定,通过Reed-Muench方法计算组织半数感染剂量(TCID50)来评估物理灭活效果。含有1010.37EID50/ml病毒悬液与等体积的10%的84消毒液、75%乙醇、1%浓度Virkon溶液作用1~15 min后接种SPF鸡胚,通过病毒鸡胚培养是否阴性来评估杀灭效果。当病毒滴度下降4 lgTCID50/ml或鸡胚病毒培养阴性视为该方法有效。结果人感染H9N2禽流感病毒经56 ℃ 15 min处理后病毒滴度下降4.02 lg TCID50,而作用30 min后病毒活性将降低到检测水平以下;60 ℃和65 ℃热灭活大于10 min,病毒活性将降低到检测水平以下。在UV照射20 min后病毒活性下降5.67 lgTCID50,作用70 min后病毒将降低到检测水平以下。10% 84消毒剂、75%乙醇消毒液、1% Virkon作用3 min之后不能检测到病毒增殖。结论人感染H9N2禽流感病毒需要在特定条件下才能被有效灭活,我们的研究为人感染H9N2禽流感病毒的生物安全操作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人感染禽流感病毒 H9N2亚型 灭活评估 实验室生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