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对于新型的H7N9禽流感病毒以及流感病毒的特性相比较,怎样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分析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与普通流感病毒的分类、特征展开分析,就如何有效的采取防控措施,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提出几点意见。

  • 标签: 新型H7N9 禽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H7N9属于新型禽流感病毒,主要并发于禽类之间,但是对人类存在一定程度的感染机率,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疾控中心加强对H7N9病毒的特性研究,继而针对性的制定预防措施,可以为人们构建良好的生活环境。本文主要对H和N病毒的发病史、H7N9病毒特性、禽流感病毒特性和预防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人们可以对禽流感进行科学的预防,进而可以减少禽流感的发病机率。

  • 标签: 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 病毒特性 防控措施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8期
  • 机构:有专家警告说,致命的禽流感病毒只需再经历两三次变异就能实现人际间传播。这样的病毒会对世界人口造成“毁灭性”打击,其威力堪比导致约5000万人死亡的1918年“西班牙流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图分类号R51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66-01摘要[目的]了解黄浦区涉禽场所禽流感病毒感染状况。[方法]每月对黄浦区涉禽场所开展一次禽类及环境样品的采样,采用PCR对样品进行病毒分型检测。[结果]2014年黄浦区涉禽场所禽类样品的阳性率为3.03%,环境样品的阳性率为14.02%,1月份的样品阳性率高于其他月份。[结论]定期开展涉禽场所禽类和环境标本监测,及时发现禽流感病毒的分布与演化,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

  • 标签: 禽流感病毒 H7N9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4种试剂盒对流感病毒RNA提取的相对效率、成本和耗时情况,为临床流感病毒RNA提取检测提供参考。方法将流感病毒参考株悬液作10-1-10-4系列稀释,采用4种试剂盒对实验样本进行核酸提取,采用荧光RT-PCR对其提取效率进行平行检测,比较分析这4种试剂盒对流感病毒RNA提取效率的差异和试剂盒价格及提取时间。结果各试剂盒提取不同稀释度流感病毒样本的相对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HighPureViralRNAKit提取效率最高。综合相对提取效率、成本等因素,性价比较高的为B试剂盒。结论不同核酸提取试剂盒可影响RT-PCR对病毒核酸提取的检测效果,临床各实验室应综合实验的目的和自身实验室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

  • 标签: 流感病毒 RNA病毒 荧光RT-PCR
  • 简介:目的对安康市2012—2014年流行期流感病毒进行分离鉴定及分析,了解安康市流感流行动态,探索流行规律。方法采集流感样病例(ILI)的咽拭子标本先用real—timePCR检测,阳性标本用狗肾传代细胞(MDCK)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方法(HI)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共监测1所哨点医院ILl咽拭子标本905份,其中PCR阳性171份;分离出流感病毒97株,其中新甲型H1N162株,季节性A(H3N2)11株,B型(yamagata)24株。结论2012—2014年流感流行季节中安康市流行的优势毒株为新甲型HlNl,12月至次年1月为流行高峰,有其他型别的交替流行。

  • 标签: 流感病毒 MDCK细胞 分离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热性惊厥(FS)与流感病毒A(FluA)、流感病毒B(FluB)感染的相关性,为防治FS发作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4例确诊为FS的患儿(FS组)及同期住院的66例、有发热而无惊厥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对照组),于入院当日采集所有入选病例鼻咽拭子,经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FluA及FluB抗原.结果FS组中,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占85.78%);以单纯性FS最多见(占61.76%);FS组中上呼吸道感染患儿FluA、FluB的感染率(分别为28%,11.43%)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3.63%,3.03%)(P=0.044).结论FluA及FluB感染是FS的相对危险因素,而且FluA感染更多见于男性FS患儿中,因此,在我国冬春季流感流行季节,对儿童,尤其是男孩、既往有FS病史者接种流感病毒疫苗,可减少FS的发生.关键词儿童;热性惊厥;流感病毒A;流感病毒B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的检测流感病毒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60份经胶体金快速检测法筛查检测的标本进行检测,进行统计分析,评估不同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差异。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胶体金快速检测法的阳性率分别为78.33%和58.33%,胶体金快速检测法较于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4.47%和53.8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可作为流感防控的病原快速检测技术。

  • 标签: 流感病毒 胶体金快速检测 实时荧光RT-PC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加味银翘方治疗甲型流感病毒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随机选取甲型流感病毒患者168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口服达菲治疗,观察组口服中药加味银翘方,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型流感病毒的临床治疗上,中药加味银翘方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加味银翘方 甲型流感病毒 疗效 作用机制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单中心儿童乙型流感病毒的流行趋势,为流感的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2006年9月至2014年5月对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和急诊采集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采用传代狗肾细胞(MDCK细胞)行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的分离,并用特异性血清对分离到的流感病毒进行凝集抑制试验鉴定型别。同时接种人喉癌细胞(HEp-2)行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的分离。分为8个监测年度,以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2006至2007年)为1个监测年度,余7个年度类推。对8个监测年度乙型流感病毒的流行特征行描述性分析,并与同期甲型流感病毒的流行特点进行比较。结果6150份咽拭子标本检测了流感病毒,分离到乙型流感病毒345株(5.6%),其中166株(48.1%)B/V系毒株和179株(51.9%)B/Y系毒株。18个监测年度,出现5个乙型流感病毒的流行高峰。除2006至2007年外,2007至2008、2009至2010、2011至2012和2013至2014年的流行高峰呈隔年流行的特点,月阳性率最高可达46.2%(2008年1月和2012年2月)。2006至2007、2009至2010、2010至2011和2013至2014年,甲型流感病毒阳性率高于乙型流感病毒,且乙型流感流行高峰均出现在甲型流感流行高峰后;2007至2008和2011至2012年,乙型流感病毒阳性率高于甲型流感病毒,且乙型流感病毒流行高峰均出现在甲型流感流行高峰前。28个监测年度中2006至2007、2007至2008、2010至2011和2011至2012年B/V系和B/Y系乙型流感病毒同时流行,余4个年度为其中之一流行株流行。2009至2010、2011至2012和2013至2014年的流行株与WHO推荐的流感疫苗中的乙型流感病毒型别相匹配。3345例乙型流感病毒阳性患儿中,~12岁以下组中随着患儿年龄增大而乙型流感病毒阳性率增高。结论2006年9月至2014年5月北京地区儿童乙型流感病毒的流行基本呈现隔年出现高峰的流行趋势。在2个谱系同时流行的4个�

  • 标签: 乙型流感病毒 流感样病例 儿童 谱系 病毒分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时荧光(RT-PCR)法快速检测流感病毒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流行病学监测提供思路。方法以我中心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采集的1355份流感样病例(ILI)及暴发疫点现患病例的咽拭子标本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对流感病毒核酸进行检测分型。结果本组1355份咽拭子标本中共检测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573份,总阳性率为42.29%;其中甲型H1N1流感352份,B型76份,季节性流感H1亚型21份,季节性流感H3亚型124份。结论实时荧光RT-PCR法快速检测流感病毒的特异性与灵敏度均较高,而且操作方便,效率高,可以作为公共卫生应急疫情的实验室快速诊断方法。

  • 标签: 实时荧光RT-PCR法 流感病毒 检测
  • 简介:摘要流感病毒感染会引发广泛的病理损伤和严重并发症。其中,肺部病理损伤主要特点为肺水肿和广泛的炎性渗出,此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促炎因子、和趋化因子。本文由多分子参与流感病毒感染损伤、免疫细胞在感染过程中的免疫病理损伤作用入手,分析和探讨了流感病毒感染介导的免疫病理损伤。

  • 标签: 流感病毒感染 免疫病理损伤 介导
  • 简介:目的:研究板蓝根中性、酸性、碱性以及两性的提取物抗病毒感染能力以及对人体免疫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小鼠16只,将其随机分为四组,4只/组,采用鸡胚培养法观察板蓝根提取物对于流感病毒的抑制效果,观察四种提取物对模型小鼠脾指率、B淋巴细胞、T细胞的增殖影响.结果:通过鸡胚实验,板蓝根的酸性提取物具有显著阻滞病毒感染鸡胚功效,而且经过酸性提取物治疗小鼠其死亡率明显降低,鼠脾T细胞和B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增高,其他的三种提取物均没有上述效果.结论:经过小鼠实验得出,板蓝根酸性提取物具有非常强的抑制流感病毒作用.

  • 标签: 板蓝根提取物 流感病毒 鸡胚 抗病毒作用
  • 简介:为了防止今年秋天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卷土重来,美国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USDAAPHIS)正在探讨使用疫苗来防治禽流感,阻止疾病传播的可能性。政府机构公布了有关禽流感疫苗使用的两项行动:一是要求提交为国家兽医储备供应疫苗的提案;二是发布通告,即动植物检疫局将发布一份在高致病性禽流感爆发期间使用疫苗对环境造成潜在影响的评估报告。

  • 标签: 高致病性禽流感 疫苗使用 美国农业部 储备 动植物检疫 疾病传播
  • 简介:为了应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再次长发,美国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APHIS)再度向有意向和能力供应充足欧亚H5型(EAH5)禽流感疫苗的生产商发出了邀标书。截至目前,美国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尚未允许使用疫苗来应对高致病性禽流感,但已展开准备工作,以确保在使用疫苗的决定下达时已经建立起疫苗储备。在暴发高致病性禽流感之时,需要对疫苗的功效、使用后的影响(包括贸易影响)进行充分考虑方可使用疫苗。

  • 标签: 禽流感疫苗 美国农业部 标书 高致病性禽流感 动植物检疫 生产商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3-13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3期
  • 机构:由于日本冈山县笠冈市的一家养鸡场1月14日至15日检测出了H5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冈山县从16日开始对该疫点的约20万只鸡进行防疫扑杀。这是今冬日本发现的第四起家禽感染禽流感疫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其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近年来,该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并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造成了人的感染和死亡.我国对该病防控高度重视,通过落实免费强制免疫等一系列政策和技术措施,使疫情得到了稳定.

  • 标签: 高致病性禽流感 综合防治 A型流感病毒 烈性传染病 经济损失 世界范围
  • 简介:禽流感不仅对家禽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更重要的还威胁到人类安全,在该病防控研究方面,虽然通过不同亚型不同地区的流行情况制作了疫苗,但由于其变异性强等特性,防治效果并非完全有效,将转基因技术用于抗病育种为从根本上达到抗禽流病毒感染提供了可能,因此,笔者将家禽转基因的制作方法和禽流感抗病育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介绍。

  • 标签: 转基因 禽流感 抗病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