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中外近距治疗机房辐射屏蔽设计考虑因素不尽相同,本研究以常见的高剂量率192Ir源为例,分别应用国内外标准进行后装机房的屏蔽核算,比较计算结果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为修订和完善现行国家标准提供参考。方法对于典型的后装机房进行工作量估算,放射源初始活度10 Ci(1 Ci=3.7×1010 Bq),分别按照英国医学物理与工程研究所IPEM75号报告、美国辐射防护委员会NCRP151报告和GBZ/T 201.3-2014国家标准设计后装机房屏蔽方案,详细比较不同参考标准的屏蔽限值、居留因子及其他因子的差异。结果典型后装机房的年照射时长约为330 h,按照NCRP151报告、IPEM法规和GBZ/T 201.3-2014国家标准计算得到的控制室、屏蔽墙外、候诊区、相邻控制室和无人居留室顶等关注点位所需的混凝土厚度分别为70、65、61、70、50 cm,41、43、30、40、39 cm和84、79、46、88、39 cm。按照GBZ/T 201.3-2014国家标准计算得到的相应关注点所需的混凝土屏蔽厚度普遍偏厚,与NCRP151报告结果差别较小,IPEM75号报告计算得到的屏蔽厚度最薄;三者计算出的防护门的等效铅屏蔽厚度分别为1.170、0.854和1.040 cm,厚度相近。结论我国现行后装机房屏蔽标准所推荐的计算方法和评价指标计算得到的屏蔽厚度与NCRP151报告的相似但偏保守,特别是现行国家推荐标中要求的瞬时剂量当量率评价指标以及过于保守的居留因子取值会显著增加主屏蔽区所需的屏蔽厚度。

  • 标签: 后装机 192Ir放射源 屏蔽设计 瞬时剂量当量率 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应用近距视功能训练治疗儿童近视性弱视的效果。方法:随机筛选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近视性弱视患儿286例,并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给予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近距视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近视度数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中,显效107例,有效35例,失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9.30%;对照组患儿中,显效89例,有效16例,失效3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43%,两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前者大于后者,P

  • 标签: 近距离视功能训练 儿童近视性弱视 效果
  • 简介:摘要近距治疗是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不可或缺的治疗方法。随着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维图像引导已应用到宫颈癌近距治疗中。三维超声凭借其优越的软组织成像特点,兼具经济、高效、便捷等优势,继CT和MRI后逐渐应用于引导宫颈癌近距治疗。本综述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总结了超声图像引导宫颈癌近距治疗的研究进展,以供研究参考。

  • 标签: 宫颈肿瘤/近距离疗法 超声图像引导 图像配准
  •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近距煤层开采上覆采空区气体分布规律,确定上覆采空区自然发火危险区域,运用多孔介质渗流理论建立近距煤层开采上覆采空区三维数学模型;对上覆及下覆采空区孔隙结构及孔隙率进行研究,利用Fluent软件对上覆采空区气体分布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上覆采空区在采煤工作面上部水平方向30m范围内氧气浓度和瓦斯浓度超限,存在自然发火危险性.

  • 标签: 近距离 上覆采空区 气体分布 数值模拟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地铁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日常出行需求,并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但是,由于地铁建设大多需要穿越建筑物,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难度。本文通过对盾构掘进穿越建筑物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期提升地铁工程施工水平,更好的满足交通事业发展需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学龄近视儿童近距用眼行为对近视进展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招募2014—2015年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的7~12岁近视儿童121例,分为单光镜组56例、近附加为+2.00 D渐变镜组65例,随访观察其2年的近视度数进展情况,并使用Polhemus系统随访采集受检儿童近距用眼行为参数,分析其阅读和书写距离以及注视角度。均取右眼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近距用眼行为的变化规律,采用Pearson相关性及线性回归分析近距用眼行为与近视进展的关联。结果:单光镜组与渐变镜组儿童在近视度数、近距用眼行为参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儿童基线阅读与书写距离分别为(31.8±5.8)cm和(25.2±5.8)cm。儿童基线书写距离与近视进展(-1.54±0.60)D存在相关性(r=-0.25, P=0.014)。书写距离低于20 cm与近视进展量存在相关性(r=-0.52, P=0.011)。书写距离低于20 cm与书写距离高于30 cm的近视进展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6, P=0.020)。结论:较近的工作距离与近视进展快相关。培养儿童合适的用眼行为是儿童近视防控的重要策略之一。

  • 标签: 学龄儿童 近视进展 视觉行为 近距离工作
  • 简介:摘要针对近距煤层开采过程过中,上层煤开采过后导致下层煤巷道围岩受扰动破坏,下层煤回采巷道围岩破碎严重、完整性较差的实际情况,利用滑移线场理论再结合部分矿场,进行实际计算不同采高时上层煤采空区底板破坏的范围,并根据两煤间距变化情况对不同状况下下层煤巷道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出了采空区底板最大破坏深度随采高的增加而增大、两煤间距越大对下层煤巷道稳定性影响越小的结论。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上覆煤层开采而形成采空区,在开采下覆煤层时,对上覆采空区积水了解不清,或者放水不彻底,随着下覆工作面的推进及老顶垮落,上覆采空区积水随之涌入工作面,形成透水事故。针对近距煤层上覆采空区积水水体分布形式、几何位置、积水量存在的不同类型,掘进期间采取“先探后放、探放结合”的不同探放水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超前探放。

  • 标签: 近距离煤层 采空区积水 探放水
  • 简介:摘要本文对高瓦斯矿井开采易自燃煤层时遇到的瓦斯与火的问题、抽放与注氮的关系、采取的治理方法、控制措施进行了论述,通过实践证明开采近距煤层时,只要措施得当,完全可以杜绝瓦斯与内因火灾事故的发生。

  • 标签: 近距离煤层 瓦斯与火 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散光性屈光不正与注视距离之间的关系,探讨非老视患者近距屈光矫正的必要性,并寻求可行的矫正方法。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序贯选取近视性散光受试者166例(右眼),检查各受试者注视不同距离(视远眼前5m、眼前40cm、眼前20cm)的散光性屈光不正度、配戴静态屈光矫正眼镜时的近视力(distancecorrectednearvisionacuity,DCNVA)及散光修正后的近视力(accommodativeastigmatismcorrectednearvisionacuity,ACNVA)。视近状态下的散光在视远单眼全矫基础上采用交叉柱镜进行修正,受检眼水平向前注视近视力表中其最佳视力的视标。对三个注视距离下(视远5m、视近40cm、视近20cm)两两之间的散光度及轴位的差异、DCNVA与ACNVA的差异分别采用两两配对检验,若数据服从正态分布采用配对t检验,否则采用配对符号秩和检验。结果:三个不同注视距离,两两间散光度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视近40cm与视远5m:Z=-5.316,P<0.0167;视近20cm与视远5m:Z=-5.672,P<0.0167;视近20cm与视近40cm:Z=-2.463,P<0.0167),且视近20cm散光度(0.83DC±0.52D)>视近40cm散光度(0.78DC±0.43D)>视远5m散光度(0.63DC±0.47D);三个不同注视距离,两两间散光轴位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DCNVA与ACNVA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散光修正后视力呈提高的趋势(Z=-5.741,P<0.01;Z=-6.848,P<0.01)。结论:随注视距离移近,散光度呈增大的趋势且散光轴位朝着顺规散光的方向发展,然而这种改变对于个体来讲是随机的、个性化的,在散光改变量最大的距离处发生视疲劳的可能性较大,在该距离下进行屈光矫正可能是治疗该类视疲劳患者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调节 近视性散光 近距离工作 视疲劳
  • 简介:上海浦江之声广播电台在2002年7月份广播々业化改革之中,从宣传的定位、传输的手段、节目的样式都作出了和过去有很大不同的调整,强调拉近即离、贴近宣传,体现商情、友情、亲情,让台胞感到这是一个为他们服务的空间,是他们思想、情感、人牛心路历程披露的平台,在事业、生活和情感交融中不断地融人上海.

  • 标签: 对台广播 上海 广播电台 宣传工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目前近距煤层开采方式分类的分析,总结了上行开采、下行开采及合层开采的特点,分析了对近距煤层开采工作面矿压显现和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影响的主控因素,认为无论是上行开采还是下行开采亦或合层协同开采,上下煤层垮落带高度和上煤层覆岩结构运动状态,是近距煤层开采中对下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和回采巷道稳定性产生影响的关键参数。

  • 标签: 近距离煤层 覆岩运动 矿压显现 围岩
  • 简介:摘要:在上煤层回采过程中,由于支承压力的影响,过高的采动应力必然会对上煤层底板(即下煤层顶板)一定范围内岩层造成损伤。层间岩层的损伤会对下煤层回采过程中的工作面顶板稳定性和回采巷道的变形破坏产生重要影响,对于近距煤层开采而言,上煤层支承压力对上煤层底板的损伤影响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近距离煤层 支承压力 岩层损伤
  • 简介:摘要:依托南三龙铁路矮陂隧道、红竹山一号隧道工程实例,从开挖工艺、施工进尺、施工顺序、地质情况进行研究,将传统下步先行优化上步先行,对今后类似于极近距下穿隧道施工提供借鉴。

  • 标签:    开挖工艺 施工进尺 施工顺序 地质
  • 简介:   摘要:截止目前 15111 运输顺槽已掘进到位,15111运输顺槽在后期掘进过程中共计施工 6 个探水钻场,30 个探水钻孔,其中有 19 个为湿孔,11 个为干孔,共计放水量为 3 277 m3。在巷道探放水施工后的掘进过程中,顶板最大淋水量控制在 1.04 m3/h,解决了上覆含水层水患影响,保证了巷道安全快速掘进,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 标签: 掘进巷道 顶板裂隙水 探放水设计 安全措施
  • 简介:摘要:依托南昌轨道交通4号线盾构下穿既有2号线地铁工程,结合工程实测和室内试验,研究了盾构近距下穿既有隧道的沉降控制方法。通过在盾构下穿过程中采用“克泥效+洞内钢花管注浆”进行注浆控制,以减小盾构开挖造成的地层沉降;同时基于渣土改良的室内试验向掌子面及土仓内加注泡沫剂,以保障盾构平稳下穿;最后通过既有隧道的沉降监测结果验证沉降控制措施的可行性。研究所得可为其他类似工程的沉降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盾构下穿 沉降 注浆 克泥效 渣土改良
  • 简介:摘要:针对近距煤层下巷道掘进过程中遇到的安全问题,本文研究了巷道掘进过程中的支护技术。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实践,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近距煤层的巷道掘进安全支护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结合了锚杆支护和喷浆支护的优点,有效提高了巷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方案能够有效控制巷道变形,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为近距煤层下巷道掘进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 标签: 近距离煤层 巷道掘进 安全支护 锚杆支护 喷浆支护
  • 简介:摘要:近距煤层开采水害是矿井安全稳定运营的重要挑战。本文针对该问题,从水害机理、防治技术综述、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探讨。首先分析了水害形成的原因及其机制,重点关注地质勘察、水文地质预测、模型构建与监测预警等技术的应用。其次,总结了传统水害治理技术和近距煤层开采防治水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最后,强调了智能化水害监测预警技术、地下水与煤层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等未来发展方向。

  • 标签: 近距离煤层开采 水害防治 地质勘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