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罗宇希 李菲菲 刘康 何治尧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26
  • 出处:《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 2020年第04期
  • 机构:230032 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637000 南充,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组织工程与干细胞研究所肿瘤生物治疗南充市重点实验室,230032 合肥,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637000 南充,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组织工程与干细胞研究所肿瘤生物治疗南充市重点实验室,610041 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药学部
  • 简介:摘要嵌合抗原受体T (CAR-T)细胞是经基因工程修饰后表达靶向肿瘤细胞CAR分子的T细胞。CAR-T细胞治疗在血液肿瘤治疗中展现了显著的疗效而备受关注,是一种新的肿瘤免疫疗法。目前,CAR-T细胞治疗在实体瘤治疗中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而且,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仍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神经毒性、归巢障碍、溶瘤综合征及脱靶效应等。本文就CAR-T疗法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展开做一综述。

  • 标签: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肿瘤 细胞过继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脑卒中后痉挛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影响患者的功能预后。本文选取PubMed和万方数据库中近十年以来关于局部振动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的文章,对痉挛产生的机制、局部振动疗法的作用机制以及振动治疗的参数进行分析,并对局部振动治疗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 标签: 脑卒中 痉挛 振动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三氧气针疗法治疗慢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国际部推拿疼痛科门诊33例慢性疼痛患者,均采用三氧气针疗法治疗,1次/周,5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采用数字模拟评分量表(Numberal Rating Scale, NR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和功能活动障碍程度,并进行治疗方法的安全性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3例患者治疗后疼痛程度评分均降低[2.0(2.0)分比7.0(3.0)分,P<0.01)],其中腰椎间盘突出、膝骨关节炎、腰肌劳损及其他慢性疼痛患者疼痛程度的改善情况更为明显(P值分别为0.005、0.011、0.041、0.026);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无明显改善(P=0.066)。与治疗前比较,33例患者治疗后功能活动障碍评分均降低[2.0(2.0)分比6.0(4.0)分,P<0.01)],其中腰椎间盘突出、膝骨关节炎、腰肌劳损及其他慢性疼痛患者功能活动障碍的改善情况更为明显(P值分别为0.007、0.026、0.039、0.028);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无明显改善(P=0.102)。全部患者治疗及随访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及损害。结论三氧气针疗法可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和控制疼痛,改善功能活动障碍,操作应用安全、可靠。

  • 标签: 慢性疼痛 针刺穴位(中医) 注射 臭氧 研究报告
  • 简介:摘要人生回顾疗法对于癌症患者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手段。本文从人生回顾疗法的概述、实施方法、实施人员的要求以及其在癌症患者中实施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人生回顾疗法在癌症患者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临床参考,减轻癌症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综述 肿瘤 人生回顾疗法
  • 简介:摘要外科手术给患者带来诸多心理及生理上的应激刺激。音乐疗法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可以缓解围手术期紧张、焦虑的情绪,减少止痛药物用量及提高术后康复质量。音乐疗法的疗效和治愈特性早已被广泛认知,值得推广应用。文章通过回顾音乐疗法在围手术期的研究进展,综述音乐疗法的发展史、可能原理学说及不同时间、不同麻醉方式下应用音乐疗法对围手术期麻醉的影响。目前,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after surgery, ERAS)理念的发展,多模式干预提高患者康复质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音乐疗法因其廉价、无创、方便实施等诸多优势,将会成为提高围手术期质量的重要辅助措施。

  • 标签: 音乐治疗 围手术期 麻醉
  • 简介:摘要目前,肝细胞肝癌(HCC)在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排第四位,病死率排第二位。现阶段HCC临床治疗首选方法是早期手术切除,但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至中晚期,此时手术已无法进行,而传统的放、化疗等手段预后较差,不良反应较多,这使目前我国HCC的临床治疗充满挑战,急需新的治疗策略来改善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HCC的治疗方式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治疗手段,免疫疗法作为一种新兴治疗方式已经成为HCC的重要治疗手段。近年来,HCC的免疫治疗和新型靶向药物成为研究的热点,并且在HCC的治疗中已取得了很多成果,现就近年来单独或联合免疫疗法治疗HCC的现状与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肝细胞癌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联合疗法
  • 简介:摘要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70%~80%存活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日常活动执行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为最大限度降低脑卒中致残率,应在临床救助同时,积极开展早期康复。镜像疗法是脑卒中早期康复常见治疗手段之一,可有效减少废用综合征、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发生,促进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改善注意力、记忆力等脑高级功能。本研究旨在综述镜像疗法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脑卒中早期康复干预提供可行性方案。

  • 标签: 镜像疗法 脑卒中 偏瘫 早期康复
  • 简介:摘要新生儿具有感知疼痛的能力,反复疼痛操作可对新生儿产生一系列短期和长期影响。但由于对新生儿疼痛认识不足,目前临床上并未采取相应措施来缓解疼痛。本文就非药物疗法在缓解新生儿疼痛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新生儿疼痛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婴儿,新生 疼痛 非药物处方 治疗学
  • 简介:摘要过去30年来,基因疗法给多种遗传性和获得性视网膜疾病患者带来了很大希望。在大量临床前研究的基础上,全球已进行了60多项视网膜疾病基因疗法的各期临床试验,且Luxturna,一种用于由RPE65突变导致的2型Leber先天性黑朦(LCA2)的基因治疗产品已批准用于临床。目前的基因传递系统虽然在临床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功,但为保证安全性和有效性,仍然需要在载体和眼内给药方式上加以改进和变通。新的腺相关病毒载体技术的发展使大基因传递和小创伤载体注射方式的研究都有所进展。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技术也丰富了基因疗法的手段,必将在视网膜疾病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虽然基因疗法仍面临许多挑战,但预计在未来若干年中,它将成为目前许多不可治性视网膜疾病的临床治疗选择。

  • 标签: 基因疗法 腺相关病毒载体 视网膜疾病 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 基因组编辑
  • 简介:摘要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治疗肿瘤的有效手段之一,PDT治疗可导致肿瘤细胞的死亡和凋亡,并损伤肿瘤相关血管。近年来,PDT的免疫机制越来越受到关注。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PDT治疗肿瘤时,可通过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 ICD)诱导肿瘤细胞表达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DAMPs),从而活化树突状细胞,诱导机体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同时,PDT还可影响肿瘤微环境中的相关免疫细胞和因子,进而增强机体抗肿瘤反应。光动力治疗和其他免疫治疗联合应用亦能增强疗效。故光动力治疗的免疫机制研究将为肿瘤治疗提供可能的新思路。

  • 标签: 光动力疗法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损伤相关分子模式 肿瘤微环境
  • 简介:摘要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以情绪调节、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冲动控制不稳定为主要特征,是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的精神障碍。该疾病治疗主要以心理治疗为主,但目前主流的心理治疗如辩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DBT)都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更加方便有效的治疗方法。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作为第三代认知疗法中的代表疗法,旨在使个体接纳无法避免的痛苦,发现自身价值所在并承诺行动,最终提高心理灵活性过上富有意义的生活。接纳承诺疗法目前已被应用在多种精神障碍的治疗中,且疗效显著。文章通过阐述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发病机制及接纳承诺疗法的理论模型,分别从接纳承诺疗法的病理模型和治疗模型分析了接纳承诺疗法干预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最后综述了近年来接纳承诺疗法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接纳承诺疗法为边缘型人格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希望的方法,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明它在边缘型人格障碍群体中的使用及其具体的作用机制。

  • 标签: 接纳承诺疗法 边缘型人格障碍 心理治疗 心理灵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认知行为疗法对肿瘤患者失眠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PsycINFO、CBM和CNKI数据库,搜集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or insomnia,CBT-I)治疗肿瘤失眠患者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2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研究,共1 326例患者,其中,CBT-I组741例,对照组58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CBT-I组主观入睡潜伏期(MD=-10.69,95% CI=-14.91~-6.48)、主观入睡后觉醒时间(MD= -13.68,95% CI=-19.36~-8.00)、失眠严重程度(SMD=-1.27,95% CI=-1.98~-0.56)及睡眠质量评分(SMD=-0.72,95% CI=-0.90~-0.53)低于对照组,CBT-I组主观睡眠效率(MD=6.98,95% CI=5.00~8.96)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BT-I组及对照组主观总睡眠时间(MD=2.59,95% CI=-10.43~15.61)、客观入睡潜伏期(MD=-2.66,95% CI=-5.68~0.35)、客观入睡后觉醒时间(MD=-2.89,95% CI=-8.48~2.70)、客观总睡眠时间(MD=-15.26,95% CI=-31.80~1.28)及客观睡眠效率(MD=0.92,95% CI=-0.79~2.62)、焦虑评分(SMD=-0.19,95% CI=-0.46~0.08)、抑郁评分(SMD=-0.19,95% CI=-0.46~0.07)及生活质量评分(SMD=0.13,95% CI=-0.06~0.3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BT-I对肿瘤失眠患者睡眠有一定疗效,不仅改善主观入睡潜伏期、入睡后觉醒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且减轻失眠严重程度及疲乏程度;但对客观睡眠参数、焦虑、抑郁、生活质量无明显改善;受纳入研究质量等限制,本研究结论尚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予以验证。

  • 标签: 肿瘤 认知行为治疗 失眠 Meta分析
  • 作者: 刘丽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9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安徽省黄山市中医医院,安徽黄山245000
  • 简介:目的:探讨耳穴压籽疗法在痔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肛肠科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18~60岁的14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开展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耳穴压籽疗法。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清醒时其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h、24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珠耳穴疗法使混合痔术后疼痛缓解更快速,止痛效果可靠,简便易行,价格低廉,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耳穴压籽疗法;痔术;疼痛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射疗法(IMRT)和三维适形放射疗法(3DCRT)治疗ⅡB~ⅢB期宫颈癌时膀胱、直肠、小肠受照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肿瘤医院2018年1—12月25例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3DCRT治疗12例(3DCRT组),采用IMRT治疗13例(IMRT组)。采用正常组织接受20、40和60 Gy照射体积占总体积百分比(V20、V40和V60)评估膀胱、直肠、小肠受照体积。比较两组放射性并发症和疗效。结果IMRT组随着处方剂量的增加,膀胱和小肠V20、V40和V60不断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3DCRT组,不同处方剂量间V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40和V60随着处方剂量的增加不断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在同一处方剂量下,IMRT组膀胱V20、V40和V60及小肠V40和V60均明显小于3DC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直肠V20均接近100%,不同处方剂量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40和V60随着处方剂量的增加不断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在同一处方剂量下,IMRT组V40和V60均明显小于3DC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放射性肠炎、放射性膀胱炎和骨髓抑制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3DCRT组(1/13比3/12、0比3/12、1/13比4/12和2/13比1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3DCRT比较,IMRT治疗ⅡB~ⅢB期宫颈癌对周围器官的放射性损伤较小,且放射性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更好。

  • 标签: 宫颈肿瘤 放射疗法,调强适形 放射疗法,适形 辐射剂量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言语性幻听(auditory verbal hallucinations, AVHs)是常见幻听类型之一,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且现有的治疗方法对难治性AVHs疗效欠佳。近年来,阿凡达疗法用于治疗AVHs越来越受学界关注。研究表明阿凡达疗法可以明显改善幻听声音频率、痛苦、持续时间、对声音来源的信念等方面,提高患者的预后。基于此,我们对阿凡达疗法治疗AVHs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探究AVHs的发病机制、治疗、预后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言语性幻听 阿凡达疗法
  • 简介:摘要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以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RPE细胞和脉络膜毛细血管退化为特征的眼底疾病,发病机制不明,无有效治疗方法。基础研究发现,动物模型视网膜下腔植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能干细胞、RPE细胞等细胞疗法可减缓或逆转AMD视力丧失,为AMD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 标签: 黄斑变性/治疗 组织疗法 综述
  • 简介:摘要穴位贴敷可改善心力衰竭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穴位贴敷治疗心力衰竭选穴可单穴应用,也可双穴或多穴配伍运用,主要有任脉的膻中、神阙,督脉的至阳,手少阴心经的神门、阴郄,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足太阳膀胱经的心俞、厥阴俞、膈俞、脾俞、肾俞,足少阴肾经的涌泉,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丰隆等穴;用药以经验效方最为常见,也应用经典古方与民族医药;或于疾病发作时每日贴敷,或于三伏天贴敷;穴位贴敷治疗心力衰竭兼症如便秘、胃肠功能不全、睡眠障碍、汗证等亦有较好疗效。今后应开展大样本临床研究,并规范疗效判定标准。

  • 标签: 心力衰竭 穴位贴敷疗法 中药 综述
  • 简介:摘要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与致残率高的特点,可能导致运动、语言、情绪、认知等功能的障碍,任一种功能障碍均可严重降低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音乐疗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康复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的康复中。本文就近年来音乐疗法在脑卒中后功能障碍康复中的研究现状展开综述,以期为音乐疗法脑卒中后功能障碍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脑卒中 音乐疗法 运动功能 认知功能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阶梯疗法在慢性心力衰竭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抑郁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给予常规治疗和阶梯疗法干预。比较两组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抑郁评分比较,F=117.41,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F=87.058,P<0.05。结论阶梯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抑郁有效,可改善患者抑郁状态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抑郁 阶梯疗法 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