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9 个结果
  • 简介:传统音乐作品中的“立调”问题是民族音乐形态学和旋律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五度相生的调式体系出发,对浙江民间器乐曲中的“立调”问题展开研究,内容有三:首先以现有理论为依托,指出建立调式的首要问题是在旋律中如何使功能音成为调式骨架;其次对浙江民间器乐曲中建立调式的基本手段进行梳理,认为既有直接强调功能音为标志的核心手段,又有以间接烘托功能音为标志的辅助手段;最后,归纳出浙江民间器乐曲中五种具有代表性的立调手法,并总结出一些与五声性旋律相关的创作经验。

  • 标签: 五度相生调式体系 功能音 色彩音 立调的基本手段 立调手法
  • 简介:美国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一书中说,“在一个由各种神秘力量控制的国土里,创造出来的第一种形象必然是这样一种动态的舞蹈形象,对于人类本质所作的首次对象化也必然是舞蹈形象。因此,舞蹈可以说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第一种真正的艺术。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在人类发展的童年(原始社会)阶段,宗教信仰长久兴盛,祭祀、祈祷等大型宗教活动往往伴以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这里所说的“舞蹈”就是人们在宗教的层面对于自身感情的展现。

  • 标签: 民间舞 舞蹈形象 蒙古 艺术问题 人类本质 宗教信仰
  • 简介:中国民间舞蹈的崛起,与中国锣鼓的兴盛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锣鼓的造价低廉、节奏激越,给了民间舞蹈艺人以生存的凭借和艺术实践的依托。锣鼓的音响洪大,便于掌握,给了平民百姓以生活的乐趣和参与艺术活动的可能。锣鼓能将民间乐舞艺人的艺术实践和平民百姓对乐舞的艺术活动结合起来,能将艺术创作群体与艺术欣赏群体相互结合。

  • 标签: 威风锣鼓 锣鼓舞蹈 创作
  • 简介:民族发展的基础是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能够将一个民族的内在价值和追求展现出来。立足于文化的角度,容易看出高校声乐教育中的民间传统文化内涵越来越少,随着西方文化的逐渐传播,高校声乐教育中西方音乐元素越来越多。本文立足于高校声乐教育中的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目的在于为高校探索一条传播民间传统文化的声乐教育道路,促进中国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 标签: 高校声乐教育 民间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
  • 简介:<正>当我连读带唱地看完《中国民间舞曲精选》(北京舞蹈学院编委会选编,裘柳钦主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之后,不禁由衷赞叹它确是一本“精选”!它向我们展示了汉、藏、蒙古、维吾尔、朝鲜、傣、苗等民族的舞蹈音乐。汉族部分又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东北秧歌、山东秧歌、安徽花鼓灯和云南花灯4种歌舞音乐,洋洋大观共计200首。通过简洁、朴实的文字介绍,使读者对中国民间舞蹈音乐的特点、舞蹈与音乐的结合、主要的鼓点节奏、音乐的来源、分类和乐队的组成等方面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文字介绍,多是由裘柳钦先生在舞院所开设的《中国民间舞蹈音乐概论》课程的讲稿精炼而成。精选的200首乐曲,大部分是舞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大浪淘沙”

  • 标签: 中国民间舞 舞蹈音乐 云南花灯 舞蹈学院 歌舞音乐 东北秧歌
  • 简介: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曾经涌现出过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歌曲作家,特别在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后,他们多以抗日救亡为主要题材进行创作,其作品流传之广,影响之深,在世界各国音乐史上都是罕见的。恰如丰子恺先生在《谈抗战歌曲》一文中所赞誉的那样:“有人烟处,即有抗战歌曲”(见《战地》第四期一九三八年五月)。仅此一点,就值得我们后来从事作曲工作的同志们认真学习和研究。

  • 标签: 民间音乐 歌曲作品 近代音乐 音乐传统 丰子恺先生 《黄河大合唱》
  • 简介:引言通道侗族位于湖南省西部,怀化地区的南端,是湘、桂、黔三省(区)六县(绥宁、城步、三江、龙胜、黎平、靖州)的交界之地。通道侗族的历史非常悠久。据有关资料记载,通道侗族来源于古代百越人的一支,居住在福建、广东沿海一带,后逐步迁移到湘、黔、桂等地。魏晋时期,百越称为“僚”。通道

  • 标签: 侗族 民间器乐 徵调式 湖南通道 器乐曲 记谱
  • 简介:民间音乐的任何一种地域特色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外域”音乐相联系、相对立而存在,是“一与多”之关系的存在。地域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着“特色”的相对性、不确定性(即模糊性),因而决定了我们对于“特色”的认识之相对地清晰,绝对地模糊。

  • 标签: 音乐风格 模糊性
  • 简介:<正>关于民族民间音乐课在音乐院校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要求,以及教学原则和方法诸问题,笔者在《试论民族民间音乐课的教学法》(载《艺术教育》1980年第6期)中曾有过阐述,本文仅就教学法问题再作补充。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互为条件,互相依存,共处于统一体中,构成一对矛盾。作为一个整体,通过教与学的实践活动,教师传授专业知识,学生接受有关信息,并转化为自己的

  • 标签: 民族民间音乐 教学法 教与学 教师 教学方法 学生接受
  • 简介:中国多声部民歌,大多流布于五岭之南.这里原为古代越人住地,其中西越(西瓯)一支聚居岭西,这就是今人所称壮语北部方言区的地方,至今盛传不衰的北路"双声"歌,是岭南文化最古老最本色的有声载体.这里的歌手,唱歌、传歌、编歌、用歌,乃至对歌的称谓、腔调的命名等,都有自己传统的谚语、口诀、行内话,约定俗成为民间口头理论,世代相传.解读这些理论,并用以解读其多声音乐形态,对于发掘和创造中国特色多声音乐,很有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通过本文,也兼为民歌研究提供一种方法.

  • 标签: 中国 岭南土著居民 民间口头理论 腔口 多声音乐形态 多声部民歌
  • 简介:二、和声运动的逻辑与和声的作用如果说某些民间多声部音乐品种,在对各音的纵向结合方面已具有初步的和声思维的话,那么对和声的横向运动与和声的作用方面,则大多尚处于较为朦胧的不自觉状态.下面将要阐述的带规律性的若干问题,是各种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标签: 和声 多声部音乐 阐述 民间 国民 状态
  • 简介:信天游是陕北民间文化艺术的活化石,本文试图通过这一载体,感受陕北人民的自由天性,透视陕北人民与大自然及封建传统抗争的精神,把握黄土地的神韵及艺术风采.

  • 标签: 陕北 信天游 艺术特征
  • 简介:20世纪八十年代起,中国民间的礼俗活动相继恢复,许多濒临消亡的传统音乐因依附于各种礼俗活动而得以复活、复兴.当代陕北民间音乐的实例揭示了中国传统音乐传承与变迁的一条基本规律:民间音乐中得以一脉相承并且保持长期不变的品种,总是和一定的礼俗活动结合在一起的.礼俗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品种之一.

  • 标签: 民间音乐 陕北鼓乐 礼俗音乐
  • 简介: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和璀璨的文化艺术,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代表着中华文明的最高水平。中原民间歌舞艺术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而且以内涵丰富、种类繁多著称。从远古的“葛天氏之乐”,到汉唐“踏歌”、宋元“舞队”直到今天依旧活跃在民间的“灯歌”“盘鼓”,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几乎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出现了典型的融歌舞为一体,乐舞为一体的艺术表演形式,它们贯穿在中原民间音乐形成发展的全过程,给我们勾勒出中原民间音乐发展的独特线条。

  • 标签: 中原 民间歌舞 历史形态 当代发展
  • 简介:11月12日至13日,全国首届"民间俗曲"展演暨学术研讨会在南京晓庄学院成功举办。展演活动共邀请了南京白局、陕西榆林小曲、广西文场、海州五大宫调、扬州清曲、山西柳林弹唱、山东菏泽南路琴书和兰州鼓子等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2人参加。其中3人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6人为省级"非遗"传承人。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展演活动 研讨会综述 俗曲 民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
  • 简介:巴托克是20世纪匈牙利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的音乐创作完全植根于民族和民间音乐的土壤中,特别是在钢琴创作方面,民族民间音乐中的音乐素材、创作技法和创作精神,都得到了的充分的运用,使作品呈现出了鲜明的民族化风格。本文从巴托克的钢琴创作经历谈起,并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其作品中的运用进行了具体分析,旨在能够获得对其作品更为深刻的认识。

  • 标签: 巴托克 民族民间音乐 运用和表现
  • 简介:中国地域辽阔,每个地区因其历史发展、地理环境的不同,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民舞蹈作为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在其中。为了更好地揭示中间舞蹈文化。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加大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并加强了其在社会大众、学校教育、国际发展等方面的继承与发展。民间民间舞蹈的艺术价值,本文对中国民间舞蹈的风格与规格进行了深入浅出地研究。

  • 标签: 民间舞蹈 中国民间舞 民间舞蹈风格 民间舞蹈规格
  • 简介: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是高等教育音乐专业学生的基本教学课程,其教学内容也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创新进行深入的探究,分析优选民族民间音乐教学素材体现民族音乐精华、挖掘民族民间音乐内涵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展示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美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等多种途径来践行该课程的创新教学方式,旨在促进高校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

  • 标签: 中国民族民间 音乐 课程教学 创新
  • 简介:民间音乐向专业化音乐的转型是竹笛音乐发展中的重要事件,也是中国民族器乐音乐在20世纪以来所体现的历史性新格局。从改编、整理、创作的特点与发展现象为视角,对于探讨中国音乐种种传承与创新的文化行为,有着一定的意义并引发人们的思索。

  • 标签: 竹笛 民间 专业化 改编 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