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菌药物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为妊娠期妇女安全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安全保障。方法总结2008年5月以来,160例在我妇幼保健站就诊的妊娠妇女的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特点,分析其治疗思路。结果160例妊娠妇女经我妇幼保健站的临床抗菌药物治疗,均康复出院,且出生后回访,新生儿均发育正常,未出现畸形或死胎现象。结论妊娠期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一定要坚持妊娠期用药的基本原则,选用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不良反应少的抗菌药物

  • 标签: 妊娠期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胃炎药物的合理应用,以促进胃肠疾病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我院门诊收治的145例胃炎患者临床处方资料。结果145例胃炎用药处方中,胃黏膜保护剂应用高,占58.6%,其次为影响胃酸分泌的药物,占17.2%。结论对胃肠疾病患者给药时,应掌握其临床病症,合理用药,以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胃炎 治疗药物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子宫瘢痕部位异位妊娠药物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6月入住我院妇产科的62例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研究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本研究护理干预的方法,如加强心理护理和患者病情的观察,针对药物治疗不良反应进行护理,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如入院宣教、病情观察、出院指导等,将两组患者月经恢复症状时间以及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月经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和口腔溃疡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子宫瘢痕部妊娠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子宫瘢痕妊娠 药物 护理方法 异位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胆汁性反流性胃炎患者使用铝碳酸镁、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的效果。方法2011年至2013年我院一共接收了160例胆汁性反流性胃炎患者,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铝碳酸镁、莫沙必利进行治疗,观察组增加贝雷拉唑,两组患者均进行8周的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是显效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46例VS24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5%VS72.5%,P<0.05)。结论胆汁性反流性胃炎患者接受铝碳酸镁、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的临床有效率比较高,患者的症状改善明显,治疗效果比较优秀。

  • 标签: 铝碳酸镁 莫沙必利 雷贝拉唑 胆汁性反流性胃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甲氨蝶呤药物浓度检测及其临床应用进展。方法采集我院肿瘤科使用MTX患者的静脉血液50份。使用Agilent1100HPLC仪器测量样品含量,色谱柱选用NucleosilC18柱,流动相选用甲醇和磷酸盐缓冲液,二者体积比为1582。紫外检测波长设置为306nm,流速为1.0ml/min。将血样离心,取50μL血清,加入高锰酸钾溶液75μL(10%浓度),混匀后离心,取上清液100μL加入5μL氢氧化钠溶液(0.4mol/L),混匀后取20μL进样。样品含量用外标法以峰高计算。结果MTX血清样品在0.1~20.0mg/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浓度X和峰高Y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0.4987X+0.0658,相关系数r=0.9999,血清最低检测浓度为0.04mg/L。结论使用HPLC方法检测MTX血药浓度,采样量较少,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性较高,具有诸多优点。

  • 标签: 甲氨蝶呤 MTX 血药浓度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结核板式组合药物治疗肺结核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5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肺结核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抗结核板式组合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毒副反应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46/4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3/48);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36/4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4/48)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采用抗结核板式组合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抗结核板式组合药物 肺结核 观察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临床常见不同剂型的药物服药时,应选用用水量的多少及注意事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是主要针对医院门诊西药房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为提高医院的临床诊治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某医院2010年1-12月门诊的7000张处方,对其中包含的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系统地统计和分析。结果抽查之后,发现在这7000张处方中,有3050张处方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43.5%。注射用抗菌药物处方638张,口服抗菌药物共2412张。抗菌药品的种类高达71种,其中包括口服药物、注射药物以及其他类型的药物制剂。从门诊的抗菌药物金额方面来看,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使用量相对较大。结论从医院门诊部的抗菌药使用情况上看,基本较合理,但是在某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只有保证医院临床治疗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治疗的效果,提升医院的信誉度。

  • 标签: 门诊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我院临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的门诊和住院处方1200张,统计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1200张临床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有602张,占50.17%;单一用药72.76%,二联用药24.92%,三联用药2.33%;从药物的使用频率来看,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青霉素和头孢西丁的使用频率较高,分别占13.46%、10.45%、7.97%、7.81%和7.14%。结论我院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临床应用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某县级综合医院麻醉镇痛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为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县级综合医院2010-2012年麻醉镇痛药物使用数量、消耗金额、DDDs及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中该院麻醉镇痛药物年销售金额分别为17.1050万元、28.3398万元、35.8552万元,注射剂占总年销售额的89.56%、95.27%、95.88%,用药频度(DDDS)居前3位的分别是盐酸瑞芬太尼、丙泊酚注射、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结论该院麻醉镇痛药物临床应用不合理,癌症镇痛麻醉药物给药方式肌注多于口服,连续使用存在超剂量不合理现象,麻醉镇痛药物临床处方应遵循以硫酸吗啡缓释片等口服剂作为晚期癌症患者的首选止痛药应用,对重度疼痛患者应选用强阿片类药物±非阿片类药物±辅助药物联合用药。

  • 标签: 麻醉镇痛药物 应用分析 用药频度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收集科室常用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如抗生素配置过早、配置药物的溶媒选择不正确、忽视了药物配伍禁忌、不能正确执行无菌操作等。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加强护理操作中重点环节的管理,同时加强护士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应急能力培训,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 标签: 静脉输液 药物不良反应 防范措施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洗胃插管术是抢救口服药物中毒病人的一项重要措施,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广泛。如何正确的应用插管技术,掌握插管技巧是及时有效地清除毒物,减少毒物吸收,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具体从置管的体位,胃管插管的途径、深度,插管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 标签: 置管技巧 药物中毒 洗胃插管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于我院实施药物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8例)采用甲巯咪唑(MMI)治疗,观察组(28例)采用甲巯咪唑+丙基硫氧嘧啶(PTU)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两组的T3、T4均明显下降,TSH明显上升,且观察组的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4%vs71.4%),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巯咪唑联合丙基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指标水平,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药物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药物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及临床护理情况,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异位妊娠患者11例,给予甲氨蝶呤肌肉注射进行治疗,并做好心理护理,合理饮食指导,观察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药物治疗和悉心的护理,治愈8例,无效3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率达72.7%。结论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后进行悉心的护理,可提高药物治疗异位妊娠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异位妊娠药物治疗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