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眩晕住院患者疾病恢复情况及安全隐患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6-12月中医科住院治疗的共5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干预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入院第1天及出院时分别比较两组症状评分及安全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在共济失调量表(ICARS)、眩晕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ICARS、VAS积分均低于干预前,其中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安全隐患发生情况方面,干预组安全隐患发生率为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0%(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助于减轻眩晕住院患者的眩晕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发生可能性,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眩晕 神经功能 安全隐患
  • 简介:【摘要】作为临床层面较为常见的症状,患者一旦患上眩晕病则将会有站立不稳、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等诸多表现,导致患者自身的社会工作能力逐渐降低,并影响正常的生活状态。近些年来由于提高了对中医药的治疗重视,使得血府逐瘀汤成为当下对眩晕病进行治疗的关键手段。文章简述了眩晕病的病因病机,并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颈性眩晕、梅尼埃病三个角度出发,探讨了血府逐瘀汤治疗眩晕病的临床应用情况,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血府逐瘀汤 眩晕病 治疗作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眩晕的特点,评价加味黄连温胆汤的研究价值。方法:观察对象为50例高血压眩晕患者,于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我院进行临床研究,且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为西医治疗,对照组为中医治疗(加味黄连温胆汤)。两组通过治疗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项数据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临床通过中医的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高血压眩晕病症,能够改善眩晕症状,控制血压指标,效果显著。

  • 标签: 加味黄连温胆汤 高血压 眩晕 研究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穴压籽配合穴位按摩治疗高血压眩晕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500例高血压眩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50例,均对两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在护理基础联合常规治疗及在护理基础联合耳穴压籽配合穴位按摩治疗为两组患者需要接受的干预方式,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指标明显更优,P<0.05。结论:耳穴压籽配合穴位按摩治疗高血压眩晕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耳穴压籽 穴位按摩 高血压眩晕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关眩晕患者的中医神经内科临床疗法。方法:选择80明确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区分,分别采用常规疗法和中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其他相关指标。结果:80例病人中,6例肝肾阴虚(7.50%)、39例痰湿(48.75%)、11例肝阳上亢(13.75%)、15例肾精不足(18.75%)、9例气血亏虚(11.25%)。两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差异明显,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 =6.275,P<0.05)。结论:中医神经内科眩晕患者的病因包含痰湿、肾精不足、肝阳上亢等,根据病因采取有效的中医疗法,可改善患者基本症状,加速其康复,对患者意义重大。

  • 标签: 中医神经内科 眩晕患者 临床病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神经内科眩晕住院患者临床特征的回顾性分析。方法 纳入时间为2022年10月~2023年10月,纳入来我院就诊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40例,对其所涉及的全部资料进行分析,了解患者的眩晕情况、发病机制以及检查方法等。结果 40例神经内科眩晕患者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有18例,后循环缺血患者有13例,其中包含TIA、颈动脉畸形、小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等,其他相关症状的患者有9例,其中包含心律失常、前庭神经元炎、梅尼埃病、有神经症问题、小脑出血、病因不清、突发性耳聋、高血压。结论 对神经内科眩晕患者进行综合诊断、分析,了解各方面因素,医生需重点关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后循环缺血病症患者,并对患者行心电图和头颅CT诊断,将诊断和治疗效果提升。

  • 标签: 神经内科 眩晕住院患者 临床特征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2020年1月至2024年3月期间收治的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200例,分组方式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00例对照组和100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以前庭症状指数(VSI)和眩晕残障评定量表(DHI)改善情况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VSI和DHI评分干预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P>0.05),VSI和DHI评分干预后两组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具有突出作用效果,可改善患者的残余症状与眩晕程度,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护理干预 良性位置性眩晕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讨中医神经内科眩晕患者的临床病因分布特点,并比较不同中医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156例中医神经内科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78)和观察组(n=78),对照组采用常规中医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体化辨证施治。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总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及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神经内科眩晕患者的病因复杂多样,个体化辨证施治结合常规中医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神经内科 眩晕 临床病因 个体化辨证施治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针刀松解术结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效果。方法:2023年1月-2024年1月,对颈性眩晕60例展开研究,经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推拿+西药治疗,30例)、联合组(针刀松解术+手法治疗,30例)。结果:联合组的眩晕评分、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松解术+手法治疗颈性眩晕,可降低眩晕评分,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颈性眩晕 推拿 西药 针刀松解术 手法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东莨菪碱、甘露醇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卧床休息、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应用东莨菪碱针0.3mg,双侧乳突穴位封闭(每侧0.15mg),每日1次;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盐酸倍他司丁氯化钠注射液(盐酸倍他司丁20mg与氯化钠4.5g)500ml+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两组疗程均为5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5%,对照组为73.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P<0.01。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为5.4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8d;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东莨菪碱、甘露醇治疗眩晕症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案。

  • 标签: 东莨菪碱 甘露醇 眩晕症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在良性位置性眩晕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8.5-2019.12月收治的 98例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利用掷骰子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 49例,实施中医护理),对照组( 49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结果:护理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要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利用中医护理干预的方式为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大范围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就天麻素注射液对中老年眩晕的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抽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中老年眩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香丹注射液、天麻素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患者接受相应治疗后,其临床情况有明显改善,尤其是天麻素注射液效果尤为显著。结论针对中老年眩晕患者而言,在其治疗过程中采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天麻素注射液 中老年眩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颈性头痛眩晕患者采用针灸联合牵引推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颈性头痛眩晕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针灸单独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针灸联合牵引推拿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76.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得到明显改善,两组的评分改善情况相比,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针对头痛眩晕患者采用针灸联合牵引推拿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推广的价值。

  • 标签: 颈性头痛眩晕 牵引 针灸 推拿
  • 简介:摘要: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诱发该病的原因是比较多样的,患者发病后往往会出现比较显著的临床症状。为此在患者治疗管理过程中,应该就其病症的诱发因素作出分析,同时给予患者科学的治疗。一般情况下,眩晕与后循环缺血有一定关联,对于该类患者治疗而言,以耳穴埋豆治疗法为主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病情,对患者自身疾病的治疗有重要帮助,所以能够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推广该治疗方案。鉴于此,本文以综述视角就耳穴埋豆对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效果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力图在本文的综述分析帮助下,为该类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耳穴埋豆治疗的方法及效果进行评估,提高患者治疗水平。

  • 标签: 耳穴埋豆 后循环缺血 眩晕 研究现状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耳穴埋豆辨证治疗眩晕病的中医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选择眩晕症的患者60例,选自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期间,均使用耳穴埋豆辩证法治疗。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率相比(P

  • 标签: 耳穴埋豆辨证 眩晕病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或感觉自身与外界景物旋转。两者常同时并见,并统称为眩晕。该论文通过整理半夏白术天麻汤结合针灸治疗痰湿阻络型眩晕患者的临证经验,分析该类眩晕疾病的病因病机,辩证论治,理法方药,针灸疗法。运用全国基层名老中医梁敏辉老师的学术思想选择半夏白术天麻汤及针灸扶正祛邪之法进行治疗,分析其中包含的中医临证思想。同时查阅相关记载文献,进行总结分析,为今后治疗该类眩晕患者提供共更好的临床指导意义,从疾病本质出发,力求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 标签: 眩晕 学术思想 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