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母婴结局以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所收治62例住院待产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患者31例,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采取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方式对自然分娩、母婴结局以及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综合护理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护理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护理组产妇自然分娩高,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产后出血量少,排尿不畅发生低,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护理组产妇的护理质量评分高,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促进产程进展,增强产妇自然分娩信心,提高自然分娩,改善母婴结局,降低产后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帮助产妇产后顺利康复,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推广应用。

  • 标签: 围产期 综合护理干预 自然分娩率 母婴结局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监测膈肌增厚对机械通气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通过回顾分析60例需要机械通气支持的重症患者,比较撤机成功组与困难组的膈肌增厚度及其他相关指标的统计学差异,并通过ROC评价膈肌增厚对机械通气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共入组重症患者60例,其中撤机困难或发生再次插管18例,顺利撤机42例,发生撤机困难或再次插管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28天死亡等指标明显高于顺利撤机组(P<0.05)。成功撤机组的膈肌增厚1.23±0.22,撤机困难组的膈肌增厚1.13±0.17,其于成功撤机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SBT1小时为标准,ROC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712,以此为节点预测重症患者撤机成功率的特异度为85.7%,敏感度为72.9%。结论超声监测膈肌增厚对机械通气撤机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膈肌增厚率 机械通气 超声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站采血护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护理质量及血液报废的影响作探讨。方法将我血站2015年4月1日—2016年3月31日无偿献血者中随机抽取10000例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4月1日—2018年3月31日无偿献血者46632例作为观察组;将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及血液报废情况详细记录后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报废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血站采血护理过程中,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并降低血液报废

  • 标签: 血站 采血护理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质量 血液报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透患者肌肉痉挛发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并集中培训,掌握品管圈方法的使用流程,针对肌肉痉挛的发生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血透患者肌肉痉挛发生从4.3%降低到2%。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血透患者透析质量管理中得了良好的效果,透析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

  • 标签: 品管圈 血透患者 肌肉痉挛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胎头位置异常自然分娩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在进行活动前先对产房中存在的护理缺陷进行调查,成立质量控制小组,确立提高胎头位置异常自然分娩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胎头位置异常产妇自然分娩低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胎头位置异常自然分娩低原因查检表和落实整改措施。结果胎头位置异常自然分娩率由品管圈活动实施前的30.6%提高至实施后的84.48%,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改善后对患者、科室、医院均有较大的影响。结论运用持续的品管圈活动能优质高效的对胎头位置异常的产妇进行合理规范的干预措施从而提高了其自然分娩

  • 标签: 品管圈 胎头位置异常 自然分娩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抢救成功率及致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接诊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00例,将其按照电脑随机表法分成两组,分别是快捷组和对照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流程救治,快捷组患者采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救治,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抢救的时间、治疗时间、死亡以及致残。结果快捷组患者确诊时间(17.25±1.25)min、救治时间(27.32±3.41)min,对照组患者确诊时间(27.36±2.99)min、救治时间(46.21±4.52)min,P﹤0.05;快捷组患者死亡为2%、致残为6%,对照组患者的的死亡为14%、致残为22%,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开展急诊快捷护理流程,能够缩短确诊和救治的时间,减少对脑组织的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 急性脑卒中 致残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行脑出血手术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后其下肢静脉血栓(DVT)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61例行脑出血手术的患者进行分析,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观察其护理后DVT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护理后DVT发生分别为0.00%、6.90%,观察组明显较低,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对行脑出血手术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效果明显,能有效降低其DVT发生,值得广泛采用。

  • 标签: 下肢静脉血栓 脑出血 集束化护理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QCC在提高急诊科床旁心脏标志物检测仪规范操作落实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汇总科室2016年9—10月数据,确定QCC活动主题,成立QCC活动小组,制订活动计划,查找规范操作落实低的原因,落实各项整改措施,收集2016年11月—2017年3月数据监测实施效果。结果床旁心脏标志物检测仪规范操作落实率由开展前的76.45%提高至开展后的93.42%。结论应用QCC可有效提高急诊科床旁心脏标志物检测仪规范操作落实,确保床旁心脏标志物快速准确得出结果,为心血管疾病的快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品管圈 POCT 落实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滴虫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白带检验及感染动态结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之间182例我院滴虫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白带检查结果和感染动态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滴虫性阴道炎的患者占比由2016年1月的6.15%增加至2017年1月的7.98%;霉菌性阴道炎的患者占比由2016年1月的7.64%增加至2017年1月的11.03%。结论滴虫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不断处于上升的趋势,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危害,甚至能够引发社会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关注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控制。

  • 标签: 滴虫霉菌性阴道炎 白带检查结果 感染率动态检查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对下肢关节手术患者凝血相关指标及血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下肢关节手术患者104例,根据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观察组52例下肢关节手术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对照组52例下肢关节手术患者实施全身麻醉,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指标、手术指标;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6h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含量(Fbg)、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栓发生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麻醉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6h后凝血功能比较,两组患者TT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APTT、PT较对照组患者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患者Fbg含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栓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均为发生严重的麻醉不良反应。结论下肢关节手术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血栓发生,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下肢关节手术 硬膜外麻醉 凝血指标 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药房调配准确、缩短调配时间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筛选于2017年6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住院药房药品调配方1000件,实施品管圈活动。将活动前后的调配差错、调配时间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品管圈活动前,住院药房的调配差错为20%,活动后,调配差错为4%,下降了15%;活动前,药品调配时间(37.19±3.58)min,活动后,药品调配时间(25.20±1.86)min。结论医院住院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使药品调配时间得到明显缩短,极大降低了药品调配差错,从而提高住院药房调配准确

  • 标签: 住院药房 药品调配 品管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尼可地尔治疗心绞痛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就诊的心绞痛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取患者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每组患者均为41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尼可地尔进行治疗,依据两组患者所采用的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依据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均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对比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尼可地尔对于治疗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出现较少值得临床医学中的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尼可地尔 心绞痛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住院药房差错事件发生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7年1月开始在住院药房管理过程中实施品管圈活动,根据品管圈应用时间界限分为研究组(品管圈实施后)及对照组(品管圈实施前),比较两组差错事件发生。结果研究组药品摆放错误发生频率以及药品调剂核对错误发生频率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住院药房日常管理过程中通过融入品管圈活动,可降低差错事件发生频率,进一步提升药房管理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药房 差错事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思考国内某航空公司飞行员体检疾病患病。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选择在本机构进行年度体检的国内某航空公司飞行员3706例,记录所有飞行员的体检患病并进行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在3706例飞行员中,体检疾病患病1721例,患病为46.4%。多元回归logistic分析显示吸烟、饮酒、肥胖、年龄、飞行年限为导致飞行员体检疾病患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国内某航空公司飞行员体检疾病患病相对比较高,吸烟、饮酒、肥胖、年龄、飞行年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要加强预防性管理。

  • 标签: 航空公司 飞行员 体检 患病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呼吸内科患者痰标本送检中的应用。方法以我院呼吸内科开展品管圈活动的时间(2017年7月)为分组间隔,分别于2017年1月—2017年6月、2017年7月—2017年12月这两个时段各抽取25例患者的痰标本,依次纳入对照组、观察组2个组别。两组分别实施常规管理、品管圈管理。观察患者的痰标本送检。结果观察组痰标本送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用于呼吸内科痰标本送检管理,可提高患者的痰标本送检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呼吸内科 痰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肾病综合征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发病并对致病的相关因素展开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0月,我院接收诊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100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我院依据相应标准确诊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收集患者临床治疗相关资料并对资料展开回顾性整合、分析,对患者血尿酸、血清肌酐、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实施测定,并选取同一时期的正常体检者100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高尿酸血症的发病及致病的相关因素展开探究、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尿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尿酸含量与血清肌酐含量、甘油三酯含量具有一定关联性,且为正相关(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尿酸含量与白蛋白含量、总胆固醇含量不具备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显著高于正常群体,而且患者的血尿酸含量与血清肌酐含量、甘油三酯含量具有一定关联性,且为正相关关系。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高尿酸血症 发病率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不同时段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临床检验标本60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5年2月—2017年2月,按照时间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0例。2015年2月—2016年2月为对照组;2016年2月—2017年2月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检出阳性的差异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检验阳性为263例(87.67%);对照组总检验阳性为185例(61.67%);由此可见,观察组检测的阳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在标本检验中,不同时间段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差异较大,应让医生与检验人员间多沟通交流,加强标本的规范采集及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与知识技能。

  • 标签: 微生物 检验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专业的相关知识,研究无痛内镜精细筛查是否对消化道早癌诊断的提高有影响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本院进行无痛内镜精细筛查的200例可能存在消化道早癌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2015年9月—2017年1月),将选取的200例消化道早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记为a组和b组。对a组的消化道早癌患者实施内镜诊断,对b组的消化道早癌患者实施无痛内镜精细筛查诊断。根据相关的专业知识进行诊断,观察分析并判断两组诊断方式之间是否存在较大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诊断上存在显著差异,a组明显低于b组,分别为6%和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一优势让它在诊断消化道早癌问题上远胜于传统内镜技术。结论利用无痛内镜精细筛查技术对消化道早癌患者的诊断具有优势,它的临床价值高于传统内镜技术,在治疗及诊断消化道早癌时无痛内镜精细筛查技术能为其提供参考及诊断依据。

  • 标签: 消化道早癌 无痛内镜精细筛查技术 诊断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吸痰护理过程中应用低热度生理盐水软化吸痰管对黏膜损伤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间本院接收的呼吸道系统疾病患儿84例,这些患儿均需进行吸痰护理,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实验组(n=42)和参照组(n=42)。实验组应用低热度生理盐水软化吸痰管操作,而参照组给予常规吸痰操作,分析两种小儿吸痰护理操作对黏膜损伤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所受阻力、鼻粘膜出血均优于参照组(P<0.05)。患儿家属满意度为实验组大于参照组(P<0.05)。讨论小儿吸痰护理过程中应用低热度生理盐水软化吸痰管不仅能够减少对鼻黏膜的损伤和吸痰损伤,还能够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生理盐水 滴入湿化 吸痰护理 小儿 黏膜损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