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关节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手部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期间本院在行手术治疗的66例手部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观察组采用带关节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常规行切开复位治疗,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年手部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手部功能优良率为90.91%,显著低于对照组(72.73%),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3%)显著低于对照组(15.15%),组间差异P<0.05。结论手部关节骨折采用带关节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可有效降低手部功能减退,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带关节微型外固定支架 手部 关节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肌肉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45例,均给予综合治疗方法,对治疗1个月患者肌肉功能改善情况做观察分析。结果治疗前,患者患侧膝关节伸肌功能测定值低于健侧,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侧膝关节伸肌功能测定值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患侧膝关节屈肌功能测定值与健侧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侧膝关节伸肌功能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需给予相关的营养、止痛药物治疗,且辅以肌肉功能锻炼,在综合治疗下有助于患者屈伸肌肉功能的改善。

  • 标签: 膝骨性关节炎 肌肉功能 治疗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及观察组(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各50例,对两组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计量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疗法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关节镜下清理术 玻璃酸钠 膝骨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针刀配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给予小针刀配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65%(25/31),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针刀配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较好,且无严重并发症,临床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小针刀 玻璃酸钠 关节腔内注射 膝关节骨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髓内钉应用于股骨下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股骨下端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48例患者为对照组,行加压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48例患者为试验组,行交髓内钉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疗效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例,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1.3%)低于对照组患者(68.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下端骨折应用交髓内钉治疗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骨下端骨折 交锁髓内钉 加压钢板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带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80例胫腓骨骨折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带髓内钉治疗,对照组采用胫腓骨骨折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出现骨痂时间、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去除内固定的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带髓内钉治疗考放行胫腓骨骨折内固定坚强可靠,对骨折端的损伤小,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加压钢板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中图分类号R 68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471-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髓内钉加压钢板用于股骨干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股骨干骨折患者,共93例,采用抓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46例,采用加压钢板固定治疗,研究组患者47例,采用带髓内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0.26±12.13)min、(304.84±23.56)ml和(38.53±7.94)d,均明显比对照组的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膝关节恢复30°、60°、90°和135°的时间都比对照组对应时间更短,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髓内钉比加压钢板用于股骨干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加压钢板 股骨干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髓内钉治疗成人下肢多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或辅助小切口复位钢丝环扎交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成人下肢多段骨折26例。结果2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26例均骨性愈合,其中1例胫骨延迟愈合,术后9月改为动力型固定后8个月愈合,2例股骨骨折不愈合,术后10个月时自体骨移植后获骨性愈合。所有患者未出现骨折畸形愈合、断钉、感染及膝、踝关节功能严重障碍等并发症。结论采用闭合或辅助小切口复位钢丝环扎交髓内钉固定治疗成人下肢多段骨折具有创伤小、愈合快、功能恢复快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适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髓内钉 股骨 胫骨 多段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的诊治及临床护理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入住我院的50例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回顾行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治疗方式以及临床护理方法,统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临床护理效果。结果50例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晶体超乳手术+玻璃体切除术、口服降压药物、消炎药以及糖皮质激素等,主要采用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病房环境护理、感染预防、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接受治疗与护理后总有效率达到88%。结论对于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采用手术与药物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以及综合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视力降低眼压,治疗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外伤性 晶状体脱位 继发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术治疗外伤性牙齿脱位52例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旨在提高临床治疗的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外伤性牙齿脱位患者104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金属丝结扎固定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8%,P<0.05,两组数据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对于治疗外伤性牙齿脱位临床上可优先选择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术进行治疗,其固定作用更好,对自洁有利;还具有不对周围组织进行损伤的优点,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外伤性牙齿脱位 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节段后路钉棒系统治疗胸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02例胸椎骨折脱位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51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结果观察组经过治疗之后的椎体前缘高度(82.23±7.42)毫米和椎体后缘高度(98.78±5.45)毫米均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之后的椎体前缘高度(74.41±6.21)毫米和椎体后缘高度(80.12±4.36)毫米(P<0.05)。结论对胸椎骨折脱位的患者使用长节段后路钉棒系统进行疾病的治疗工作,对患者疾病问题的改善拥有着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胸椎骨折脱位 后路钉棒系统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累及跟距关节及跟骰关节损伤的跟骨骨折手术治疗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入住我院的80例累及跟距关节和跟骰关节损伤的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结果在80例患者中仅2例(2.5%)患者切口处发生炎症均经换药后痊愈,且患者切口均愈合良好。跟踪随访1~3年,经X线显示骨折患者79例愈合,1例因外因没有愈合需要二次手术,固定物没有发生排异现象。固定物钢板取出前根据Maryland评价标准,统计可得优67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高达96.25%。结论对于累及跟距关节及跟骰关节损伤的跟骨骨折患者应该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且切开方式为“U”形切口,该方法手术效果良好,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跟距关节 跟骰关节 跟骨骨折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热敷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0年10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KOA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布洛芬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热敷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关节功能及肿胀情况及治疗过程总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记录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JOA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VAS、JOA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改善程度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vs.10%,P<0.05)。结论中药热敷可显著改善KOA患者的疼痛、关节功能及肿胀情况,同时也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 标签: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中药 热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关节镜下去神经化治疗髌骨关节炎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骨科髌骨关节炎患者,分为研究组以对照组,研究组为髌骨关节下清理+髌骨成形+髌骨关节周围去神经化术,对照组为髌骨关节下清理+髌骨成形术,每一组都拥有44例患者。统计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的临床疗效和股骨肌肉群活动时表面肌电测试。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清理结合去神经化治疗能够有效治疗髌骨关节炎患者。

  • 标签: 髌股 髌股关节炎 膝关节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创伤患者共7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措施,予以治疗组患者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3%,并发症发生率为8.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0%,并发症发生率为17.1%。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治疗有效率高且并发症发生风险低,值得对其进行推广实践。

  • 标签: 关节镜 微创技术 膝关节骨创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赘清理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择取2017年6年—2018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表法均分成有限组与观察组,每组n=61例,有限组在关节镜下实施有限清理治疗,观察组则在关节镜下实施有联合骨赘清清除治疗方法,将患者临床结果、治疗满意度以及患者恢复效果两组治疗疗效对比依据,综合性探究骨赘清理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治疗有效率,Lysholm评分,视觉模拟评分均高于有限组的总治疗有效率、Lysholm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并且观察组的HSS评分显著优于有限组,两组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关节镜下对及关节骨性关节炎实施骨赘清理,能显著减轻患者病症疼痛,优化临床治疗质量,可更好地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治疗效果,比传统的有限清理术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骨赘清理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6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3.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过程中,采用中医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显著增强,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评定关节镜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40例,对其进行关节镜治疗,待治疗一段时间,分析、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采用关节镜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总有效率为92.5%,结束治疗满12个月后,对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进行随机访问,优秀为9例,良好为18例,一般为7例,差为6例,此外,在利用关节镜治疗创伤性踝关节患者时,治疗前期、治疗后期进行了Kofoed评分,经比较,其存有很强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技术存在着恢复快、创伤小、能够有效缓解创伤性患者功能障碍、关节疼痛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对提升患者身体素质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将关节镜应用于临床应对各种情况时,应当加以明晰、掌握,并注重保护踝关节周围的很精血管,尤其是大隐静脉等重要组织。

  • 标签: 关节镜 创伤性踝关节炎 效果 评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痛的原因并探讨其预防护理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因脑卒中致偏瘫住院并发痛的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3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发痛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预防护理的方法。结果早期为患者进行体位疗法及被动运动,搬运和转移病人时注重保护上肢,护理活动中避免引起痛的不适当运动,对家属及陪护进行健康指导等措施,可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痛的发生。结论对偏瘫患者发生痛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从护理环节提出预防措施,以最大限度减少痛的发生。

  • 标签: 脑卒中偏瘫患者 肩痛 原因分析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康复中心治疗的64例脑卒中后手综合征患者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32例,两组均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行采用冷、热水交替浸泡法、压迫性向心缠绕法、正确摆放体位、心理康复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1月后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以Fugl-Meyer(FMA)评分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以改良Barthel(MBI)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通过相应的康复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Fug-Meyer运动功能评定及ADL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其改善幅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手综合征明显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疼痛及肿胀症状,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标签: 综合康复疗法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