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各个高校大思政格局的逐步确立,以往的学生道德修养只能通过思政教学来提高的唯一形态已经改变。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它将成为助推当代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构建的重要途径。根据护理学导论的课程特点,结合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要求,我们深入分析该课程作为护理专业基础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基础和原则,并在课程中积极探索各环节教学改革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在教学中融入思政理念,全面提高护理学生的人文情怀与职业素养。本文从“课程思政”融入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入手,对护理学导论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护理学导论 课程思政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针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使用循证护理理念,指导实践工作的具体效果。 方法 选择两百名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设置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名。对照组患者主要接受常规形式的疼痛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疼痛管理的基础之上结合循证护理相关内容,针对术后疼痛管理工作进行升级。对比两组患者在一段时间之后关于疼痛的认知水平差异,同时还针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护理人员在疼痛护理记录书写方面的合合格率差异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在疼痛认知水平方面呈现出显著的差异,观察组患者对于疼痛的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疼痛 神经外科 循证护理 最佳实践 证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11月收治的外科手术治疗患者106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有效率、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及依从性。结果实验组采取心理护理后,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评估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后的心理状态,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采取心理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未实施心理护理的患者,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异且(P<0.05)。结论为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后,外科手术患者需要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在保证护理效果的同时能够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手术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依从性都有重要意义,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手术治疗安全性。

  • 标签: 心理护理 外科护理实践 应用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通过循证护理进行顺产产妇产后会阴伤口护理措施。方法:本次研究中共选取280例顺产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经调查分析,符合本次研究入组标准,为提高其护理质量,降低会阴感染风险,将产妇分配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每组140例,前者中使用常规护理措施,后者则采用循证护理措施,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在采取护理前,两组产妇的会阴伤口疼痛情况无较大差异,(P>0.05);而在采取冷敷护理后,疼痛评分均有改善,较之对照组更佳,(P<0.05)。结论:在循证护理的实施下能够有效缓解产妇会阴伤口疼痛情况,对促进其康复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顺产产妇 会阴伤口 疼痛情况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应用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术后疼痛患者为参考范例,以电脑随机法分为两小组对比,实验组应用循证护理,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护理数据。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程度均低于参照组,有意义(P

  • 标签: 神经外科 术后疼痛管理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合作团队护理模式在肺康复实践中取得的效果。方法:通过组建肺康复多学科合作团队,将推行多学科合作模式前收治的54例肺康复患者作为对照组,推行后收治的54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与观察多学科合作模式推行前后两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健康知识水平掌握情况、运动功能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多学科合作护理模式运行后,推行后与推行前相比,观察组知识掌握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提高,两组间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评分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学科合作护理模式的引用,对肺康复患者具有积极性作用,且能促进护患关系的维护,提高护理人员专业能力。

  • 标签: 多学科合作护理模式 肺康复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基于微的翻转课堂实施孕妇学校教学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实施孕期检查的200名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孕妇采用自主学习教育和翻转课堂教育。对照组采用线下传统教育模式。采用自编的随堂测试评价上课效果、采用分娩自我效能量表评价两组孕妇。结果:试验组孕妇的分娩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且与对照组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产妇产前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初产妇分娩自我效能,是开展孕妇学校教育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初产妇 自我效能 微课 翻转课堂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主要分析老年抑郁症患者采用积极心理学护理方式对其自尊水平以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次实验将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前来我院就诊的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共计选取80位。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位。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抗抑郁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将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将采用积极心理学模式护理干预。虽有对比两组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的抑郁情绪变化情况、社会功能变化情况、自尊水平等指标。结果 通过实验数据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评分、SSFPI评分以及SES评分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的HAMD评分、SSFPI评分以及SES评分,且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实验结果来看,采用积极心理学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社会功能评分、以及自尊水平,其临床价值显著,可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老年抑郁症 自尊水平 积极心理学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互动达标理论下临床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社会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从2019年12月开始,至2020年12月为止,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8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成员,通过抽签法的方式将其分为了使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共44例,和使用互动达标理论下的护理工作的观察组共4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以及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没有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社会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使用互动达标理论下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够将患者的社会功能改善情况达到相应的预期值,并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有着理想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互动达标理论 双相情感障碍 社会功能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QCC)对提高经桡介入术后患者术肢活动的舒适度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初始时间为2020年7月1日,截止时间为2020年11月20日,选择在我科进行治疗的84例经桡介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包括42例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包括42例患者,使用QCC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慢阻肺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5月的102例老年慢阻肺患者,根据管理方法差异分组,对照组实施了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老年慢阻肺患者满意率、睡眠障碍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老年慢阻肺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睡眠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老年慢阻肺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相对于常规管理效果更好,可减少睡眠障碍发生率,促进患者满意率提高。

  • 标签: 品管圈 老年慢阻肺 睡眠障碍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QCC)活动对手术患者交接中护理工作质量和交接效果的影响。方法:筛选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8例手术交接患者,根据品管圈(QCC)活动开展的前后进行分组,实验对照组(54例,品管圈(QCC)活动开展后)和常规对照组(54例,品管圈(QCC)活动开展前)。比较两组相应护理工作质量以及交接效果。结果:品管圈(QCC)活动开展后,实验对照组的患者护理工作质量以及交接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术交接患者,采取品管圈(QCC)活动后,更为有效的促进实际治疗以及护理效果,并促进医患关系良好发展,值得参考。

  • 标签: 品管圈 手术交接 护理工作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用康复护理干预方案的效果及对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进行评价。方法:纳入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选择时间即2020年2月-2021年2月,抽签形式划分为对比组、分析组,41例患者每组,对比组实施一般护理,分析组以此为基础,再行康复护理干预,针对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析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均较对比组评分高,P值<0.05。结论:相较于仅使用一般护理方案,在此基础上,加用康复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效果较显著,在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方面存在积极影响。

  • 标签: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脑卒中 运动功能 偏瘫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心内科住院人员予以安全服药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研究时段为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选取66例心内科住院人员,根据入院时间分组,各33例。参照组采取常规用药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安全服药护理干预。对比用药安全性和遵医服药情况。结果:与实验组数据相比,参照组用药安全性较差,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遵医服药情况为96.97%(32/33),参照组遵医服药情况为75.76%(25/33),比较卡方值=6.3041,p值=0.0120。结论:对心内科住院人员予以安全服药护理干预,充分掌握服药情况,保证安全用药。

  • 标签: 心内科 住院 安全服务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于内科的100位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位患者。对照组接受常规医疗,实验组根据对照组单独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康复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得分显着更高,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个体化心理护理 内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人员开展专业能力规范化培训,探讨培训对护理人员介入护理专业能力的影响。方法:对我科室中的12名护理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和巩固技能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知识讲座、现场示范、查房以及临床实践等,在培训后统一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和实践考核。结果:在规范化培训后,相比较于培训前,护理人员介入治疗和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得到明显的提升,较培训前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实践活动得出,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能力规范化培训实践对提升护理人员介入护理专业能力、理论知识以及技能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有利于提升介入治疗效果,降低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术后并发症。

  • 标签: 介入护理 专业能力 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循证护理应用于儿科护理实践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所收治的共计68例儿科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这入选的68例患儿随机乱序均分为34例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患儿,以及34例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亲属满意度、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采血一次成功率。结果:接受了循证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的亲属满意度以及采血一次成功率明显更高于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儿,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接受了循证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的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明显高于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儿,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的护理管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采血一次成功,提升患儿的预后治疗积极性,患儿亲属更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科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适宜技术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的实践有效性及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4月期间于本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患者83例行对比性护理研究,将患者依据动态随机化分组法设置组别,传统组42例(行常规护理)、中医组41例(选择中医适宜技术联合护理)。分析患者术后疼痛护理及康复护理效果差异。结果:中医组术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探究在护理教学实践工作中针对护理专业学生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实际意义。方法 抽选的护理专业学生均为在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本院参与实习的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分组成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的护理教学模式,观察组实施案例教学法,评估两组学生的护理教学成绩差异。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以及实践操作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案例教学法 护理教学实践 理论成绩 实践操作成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临床护理教学中采取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实习护生中抽选66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3人,接受人文关怀教学模式教学,对照组33人,接受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知识成绩、操作技能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23、2.486,P

  • 标签: 人文关怀 临床护理教学 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