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microRNA-100(miR-100)在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不良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从46例小细胞肺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提取总RNA,使用qRT-PCR技术检测miR-100的表达量,分析miR-100表达水平与小细胞肺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miR-100在40/46(86.9%)的肺癌肿瘤组织的表达要低于邻近正常组织;miR-100在Ⅱ期和Ⅲ、Ⅳ期患者的肿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要显著低于I期患者;miR-100在化疗耐药的患者肿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也明显低于对化疗敏感的患者;miR-100低表达患者的DFS明显短于miR-100高表达患者。结论小细胞肺癌癌组织中miR-100相对低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miR-100在未来有望作为预测肺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之一。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miR-100 肿瘤标志物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醛酮还原酶1C3(AKRlC3)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88例手术切除的NSCLC组织及83例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上述组织中的AKRlC3表达水平,分析AKRlC3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参数(性别、年龄、TNM分期、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根据随访资料分析AKRlC3表达与预后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AKRlC3表达在NSCLC早期诊断中的效能。结果NSCLC组AKRlC3表达水平为0.187±0.175,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079±0.3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RlC3诊断NSCLC的曲线下面积为0.982(95%CI:0.966~0.998)。AKRlC3表达与NSCLC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无关,与肿瘤大小及TNM分期有关。肿瘤大小〉3em的AKRlC3表达量为0.095+0.055,低于肿瘤大小≤3em的0.340±0.201,而Ⅲ、Ⅳ期的AKRlC3表达量为0.094±0.058,低于I、Ⅱ期的0.265±0.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NSCLC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17.60个月。AKRlC3高表达者的中位0s为20.60个月,高于低表达者的11.9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Ⅱ期患者的中位OS为21.65个月,高于Ⅲ+Ⅳ期的16.2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大小≤3em者的中位OS为18.40个月,高于〉3em者的15.7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KRlC3在NSCLC组织中表达降低,且与TNM分期、肿瘤大小及预后有关,可能与NSCLC发生发展有关,在NSCLC诊断及病情评估有一定价值。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醛酮还原酶1 C3 临床意义 预后
  • 简介:目的:观察局部晚期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患者采用BSD2000热疗联合放疗、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放疗、化疗。试验组患者采用BSD2000热疗与放疗、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存率以及毒副反应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3.3%(25/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7%(17/30)。对两组患者进行6~12个月随访,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73.3%(22/30)和50.0%(15/30),试验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毒副反应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BSD2000热疗联合放疗、化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及近期疗效,无明显毒副反应发生,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扩大病例观察。

  • 标签: 肺肿瘤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放化疗 BSD2000热疗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晚期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后获得性肺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8个可能对化疗后获得性肺炎产生影响的研究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对我院2003年6月~2006年6月期间收治的76例晚期NSCLC化疗后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多因素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超过60岁、吸烟史、基础疾病、肿瘤压迫气道、重度骨髓抑制是晚期NSCLC化疗后获得性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选择化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降低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

  • 标签: 晚期NSCLC 获得性肺炎 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索拉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70例中晚期HCC患者,其中35例给予TACE联合索拉尼治疗(观察组),35例单纯行TACE治疗(对照组)。每4-8周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RECIST)行肿瘤应答评价,评估临床疗效及索拉尼毒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位生存期及中位疾病进展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中位0s分别为14_8个月和8.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TIP分别为10.3个月和5.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用索拉尼后有27例(77.1%)患者出现毒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TACE联合索拉尼治疗中晚期HCC疗效好,不良反应可耐受,有望成为中晚期HCC的一种治疗模式。

  • 标签: 肝肿瘤 肝细胞性肝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索拉非尼
  • 简介: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复发、转移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抗血管生成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抗肿瘤策略,日益受到重视,并显著改善多种实体瘤的预后。本文就晚期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er,NSCLC)VEGF/VEGFR通路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抗血管生成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6例患者采用吉西他滨1g/m2,d1,8,15及顺铂90mg/m2分两天(d2,3)化疗.28天为1周期,3周期评价疗效.结果46例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初治病例RR53.8%;复治病例3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吉西他滨 顺铂 联合化疗
  • 简介:^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已广泛用于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疗,特别对NSCLC疗效预测具有重要价值。PET/CT可以动态观察肿瘤组织的代谢,根据治疗前后肿瘤组织对^18F-FDG的摄取变化,通过可视或定量分析,在临床或亚临床水平达到早期预测NSCLC治疗疗效的目的。现将PET/CT应用于评价NSCLC疗效的文献作一综述。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18F-脱氧葡萄糖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 简介:目的:评价MEAD(MIT,VP16,Ara-C,DXM)方案治疗复发及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20例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行MEAD方案化疗二周期,MIT5mg/m2/d,ivgtt,d1-2;Ara-C60mg/m2/d,ivgtt,d1-5;VP1680mg/m2/d,ivgtt,d1-5;DXM10mg,im,d1-5.每4周重复.结果:CR5例,PR9例,SD4例,PD2例,有效率(CR+PR)70%,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Ⅲ度以上白细胞减少40%,血小板减少15%.经G-CSF或GM-CSF支持后恢复正常.结论:MEAD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 标签: MEAD方案 治疗 非霍奇金淋巴瘤 毒副反应 诊断
  • 简介:我院从1996年1月起采用纤支镜插管行支气管腔内高剂量率后装配合外照射治疗中央型小细胞肺癌,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初步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0例中,男性28例、女性2例,年龄25岁~65岁、中位年龄53岁;均为中央型肺癌,经组织学证实鳞癌29例,腺癌1例;患者均有呼吸困难;19例有肺不张,15例有阻塞性肺炎;肿瘤位于主支气管6例,段支气管24例;初治者16例(Ⅲ_A期8例,Ⅲ_B期7例,Ⅳ期1例),术后复发者8例,放疗后复发6例;均已失去手术时机,但无纤支镜检查禁忌证.

  • 标签: 腔内照射 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资料 并发症 手术
  • 简介:肺癌是目前当今世界上对人类生命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85%以上,大约20%~25%的NSCLC患者可以接受以根治为目的的外科手术。以顺铂为基础的辅助化疗是Ⅱ~Ⅲa期NSCLC完全切除术后的标准治疗方案,但其有效率低、不良反应常难以耐受。晚期NSCLC伴EGFR突变阳性患者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靶向治疗的疗效确切。近年来,关于早中期NSCLC术后伴EGFR突变阳性辅助EGFR-TKIs治疗的研究结果不断公布,肺癌术后辅助EGFR-TKIs治疗可提高疗效并改善生活质量,但目前仍有所争议。本文拟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早中期NSCLC术后辅助EGFR-TKIs靶向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作一综述。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术后辅助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HER2)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中的表达,其各自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二者在NSCLC中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treptavidin-peroxidase,SP)法检测72例NSCLC中HER2、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①72例NSCLC中,HER2、COX-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6%、65.3%;②HER2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吸烟、病变部位无关(P>0.05);③COX-2的阳性表达与年龄、组织学类型、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而与性别、吸烟、病变部位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④HER2、COX-2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HER2、COX-2可以作为判断NSCLC恶性程度的生物学指标。

  • 标签: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环氧化酶2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目的:评价国产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28例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GP方案化疗:GEM1000mg/m^2ivdrip第1、8日,DDP30mg/m^2ivdrip第1-3日,21日为1周期。结果:CR0例,PR12例,SD14例,PD2例,总有效率为42.8%,初治、复治各14例,均有6例PR,有效率均为42.8%,不良反应以消化道反应及白细胞、血小板下降为主,均可耐受。结论:国产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晚期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可作为一线或二线化疗方案。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吉西他滨 顺铂
  • 简介: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KLT)联合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48例局部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综合组25例:采用盖诺+顺铂方案同步放化疗,放疗予常规分割,2Gy/f,总量56~60Gy,同时加用康莱特注射液200ml/d静脉滴入,21天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对照组23例:采用盖诺+顺铂方案同步放化疗。2疗程后评价疗效,通过KPS评分、体重变化观察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24.0%(6/25)和13.0%(3/23)(P〉0.05);有效率分别为76.0%(19/25)和69.6%(16/23)(P〉0.05);综合组3级以上骨髓抑制发生率为40.0%(10/25),而对照组为69.6%(16/23)(P〈0.05);综合组3级以上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O%(2/25),对照组为34.8%(8/23)(P〈0.05);综合组无3级以上放射性肺炎发生(0/25),而对照组为4.4%(1/23)(P〉0.05);综合组3级以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16.O%(4/25),对照组为43.5%(10/23)(P〈0.05);综合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及体重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莱特联合同步放化疗可以减轻放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减少3级以上骨髓抑制和3级以上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改善,并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局部晚期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的疗效。

  • 标签: 康莱特注射液 同步放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蛋白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80例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MP-2,COX-2的表达。结果MMP2及COX-2的阳性率分别为31.25%、41.25%。MMP-2及COX-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无相关性。MMP2和COX-2的阳性表达之间无相关性。结论MMP2及COX-2参与小细胞肺癌的发生,然而它们也许并不能作为重要的预后指标。

  • 标签: 肺肿瘤 MMP-2 COX-2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甲地孕酮在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化疗中的作用。方法:46例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4例采用M-NP方案[MA(甲地孕酮)NVB(长春瑞滨)加PDD(顺铂)联合的化疗方案],和对照组22例采用单纯NP方案[NVB(长春瑞滨)加PDD(顺铂)联合的化疗方案]治疗,两组患者均以每4周为1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客观疗效(CR+PR)分别为50%及45.5%,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未见甲地孕酮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甲地孕酮配合NP方案和单纯NP方案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的客观疗效无明显差异性,但前者毒副反应小,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 标签: 甲地孕酮 长春瑞滨 顺铂 非小细胞肺癌 生活质量
  • 简介:肺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肺癌中约80%为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NSCLC对化疗或放疗效果不佳,手术是惟一可以治愈的方法,但只有30%NSCLC患者有机会手术切除。50%NSCLC患者5年内肿瘤转移。尽管新的化疗药物不断涌现(如含铂类的化疗方案),但无手术机会的晚期NSCLC预后仍然很差。最近,东方肿瘤协作组(EastemCooperativeOncologyGroup,ECOG)对1155位NSCLC患者的临床研究,将标准的顺铂/紫杉醇化疗方案与其他三种含铂类的化疗方案的疗效进行了比较,发现总体有效率为19%,中位生存期仅8个月,1年存活率33%,2年存活率11%。几种化疗方案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顺铂/紫杉醇方案组疾病平均进展时间为3.4个月,顺铂/吉西他滨方案组优于其他组,为4.2个月。因此,对于NSCLC的治疗迫切需要新的方案。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靶向治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晚期NSCLC 化疗方案 LC患者
  • 简介:NF-κB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已经比较明确,近年来SIRT1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有文献报道称SIRT1通过去乙酰化作用抑制NF-κB的转录从而影响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发生和发展,但具体机制尚未明确。就近年来SIRT1与NF-κB在NSCL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系及相互影响作一综述。

  • 标签: SIRT1 NF-ΚB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背景与目的: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radiotherapv,SRT)与全脑放疗(wholebrainradiationtherapy’WBRT)是治疗脑转移瘤的主要手段。本文旨在探讨伽玛射线大分割SRT加或不加WBRT对肺癌有限脑转移瘤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小细胞肺癌多发脑转移瘤(1~4枚)患者66例,其中单纯SRT30例,SRT+WBRT36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用Logrank法对各因素进行预后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无明显区别:SRT组与WBRT+SRT组的中位生存期(MST)分别为12.1与1313个月,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216)。Logrank分析显示卡氏评分(P=0.017)和颅外病变的控制情况(P=0.032)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SRT是非小细胞肺癌有限脑转移瘤患者有效治疗手段.单纯SRT可取得与WBRT+SRT相似的生存期.

  • 标签: 脑转移瘤 肺癌 全脑放射治疗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PBK/TOPK下调对小细胞肺癌细胞迁移、增殖及存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PBK/TOPK高表达的人肺癌细胞株A549、GLC-82进行研究,实验分为干扰组和对照组.干扰组采用siRNA对两株细胞中PBK/TOPK的表达进行干扰,对照组未进行任何处理.荧光定量PCR检测siRNA对PBK/TOPK表达的影响,划痕及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MTT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存活能力.分析PBK/TOPK下调对小细胞肺癌细胞迁移、增殖及存活能力的影响.结果干扰组的PBK/TOPK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BK/TOPK下调对小细胞肺癌细胞迁移、增殖及存活能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干扰组细胞的迁移距离短于对照组,迁移数量少于对照组,OD值和存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K/TOPK下调可明显抑制小细胞肺癌的细胞迁移、增殖及存活能力,可应用于临床治疗,以改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远期生存率.

  • 标签: PBK/TOPK下调 非小细胞肺癌 迁移 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