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磷霉素氨丁三醇(FMT)治疗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LUT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住院接受FMT或左氧氟沙星(LEV)单药治疗的急性单纯性LUTI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FMT组和LEV组患者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尿培养细菌检出情况、检出菌株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FMT组纳入患者70例,男性31例,女性39例;年龄29-68岁,平均(51±10)岁;LEV组纳入患者56例,男性26例,女性30例;年龄31-66岁,平均(52±10)岁;疗程均为3-7d,治疗前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均正常。治疗后FMT组痊愈59例,显效5例,临床有效率为91.4%(64/70);LEV组痊愈28例,显效4例,临床有效率为57.1%(32/5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6,P<0.001)。FMT组尿培养细菌阳性者46例,46株细菌中大肠埃希菌35株,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17株(48.6%);变形杆菌3株,其中产ESBLs菌株1株;粪肠球菌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表皮葡萄球菌2株。LEV组尿培养细菌阳性者37例,37株细菌中大肠埃希菌29株,其中产ESBLs菌株14株(48.3%);变形杆菌3株,其中产ESBLs菌株1株;粪肠球菌2株;表皮葡萄球菌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FMT组和LEV组细菌学有效率分别为91.3%(42/46)和56.8%(21/3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8,P<0.001)。FMT组检出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FMT的敏感率为76.5%(13/17),LEV组检出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LEV的敏感率为35.7%(5/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FMT组和LEV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4%(8/70)比16.1%(9/56),χ^2=0.575,P=0.448]。结论FMT是一种治疗急性单纯性LUTI有效且安全的药物。

  • 标签: 磷霉素 氨丁三醇 泌尿道感染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究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30例2017年5月到2018年4月医院接收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使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为70例,对照组为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的是常规治疗的方式,观察组使用的是益生菌联合美沙拉秦治疗方式。接着对两组患者的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 标签: 益生菌 美沙拉秦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 安全性观察
  • 简介:目的:比较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对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呼吸系统感染患者60例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红霉素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临床症状(肺部啰音、体温)复常时间的差异,并分析阿奇霉素用药的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肺部啰音、体温)复常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为63.33%(P<0.05)。结论: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疗效优于红霉素,有效促进了患者临床症状的复常。

  • 标签: 阿奇霉素 呼吸系统感染 临床效果 药理作用
  • 简介:目的:观察评价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2015年1月~2017年1月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医院神内科收治ACI患者中随机选取出108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平分成对照组、研究组,分别给予单一氯吡格雷治疗和依达拉奉、氯吡格雷复合治疗,评价两组治疗疗效与安全性。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高于研究组,对照组(13.88±2.70)分,研究组(7.411.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低于研究组,对照组74.07%,研究组9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氯吡格雷协同治疗ACI疗效较优,安全性好,值得应用。

  • 标签: 依达拉奉 氯吡格雷 急性脑梗死
  • 简介:目的了解和分析甲氨蝶呤片用药错误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以避免或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收集全国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2012年9月22日至2017年9月21日收到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所有用药错误报告,从中筛选出甲氨蝶呤片用药错误报告;并主要对用药错误的分级、错误内容、引发错误人员、发现错误人员和引发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9月22日至2017年9月21日,全国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收到我国25省市204家医院上报的用药错误报告共25119例。甲氨蝶呤片用药错误报告占总用药错误报告的0.14%(35/25119)。甲氨蝶呤片的严重用药错误报告(E-I级)占总严重用药错误报告的3.18%(7/220)。35例甲氨蝶呤片用药错误报告涉及34例患者,其中包括男性16例,女性18例,年龄25-87岁。34例患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20例、银屑病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白血病2例、结缔组织病1例、多发性肌炎1例、高血压1例以及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1例。35例用药错误中,B级错误18例(51.43%),C级9例(25.71%),D级1例(2.86%),E级1例(2.86%),F级5例(14.28%)以及I级1例(2.86%)。严重性用药错误报告占甲氨蝶呤片用药错误的20.00%。4例患者兼有剂量错误和给药频次错误。在甲氨蝶呤片用药错误中以给药频次错误居首位,占53.85%(21/39)。所有患者均将“每周1次”误为“每天1次”。其次为剂量错误,占总数的30.77%(12/39)。再次为品种错误,占7.69%(3/39)。在引发甲氨蝶呤片用药错误的人员中,医师占74.29%(26/35),药师占17.14%(6/35),患者/家属占8.57%(3/35)。医师引发26例甲氨蝶呤片用药错误,其中24例被药师发现并拦截。药师引发的6例用药错误中,3例被药师、1例被医师发现并拦截,未致患者伤害。未被拦截的4例和由患者或其家属引发的3例均为严重型用药错误,其中

  • 标签: 甲氨蝶呤 药物相互作用 给药错误 一级预防 给药频次
  • 简介: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很多先进的技术被应用到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无论在什么时候,人类的健康都是放在首位的,药品的质量关乎着国民的生命安全。近些年来,制药企业的管理者对这方面加大了重视度,引进了一些先进的技术用于管理和监控药品的质量,将实验室信息系统应用到药品生产质量中来。

  • 标签: 实验室管理系统 药品生产质量 研究与应用
  • 简介: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是妊娠期间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代谢异常,通常发生在妊娠中、晚期,伴有明显的代谢改变。目前,国内的GDM发病率为14.7%~20.94%[1-3]。虽然大部分GDM孕妇糖代谢异常程度较轻,经过饮食及运动控制后血糖水平即可达到满意程度,但其发生子痫前期、巨大儿、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仍高于糖代谢正常的孕妇[3]。研究表明肥胖是GDM的高危因素之一,亦有文章报道妊娠前肥胖及妊娠期体质量增加过多会对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4]。本研究通过对确诊为GDM并给予治疗的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妊娠前体质量指数(BMI)与围产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关系,为孕前体质量管理提供临床依据。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糖尿病孕妇 体质量指数 围产结局 不良妊娠结局 糖代谢异常
  • 简介:多发性骨髓瘤是体内浆细胞异常克隆性增生导致的恶性血液肿瘤,其往往伴贫血、血钙升高、肾功能损害及骨破坏,简称(CRAB)症状及高黏滞血症、感染等,是血液系统第二位常见肿瘤,多见于老年人,目前仍无法治愈,化疗仅能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截止到目前为止,临床治疗该病的方法和取得的治疗效果比较有限,传统的化疗联合的治疗方法,治疗后患者中位生存时间〈5年^([1])。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治疗效果 临床观察 硼替佐米 安全性 恶性血液肿瘤
  • 简介:目的:评价氨溴索与头孢呋辛联用对细菌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者80例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头孢呋辛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后临床症状(体温、白细胞计数等)复常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为75.00%(P〈0.05),而临床症状(体温、白细胞计数等)复常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用药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氨溴索与头孢呋辛联用治疗细菌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有效促进了病情的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氨溴索 头孢呋辛 细菌性肺炎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评价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泼尼松对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者100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常规组为76.00%(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体温、肺部啰音/咳嗽复常时间分别为(4.5±0.8)d、(4.5±0.8)d和(6.9±1.3)d,早于常规组分别为(5.3±1.7)d、(5.5±0.8)d和(10.8±2.0)d(P〈0.05)。结论: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泼尼松联用治疗支原体肺炎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且安全性高。

  • 标签: 阿奇霉素 序贯疗法 泼尼松 支原体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重组人尿激酶原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8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应用尿激酶溶栓,观察组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比较两组间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判定和冠状动脉造影评价的冠状动脉再通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肌酸激酶同工酶的达峰时间、平均再通时间以及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心力衰竭及梗死后心绞痛的例数较少,且无缺血性卒中和死亡发生。结论重组人尿激酶原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的再通率高,出血风险也较低,是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 标签: 重组人尿激酶原 心肌梗死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分析给予乳腺癌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对其抑郁心理、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乳腺癌患者,以随机数字方法分为两组,实行常规护理患者为对照组,实行综合护理患者为观察组,比对两组患者抑郁心理、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法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BDI评分(47.54±6.16)分、生活质量评分(41.77±4.27)分以及治疗依从率(50.00%)与观察组患者的BDI评分(35.65±5.21)分、生活质量评分(60.32±5.48)分以及治疗依从率(95.83%)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卵巢癌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帮助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乳腺癌 抑郁 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 临床疗效
  • 简介:食品药品检验实验室属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的专门机构,质量体系在食品药品检验实验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保障食品药品的质量安全,社会也会更加和谐安定。近几年来,我国频繁出现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食品药品安全质量检验环节的监督与管理不够完善,因此,为了提高食品药品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的管理质量,要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本文将以食品药品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的现状为起点,分析细节管理在食品药品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达到提高食品药品检验实验室的管理质量为目的。关键词细节管理;食品药品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目前传统的食品药品检验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太适合现代经济社会的实验室质量管理系统,迫切需要一种更为主动和系统化的先进的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方法立足于科学管理,将一定的人力、物力资源配合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调动,让资源的分配更加合理和科学,对提高整体质量管理有良好效果,能更快更好的实现总体目标1。将细节管理运用到食品药品检验实验室管理中,可实现资源与工作之间的有机结合,从而促进质量管理效果。本文将立足于食品药品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以细节管理为背景,分析其具体应用,现报道如下。1食品药品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1.1质量管理体系的现状目前我国的食品药品检验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跟不上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虽然有与之适应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但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都存在应付上级相关部门检查的情况,对管理层的实践性缺乏相应的干预措施,导致实验室制定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在很多时候无法更方便的让更多的相关实验人员进行学习,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快速实施和落实质量管理保证体系造成影响。因此,实验管理层应当根据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以来保证检验检测结果质量目标的实现。1.2检验报告书和记录检验报告书和记录是每一位实验人员的劳动成果,详细记录着平时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总结的原始数据,是食品药品检验实验室发出的每一份产品。因此,在对每一份数据检验过程中,要求实验人员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尽量避免发生不记录、先记录就保存等现象,对于那些废弃数据应当分析数据失败的原因,并对其原始数据进行修改和完善,对修改部位要进行前面和盖章,相应的报告书要填写完整。1.3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食品药品检验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繁多,要求对每一个细节都有完善,对环境和设备进行质量管理,并保证标准物质和实验用试剂的质量。最重要的是要保证检验检测过程中的质量,其中包括对收验程序、检验检测过程、报告书的书写、核对、审核以及数据的处理等,同时提高检验人员的素质,增强对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2细节管理在食品药品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中的应用2.1加强环境和设备的质量管理检验人员要针对检验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设施进行管理。检验实验室的设备和设施会直接影响到食品药品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检验人员要定期检查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保证资源合理化配置,提高食品药品检验实验室仪器设备、设施的使用效率和精确性,其次定期对仪器和设施进行维护,降低损耗,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2.2规范食品药品检验流程检验人员应当采用科学的样品抽样与检验方法。抽样检验主要是在整体产品中抽取一定比例和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检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检验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要重视,当完成基本检验流程后,对食品可进行第二次抽样检验,确保食品药品安全过关,在整个检验流程中药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相应优化调整,严格遵循检验标准和仪器操作规范2。审核样品检测数据时,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样品做好记录和标记并拒绝收样,防止影响检验检测结果,若检测出误差较大的数据要进行标记和找出原因,并进行重新检测,避免由于人为操作和仪器因素所引起的误差。2.3提高检验人员的素质食品检测人员在工作期间必须要求着装规范,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树立良好的工作意识和工作态度,增强对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确保食品药品检测实验室工作的顺利开展。3细节管理在食品药品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中的优点食品药品检验是我国司法鉴定机构重要的检测内容,实施细节管理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要求进行,不断优化完善实验室标准,提高实验室治疗的标准和科学化,保证检验结果的公平公正,从而提高实验室管理质量。细节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法,实现从细节入手,能避免发生一些不易发现的管理差错,能保证管理质量3。同时,该方法是从每一位检测人员入手,能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的专业性,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也能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对提高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有良好的效果,在细节管理实施中分析实验室的具体情况,然后制定科学有效的制度,不仅能满足实验室的需要,也能将实验室管理质量的作用充分发挥。4结束语综上所述,细节管理作为一项新型的管理方式,着重与从细节入手,可以有效的规避管理中出现差错,从而提升质量管理效果。因此,在食品药品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中采用细节管理理念和方法,有利于提高食品药品检验实验室的检验水平和质量,使检验工作更好的开展,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杨晓梅.细节管理在食品药品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5)4945-4945.2王巍,卢红.区域食品药品检验所实验室质量管理的研究J.广东化工,2016,43(20)139-139.3滕伟.细节管理在食品药品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食品安全导刊,2018,11(3)60-60.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透高磷血症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血透高磷血症患者,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血透护理,观察组在常规血透护理基础上加以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血磷、钙磷乘积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血磷、钙磷乘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的血磷分别为(2.16±0.36)mmol/L、(1.54±0.32)mmol/L;钙磷乘积分别为(4.89±0.41)mmol~2/L~2、(4.10±0.26)mmol~2/L~2;经t检验,观察组的血磷水平及钙磷乘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的社会因子、环境因子、心理因子、生理因子、生活质量总分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透高磷血症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磷水平及钙磷乘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生活质量 高磷血症 血透患者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基于疾病诊断相关组,建立病案首页质量管理体系,探讨其对于提高病案首页质量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8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案首页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前后,分为观察组(2017年1~6月)424例和对照组(2016年7~12月)376例,对两组患者的病案首页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关,观察组患者的病案首页的错误率(0.24%<1.33%)和缺项率(0.47%<1.86%)相对更低(P<0.05),而在病案首页质量管理方面,其填写指引、人员管理、定期反馈、信息化监管的水平显著更高(P<0.05)。结论基于疾病诊断相关组的病案首页质量管理,能够充分保障病案首页质量,为临床疾病诊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疾病诊断相关组 病案首页 质量管理
  • 简介:目的分析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在消化道早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50例消化道早癌患者进行实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ES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围术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早癌患者采用ESD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预后水平,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ESD 消化道早癌 生活质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运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后,消化道系统症状的变化及其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为我科在2017年1月至12月所接诊)患者均分为两组,各35人。一组进行常规护理,另一组进行针对性的护理,观察并比较消化系统症状及睡眠情况的组间差异。结果在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消化道系统症状改善情况更佳,且睡眠质量更好,与对照组对比P

  • 标签: 护理干预 功能性消化不良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PFN和DHS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112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研究时间为2016年12月至2018年11月,按照抽签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给予DHS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PFN固定治疗,且对治疗后总有效率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合复位PFN和DHS应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均具有显著疗效,但前者优势大于后者,即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方便。

  • 标签: 闭合复位 PFN DHS 高龄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目的对茶碱缓释片联用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安全性展开评价。方法9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45例。观察组实施茶碱缓释片联用孟鲁司特治疗,参照组采取茶碱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参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参照组的2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茶碱缓释片联用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理想,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安全性较高,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茶碱缓释片 孟鲁司特 咳嗽变异性哮喘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