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典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方法,进行柴胡皂苷d对小鼠灌胃给药最大给药量和腹腔给药半数致死量的急性毒性研究,均连续观察14天。结果按柴胡皂苷d重量计算,柴胡皂苷d灌胃给药的最大给药量为770.47mg·kg^-1·d^-1,腹腔给药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62.338mg·kg^-1·d^-1,95%可信限为53.703-70.966mg·kg^-1·d^-1。柴胡皂苷d对小鼠灌胃给药,小鼠急性毒性主要表现为安静、伏卧不动,即而出现呼吸急促、眼睑下垂、毛发乍起现象,但未见死亡。柴胡皂苷d对小鼠腹腔注射给药,死亡小鼠急性毒性主要表现为安静怠动,即而出现走路不稳、呼吸急促、眼睑下垂、毛发乍起、间歇性抽搐、神经抑制而死亡。存活小鼠在14天观察期内体重增长缓慢,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死亡小鼠解剖观察,有肝脏病变,余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腹腔注射柴胡皂苷d的小鼠急性毒性大,毒性反应强烈,证实了柴胡皂苷d是柴胡总皂苷和柴胡产生毒性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其体内蓄积毒性的"量-时-毒"关系以及在体内、外的生物转化过程,毒性作用部位、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柴胡皂苷D 小鼠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量
  • 简介:目的比较正常饲料或高热量饲料喂养大鼠,在有或无慢性应激长期刺激后,再给以一次急性应激前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功能的改变。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饲料组(对照组)、高热量饲料(HCD)组、正常饲料慢性应激(CS)组及高热量饲料慢性应激(HCD+CS)组。5周后,首先检测血脂并进行胰岛素敏感性试验;然后再给以一次急性应激,检测急性应激前后血液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及血糖浓度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CD及HCD+CS组出现明显的血脂异常,但CS组无明显改变;三组均出现明显的胰岛素抵抗(IR)及HPA轴激活,但HCD+CS组变化更明显。急性应激后,与对照组一样,三组HPA轴可进一步激活,但HCD组激活程度明显高于其它组。血糖变化与HPA轴激活相对应。结论长期高热量饲料喂养可明显提高因长期慢性应激或急性应激引起的HPA轴激活,尤其可使急性应激后的HPA轴激活程度大大提高。这种HPA轴的激活,与血糖升高、IR、血脂异常相对应。

  • 标签: 高热量饲料 慢性应激 急性应激 HPA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早产儿临床护理中音乐治疗与口腔干预联合应用的效果以及对患儿早期经口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月接收的40例早产儿,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辅以常规护理)、研究组(辅以音乐治疗与口腔干预),各20例。结果:研究组早产儿经口喂养开始时间、体重增长幅度、总住院时间比对照组优(P

  • 标签: 早产儿 音乐治疗 口腔干预 经口喂养 喂养不耐受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后孕妇使用针对性护理方法观察其母乳喂养率,并分组对比其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18年9月期间共计70例产妇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随后比较两组的母乳喂养率及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产妇在针对性护理的模式下,母乳喂养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母乳喂养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ICU接收并予以治疗的危重症患者76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干预组(n=38)与参照组(n=38),分别护理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营养喂养耐受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组间比较显示两组护理前患者肠内营养喂养耐受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过后干预组肠内营养喂耐受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ICU危重患者护理过程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情况,促进其机体康复,因此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ICU危重患者 营养喂养不耐受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存在经口喂养困难的早产婴儿施行口腔按摩护理的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在一年之内接诊的40例分娩的早产婴儿,将患儿按相同人数和不同治疗措施重新归类,施行普通护理诸如生命体征检测的患儿归为对照组,在普通护理基础上接受口腔按摩护理的患儿归为实验组,对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对。结果:实验组的患儿在实施有效的经口喂养时间和完全的经口喂养时间都要比对照组的患儿少,两组的有关信息经对比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对照组的患儿发生喂养不良反应的几率是26.5%,实验组的患儿发生喂养不良反应的几率是7.5%,实验组的患儿发生喂养不良反应的几率要比对照组的患儿低,两组的有关信息经对比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针对存在经口喂养困难的早产婴儿,应用口腔按摩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喂养困难的情况,提高经口喂养的安全度和有效性。

  • 标签: 早产婴儿 经口喂养困难 口腔按摩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理对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认识的护理干预研究。方法:将2020年2月-2021年3月来医院的40例妊娠合并症产妇进行研究分析,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在对照组中医护人员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母乳喂养认知的护理干预,研究分析两组妊娠合并症产妇的护理效果以及母乳喂养认知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实验组患者的抑郁度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实验组对于母乳喂养总掌握率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多元化宣教对母婴分离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2月-2021年8月在本院收治的200例母婴分离住院新生儿母亲,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方式,观察组采用多元化宣教方式,比较两组的母乳喂养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的母乳喂养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多元化宣教 母乳喂养 母婴分离 母乳喂养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伴随早产儿治疗成功率的提升,其预后情况目前已经成为临床重点关注的内容。针对早产儿喂养,以母乳喂养为主,但纯母乳喂养无法满足早产儿快速生长的营养需求。而通过应用母乳强化剂,助力早产儿正常发育,减少喂养不耐受发生。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早产儿母乳喂养中母乳强化剂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简单分析,具体内容综述下述。

  • 标签: 早产儿 母乳喂养 母乳强化剂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体位管理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出生的64例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早产儿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体位管理联合非营养性吸吮管理。分析比较两组早产儿喂养效果。结果:观察组早产儿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和达到全肠道营养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位管理联合非营养性吸吮能提高早产儿吸吮吞咽能力,促进消化功能完善,提高经肠道喂养的耐受性。

  • 标签: 体位管理 非营养性吸吮 早产儿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产科护理服务模式对于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认识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9年1月到2020年8月产科接受的妊娠合并症产妇80例开展RCT研究。将入选的80例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应用传统护理,实验组应用母乳喂养相关教育护理。对比母乳喂养认识以及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掺入的母乳喂养认识指标以及产后4周的喂养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产科提供母乳喂养相关护理可以显著提升妊娠合并症产妇的产后母乳喂养认识与发生率,值得普及。

  • 标签: 产科 妊娠合并症 母乳喂养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剖宫产初产妇早期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期间,从本院接收的62位剖宫产初产妇中,利用分层抽样方法将其均匀分配到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名产妇。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除了接受常规护外,还需给予个性化护理。研究比较了两组在首次哺乳时间、每日哺乳次数以及产后3d泌乳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产后首次哺乳时间低于对照组,每日哺乳次数与产后3d泌乳量高于对照组在(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能有效改善剖宫产初产妇的早期母乳喂养表现,缩短首次哺乳时间,增加哺乳频率和泌乳量,对促进初产妇的母乳喂养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剖宫产 初产妇 母乳喂养
  • 简介:AIM:ToexploretheeffectsofCompoundYi-Zhi(YZC)onlearningandmemorycapacityandfreeradicalmetabolisminD-galactoseinducedmicedementiamodel.METHODS:ThemicedementiamodelwasinducedbyadailyD-galactose0.15g/kgscfor45daysandafter5days'D-galactoseinjection,themiceweretreatedwiththreedosesofYZC

  • 标签: 益智胶囊 学习记忆障碍 D-半乳糖 大鼠 药理实验
  • 简介:目的:探讨胸痛患者血中D-二聚体(D-dimer)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97例急诊内科胸痛患者血D-二聚体结果,分析D-二聚体在恶性胸痛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肺栓塞(PTE)及主动脉夹层中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胸痛患者D-二聚体阳性率为26.39%;恶性胸痛特异性82.69%,敏感性100%。结论:D-二聚体检查可作为急性恶性胸痛排查标准;排除非恶性胸痛,避免漏诊恶性胸痛。

  • 标签: 恶性胸痛 D-二聚体 凝胶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组90例,男36例,女54例,年龄4~13岁,体重14.5~36.8k,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0例,各组的年龄、性别、体重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Ⅰ组用氯胺酮、安定复合麻醉;Ⅱ组用氯胺酮、氟哌啶复合麻醉;Ⅲ组用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麻醉。三组病儿先肌注氯胺酮2.4~5mg/kg,然后按组分别经静脉给予不同复合药物,剂量为安定0.2mg/kg,氟哌啶0.1~0.25mg/kg,丙泊酚0.8~1.0mg/kg。麻醉浅时经静脉追加氯胺酮1~2mg/kg。

  • 标签: 氯胺酮 静脉麻醉 小儿 扁桃体切除术 氟哌啶